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荣;周娟;邓秀玲;高广道;蒋小英;林元喜
目的 研究SLIPATM喉罩用于全身麻醉建立通气道的难易及维持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28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全麻下手术的成年患者,建立SSLIPATM喉罩通气道.从SLIPATM的插入时间、插入操作成功率、插入过程SpO2变化、术中维持机械通气等方面对气道建立的难易及维持通气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96.4%的病人成功插入SLIPATM,一次插入操作的成功率为78.6%,71.4%的操作在30 s内完成.插入过程及机械通气全程SpO2大于95%.结论 SLIPATM喉罩通气道是一种操作简便、维持机械通气可靠的通气道.
作者:徐建设;陈辉;唐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 140例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年龄30~65岁,随即分为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Ⅱ组),每组70例.Ⅰ组给予芬太尼(1.6~1.8 mg)+托烷司琼5 mg,/100 ml术后镇痛,Ⅱ组给予芬太尼(0.8~1.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托烷司琼5mg/100 ml术后镇痛.两组维持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Prine-Henry镇痛评分法(PHS)记录两组术后6h(T1)、12 h(T2)、24 h(T3)、48 h(T4)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应用血栓弹性图描记仪测定术前(T0)、术后48 h(T4)机体凝血功能,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术后Ⅱ组芬太尼的用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T1、T2时点Ⅱ组的PHS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无差异(P>0.05).Ⅰ组恶心、嗜睡、头晕发生率显著大于Ⅱ组(P<0.05).与T0比较,参数K在T4时两组均显著延长(P<0.05);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减少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用量,提高了镇痛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镇痛期间对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无影响.
作者:林文前;操隆辉;钟忠键;温丽丽;白晓晖;广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植人新两兰兔股骨髁内的珍珠层粉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方式.方法 将珍珠层加工成粉,植入新西兰兔股骨髁内,术后4、8和12周进行影像学检查及X线阻射度测定;相应时间点取材,进行硬组织切片处理及组织学观察:应用Image-Pro图形软件分析术后8、12周丽春红染色硬组织切片的成骨面积;对X线阻射度做统计学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成骨面积作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在不同的时间点,X线片密度有轻度变化,未见到明确的新牛骨影像:X线的阻射度测定显示在不同时间点阻射度值逐渐降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硬组织切片可见到类骨质、编织骨和板层骨随时间变化生成量逐渐增加;图形分析显示出珍珠层粉明显的成骨面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珍珠层粉植入新西兰兔股骨髁内有明显的成骨作用,在体内的生物降解缓慢.可能以骨诱导的方式成骨.
作者:王建钧;陈建庭;张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亚健康状态人群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学和S-100β蛋白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血流变、微循环仪检测微循环、EUSA法检测S-100B蛋白.红细胞压积、S-100B蛋白、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中两项异常作为观察对象.经CT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CT检查阳性住院治疗,对症状不明显或只有轻微症状者,采用药物预防,并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亚健康组与正常组比较.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高切还原粘度、S-100β蛋白等均有明显增高,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亚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学和S-100β蛋白的相关指标与正常人群比较有显著改变,对临床提示或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宋素景;李政军;刘兰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注药速度与注药部位对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发牛率与出现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75例ASA Ⅰ~II级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4 μg/kg.A组通过前臂静脉通道以2 s的速度注药;B组静脉通道建立在足背或踝前大隐静脉部位.以2 s的速度注药;C组通过前臂静脉通道以15 s的速度注药.观察各组呛咳发生率与从开始注射到呛咳出现的时间.结果 A、B、C组的呛咳发生率分别为44%、52%、8%,呛咳开始出现时间分别为(16.1±2.7)s、(21.9±3.7)s、(23.3±3.2)s.与A组相比,B组呛咳出现的时间明显滞后(P<0.05);C组的呛咳发生率比A组明显下降(P<0.05),呛咳出现的时间比A组明显滞后(P<0.05).结论 在相同的部位注射相同剂量的芬太尼,不同的注射速度既会影响呛咳的发生率也会影响呛咳的发生时间;相同的速度注射相同剂量的芬太尼,呛咳的发生时间在上肢静脉通道快于下肢静脉通道,但呛咳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陈晔明;陈雯婷;梁仕伟;古妙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术式选择、操作技巧及手术效果,探索该病手术治疗的适宜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0月间采取改良枕大池重建手术治疗35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前后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及手术疗效.结果 35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中Chiari畸形Ⅰ型18例,Ⅱ型17例;29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例临床症状无改变,3例行脊髓空洞分流术.随访平均2年,32例症状显著改善,25例患者脊髓空洞基本消失.结论 改良枕大池重建术避免了小脑下垂的同时义能有效地骨性减压:小脑扁桃体缩小主要采用电灼和软膜下切除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保持局部软膜完整,减少术后粘连和复发;疏通四脑室中孔和侧孔流出道,通畅脑脊液循环;蛛网膜的悬吊和硬脑膜扩大修补是有效重建枕大池的重要措施.改良枕大池重建术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相对合理的术式.根据本组数据提出了骨性减压和小脑扁桃体缩减的范围.
作者:彭林;漆松涛;朱蔚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新危险因素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疑似女性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住院患者235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女性冠心病患者156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1)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组间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随冠脉造影病变支数或病变Gensini总积分增加,各组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同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尿酸病、高纤维蛋白原)的百分率也随之增加.(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为诊断冠心病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高血压、年龄.结论 女性冠心病人中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女性冠心病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但新的危险因素尿酸值得重视.
作者:胡威;郭志刚;陈君;周忠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维A酸(他扎罗汀和全反式维A酸)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热休克后,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影响,探讨他扎罗汀和全反式维A酸对热休克后的真皮发生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43℃水浴中热休克30 min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维A酸,24 h后应用ELISA法上清液检测MMP-1和TIMP-1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维A酸类药物作用于热休克后的成纤维细胞,可减少MMP-1,同时增加其抑制剂TIMP-1的含量.其中,他扎罗汀的效果优于全反式维A酸.结论 维A酸类药物对热休克后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在皮肤老化中有重要作用的MMP-1及其抑制剂TIMP-1有调节作用,可能对修复热休克导致的真皮基质改变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平;谭升顺;王琼玉;王永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脂饲料喂养的SD大鼠肝细胞脂防变性的防治作用.方法 42只雄性健康SD大鼠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罗格列酮早期干预组(即高脂喂养4周后予罗格列酮干预,又随机分为低、高剂量治疗组)、罗格列酮晚期干预组(即高脂喂养8周后予罗格列酮干预,又随机分为低、高剂量治疗组).12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测量大鼠体质量及肝脏湿重,检测血清及肝匀浆液中脂质的变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脂肪变性程度的判定,并检测肝X受体(LXR)-α、SREBP-1c的mRNA的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均升高(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组,但肝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存在脂质代谢紊乱(P0.05),罗格列阿酮治疗后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十预,并呈剂量依赖性.(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有程度不同的脂肪变形,以中、重度为主(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脂肪变以轻度为主,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XR-α、SREBP-1c mRN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LXR-α、SREBP-1c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罗格列酮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且早期干预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效果,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分子机制町能是通过调节LXR-α的表达而下调肝脏中SREBP-1c水平.
作者:陈洁;郑瑞丹;徐成润;伍伟平;陈碧芬;陈雪婉;林志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临床特征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并探讨其相互关系,以期对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03年鹿特丹专家会议提出的PCOS诊断标准,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PCOS不孕患者189例分为3个亚型:Ⅰ组:PCO+稀发排卵/无排卵+高雄激素临床/生化表现,共54例,行IVF-ET新鲜周期58个;Ⅱ组:PCO+稀发排卵/无排卵,共117例,行IVF-ET新鲜周期126个;Ⅲ组:PCO+高雄激素临床/生化表现,共18例,行IVF-ET新鲜周期18个: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特征及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Ⅰ型组和Ⅲ型组的基础T浓度高于Ⅱ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组的其他基本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Ⅰ型组Gn起始量较其他两组增加,Ⅰ型组和Ⅲ型组获卵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Ⅲ组正常受精率较Ⅱ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卵裂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的取消移植率、生化妊娠率无显著差异;Ⅰ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和单个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较其他两组降低;Ⅰ组和Ⅲ组胚胎丢失率、自然流产率较Ⅱ组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和Ⅲ组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 鹿特丹诊断标准的分型方法反映了疾病的基本特征,各型PCOS不孕患者接受IVF治疗的临床结局相似,而Ⅰ型和Ⅲ型PCOS不孕患者的早期胚胎丢失和自然流产率升高,推测可能与体内过多的雄激素影响了胚胎的继续发育潜能有关.
作者:李敏;宋娟;陈士岭;罗琛;倪运萍;王庆玲;郑海燕;伍芳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人全血中吗啡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人全血中吗啡,以甲醇:5mmol·L-1乙酸铵水溶液(70:30,v/v)为流动相,Agilent Zorbax ODS C18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监测.结果 吗啡保留时间为2.76 min,标准曲线在8.0~2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3%.低检测限为2.4 ng·mL-1.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为生物样品中吗啡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作者:罗奇志;马安德;戴开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3月间,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829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同期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9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镇痛组胎心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6%vs 12%,P<0.05),催产素使用率镇痛组高于对照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不增加剖腹产率、器械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虽能增加催产素使用率及胎心异常发生率,但无明显影响分娩结局.
作者:胡祖荣;陈祥楠;黎昆伟;曾维安;贾杰;吴友欢;邓显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跟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国产rhEPO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的机制.方法 在设立正常对照、模犁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国产rhEPO,分别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法造成急性高眼压)后第1、3、7、14天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HIF-1α基因表达.结果 正常兔眼视网膜无HIF-1α表达.模型组兔眼视网膜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EPO组兔眼视网膜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变化与模型组相似,但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国产rhEPO能够下调视网膜HIF-1α的表达.下调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可能是rhEPO对视网膜缺血冉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作者:王建明;宋艳萍;孙乃学;惠娜;赵世平;胡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应用10-5mol/L AngⅡ与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在Ox-LDL中刺激过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0、6、12、24、36、48h后收集细胞.(2)应用不同浓度的AngⅡ(10-7、10-6、10-5、10-4mol,L)与上述两种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3)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PAPP-A、IGF-1 mRNA的表达量.结果 在浓度为10-5mol/L的AngⅡ作用下,PAPP-A、IGF-1表达量在12 h时开始升高(P<0.05),24 h左右达高峰(P<0.01),而后表达量无进一步上升(P>0.05).在不同浓度AngⅡ刺激下,PAPP-A、IGF-1表达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10-5mol/L时达高峰(P<0.01),进一步加大浓度表达量无进一步升高(P>0.05).Ox-LDL刺激过的细胞不间时间点以及不同AngⅡ浓度下表达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及同一浓度时未刺激细胞的表达量(P<0.05).结论 在一定的作用时间和浓度范围内,AngⅡ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升高PAPP-A、IGF-1,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形成,Ox-LDL可以促进这种作用.
作者:查政;张清华;蒋知新;陈玲;林虎;梁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旋转3D-CT功能的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我院行介入治疗的278例患者使用INNOVA 3100平板数字减影机行旋转3D-CT血管造影检查,使用AW4.3-04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和INNOVA CT重建.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影像学分析,并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278例患者中,显示脑动脉瘤情况54例,脑动静脉畸形情况25例,评估栓塞效果27例,了解颅内情况24例;清晰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57例,在行栓塞治疗后评估栓塞效果是否达到完全栓塞24例,但旋转血管造影对肿瘤微小少血供病灶显示不好11例:观察血管病变58例,评估支架在血管内的状况21例;观察胆道病变5例;观察介入治疗中有无出血等并发症25例.结论 INNOVA 3100型数字平板血管造影仪具有三维成像和断层成像功能.可行血管造影CT检查,同时获得CT和血管造影图像,易于显示异常血管和病变组织,提供全面的解剖信息,利于介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检验治疗效果,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凤永;王茂强;樊庆胜;段峰;王志军;宋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新型艘椎U形生物弹性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选取新鲜小牛尸体腰椎标本(L2-L5)6具,根据实验顺序分成正常组、损伤不稳组、不稳刚性内固定器固定组、不稳U形生物弹性固定器固定组实验模型,且分别对4组模型进行脊椎三维运动范围及刚度的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弹性固定与刚性固定均能在屈伸、侧弯、旋转运动方向上显著增加节段稳定性,弹性固定比刚性固定在屈伸的运动范围上增加2.22°,其刚度比刚性固定在前屈、后伸-压缩状态下小,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腰椎U形生物弹性内固定器可在不牺牲脊柱固定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加载荷分享,减少应力遮挡和应力集中.
作者:薛剑;靳安民;于博;赵卫东;冯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一套基于质量管理的全息病理信息系统,为病理诊断提供全面的临床资料及对病理诊断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跟踪管理,从而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和加强病理诊断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建立与HIS、CLS、PACS和手术室录像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口,获取临床资料、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和手术、取材情况等信息;通过条码技术对标本和玻片进行标识管理;通过数码相机的SDK开发病理图像采集,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病理网像进行处理,以及进一步生成图文报告系统.结果 和结论系统能为病理医生的诊断提供全面的临床资料及对病理诊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
作者:吴汉森;丁彦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8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结果 11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阃质瘤2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2例,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交界性4例:恶性5例,密度不均,内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结论 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GIST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其定位、定性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卢良声;段刚;余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完全去除猪主动脉瓣的细胞,制备成去细胞猪瓣支架.方法 采用胰酶+TritonX-100制备去细胞猪瓣支架,标本进行形态、组织结构观察,并进行DNA含量和力学强度测定.以新鲜猪瓣为对照将去细胞瓣叶家兔皮下坪藏4周后分别取材,光镜进行检查.结果 采用胰酶+TritonX.100法能完全脱除猪主动脉瓣膜细胞,去细胞后瓣膜可溶性蛋白明显丢失[(0.24±0.04)%vs(0.48±0.12)%],瓣叶含水量增加[(92.2±1.5)%vs(89.2±1.6)%](P<0.01),但去细胞猪瓣仍保持了良好纤维支架结构,热皱缩温度[(67.9±1.0)℃vs(68.8±0.8)℃]和断裂强度[(489.3±19.0)g/mm2vs(540.7±19.5)g/mm2]未见显著变化(P>0.01).埋藏于兔皮下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有轻微组织反应,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炎性反应明显轻于新鲜猪瓣组.结论 成功制备去细胞猪瓣支架,并保持良好的纤维支架结构和机械强度,抗原性轻微.
作者:周华松;顾春虎;陈文生;赵金超;王云雅;谭红梅;易定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人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07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23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31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29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24例.对病人的血糖、血脂进行分析,观察睡眠呼吸参数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结果 随着各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增高,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TC/HDL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SAS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糖和血脂均有不良影响.
作者:卓胜青;杨雪苹;陈勇驰;田相亭;连环;欧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