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肥胖及其预防

谭伟

关键词:肥胖, 危害, 预防
摘要:通过现今肥胖病在全球和中国发病率的统计,为提高人们对肥胖给健康带来威胁的认识,为使大家对肥胖营养防治有深入理解,本文描述了肥胖的类型和危害,并通过对肥胖的几个关键高发年龄段的现代研究成果,提出行之有效肥胖预防方法:一是提高对危险因素易感人群的识别并及时给予医疗监督:二是通过社会各种组织和媒介在人群中开展普遍的社会动员,使人群中肥胖症的危险因素水平大大降低,从而控制肥胖症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展开临床护理干预,了解中医理论运用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从2011年2月-2014年2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而观察组达到了100%,两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通过中医各项理论调节患者粘膜状态,让其更快恢复。

    作者:孙亚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和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值<5ng/mL 的时间、阴道流血、包块消失的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血β-HCG 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孕酮值<5ng/mL 的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包块消失的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血β-HCG 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都要小,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孕酮值<5ng/mL 的时间、阴道流血消失的时间、包块消失的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血β-HCG 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的效果,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查体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体现高水平的查体保健服务,使查体人员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查体服务,已成为医院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查体中心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查体中心对查体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防范对策。

    作者:孙素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阑尾炎65例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收治的65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不同妊娠时期阑尾炎的临床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危险。

    作者:杨安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方法治疗孕期牙龈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孕期妇女牙龈出血的疗效总结。方法:针对75例孕期妇女出现牙龈出血的患者,运用牙周洁治法去除菌斑及结石并局部冲洗法直接上药,且进行必要的孕期口腔卫生宣教、指导,2周后复诊观察效果。结果:除1例患妊娠期龈瘤(增生),2例第三磨牙阻生并冠周炎反复发作,1例慢性牙周炎(cAP),效果不佳外,显效率达78.7%,总有效率达96.7%,未见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结论:综合疗法(牙周洁治法、局部冲洗法、直接上药,且做好口腔卫生指导,保健护理)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孕期妇女牙龈出血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影响小儿中药灌肠的相关因素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中药灌肠作为一种临床护理技术和用药途径,因其操作简单、痛苦小、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的欢迎。

    作者:田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3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310例)和对照组(3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肝胆酸等生化指标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及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护理组(P<0.05);护理组ALT、AST、TB、DBI及CG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不良预后,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周玉琼;阿地拉·达吾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补气活血汤,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比较及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前者全血比高切黏度、血小板粘附率两项指标均低于后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功能的SV、EF、舒张功能的A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乌鲁木齐市红十字急救中心近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statins)再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4.48%;观察组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3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高,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大幅降低,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哈斯也提·艾合买提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0例口腔溃疡疾病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结合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后总显效20例,占66.67%,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结合治疗,总有效29例,占96.67%,两组治疗数据对比,研究组治疗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类疾病,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还能降低疾病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邢福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究胸腺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1例胸腺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将其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较为显著,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腺瘤手术前后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小媚;张少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急诊科患者体现出病情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而急诊科护理人员更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其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需要经常接触具有感染性的血液、排泄物、体液等,因此急诊科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之下,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文章汇总分析了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性危害、心理危害及暴力危害等,并提出对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急诊科护士自身的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的程度。

    作者:王晓玲;白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分析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脑血管病在我国每年发病率100-300人/10万,患病率500-740人/10万,50-70%患者留有残疾;死亡率100-150人/10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本文分析了130例脑梗死患者和112例脑出血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旨在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许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白芍愈伤组织中芍药双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芍药愈伤组织中两种有效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05%磷酸二氢钾(v/v,11:8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可完全分离,在一定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101.67%和98.59%,RSD均小于2%。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快捷简便、准确有效、重现性好的芍药愈伤组织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优化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江海龙;冯定军;俞伟;马莹莹;胡升;代冬梅;梅乐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巨细胞瘤截骨平面研究

    目的:探讨侵袭性骨巨细胞瘤截骨平面的方法设计。方法:选取1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股骨远端8例,胫骨近端4例,男9例,女3例;年龄20~40岁,平均25.5岁,随访23~36个月,平均30.5个月。入选病例按照Campanacci分级为Ⅱ、Ⅲ级,全部采用瘤体切除假体置换,术后功能按Enneking肌肉骨骼肿瘤术后下肢功能评分标准[1],平均功能恢复率为85%。结果:在实体标本上,从核磁所示肿瘤边界切,发现肿瘤外2.71cm无肿瘤细胞。结论:应用上述内容确定手术的安全边界是核磁反应区以外2.71cm。

    作者:张庆喜;郭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包括人重组脑钠肽;左西孟坦;伊伐布雷定;AVP受体拮抗剂等。本文就CHF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青;陈俊名;陈志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访视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对产妇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可以改善产妇产褥期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宁;曹黎娜;王惠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95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讨胎盘早剥的误漏诊缘由,缩短胎盘早剥的诊断时间。方法:分析近10年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病例95例,据产前是否确诊分为确诊组42例,误诊及漏诊组53例。在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探讨发病诱因、临床症状、超声表现、入院时间等相关因素,分析误诊及漏诊原因。结果:两组在发病诱因、腹痛、阴道出血、血性羊水、超声提示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例数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入院占46.3%。确诊组比误漏诊组的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机率高,差异显著。结论:深入认识胎盘早剥,重视诱因,动态监护,降低误漏诊率。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婴幼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不顺从性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婴幼儿哮喘吸入治疗的不顺从因素及对策。方法:观察32例哮喘患儿的吸入疗效。结果:患儿,患儿家长及护理人员,均能使吸入治疗不顺从,从而影响疗效。结论:患儿,患儿家长及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减少治疗不顺从因素,提高疗效,使患儿婴幼儿哮喘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王万林;莫丹;殷自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饮食处方对慢性湿疹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处方对慢性湿疹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名慢性湿疹患者采用抛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后的饮食处方指导,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8.15天(我科的平均住院日)后对病房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房综合满意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8.15天后对病房综合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责任护士对慢性湿疹患者的饮食处方指导可提升患者对病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惠;白美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