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清;闫玉生;童健;陈坤棠;张福伟;肖飞;李辉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中广泛门静脉病变时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4例广泛门静脉病变在原位肝移植术围手术期CT/MR、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肝功能等,评估选择门静脉重建术式的效果.结果 4例门静脉病变患者情况各异,肝移植中都克服了手术困难、成功地重建了供肝门静脉灌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术前详尽的影像学资料,尤其是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资料对术式选择非常重要;术中结合具体情况,采用PV属支直接或架桥吻合或CPHT是解决供肝PV灌流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世鹍;陈德;彭和平;薛平;何晓顺;朱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数据特征.方法 在射频段使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30例正常人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介电谱、复平面图、介电损耗因子、电导率虚部和损耗角正切的频谱分析,明确了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结果 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具有频率依从性;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_1=0.59MHz,第二特征频率f_2=2.12MHz.结论 通过频域阻抗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作者:丰明俊;马青;王力;陈林;陈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HIV/AIDS临床各期患者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 HIV/AIDS临 床各期患者170例,对照组为普通患者(HW阴性)34例,均行胃镜检查,并对活检粘膜行快速尿素酶及病理检测明确有无Hp感染.结果 各组Hp检出率分别为无症状HIV感染期(A1、A2)23.4%(11/47例),有症状感染期(B1、B2)14.0%(8/57例),AIDS期(A3、B3、C1-3)13.6%(9/66例),对照组47.1%(16/34).HIV/AIDS各组Hp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有症状感染期(B1、B2)组和AIDS期(A3、B3、C1-3)组均低于无症状HIV感染期(A1、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W/AIDS临床各期患者中,胃粘膜严重的免疫缺陷,可能导致Hp感染率下降.
作者:罗红彬;胡中伟;郭家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p21-activated kinase-1(PAK1)基因对大肠癌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把重组p21活化蛋白激酶1质粒用脂质体转染大肠癌SW480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于转染后48 h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AK1的蛋白表达水平,Boyden小室模型检测大肠癌细胞SW480在转染重组PAK1基因质粒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SW480细胞转染p21活化蛋白激酶1重组质粒后,与空白对照和空载体对照相比,PAK1蛋白水平明显增加,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转染pPAK1重组质粒能够有效上调PAK1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系体外侵袭潜能,提示PAK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
作者:武金宝;韩宇晶;南清振;张振书;张宏权;宋于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均2次/d,胶体果胶铋100 mg,4次/d,疗程7 d;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000 mg,甲硝唑400 mg,均2次/d,疗程7 d.两组溃疡病患者均继用雷贝拉唑10 mg,1次/d,共3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0%(123/143)、11.9%(17/143),对照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10/143)、20.3%(29/143),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130/143)、93.6%(58/62),对照组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4%(125/143)、89.3%(50/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一周疗法根除Hp的方案较现今常用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宋慧东;舒建昌;杨绮红;张文茹;吕霞;罗国彪;聂丽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用于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年龄60~103岁,ASAⅠ~Ⅱ级的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毕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一次性镇痛泵分别用布托啡诺(B组,n=30例)和吗啡(M组,n=30例)持续输注镇痛.观察术后4、8、12、24、48h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与M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术后48h内B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腹胀等)比M组少(P<0.01).结论 布托啡诺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老年病人的镇痛是安全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
作者:胡冬华;李雅兰;蔡明雪;张惠;项明方;帅兵;聂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 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示;利用ROC曲线来评价IMA诊断AMI的阀值.结果 AMI组IMA吸光度值为(1.195±0.320),胸痛组IMA吸光度为(0.855±0.068),两组差异显著(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47,当阀值为0.906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3.0%,诊断特异度82.9%.结论 利用改良方法测定IM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志晓;王前;郑磊;包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注射吸毒及医源性引致假性股动脉瘤的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17例因注射吸毒及5例医源性操作所引致假性股动脉瘤进行急诊外科治疗,先行加压包扎,支持疗法后,均行手术.其中行瘘口修补术6例,ePTFE人造血管移植14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足背动脉搏动有力,患肢肤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股动脉通畅无明显狭窄.结论 急诊彻底清创,血管的外科修复,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关键.
作者:赵成利;邓国三;黄广香;陈华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成药素尔松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素尔松处理大鼠成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茜素红S染色观察成骨细胞钙化灶的形成和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 镜下观察成骨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随素尔松浓度加大而增多,碱性磷酸酶表达增强,钙化灶增多.电镜下观察细胞器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素尔松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成骨细胞的合成代谢,促进成骨活动增加,钙盐的分泌增加.
作者:韩锋;邝建;杨华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方法 对93名心功能Ⅱ至Ⅳ级(按NYHA分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2级至4B级(按Lown分级)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口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心胸比,超声心动图的LA、LVEDV、LVESV、EF的改变;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在的心率、血压、心胸比两两比较后,P均<0.05,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超声心动图的LA、LVEDV 、LVESV均明显缩小,EF增加,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6周后心律失常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2.04%,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86.02%.结论 缬沙坦与胺碘酮联用,能有效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
作者:邝健;黄裕立;麦炜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传统危险因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对佛山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冠脉介人术(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13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其ACE、AGT和eNOS基因多态性,比较其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的基因型频率.综合患者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等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AGT基因TT基因型心血管事件组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显著增加(P<0.05),ACE和eNOS基因多态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T TT基因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与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P<0.05).结论 AGT TT基因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可能是影响佛山地区汉族人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因素.
作者:梁茜;杨希立;杨光;崔金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惠州市两家医院在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各临床科室住院及门诊病人265株血液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和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标本进行培养,MicroScan-4微生物系统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2342份血标本中,共检出细菌265株,检出率为11.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43株(54.0%),革兰阴性杆菌105株(39.6%),阳性杆菌14株(5.3%)真菌3株(1.1%).血液感染中内科疾病127例占47.9%,外科疾病67例占29.2%,儿科71例占26.8%.儿科检出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77.5%(55/71).结论 内科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外科与儿科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葡萄球菌尤其是CNS已成为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严伟玲;陈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脉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速度平均值(Em),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随着犬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EDP则逐步升高(P<0.001),VVI与QTVI测量的Em逐渐降低(P<0.001及P=0.001),二者与LVEDP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使用V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834,P<0.001.使用QT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680.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625,P=0.0087.结论 VVI及QTVI技术均是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克服了测量时的角度依赖性,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上明显优于QTVI,为临床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川;查道刚;杜荣生;胡锋;李胜辉;吴小苑;刘伊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黄芪对妊娠期糖尿病抗氧化活性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过规则饮食控制需药物治疗,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后,随机分为继续胰岛素治疗组(43例)和胰岛素联合黄芪治疗组(41例),测定两组血液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水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血脂、肾功等.结果 加用黄芪治疗后,患者血清SOD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MD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芪治疗组肾功能及血脂均较对照组下降.结论 黄芪可有效控制血糖的升高,减少自由基生成,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改善机体功能,在妊娠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梁海英;侯峰;丁勇利;张温麑;黄晓晖;张碧云;刘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药物性肝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简称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94例;分治疗组61例(早、中、晚期患者分别为32例、19例、10例),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其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变化和救治成功率,并与仅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对照组33例患者(早、中、晚期分别为17例、11例、5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早期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期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晚期患者两组差别不大.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早、中期患者救治成功率,但对晚期患者救治成功率无明显影响;针对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提倡尽早予以人工肝治疗,力争在早、中期进行.
作者:黎明;吴锦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来源于孕晚期、自然周期及Gn刺激周期(包括超促排周期及IVM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差异及颗粒细胞对孕晚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76枚,包括OCC 633枚和DO 453枚.其中OCC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IVM周期组;DO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分为OCC组和DO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周期组行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统计IVM周期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比较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 OCC: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及IVM周期组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4.3%、76.9%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受精率、卵裂率相比,孕晚期组和自然周期组囊胚形成率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IVM周期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超促排卵周期组体外成熟率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2.5%)和孕晚期组(72.7%),P<0.01;孕晚期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5.0%、83.3%和38.5%,与其他两组相比均亦未见统计学差异.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差别.结论 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具有同样的发育潜能,孕晚期捐献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有无颗粒细胞并不影响孕晚期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作者:石宇;龙晓林;杜红姿;黄玉玲;黄青;杨建华;张伟良;刘见桥;许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睾丸横过异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告一例睾丸横过异位,行精索松解并将异位睾丸通过阴囊纵隔进行复位固定.结果 随访6个月,患儿双侧睾丸位置良好,血流正常.结论 睾丸横过异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病因不明,宜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赵善超;郑少斌;谭万龙;徐军刚;陈彤;陈鹏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对心肌肌浆网(SR)Ca~(2+)泵活性和Ca~(2+)释放通道(RyR2)密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脉建立慢性心衰模型,术后1周开始分别给以卡维地洛(6mg·kg~(-1)·d~(-1))、培哚普利(4mg·kg~(-1)·d~(-1))、特拉唑嗪(2mg·kg~(-1)·d~(-1))、卡维地洛(6mg·kg~(-1)·d~(-1))+培哚普利(4mg·kg~(-1)·d~(-1))联合干预9周,观察血流动力学、左室心肌SR Ca~(2+)泵活性和RyR_2密度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dp/dt_(max)、-dp/dt_(max)显著降低(P<0.01),左室心肌SR Ca~(2+)泵活性和RyR_2密度显著降低(P<0.01).卡维地洛、培哚普利单独及联合干预均降低LVEDP(P<0.01),升高+dp/dt_(max)、-dp/dt_(max)(P<0.01),并升高左室心肌SR Ca~(2+)泵活性和RyR_2密度(P<0.01),联合干预变化更明显(P<0.01).特拉唑嗪组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左室心肌sRCa~(2+)泵活性与+dp/dt_(max)、-dp/dt_(max)显著正相关(r=0.596,r=0.684,P<0.01).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长期联合干预心梗后慢性心衰,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SR Ca~(2+)泵活性,增加RyR_2密度,优于任何单一药物干预.
作者:耿召华;刘春燕;彭佑华;李隆贵;赵晓辉;王江;崔斌;于世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Bax基因表达和激活情况以及对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胰腺进行分离纯化所得的胰岛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按培养液里葡萄糖浓度不同分为G1组(5.6 mmol/L)、G2组(7.8 mmol/L)、G3组(11.1 mmol/L)、G4组(16.7 mmol/L)、G5组(22.2 mmol/L)及G6组(27.6mmol/L).细胞培养至72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法检测IRS2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Bax激活和细胞核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当葡萄糖浓度在5.6~11.1 mmol/L时,胰岛素分泌水平升高,IRS2表达和Bax激活分别呈进行性增加,但此时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变.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至超过16.7mmol/L时,IRS2表达逐渐减少,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降低,而Bax激活则逐渐增强,胰岛细胞凋亡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可以导致胰岛细胞IRS2表达下降,胰岛素分泌量下降;同时Bax激活增强,胰岛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说明IRS2表达下降与凋亡相关蛋白Bax激活及其胰岛细胞凋亡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而且IRS2表达下降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减少的原因之一.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中IRS2蛋白的表达可能对于保护胰岛细胞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瑜祯;冯乐平;夏宁;杨月莲;张木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17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217例IgA肾病患者在30~39岁年龄段发病率高(50.38%);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型常见(56.68%,123/217),该型病理改变程度较重,Ⅲ级病变以上占38.21%: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包括了几乎所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I级病变为常见(31.34%,68/217),其次为Ⅱ级病变(29.95%,65/217),且随着病理分级程度的进展,临床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也越高;免疫病理分型中48例为单纯IgA型(22.12%),106例伴补体沉积(48.85%).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伴高血压患者肾病理改变程度较严重.对无症状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术,并根据病理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符克英;陈汝;詹锋;蔡俊宏;谢瑶芸;吴艳;韩叶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