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蜂窝织炎疗效观察

谷长芳

关键词:综合疗法, 蜂窝织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蜂窝织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除使用抗生素外,另加紫外线、超短波及硫酸镁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结论:综合治疗下肢蜂窝织炎有较好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大肠癌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1],亦明显高于胃癌患者。为了解大肠癌患者并糖尿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作者自200111月至2008年11月对40例糖尿病并行大肠癌术的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比较,重点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的观察。

    作者:李玲;何熔;张丽华;张雅琪;侯娟;祝志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肩关节周围炎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针刺疗法、康复护理五种综合治疗。结果: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临床治愈18例,好转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结论: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毛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血压病与饮食等方面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的饮食营养,是防止高血压的重要部分。

    作者:王清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管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分析与措施

    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针对当前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结果:强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建全相关规范操作等管理制度及规范化护理人员操作,可明显控制院内感染率。结论: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就是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

    作者:肖丽;戴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酶洗剂的温度及浸泡时间对难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多酶清洗剂温度及清洗时间对效果的影响,探讨多酶洗剂的佳清洗条件。方法:1:125的多酶清洗液按照不同温度分为3组,常温、30℃和50℃,将60件带有干枯血迹、组织液的血管钳置入其中,观察放置1h、2h和5h后按要求放入喷淋式清洗消毒器中,经过一个p6清洗程序,器械清洗的效果。结果:3组多酶清洗液器械清洗的效果不同,常温组1h、3h和5h合格率分别为10%、20%、45%;30-c组3个时间段的合格率分别是35%、60%、80%;50-c组3个时间段的合格率分别是60%、80%和100%,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0-c多酶清洗剂在1h、3h和5h对带有干枯血迹、组织液的血管钳清晰合格率高。

    作者:赵金秀;魏崇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阑尾炎65例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收治的65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不同妊娠时期阑尾炎的临床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危险。

    作者:杨安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89例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单脐动脉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9-2014年间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产前诊断结果。结果:89例得到的染色体核型结果的标本中检出异常核型9例,包括缺失1例,易位2例,嵌合体1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异5例。总染色体异常比例4.49%,非多态染色体异常比例5.33%。结论:单脐动脉可能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关,建议行产前诊断避免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

    作者:王丽娜;曾丽华;林道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额软通道微创+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基底节区出血30例疗效观察

    2010年3月~2013年8月,我科经额入路锥颅软通道微创术配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30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银清;李乌嫌;林姬容;张晓伟;洪朝灿;高清河;蔡世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朱莉效应”对乳腺癌防治副作用的分析与思考

    2013年5月,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防止乳腺癌,接受了基因测试,并切除了双侧乳腺。朱莉在声明中称,自己因为基因缺陷,具有极大的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通过这个预防性的切除手术,能够把患癌几率大大降低。朱莉的乳腺,成为广大官兵及家属议论的“焦点”,调查了部分官兵,经过了深刻思考,笔者认为,“朱莉效应”对乳腺癌防治有很大的副作用。

    作者:胡永红;李鸿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肠排列术在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肠排列术在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76例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肠排列术,对照组38例采用肠粘连松解术,比较观察两组的症状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62±0.65)h、(4.82±0.78)d和(15.96±1.1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8±0.97)h、(6.62±1.01)d和(19.54±1.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1%(P<0.05)。肠内、肠外排列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再次手术发生,两组术后肠瘘、再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排列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波;彭建立业;吴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宫颈息肉误诊1例临床分析

    病历摘要女,29岁,于孕11周来我院门诊建册孕检,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1.17,孕1产0,询问病史,孕妇诉于孕7周出现阴道淋漓出血至今,偶有出血量增多,于本市某三级医院以“先兆流产”保胎治疗近一个月,未行阴道检查,并于孕8周、孕10周行妇科B超检查未见异常,孕11周建册听胎心169次/分,因孕妇未行妇科检查,且保胎治疗后阴道出血未止,告知孕妇及家属须行妇科检查以鉴别诊断,阴道检查见阴道血性分泌物,并发现宫颈外口一大小约2cm*1.5cm质软表面可见散在充血点赘生物,接触性出血,蒂位于宫颈管,孕中期行赘生物摘除,病理检查提示:宫颈息肉。

    作者:张鸿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丹七合提物中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分析方法,并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Discovery C18(25 cm×4.6 cm,5μm);流动相:甲醇-0.5%醋酸水,洗脱梯度(0-10 min,9%→75%甲醇;10-40 min,75%甲醇);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75nm。结果:丹参素钠线性范围为0.0996-1.1952μg,平均回收率为101.33%;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为0.026-0.312μg,平均回收率为100.2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七合提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沛;周剑宇;苗光新;刘丽艳;刘翠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脾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研究脾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行脾切除术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预防,观察组则采用干预护理方法进行脾切除术后静脉栓塞预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栓塞的比率,探讨脾切除术后正确的防治、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对照组护理之后产生下肢静脉栓塞患者占12例,所占的百分比为26.67%;观察组的脾切除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占3例,所占的百分比为6.67%,则两组患者在脾切除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所占百分比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组护理之后,对脾切除患者进行术后护理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干预护理措施执行,做好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为脾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作者:黄羽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青霉素类药物的护理须知

    青霉素类药物是当今社会首选的广谱抗生素,本类抗生素它不耐酸,他的作用与血液浓度有关,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起抑菌作用。该类药用途广、疗效高,是很多疾病抗菌消炎的首选药。但该类药物具有很强的致敏性,胃肠外用药比口服用药更易过敏,而我们大部分都是选择静脉给药或肌肉注射。为了安全有效的用好该类药品,我们时刻都要牢记好青霉素类药物的护理知识。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0例AMI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两组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冠脉单支与多支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梗死患者Hcy水平明显增高,提示Hcy水平与心肌梗死呈正相关。

    作者:王海燕;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如何减轻急诊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急诊工作的性质、护患关系的现状及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度分析探讨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减轻压力的对策。结果:急诊工作环境差、工作量大、工作高风险性、护患关系紧张、高标准高强度的工作要求、社会认可度低是急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对措施。结论:通过创建良好工作环境、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培训、加强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的认可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来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肉苁蓉多糖与松果菊苷对THP-1增殖及细胞周期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为研究肉苁蓉多糖和松果菊苷对髓系白血病原代细胞分化作用,为肉苁蓉多糖治疗髓系白血病提供食疗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周期变化。结果:显示肉苁蓉多糖和松果菊苷均能抑制THP-1的生长,可能与其能使细胞停留在G0/G1期有关。结论:提示着可能肉苁蓉多糖与松果菊苷有治疗髓系白血病的潜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许文胜;张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适用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高龄股骨颈骨折等患者。是关节重建手术中为有效的手术,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低血压、感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1]。我院自2011年8月以来对5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和B组(阿奇霉素治疗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A组显效6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B组显效7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显效率为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肠道反应8例,头晕、头痛8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B组胃肠道反应4例,头晕、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近似,但后者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老年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古丽扎提汗·达克西;赵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试论药师落实用药安全分析

    作为医院,由于知识面和经验等原因,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大限度地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本文先客观地分析本院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如滥用抗生素、理化配伍不合理、毒副作用的累加、不良反应上报淡薄以及病区药房存在的问题,然后来探讨如何从药物知识宣传、调剂发配工作、临床用药指导、不良反应检测和收集工作和拓宽业务知识等环节来落实用药的安全。

    作者:黄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