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洁文;邓志军;符永恒;杨敏;任斌;潘竞锵;刘若轩
目的 研究灵杆菌多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抗免疫抑制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荷S-180实体瘤模型,以及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观察腹腔注射灵杆菌多糖对肿瘤生长、免疫器官指数、外周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 荷S-180实体瘤小鼠连续8 d腹腔注射灵杆菌多糖40 U/kg对肿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显著地提高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但对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灵杆菌多糖腹腔注射连续7 d,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低下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脾指数的降低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对正常小鼠的各指标没有显著性的影响.结论 灵杆菌多糖对对荷瘤小鼠和免疫低下小鼠有抑制肿瘤生长.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余传林;朱正光;雷林生;常花蕾;高慧灵;陈娜娜;阳先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流感病毒分类及H_5N_1与H_1N_1分子构造上的同、异性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称A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又称B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又称C型流感病毒.
作者:罗深秋;周剑;于新典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对20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g细胞计数的百分率为(8.65±3.23)%,较对照组(39.67±10.23)%明显降低(P<0.05),CD8~+细胞计数百分率为(31.68±9.33)%,较对照组(24.76±6.09)%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BDCA-2~+/CD123~+细胞计数的百分率为0.194%±0.154%,较对照组0.23%±0.22%明显降低(P<0.05),BDCA.1~+/CD123~+细胞计数百分率为(0.256±0.2)%,较对照组百分率(0.396±0.24)%降低(P(0.05),BDCA-2~+/CD123~+及BDCA-1~+/CD123~+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 I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的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下降,提示I期非小细胞肺癌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陈卫军;张继平;陈岸;梁兆煜;张小青;谢佩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早期鼻咽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组织~(18)F-FDG摄取的情况,并探讨早期鼻咽癌组织VEGF表达与~(18)F-FDG摄取的关系.方法 对40例I,II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检查,测定鼻咽原发灶肿瘤组织的~(18)F-FDG大摄取值和标准摄取值(SUV_(max)和SUV_(mean)),应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患者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结果 40例早期鼻咽癌组织的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9.45±1.87和6.04±1.09,T_1期肿瘤原发灶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8.95±1.91和5.61±1.08,T_2期的原发灶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11.55±1.70和7.98±1.1,T_2期原发灶SUV_(max)和SUV_(mean)高于T_1期(t=4.46,P<0.001;t=6.763,P<0.001).非角化分化型肿瘤原发灶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9.74±1.82和6.82±1.23,非角化未分化型肿瘤原发灶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10.44±2.16和6.68±1.35,非角化分化型和非角化未分化型肿瘤原发灶SUV_(max)和SUV_(mean)无差别(t=1.230,P>0.05;t=0.346,P>0.05).40例鼻明癌组织VEGF染色阳性细胞率为60.8%;鼻咽癌组织FDG摄取(SUV_(max))和VEGF表达的细胞阳性率相关(r=0.460,P=0.03).结论 早期鼻咽癌组织FDG摄取与肿瘤组织VEGF过度表达相关,其SUV值反映了鼻咽癌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情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组织乏氧的程度.
作者:范义湘;石卫民;黎静;尹吉林;杨传红;高梅菊;吴继珍;刘青竹;李科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IL-1β、TNF-α和IL-10的影响,以探讨治疗RA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常规方法提取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取RA患者滑膜组织进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培养;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五组,分别加入昆明山海棠(200μg/ml,阳性对照组)、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50、150、450μg/ml)DMEM溶液,及加入等体积的DMEM溶液(空白对照组)进行细胞培养,72小后采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IL-1β、TNF-α和IL-10的水平,RT-PCR检测滑膜细胞IL-1β、TNA-α和IL-10的mRNA表达.结果 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150 μg/ml、450 μg/ml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mRNA表达减少,而IL-10水平升高,mRNA表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可能通过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TNF-α和IL-1β及促进IL-10分泌来减轻炎症反应.到达治疗RA的目的.
作者:吴贺勇;李娟;李亚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MRI-T_2加权像高信号与临床效果的联系.方法 将66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植骨和内固定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组30例MRI T_1/T_2表现为等/等,B组36例MRI MRI T_1/T_2表现为等/高.所有病例于术前1周采用MRI检查和JOA评分.分别比较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手术后1年两组病人的JOA评分、改善率是否有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38月,平均21月.A、B两组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JOA评分和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T_2加权像高信号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有高信号患者同样可有良好的临床预后,不能仅通过MRI-T_2加权像异常的高信号表现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魁忠;涂海洪;刘志礼;楼小亮;柴建胜;张铁;周荣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一个可靠有效的移植毛囊细胞诱导毛发发育的模型,以治疗脱发.方法 取自愿捐献的成人头皮标本,联用显微分离与免疫磁珠法获得人毛囊干细胞;消化法获得毛乳头细胞.培养后混合植入裸鼠皮下,观察毛囊形成情况.结果 在裸鼠的皮肤切片中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毛囊结构形成.结论 毛囊细胞移植法可以在体内诱导出毛囊样结构,为将来治疗脱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谭挺;胡志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8LE)合并白念珠菌和黄曲霉感染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为其诊断提供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方法 通过ATCC公布的白念珠菌及黄曲霉的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两对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检测狼疮患者合并白念珠菌及黄曲霉等深部真菌感染,怀疑深部真菌感染样品各20例,以及非白念珠菌及非黄曲霉微生物样品20例.以评价该法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SLE合并白念珠菌和黄曲霉感染的阳性率及特异性均为100%;而该法和真菌培养法敏感性分别为75.00%和40.00%,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可同时检测SLE患者合并白念珠菌和黄曲霉深部真菌感染.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量等优点.
作者:陈明玉;孙乐栋;赵佳;曾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肝肺综合征(HPS)患者体、肺循环状态与血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内皮素-1(ET-1)水平,并探讨其关系.方法 接受原位肝移植术(OLT)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其中26例术前确诊为HPS者为实验组(Group E),随机抽取20例术前无低氧血症病人为对照组(group C),术前1 d取静脉血,采用荧光基因探针杂交定量PCR技术测定iNOS,放免法测定ET-1,并于麻醉后手术前测定两组患者体、肺循环参数.另取10例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GroupHC),取静脉血测定iNOS及ET-1.结果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体、肺循环特点为高心排量及低血管阻力(高排低阻).与对照组相比,HPS组患者体、肺循环特点为更显著的高排低阻,实验组与对照组的iNOS、ET-1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体、肺循环特点为高排低阻,HPS患者更为明显;iNOS、ET-1水平增高可能与终未期肝病患者的高排低阻特点相关.
作者:黎尚荣;沈宁;易慧敏;甘小亮;黑子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给予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探讨降纤酶个体化剂量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发病72 h内)患者随机分为2组,降纤酶组30例,对照组30例.降纤酶治疗组根据治疗前血浆Fm水平>4 g/L,2-4 g/L,1.3~2 g/L分别给予首剂降纤酶15 U,10 U,5 U,给药后每12 h监测一次血浆FIB水平,当血浆FIB水平>1.3g/L时再次给予降纤酶5U,维持患者血浆FIB水平在0.7-1.3 g/L之间达7 d时间,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d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在治疗14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7 d降纤酶组血浆PT、APTT延长,Pg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治疗14 d降纤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3)临床疗效降纤酶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独立+轻度依赖)比例降纤酶组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5)治疗期间降纤酶组无颅内外出血,随访3个月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基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快速平稳降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个体化降纤酶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蔡晓斌;朱治山;张明之;郭瑾;王辉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羟基脲和丁酸钠联合应用对人红系细胞7种珠蛋白基因(ζ,α,ε,~Gγ,~Aγ,δ,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二步液体培养法培养的人红系祖细胞为体外模型,用台盼蓝拒染活细胞计数观察HU、丁酸钠单独或联合用药后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RT-PCR比较用药前后7种珠蛋白基因Mrna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联药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26.44%)/b于羟基脲和丁酸钠常规剂量单药组的抑制率(28.56%和38.80%)(P,0.05),与未用药组(0.6534±0.092和0.5154±0.048)相比,联药组~Gγ-和~Aγ-Mrna的表达分别上调为1.203±0.018和0.9154±0.08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羟基脲(1.3054±0.016和0.9564±0.029)、丁酸钠(1.193±0.070和0.883±0.012)常规剂量单药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浓度药物对ζ,α,ε,δ和β-Mrna的诱导作用与各自未用药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羟基脲和丁酸钠低剂量联合用药可上调红系细胞γ-珠蛋白基因的表达,尤其增加~Gγ-Mrna的转录,且减轻了对细胞生长的抑制,而对ζ,α,ε,δ和β-珠蛋白基因无明显诱导作用.
作者:吴倩倩;钱新华;徐梅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HIV多肽VIR576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OVA体外刺激分离的DO11.10小鼠抗原特异性T细胞,CCK-8法检测VIR576对其活化的影响.采用溶血试验,溶血抑制实验、荧光结合法等方法检测VIR576与TCR跨膜区序列(TCR-TMD)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VIR576能逆转HIV gp41融合多肽(FP)介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并且其自身也能抑制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活化(P<0.05).溶血试验、溶血抑制实验、荧光结合法等方法证实,VIR576能与TCR-TMD特异性结合.结论 VIR576对T细胞活化的作用是TCR依赖性的,通过与TCR-TMD结合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VIR576兼具抑制HIV进入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特性,可望作为预防HIV性传播的杀微生物剂进行研究.
作者:张瑞涛;李晓娟;李润明;胡义平;姜世勃;刘叔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方法筛查生育期女性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AT-Ⅲ基因的突变及多态性.方法 标本来自于2006年6月~2007年12月南方医院生育期女性CVT患者,及52例严格配伍的健康女性外周静脉血.提取所有受试者全血DNA.PCR扩增后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分析抗凝血酶-Ⅲ(AT-Ⅲ)基因的启动子区,第1~6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的基因变异情况.结果 DHPLC技术分析发现病例组出现6种异常峰形,经测序证实1例致病突变为Exon6 G13328A的杂合突变,1例新发现的同义突变Exon4+243 G>A;SNP位点6个,其中4个SNP库已报道的SNP位点.2个新发现的SNP位点,对照组发现一种异常峰型(三峰).结论 DHPLC是一种自动、快速、高通量的基因突变及SNP位点的筛查方法,AT-Ⅲ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生育期非妊娠女性CVT的遗传因素之一,功能性SNP位点也可能参与了该人群VTE的发生.
作者:汪丽萍;裘毓雯;尹爱兰;马云燕;刘柯玲;熊丽;余艳红;钟梅;王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病历资料患者女,70岁,主因无痛性淋巴结肿大2年,头晕乏力心悸9个月,咳嗽发热1日于2007年1月16入院.
作者:李春迎;郝瑞军;徐正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靶向胰岛新生相关蛋白(INGAP)基因RNAi对胰岛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siRNA,通过脂质体转入胰岛细胞株INS-1中,研究其对靶基因的抑制效应,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INS-1细胞中INGA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噻唑蓝(MTT)法来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 结果显示siRNA6序列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效应,INGAP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INS-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结论 干扰INGAP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胰岛细胞的增殖,INGAP有可能成为治疗β细胞严重减少或损害的重要新靶点.
作者:沙建平;薛耀明;陈炫;龙可;梁华晟;桑丹;毛睿睿;林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方法 针对霍乱弧菌外膜蛋白的ompW基因设计特异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霍乱弧菌的LAMP检测方法.通过对47株细菌及模拟污染现场,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实用性.结果 活菌计数方法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霍乱弧菌的灵敏度为1.6×10~2 cfu/ml.在人工污染霍乱弧菌的粪便及海水标本中检测的敏感度为1.6×10~3 cfu/ml,在牛奶标本中敏感度为1.6×10~4 cfu/ml.检测21株霍乱弧菌均为阳性,26株非霍乱菌则全部阴性,特异度为100%.结论 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霍乱弧菌灵敏度、特异度高,可用于霍乱现场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柯雪梅;陈胤瑜;高璐璐;杜正平;冯雪梅;廖如燕;陈志永;曹以诚;陈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08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P,分析M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20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患儿433例(20.8%),其中男性222例(19.8%),女性211例(21.9%),男性与女性MP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MP发病率分别为:小于3岁组106例(15.0%),3~5岁组163例(25.2%),5~14岁组164例(22.5%),三组之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MP感染率分别为:1~3月:18.0%,4-6月:25.1%,7~9月:17.7%,10~12月:20.5%,不同季节之间MP感染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12.5,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组M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下呼吸道感染者中喘息组MP感染率(26.9%)高于非喘息组(20.2%)(P<0.05).结论 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感染与性别和感染部位无关,与年龄和季节有关,大于3岁患儿是易感人群.MP感染可能与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
作者:许蔓春;马恒颢;欧巧群;罗爱武;任广立;王鲜艳;荆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儿童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抗体情况及探讨黑素瘤抗原-1(MART-1)与儿童白癜风的关系.方法 采集患儿血清.检测自身抗体,根据抗体滴度高低分成两组,与正常人黑素细胞进行孵育,利用MART-1特异性抗体检测孵育后黑素细胞表面抗原MART-1的变化.结果 白癜风患儿血清抗黑素细胞抗体滴度升高.与高滴度抗体患儿血清孵育后的MART-1表达明显增加,并能与MART-1特异性抗体丰H结合.结论 部分儿童白癜风是免疫相关的,MART-1与儿童白癜风可能相关联.
作者:陈谨萍;李海翩;金盛华;张金桃;李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动态检测大鼠角膜组织TLR2 mRNA的表达,研究TLR2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四组:正常对照组(N)、同种同体角膜移植组(A)、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03)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激素抗排斥组(C),A、B、C三组大鼠给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并用排斥反应指数评分;分别于术后第5、7、9天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动态观察角膜组织TLR2 mRNA的表达.结果 术后随时间变化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混浊、新生血管生长.B组大鼠角膜排斥反应指数平均在术后第7天符合排斥反应的诊断并获病理学支持:A组和C组大鼠角膜的排斥反应指数计分未达到诊断标准.正常的角膜组织可见TLR2 mRNA表达;三个手术干预组TLR2 mRNA表达差异倍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角膜TLR2 mRNA的表达较同种同体角膜移植组显著增加,激素抗排斥组角膜TLR2 mRNA表达较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TLR2可能作为天然免疫识别受体识别移植抗原,参与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作者:白浪;陆晓和;钟彦彦;周瑾;张静;武海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为探索沉默Livin基因联合化疗药物提高恶性黑素瘤疗效的可能性和初步机制.方法 在体外以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低剂量顺铂作用于siRNA沉默Livin后的LiBr细胞.观察沉默Livin基因后LiBr细胞对顺铂诱导的凋亡及增殖抑制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经TUNEL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和MTT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显示,与单独应用siRNA-3、顺铂相比,siRNA-3联合顺铂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提高caspase-3活化、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siRNA沉默Livin基因后可明显增加LiBr细胞对顺铂诱导凋亡及增殖抑制的敏感性,恶性黑素瘤的化疗耐药与Livin高表达引起的凋亡抑制密切相关.
作者:王昊;肖生祥;王新阳;刘栋华;贺大林;赵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