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莹
目的:观察芪蛭三七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芪蛭三七汤口服,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组,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蛭三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苏学旭;林丹;瞿金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饮食与心理护理对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50名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制定相应的饮食与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后的康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精神状态较良好,康复时间均有所缩短。结论:饮食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及病情康复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母乳是宝宝天然的食物,是妈妈给宝宝的第一份礼物。它可以让宝宝的智商提高,可以让宝宝的眼睛、心脏、肠道等几乎所有器官都可以更好的工作。可以降低宝宝夭折率,可以预防宝宝得糖尿病之类的重症,还可以帮助宝宝避免很多婴儿期的重症。母乳提供的不仅仅是营养,还是有免疫和促进大脑发育的特性,这是母乳独特之所在。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有利于产后顺利开奶,对母乳喂养非常重要。由于产妇产后切口不适,体位不适,乳量少以及不够耐心等多方面原因使喂哺时间较短,尤其是乳头凹陷者,延后泌乳,使乳量不够充足。下面是吸乳器弥补产后早吸吮的介绍,可以解决产后早吸吮不足,促进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效果满意。
作者:郭冬梅;张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急危重病人深静脉置管护理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肝胆外科急危重病人选用深静脉进行穿刺并留置导管,并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良好的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和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有效的护理,可降低各种危重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保证深静脉置管在这些病人的有效应用。结论:加强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可保证病人置管的安全性,可大大提高急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李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传染病信息学主要研究传染病领域的数据收集、共享、分析和处理,是管理和分析传染病相关数据的一门新兴学科。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传染病信息学的核心技术和研究思路,及其在症状监测中的具体应用。症状监测作为一种广泛采用的公共卫生监测措施,是传染病信息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本文中,笔者将通过讨论传染病信息学研究目的、研究内客以及核心技术,着重介绍传染病信息学在症状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徐雪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医院收治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救治235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资料,其中急诊绿色通道组125例(A组),非急诊绿色通道组(B组)110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急诊处置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有效治疗时间。结果:A组总有效率(78.4%)高于B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急诊处置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有效治疗时间较B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可明显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等待时间,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银清;洪朝灿;林姬容;李乌嬚;高清河;李昭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近两年血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血液培养采用 BD 公司的BACTEC FX 全自动血培养仪,BD公司 PHOENIX 100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血液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主要是革兰性阴性菌,占74.8%。药敏结果显示,常见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严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高(>90%);真菌除伊曲康唑耐药率稍高外,对其他抗生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我院近两年血液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各种条件致病菌成为致病菌有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有效治疗。
作者:黄阶胜;顾向明;李莹莹;陆丹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肺癌患者为研究组(90例),另选取开放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为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均手术成功,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王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快速过敏皮试法在临床的准确性、高效性已经有很多报道【1-2】为减少患者痛苦,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我院儿科引进广州伟杰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康YLM一Ⅱ型快速皮试仪,对需做药物过敏皮试的儿科住院及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进行临床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病已严重威胁全社会,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慢性病的监测,从2006年开始连续几年已在各个监测点展开了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调查,致使基层疾控检验机构不仅要在传染病、食品卫生、地方病等众多领域的检验上发挥作用,更需要在临床检验的一些生化项目上具有高水平的检测技术,才能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满足防病治病的需求。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临床检验在基层疾控机构已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疾病预防工作的发展。
作者:赵瑞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芪参护心汤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大鼠血清SOD、MDA的影响,探讨芪参护心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预适应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选用结扎冠脉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10min 后,恢复冠脉灌注30min,其中假手术组仅做冠脉穿线,不结扎;缺血预适应组结扎冠脉5min后放松再灌注5min,反复3次。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SOD的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MDA的含量。结果:芪参护心汤组、缺血预适应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 SOD 活性明显升高,MDA 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芪参护心汤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艳芬;张丽伟;吴艳春;陈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女性常见生殖系统疾病检查,了解我部已婚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在职女干部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军机关在职女干部2013年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选取常规妇科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各种妇科疾病共135例,患病率36.98%,前三位疾病分别为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其中以宫颈炎发病高82例(22%),其次为阴道炎27例(7%),盆腔炎11例(3%)。结论: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是影响我部妇女生殖健康的首要问题,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妇女保健知识,定期对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CsA),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CA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应用CsA、司坦唑醇;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网织细胞计数(Ret)均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sA、司坦唑醇可提高CAA的疗效,减少副作用产生。
作者:胡宁;丁辉;陈丽;赵红勉;杨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73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9.4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使肺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促进身体得到较快恢复,为良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马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B超检测在甲状腺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我们将我院大内科于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收治的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B超检验、CT检查等。对所有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检验结果行对照分析。以此来探究何种检验手段可更加准确简洁的判断出患者甲状腺疾病的类型。结果:此109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腺瘤患者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5例,甲状腺癌患者20例,甲状腺炎患者20例,甲状腺囊肿患者24例。B超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85.00%、84.00%、90.00%、90.00%、91.67%,CT检验的准确率分别为65.00%、90.00%、75.00%、70.00%、66.67%。 B超检验的准确率均明显好于CT的检验结果,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疾病的入院诊断过程中,运用B超检验较为方便,且检出率高,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伤害不大,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6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者39例,占57.35%;会阴深Ⅱ度裂伤者9例,占13.23%;会阴浅Ⅱ度裂伤、阴蒂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3例,占4.41%;阴道壁血肿、阴道卷压迫止血者3例,占4.41%;单纯性会阴侧切者10例,占14.70%;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4例,占5.89%;产后6~10h发生尿潴留者59例,产后第一次排尿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者9例。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治疗、落实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王热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了解AECOPD患者早期肠黏膜损伤和通透性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关系。方法:将54例AECOPD患者和18例COPD稳定期体检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为通气组及非通气组,定量检测血清D-乳酸、I-FABP及CRP水平并分析。结果:血清D-乳酸、I-FABP及CRP水平在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非通气组低于通气组但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D-乳酸、I-FABP与CRP均呈正相关。结论:AECOPD早期存在肠黏膜损伤及通透性变化,病情越重肠黏膜损伤越重,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李轲;武焱旻;卓志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40)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黄疸1周平均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护理质量,为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柯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保留部分皮肤皱襞的内眦开大术与下睑缘横切口内眦开大术两种方法应用内眦赘皮矫正,以便根据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内眦赘皮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使内眦开大更充分,切口瘢痕更隐蔽,形态更满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对120例内眦赘皮应用两种矫正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0例,70例得到随访。其中,保留部分皮肤皱襞的内眦开大术80例,术后瘢痕性赘皮7例,其中3例行再次修复;下睑缘横切口内眦开大术40例,2例发生下睑内侧退缩,泪阜外露过多,2例形成半环形瘢痕,半年后渐淡化。结论:单纯保留皮肤皱襞的内眦开大术适合轻度的患者,对中重度的患者应结合下睑缘横切口。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内眦上方的皮肤皱襞均匀舒展,切口瘢痕更加隐蔽。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内眦开大充分,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