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长如何做好科室手卫生依从性的监管

杨继芳;陈豫春;薛晓媛

关键词:护士长, 科室, 手卫生, 从性, 医院感染科, 护理安全管理, 质量及安全, 医务人员, 护理质量, 制度, 医疗, 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在做好科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的同时,如何做好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如何落实医院感染科各项制度,如何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全面系统的讨论与探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试验与临床应用,并且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入住我院的精神病分裂症患者40名,其中20名称为分析组,另外20名称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临床应用评价。利用互联网络来搜索MEDLINE、PUBMED、OVID、Science Direct、PROQUEST以及其他的相关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也可以参照国内外关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或者是公开发布的专业杂志与期刊。将临床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已经发布的结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表明类似于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等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了精神分裂症在各个时期的治疗药物。结论:分析组的临床应用效果比对照组好。分析组采用的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够克服了经典型抗神经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缺陷,成为当代临床试验的佳选择药物,临床结果与效果也通过了许多医学方法的系统研究,证明了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2例进行二甲双弧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乙组32例单独使用二甲双弧。观察甲组和乙组临床效果,并比较。结果:甲组 ISI、BMI、FBG、PBG 和HbAlc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弧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祖力皮亚?努尔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展“三甲”复审的护理工作实践

    目的:探讨我院产科在“三甲”复审过程中针对三甲专项管理开展的各项护理工作。方法:学习领会“三甲”复审的方针,制定培训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结果:通过“三甲”复审专项培训后护士专科业务、应急能力均提高。结论:三甲复审的专项护理管理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能力,使医院高分通过“三甲”复审,使患者感受到优异、舒心的护理。

    作者:高钿;孙秀杰;徐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方法:收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90例,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程序做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探讨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的表现有呕血、黑便、发热、出血后疼痛、血象升高、精神乏力软弱等。经过治疗及内科护理后,其中治愈37例,好转38例,未愈6例,有效人数占患者总数的92.5%,改手术治疗者4例,死亡2例。结论:正确及时的内科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整个诊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患者预后提供了科学坚实的保障。

    作者:欧阳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临床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160例慢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和陪护家长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在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率两个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慢性胃炎护理干预中,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率,有利于患儿康复和良好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王乃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血浆中D-二聚体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来探讨FDP、D-二聚体的应用。方法:FDP、D-二聚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标记乳胶颗粒,与待测血浆混合。当血浆中FDP含量≥5μg/ml,D-D聚体含量≥5μg/ml时,标记的乳胶颗粒则发生凝集呈现阳性反应。结果:DIC时,血浆FDP、D-二聚体明显增高,呈阳性反应,要结合临床表现警惕DIC前状态的存在。D-D 聚体在原发性纤溶时正常,继发性纤溶亢进时显著增高,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结论:FDP、D-二聚体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血管内凝血,纤溶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作者:曹文霞;辛丽丽;咸东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生儿脐静脉插管的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是导致围产期死亡和脑损伤的重要原因。迅速的建立静脉通路是抢救重度窒息患儿的重要手段,也是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由于新生儿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因而脐静脉插管是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理想静脉通路,操作相对于周围静脉穿刺容易,成功率高,所以国际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推荐使用脐静脉插管作为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2,3]。

    作者:蒋燕;蒋娇;叶亚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分析及探讨

    目的:对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统计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再统计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抗菌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的使用情况,并对比分析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我院抗生率的使用率、使用不合理率、联合用药比例等指标明显低于规范化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不合理,采取科学、有效、规范的措施,从多方面加强管理,可促进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能有效规避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涂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强化术前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减轻了病人的术前焦虑,减轻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讨论:在术前访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医师、病人满意度,促进医学健康发展。

    作者:缪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以平衡膳食观谈素食

    动物性食物摄食过多,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完全素食不能包治百病,只有平衡膳食、合理的调配健康饮食模式、营养和结构才能把握健康之道!

    作者:王丽君;朱福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运用中医序贯疗法对月经不调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用雌孕激素进行治疗,在任一天或是月经出血停止后服用戊酸雌二醇片,连续服用21天,月经来潮后继续下一个周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82.6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并发症;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17%,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7.39%,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吴耀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预后。方法:对5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型和B型血沉、C-反应蛋白、高血压、低血压、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及存活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型白细胞数、心率均明显高于B型,A型吸烟和饮酒患者明显少于B型, A型胸腔积液和死亡患者明显多于B型,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个月,随访率为91.23%(52/57),3例A型患者需行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手术进行治疗,1例B型患者需应用血管内带膜支架进行治疗。结论:stanford A型患者相对于B型患者预后较差,故采取积极有效地诊断及合理治疗措施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董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狼疮性肾炎32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与临床特点,了解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LN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结果:I、II、Ⅲ、IV、V 型各占3.1%、9.4%、25%、50%、12.5%。结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一定联系;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秋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如何观察和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

    目的:观察、分析以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与康复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6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依照相关护理标准、规范进行护理工作,时刻关注患者的病症体征,并给与患者及时的帮助与呵护,对患者的心理、饮食以及症状进行全方位护理。结果:67例患者在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与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头晕、乏力、皮肤黏膜出血以及发热等症状均得到了改善甚至消失。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对提高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文兴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治疗切口妊娠的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B超监测下切口妊娠介入术、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和B超监测下清宫术联合治疗切口妊娠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9例采用B超监测下切口妊娠介入术、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和B超检测下清宫术联合治疗的切口妊娠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全没切除子宫,其中,1例在清宫过程中发生了大出血,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后出血减少。结论:采用 B 超监测下切口妊娠介入术、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和 B超监测下清宫术联合治疗切口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切口妊娠组织结构的特点,治疗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大出血,所以对切口妊娠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都至关重要。

    作者:张俊茹;王珊珊;苟元;崔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脾胃虚对身体的危害及调理方式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不少人加班到很晚,然后在吃些夜宵才睡,更有甚者作息时间颠倒、饮食不规律,日积月累便造成了脾胃虚。脾胃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作者:李益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药在治疗鼻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药治疗在鼻渊患者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指导鼻渊病人中医特色治疗护理技术。方法:将50例鼻渊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在试验组采用芳香通窍、行气活血的药物通过中药喷雾机产生热蒸汽进行中药熏鼻治疗,对照组不采用取中药熏鼻治疗,比较2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及对中药熏药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通过患者对治疗疗效观察比较发现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显效率高于未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通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发现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未使用中药熏鼻治疗的病人。结论:中药熏药治疗有利于鼻渊患者症状改善,减轻疾病痛苦,有利于提高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庞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严重颌面外伤患者急救配合与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本科收治的35例严重颌面外伤患者医护急救配合及护理观察的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本科收治的35例严重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医护急救配合及护理观察的要点。结果:35例病人经积极抢救和护理无伤口感染,呼吸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达到Ⅰ期愈合,未出现明显畸形32例,2例因组织缺损较大行Ⅱ期整复。结论:对于严重颌面外伤患者采取综合救治,医护严密配合,是减少并发症、回复功能、减少畸形的关键。

    作者:王迎春;马晓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中晚期病人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中晚期病人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癌中晚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实验组除接受常规化疗外,同时参加为期6周、每周1次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对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健康状况有无差异,分析团体治疗中的疗效因素。结果:通过6周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后,实验组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状况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可以缓解病人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提高社会支持感和身体健康状况,可作为癌症治疗的辅助方法。

    作者:刘翯;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平消降浊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消降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进行糖尿病教育、降血糖、缬沙坦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消降浊汤口服联合穴位贴敷,疗程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疗效及尿蛋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0.2%(P<0.01)。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显著,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平消降浊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DN疗效确切。

    作者:李伟令;宋堃;陈蕾杰;谭淑玲;苗林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