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穴压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宫润莲

关键词:耳穴压丸, 耳穴贴压治疗, 面神经麻痹, 麻痹发病, 疗效较为满意, 微血管痉挛, 组织缺血, 外在原因, 神经疾患, 面神经管, 营养, 缺氧, 面部, 冷风, 局部, 解剖, 结构, 管道, 骨性
摘要:面神经麻痹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的,这与面神经管是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是面神经麻痹发病的内在因素,面神经麻痹发病的外在原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笔者自2008年开始试以耳穴贴压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西宁市城北区乡村级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目的:为加强我区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2013年对城北区乡村级免疫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统一表格,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75名免疫规划服务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占13.33%;大专以上医学学历占49.33%;无职称和初级职称占85.34%,中级职称占14.67%;从事免疫规划服务5年内人员占62.67%。结论:城北区免疫规划人员主要特征为,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人员更换频繁。学历、职称及人员的不稳定不适应免疫规划的进程和当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需求。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4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产后2小时出血量超过400ml 者[1],自产妇入院至产后时间段内红细胞比容下降达10%,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2]。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也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患者即使抢救成功,也可能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导致脑垂体缺血坏死,进一步发展成为严重的脑垂体功能减退即席汉氏综合征。因此,临床上对产后出血的早期观察、预防及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本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发生的产后出血48例,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卢琴燕;张丽芳;王利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9例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39例手足口病的护理,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对39例患儿进行消毒隔离,对口腔、皮肤、心理等实施护理及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37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2例患儿因精神差,呕吐,持续高热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实施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桂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ICC在神经外科应用中的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通道。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危重、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较多。再加上长期卧床、气管切开等因素, PICC的应用优于CVC和外周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针的使用。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完成了360例PICC置管,从而保证了静脉用药的顺利进行。结果:但是在PICC的置管和留置期间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通过积极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危害。结论:虽然PICC导管为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但是成功穿刺置管后,更离不开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否则可能因各种并发症而拔管,导致留置导管失败,而失去了PICC开展的意义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减少PICC使用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姚秀霞;雷琤;孙杰;刘继红;郭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血管病变在高频超声中的表现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2型糖尿病(2DM)患者外周动脉,评价2DM的外周小血管病变。方法:观察50例2DM患者和健康成人50例,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两侧颈动脉及两组足背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末期流速(D)、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等指标。结果:观察组 TG、TC、LDL-C 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及足背动脉的内径、S、D、PI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2DM其血脂水平及血管超声指数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说明2DM存在脂代谢紊乱和下肢血管病变,超声能够准确反映其病变严重程度及血管功能。

    作者:陈云;徐建红;汪敏;候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谈标本考核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医学的日新月异,如何适应现代医学教育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笔者作为一名解剖学教师,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从校本教育这一层面探索一些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近年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标本考核这个环节,对运用前后的教学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标本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兴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66.6%,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春凤;武永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9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用药完全依顺率(91.67%)及护理满意度(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完全依顺率48.94%、护理满意度78.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用药完全依顺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邹文静;汪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再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护理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对患者健康知识的讲解,以及心理、饮食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外,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留置尿管护理,才能大程度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尽早让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余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穿刺口渗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术后穿刺口渗液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多例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观察分析,分析渗液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渗液可增加局部感染发生率,合理处置可减少渗液发生。结论:低蛋白血症及局部反复穿刺导致损伤性炎性渗出是主要原因。

    作者:梁秀兰;吴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医院在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对基层医院中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对中医护理的管理有所改进。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对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住院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人性化优质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有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整体护理意义重大。

    作者:张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专家门诊加号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门诊服务是我国医院为患者服务的第一个环节,是为了不需要或尚未住院的患者防治疾病的一种方式【1】,作为大多数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门诊工作可以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技术水平,我院作为超大门诊量医院(年门诊量超过300万人次),门诊管理中面临诸多的现实挑战,尤其是专家门诊号源紧张,即便是加号仍无法满足病人需求,外科门诊护理人员经过现状分析、正确的对策实施,合理科学的解决了专家门诊加号难的现象,使外科门诊全年平均满意度由2012年的85,6%提升至2013年的96.8%。

    作者:郭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饮食干预对肝病患者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饮食干预对肝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脂肪肝,针对不同的肝病采取对应的饮食干预措施,并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者均对肝病饮食健康知识有所了解,经过针对性的饮食干预,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结论:对肝病患者采取有效的饮食干预是肝病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时期、不同患病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廉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早餐营养干预对于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早餐干预对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营养调查结果由营养师制定营养食谱,食谱中早餐的营养含量应该要达到全天膳食总营养量的30%,并且选取100名小学生为试验对象,进行为期4个月(有效工作日为60天)的早餐营养干预,并对小学生营养干预前后的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及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早餐营养干预小学生的各种营养的摄入量占一日参考摄入量的20%-50%,跟参与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血红蛋白和头发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及无机盐的含量也都有明显的增加,P<0.5。结论:通过早餐营养干预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作者:邵家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1例成人水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治疗成人水痘的疗效。方法:1.治疗方法:静点更昔洛韦、口服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NUVB。2.护理:皮肤护理、饮食调护及与治疗有关的护理等。结果:平均退热时间为2.0±0.4天,平均结痂时间为3.5±0.6天;其中痊愈30例、显效1例,治疗痊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96.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治疗成人水痘的疗效奇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唐春翊;郑义宏;丛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欧杰;张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导致恶性贫血一例病案分析

    1病例摘要孕妇张*、25岁,G1P0。停经27+周,发热伴右侧腰疼不适3天,急诊就诊。孕妇末次月经2013年.10月,孕早期有轻微早孕反应,孕早期顺利,孕期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分析,肝肾功能、血糖、感染因子均无异常。唐筛神经管畸形高危,但24周四维彩超均无异常,孕前体重42公斤。于2014年3月15日无明显诱因孕妇出现发热伴右侧腰疼不适。体温39--38.5度,病后孕妇在当地小诊所行输液治疗,无效。于2014年3月17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急查血分析示:WBC:13.48*10^9/L;N:86.8%; RBC:3.610^12/L;HGB:96.6 g/L; PLT:40.6*10^9/L。尿分析:胆红素+1、蛋白+3、潜血+4、红细胞8752、白细胞18个/ul。泌尿系b超示双肾小结石。考虑妊娠期急性结石性肾盂肾炎,给予头孢及补液吸氧治疗1天,于3月18日复查。血分析:WBC:8.7*10^9/L;N:86.8%;RBC:3.25*10^12/L;HGB:86.6 g/L;PLT:34.3*10^9/L。肝功能示:总胆红素:39.3 UMOL/L、直接胆红素:20.5UMOL/L、谷丙转氨酶:150.4 u/L、谷草转氨酶:162.2u/L、胎心监护示胎心偏快。

    作者:何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前置胎盘临床分析及护理(附50例报告)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成因及佳处置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尽保母婴平安。方法:收集前置胎盘50例,依胎盘位置分型,选择佳时间终止妊娠。结果:早产3例1例死亡;自然分娩5例;大出血急诊手术4例1例窒息死亡、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适时剖宫产38例。45例婴儿良好,平均体重3050克。50例产妇无产后感染。结论:前置胎盘与经产、多产、剖宫产、人工流产等致子宫瘢痕形成有关。实施期待期疗法,根据胎儿成熟、出血等情况适时终止妊娠,达到母亲安全婴儿健康。

    作者: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丽江市2011-2013年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趋势及规律

    目的:探讨丽江市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趋势及规律,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1-2013年丽江市孕产妇乙肝病毒检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间共对37146例孕产妇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1450例,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90%。结论:丽江市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疫情形式严峻,预防和控制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任务艰巨,重视孕产妇乙肝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HBV检测率,对HBV感染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是控制乙肝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詹会莲;袁永珍;和志奇;肖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