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目的 研究多孔处理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探索新型生物工程材料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SD大鼠体外培养BMSCs,将细胞分别接种于致密、大孔、小孔组镍钛合金材料表面,建立体外共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第3天BMSCs的增殖率;第7天采用Hoechst33342标记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材料组细胞数的差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各组材料上的附着和生长情况.结果 大孔、小孔组材料表面的细胞在第3天细胞增殖率和致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在荧光纤维镜下发现各组镍钛合金材料上均有细胞生长,大孔、小孔组细胞数和致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孔、小孔材料之间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大孔、小孔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表面接种的BMSCs形态正常,增殖旺盛,黏附性良好.结论 多孔处理的新型镍钛合金材料在体外实验中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促进BMSCs黏附、聚集和增殖.
作者:罗杰;柯以铨;徐如祥;姜晓丹;薛杉;吕云;李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2-羟基-5-丁酰胺基苯甲酸合成方法及其扰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 以5-氨基水杨酸为原料,与丁酰氯反应,而后水解,合成2-羟基-5-丁酰胺基苯甲酸.采用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研究2-羟基-5-丁酰胺基苯甲酸的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结果 经IR和1HNMR分析证明合成产物为2-羟基-5-丁酰胺基苯甲酸.结肠炎大鼠给予2-羟基-5-丁酰胺基苯甲酸,可减轻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粘膜损伤指数和粪便隐血程度,降低MPO水平,并可改善结肠粘膜病理损伤.结论 2-羟基-5-丁酰胺基苯甲酸合成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而且2-羟基-5-丁酰胺基苯甲酸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作者:石锐才;邢建峰;刘兆国;袁志翌;张三奇;边晓丽;曾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索片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并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RHF并ESS的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抗心衰治疗组(A组,n=32)以及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治疗组(B组,n=22),左甲状腺素片口服剂量为6.25~25μg/d.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浆BNP水平、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功能NYHA分级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期间5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其余27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LVEF值以及NYH均未见明显改善(P>0.01).B组患者治疗期间无发生死亡或严重心律失常,血浆BNP水平、LVEF值及NYH分级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期间无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论 针对老年RHF并ESS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状腺素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刘泽;吴军;张源源;冯德光;刘玲;孙杰;彭艳;郭振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30例大肠腺瘤及2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Bmi-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7%.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肠粘膜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25.0%、6.67%、0%,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组(P<0.05);卡方检验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布部位、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远处转移与Bmi-1蛋白高表达有关(P<0.01,OR>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mi-1蛋白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Bmi-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患者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林妙霞;文卓夫;冯智英;李泽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肺静脉异位引流的CT征象,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价值.方法 对1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对照.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12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0例有手术结果,2例行心血管造影.结果 在10例有手术结果的病例中,心上型7例,心内型2例,心下型1例.多层螺旋CT对异位引流静脉均给出定位和定性诊断,超声心动网仅诊断5例.2例心血管造影,1例异位引流静脉行程显示不清.结论 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是一种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无创、准确检查方法.
作者:胡志辉;王思云;杨有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内窥镜微创手术方法进行鼓室段面神经梳理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面肌痉挛患者10例共12侧耳(其中两例为双侧面肌痉挛).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以耳内窥镜经外耳道进入鼓室,凿除外耳道后上壁部分骨质,暴露面神经管鼓室段,暴露面神经鞘膜,用细针刺入面神经纵行来回梳理5~10个平面,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情况直至出现轻到中度面瘫为止.结果 所有病人均能在内窥镜微创手术方法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5年,面肌痉挛无复发或减轻,疗效稳定.结论 应用内窥镜微创手术方法进行鼓室段面神经梳理术,创伤小,疗效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广理;卢汉桂;张湘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筛查血清中与肝癌转移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方法 收集具有相同疾病背景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和未转移)患者以及正常人的血清(每组各20例),经过去高丰度蛋白预处理后.进行双向电泳(2-DE)分析,筛选出肝内转移肝癌与未转移肝癌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的蛋白质斑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鉴定;使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蛋白质组分析的结果.结果 对3组血清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与正常人和未转移肝癌患者的血清相比.在肝内转移肝癌血清中共筛选出12个差异大于2倍的蛋白质斑点,MALDI-TOF/TOF成功鉴定出3个表达下调的蛋白质[包括Inter-alpha (globulin)inhibitor H4、Complement factor H-related protein 1 precursor(FHR-1)、apolipoprotein E]和一个上调蛋白(Cytokeratin 9,CK9).Western blotting对所有样本血清中的CK9进行了检测,结果与蛋白质组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 肝癌的转移与多种蛋白表达改变相关,其中CK9的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转移有关,可能作为肝癌转移相关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作者:傅斌生;刘炜;张剑文;张彤;李华;陈规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对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摄取作用和在亚细胞结构定位.方法 接种培养SH-SY5Y细胞,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直接观察SH-SY5Y对细胞外Aβ1-42-fluo摄取的时程变化;用图像分析技术比较24 h时SH-SY5Y对细胞外三种不同浓度Aβ1-42-fluo摄取的差异,同时采用免疫荧光多重染色分析SH-SY5Y摄入Aβ1-42-fluo的哑细胞结构定位.结果 SH-SY5Y与200 nmol/L Aβ1-42-fluo共孵育1 h后就开始摄取Aβ,Aβ被摄入的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外Aβ1-42-fluo浓度愈高,被摄入到细胞内Aβ1-42-fluo量也愈多,不同浓度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部分被内吞Aβ荧光颗粒与溶酶体标记物Lamp-1共定位.结论 SH-SY5Y通过摄人Aβ机制以清除Aβ,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被摄入的Aβ部分定位于溶酶体.
作者:钱亦华;胡晓丹;韩华;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通心络对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9(MMP-9)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讨通心络的抗AS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家兔分为对照组(n=8)、高脂模型组(n=8)和通心络干预组(n=8);高脂模型组用高脂饲料饲养14周,通心络干预组除高脂饲养外加用通心络;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MP-3、MMP-9和PPARγ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通心络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脂模型组和通心络组兔主动脉壁所含MMP-3和MMP-9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所含PPARγ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通心络干预组兔所含MMP-3和MMP-9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而所含PPARγ的阳性标记物百分比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 通心络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MMP-3和MMP-9的表达,增加PPARγ的表达.其抗AS作用可能与抑制MMP-3和MMP-9及增加PPARγ的表达有关.
作者:曹鸿雁;秦玲;黄可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载体pBBADs-OXM转化双歧杆菌对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方法 以电穿孔方法将pBBADs-OXM转入双歧杆菌,ELISA及免疫印迹法检测pBBADs-OXM转化长双歧杆菌培养上清及菌体沉淀中OXM的表达.并以此转化双歧杆菌灌饲肥胖小鼠,观察肥胖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ELISA、免疫印迹法检测到OXM在pBBADs-OXM转化的双歧杆菌的培养上清及菌体中均有表达.此转化双歧杆菌灌饲的肥胖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肥胖小鼠(P<0.05).结论 pBBADs-OXM转化的双歧杆菌具有减肥作用.
作者:龙若庭;曾位森;罗深秋;郭娇;林元藻;黄清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特异性靶向人肝癌细胞的短肽,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筛选.建立Hep62荷瘤裸鼠实验动物模型,并在裸鼠体内对经过体外3轮筛选的肽库再进行1轮筛选.随机挑取30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噬菌体展示肽的特异性.结果 经过3轮体外筛选和1轮动物体内筛选.噬菌体在靶细胞HepG2上出现明显富集,随机挑选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十二肽VRKRSECLGAHD出现次数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证明该噬菌体能特异结合于肝癌细胞.结论 筛选得到的短肽能够特异性与肝癌细胞结合,为进一步研制用于治疗肝癌的高靶向性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杨璞;何剪太;王吉伟;胡玉;于丽;金鑫;张阳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输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延长犬活体肝移植存活的机制.方法 14只受体犬建立活体肝移植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仅做活体肝移植,处理组在活体肝移植的基础上,术中输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术后观察两组犬的生存时间、肝功能(AST、ALT)、组织病理变化及移植细胞的分化状况.结果 ①处理组比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②肝功能变化:术后两组AST、ALT总体相比较,处理组AST、ALT水平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⑨组织病理变化:术后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排斥反应,且排斥程度相似.④移植细胞分化情况:输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有功能的肝样细胞分化.结论 输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延长活体肝移植受体犬的存活时间;经门静脉输注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肝样细胞分化.
作者:潘明新;侯外林;张清军;龚独辉;程远;简国登;高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和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8年1~12月门诊处方共54 078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083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00%.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不符合处方管理规定、溶媒不当、诊断与用药不符、用量超说明书、用法不合理.结论 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黄志军;刘秋琼;李桃;曾英彤;林祖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广东与新疆中小学生风湿件心瓣膜病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05~2006年分别在广东和新疆协作区部分中小学校开展以听诊和体检为主要手段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普查,结合病历回顾、成人调查和9~12岁小样本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链)带菌率调查.结果 各协作区中小学生风湿性心瓣膜病检出率为0,新疆成人风湿性心瓣膜病患病率(12.9‰)高于广东清新(2.2‰).新疆甲链阳性带菌率为9.8%~12.6%,高于广东的连洲(2.3%)和清新(3.9%).结论 新疆小学生甲链带菌率和成人风心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广东,提示新疆的风心病流行较广东严重.中小学生风湿性心瓣膜病患病率与1994年相比有下降趋势.
作者:邓木兰;李河;陈剑光;沙坎;陈燕情;杨崇选;郭成业;姚桦;刘小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及发生PAH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MHD患者73例,洋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透析问期体质量的增加量、通路(动静脉内瘘、深静脉置管)、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肺动脉收缩压、右室横径、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左审射血分数(LVEF),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临床因素作相关分析.PAH的确定按照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结果 73例MHD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高压28例(排除有其他因素引起),发生率38.3%,其中轻度PAH 20例(71.5%),中度PAH 6例(21.4%),重度PAH 2例(7.1%).PAH组与无PAH组的年龄、性别、透析龄、通路、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透析期间体重量增加、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变量统计分析得到的对PAH发生、发展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包括透析期间体重量增加、右房横径、右房长径、左室射血分数,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和左室射血分数与MHD并发PAH显著相关.结论 MHD患者并发PAH不少见,透析期间体质量的增加成为PAH的主要原因之一,MH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退也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邵咏红;王飞;孔耀中;赖玉琼;肖观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RIP,Caspase-8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2例口腔鳞癌、14例口腔扁平苔藓、14例口腔白斑、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RIP和Caspase-8表达的情况.结果 RIP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以阴性和弱阳性表达,各占50%(5/10),而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鳞癌主要以弱阳性和阳性表达,占75%(36/50),且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以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占63.7%(14/22)(P<0.05);Caspase-8在各组均以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为主,其阳性表达率正常口腔黏膜80%(8/10),口腔扁平苔藓100%(14/14),口腔白斑85.7%(12/14),口腔鳞癌100%(22/22).结论 RIP,Caspase-8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均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史永建;沈丽佳;殷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R组:0.18%罗哌卡因;F组:0.18%罗哌卡因+0.000 3%芬太尼;T组:0.18%罗哌卡因+0.5%曲马多.3组术毕均经硬膜外注入0.5%罗哌卡因6 ml,连接一次性微量泵进行硬膜外镇痛.监测术后不同时间的VAS疼痛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 R组VAS评分明显高于F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R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镇痛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 曲马多、芬太尼分别与罗哌卡因合用均可达到有效的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曲马多与罗哌卡因配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徐国勇;廖永福;吴春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s)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52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6例.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0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7和10天时取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OPPs和CRP浓度,观察两组患者APACHE Ⅲ评分变化,并记录治疗后第3、7、10和28天时两组患者生存或死亡情况.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AoPPs和CRP浓度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AOPPs和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间血清AOPPs和CRP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7、10天两组血清AOPP和CRP浓度较治疗前逐步下降(P<0.05);血必净治疗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血清AOPP和CRP浓度下降更显著(P<0.05),APACHE Ⅲ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且28 d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降低MODS患者血清AOPPs和CRP水平,减轻MoDS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唐皓;詹红;关开泮;李欣;荆小莉;廖晓星;马中富;梁艳冰;熊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3对人肺鳞癌SK-MES-1细胞的诱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影响.方法 人肺鳞癌SK-MES-1细胞分为Rg3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为三氧化二砷.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人参皂甙Rg3处理SK-MES-1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人参皂甙Rg3能够下调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各实验组与宅白对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皂甙Rg3对人肺鳞癌SK-MES-1细胞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鑫;郑玉玲;李克;林娜;樊青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成年叙利亚金黄地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功能鉴定的方法.方法 胶原酶V灌注分离成年叙利亚金黄地鼠胰腺,不连续密度梯度法纯化胰岛.经DTZ染色后于倒置显微镜下测定胰岛细胞的数量和纯度.通过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的功能.结果 纯化后每只地鼠胰腺可获得(359±35)胰岛细胞当量,胰岛纯度>90%,胰岛活率>90%.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细胞体外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的浓度分别为(3.29±0.32)mU/L和(11.12±0.57)mU/L.高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肇为低糖的3.38倍.体外培养1周生长状况良好.结论 成功获取了高纯度、高活率的金黄地鼠胰岛细胞.
作者:孙侃;孙嘉;陈宏;张桦;蔡德鸿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