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siRNA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的影响

章俊;杜庆生;蔡德鸿;曾莉;汤珣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小分子干扰RNA,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
摘要:目的 观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染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siRNA后对高糖诱导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细胞分6组培养: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等渗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甘露醇3.5 g/L),高糖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4.5 g/L),高糖+空白对照组(细胞转染空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高糖+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高糖+干扰组(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siRNA表达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收集各组培养至24、48、96 h的细胞,以实时PCR检测CTGF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TGF蛋白水平;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考马氏亮蓝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 高糖刺激可上调HK-2细胞的CTGFmRNA及蛋白水平,使停留于G_1期的细胞比例升高,增殖活力受抑制,细胞肥大指标胞内总蛋白含量增加:而通过特异性siRNA抑制CTGF mRNA表达后,细胞的CTGF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进行性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增强,更多的细胞由G_1期进入S期,细胞内总蛋白含量降低.结论 证实了CTGF是高糖诱导HK-2细胞肥大的重要介质.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为进一步寻找DN防治的靶点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脂肪来源干细胞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在体外的免疫原性,以及ADSCs在家兔同种异体皮片移植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家兔淋巴细胞分别与自体和异体ADSCs混合培养48h后加入CCK-8试剂,并用酶标仪检测OD值;在家兔同种异体移植皮片下注射自体ADSCs,观察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并于术后第7日切取移植皮片的周边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家兔淋巴细胞与自体、异体ADSCs混合培养后用酶标仪检测OD值分别为(1.527±0.402)和(1.615±0.351),两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兔同种异体移植皮片下注射ADSCs的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为(7.170±1.472)d,未注射ADSCs的对照组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为(5.830±1.169)d,两组皮片坏死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日组织学观察见实验组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少,皮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对照组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多.结论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体外的免疫原性低,对家兔同种异体皮片移植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韩铮;姜平;高建华;鲁峰;付冰川;陈晓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检查评分在鉴别乳腺实性占位良恶性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评分方法在鉴别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64例女性患者,年龄(44.5±13.7)岁,共检测到79个占位,高频探头检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数量、大小、纵横比、形态、边界、包膜、周边有无伪足、后方声衰减、内部回声均匀性、钙化、血流、腋窝有无异常淋巴结等情况,并进行评分,总分10分.结果 良性占位组46例,年龄(41.4±12.4)岁,占位59个,数量(1.5±1.3)个/人,直径(55.0±19.2)Rim,得分(2.8±2.2)分;恶性占位组18例,年龄(52.4±14.1)岁,占位20个,数量(1.1±0.3)个/人,直径(19.8±8.3)mm,得分(7.3±1.7)分.两组间占位个数、大小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的年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乳腺占位的超声检查评分与占位良恶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695(P<0.001).结论 采用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占位性疾病并对其进行综合评分,对判断占位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评分值愈高,占位恶性的可能性愈大.

    作者:刘红梅;吴凤林;程侠;叶长生;邓永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白介素17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检测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白介素17(IL,17)表达变化,研究IL-17在VMC和DCM中的表达.方法 100只雄性4周龄BALB/c小鼠分为VMC组(80只)和对照组(20只).以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小鼠建立VMC模型,RT-PCR法检测各时期小鼠脾细胞IL-17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室肌组织IL-17蛋白表达.另选择30例DCM患者(DCM组),26例非DCM心脏病患者(非DCM组)及20例正常人(NC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液中IL-17含量,并用RT-PCR法测定PBMC的IL-17 mRNA表达.结果 VMC小鼠脾细胞IL-17 mRNA在2周时无表达,4周后有表达,4及6周时表达均明显高于8周(P<0.01),VMC小鼠在2周时心室肌组织无IL-17蛋白表达,4周时心室肌组织中IL-17蛋白表达高,6周至8周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DCM组、非DCM组和NC组的血浆、PBMC自发培养上清液IL-17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植物抗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DCM组PBMC培养上清液IL-17水平明显高于非DCM组和NC组(P<0.01).在DCM组、非DCM组和NC组直接提取及培养无刺激的PBMC中均无IL-17mRNA表达,经PHA刺激后DCM组PBMC中IL-17 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DCM组和NC组(P<0.05).结论 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IL-17表达明显增高,提示IL-17可能在VMC和DCM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松;黄炎兰;伍伟锋;李勇;唐少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现状,提出有关政策思路.方法 使用二级资料提取法,分析2002~2007年度广东省医疗机构财务统计报表及<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结果 广东省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政府补偿严重不足:内部补偿结构不合理;补偿方式不合理;医疗费用支付制度不健全等.结论 提出回归公益性,明确政府财政补偿范围.改革财政补偿方式;规范医院自身补偿方式,实现服务收费合理化;扩展社会资本补偿渠道等政策思路.

    作者:邢晓辉;李从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表达A3C的HBV载体质粒抑制HBV的研究

    目的 观察表达人类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C(A3C)的复制缺损型HBV载体质粒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利用PCR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构建表达A3C和人绿色荧光蛋白(hrGFP)的FIBV载体质粒pcH-LJ3-A3C、pCH-LJ3-hrGFP.分别与野生型HBV质粒pCH-3093共转染HepG2细胞,提取细胞裂解液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病毒颗粒DNA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提取细胞裂解液中核心蛋白相关的HBV DNA,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 pCH-LJ3-A3C对细胞浆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病毒颗粒DNA具有抑制作用,使细胞浆内HBV DNA减少31%,使上清液中子代病毒颗粒HBV DNA减少40%;对HBV DNA具有编辑作用,50个克隆测定HBV DNA序列,36克隆出现G-A突变,G-A突变总数量982位点.结论 pCH-LJ3-A3C可以抑制HBV复制,pCH-LJ3-A3C对HBV DNA的编辑作用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pCH-LJ3-A3C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病毒制剂治疗HBV感染.

    作者:李东;王宇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早期鼻咽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与肿瘤组织~(18)F-FDG摄取的关系

    目的 研究早期鼻咽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组织~(18)F-FDG摄取的情况,并探讨早期鼻咽癌组织VEGF表达与~(18)F-FDG摄取的关系.方法 对40例I,II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检查,测定鼻咽原发灶肿瘤组织的~(18)F-FDG大摄取值和标准摄取值(SUV_(max)和SUV_(mean)),应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患者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结果 40例早期鼻咽癌组织的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9.45±1.87和6.04±1.09,T_1期肿瘤原发灶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8.95±1.91和5.61±1.08,T_2期的原发灶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11.55±1.70和7.98±1.1,T_2期原发灶SUV_(max)和SUV_(mean)高于T_1期(t=4.46,P<0.001;t=6.763,P<0.001).非角化分化型肿瘤原发灶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9.74±1.82和6.82±1.23,非角化未分化型肿瘤原发灶SUV_(max)与SUV_(mean)分别为10.44±2.16和6.68±1.35,非角化分化型和非角化未分化型肿瘤原发灶SUV_(max)和SUV_(mean)无差别(t=1.230,P>0.05;t=0.346,P>0.05).40例鼻明癌组织VEGF染色阳性细胞率为60.8%;鼻咽癌组织FDG摄取(SUV_(max))和VEGF表达的细胞阳性率相关(r=0.460,P=0.03).结论 早期鼻咽癌组织FDG摄取与肿瘤组织VEGF过度表达相关,其SUV值反映了鼻咽癌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情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组织乏氧的程度.

    作者:范义湘;石卫民;黎静;尹吉林;杨传红;高梅菊;吴继珍;刘青竹;李科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siRNA沉默Livin基因对顺铂诱导LiBr细胞凋亡及增殖抑制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为探索沉默Livin基因联合化疗药物提高恶性黑素瘤疗效的可能性和初步机制.方法 在体外以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低剂量顺铂作用于siRNA沉默Livin后的LiBr细胞.观察沉默Livin基因后LiBr细胞对顺铂诱导的凋亡及增殖抑制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经TUNEL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和MTT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显示,与单独应用siRNA-3、顺铂相比,siRNA-3联合顺铂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提高caspase-3活化、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siRNA沉默Livin基因后可明显增加LiBr细胞对顺铂诱导凋亡及增殖抑制的敏感性,恶性黑素瘤的化疗耐药与Livin高表达引起的凋亡抑制密切相关.

    作者:王昊;肖生祥;王新阳;刘栋华;贺大林;赵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I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状态分析

    目的 探讨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对20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g细胞计数的百分率为(8.65±3.23)%,较对照组(39.67±10.23)%明显降低(P<0.05),CD8~+细胞计数百分率为(31.68±9.33)%,较对照组(24.76±6.09)%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BDCA-2~+/CD123~+细胞计数的百分率为0.194%±0.154%,较对照组0.23%±0.22%明显降低(P<0.05),BDCA.1~+/CD123~+细胞计数百分率为(0.256±0.2)%,较对照组百分率(0.396±0.24)%降低(P(0.05),BDCA-2~+/CD123~+及BDCA-1~+/CD123~+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 I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的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下降,提示I期非小细胞肺癌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陈卫军;张继平;陈岸;梁兆煜;张小青;谢佩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沙门菌grOEL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分析和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grOEL基因序列在沙门菌进化分析和分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对8种血清群的沙门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测序,然后用分子生物学软件Bioedit与DNAstar进行序列分析,同时用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8种沙门菌血清群grOEL基因保守序列与变异序列呈锯齿状排列,其grOEL脱氨基酸系统发育树与grOEL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不完全相同,但O8、O9、O10之间亲缘关系近,PCR-RFLP分析有5种模式图.结论 grOEL基因序列在沙门菌系统发育中可作为遗传标记,同时也可作为分型鉴定的靶序列.

    作者:胡玉山;刘俊华;庞杏林;陈守义;陈晓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程度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痛域及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6例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用McGill疼痛评分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痛阈测定并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24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大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重度病变组血糖标准差、血糖波动大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且与疼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组间平均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糖波动与痛性神经病变疼痛程度有关,积极控制血糖波动有助于对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

    作者:曹瑛;薛耀明;沈洁;高方;罗祥蓉;付霞军;李际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主动脉瓣不匹配对老年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远期病人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并评估瓣膜-病人不匹配对老年人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了前瞻性研究设计,将1995年8月10日到1998年8月19日期间,在我医疗中心实施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或同时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年龄在70岁以上的100例病人列入本研究.临床随访定期在术后4周、6个月、以后每隔一年进行,收集并比较分析病人长期生存,跨瓣压差等数据;生活质量采用短期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问卷评估.结果 病人年龄为(74.7±5.7)岁(范围70~87岁),随访(7.3±4.7)年,术后30 d死亡率,病人-瓣膜不匹配组6.3%,病人-瓣膜匹配组,3.3%.在第1年、第3年、第5年随访,病人长期生存率在组间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第7年随访,病人-瓣膜匹配与不匹配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在第1、第5年随访点,心脏超声数据显示病人-瓣膜匹配与不匹配组两组间跨主动脉平均压差差异显著,在随访的大多数点位上,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体力/活力较术前都有所改善.社会活动、精神健康评估在第3、5和7个年的随访中较术前没有显着改善;而情感、社会活动,尤其是精神健康评估在术后第1年的随访中较术前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老年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但在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似乎与病人-瓣膜不匹配不相关.病人-瓣膜不匹配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临床结果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作者:钱希明;钟世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siRNA沉默COX-2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卵巢癌细胞(CAOV-3)在RNAi抑制其环氧化酶2(cox-2)基因表达后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 设计靶向COX-2基因的siRN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nesil-1-siRNA-COX-2并导人卵巢癌细胞株,体外诱导RNAi,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其增殖、迁移能力.结果 pGenesil-1-siRNA-COX-2质粒导入细胞后,卵巢癌细胞(CAOV-3)中COX-2表达明显下调,细胞生长被抑制,并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阴性质粒组和空白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RNAi技术可显著抑制人卵巢癌细胞COX-2基因表达,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减缓、迁移减弱.

    作者:苏亚娟;王前;高玲娟;郑磊;包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先天性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方法及术后言语康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于我科行人工耳蜗植入2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庭水管扩大25例,Modini畸形9例,共同腔畸形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澳大利亚Nucleus24型人工耳蜗.对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患者,4例采用Nucleus 24R(ST)型植入体.8例采用Contuor型24R,10例采用Contuor Advance 24R.其余病例均采用Nucleus24M型直电极植入体.结果 25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有3例术中出现井喷,15例术中耳蜗钻孔后见外淋巴液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另有4例Mondini畸形及2例Common cavity畸形亦出现严莺井喷,但所有内耳畸形患者术中电极插入均顺利,术后无面瘫及脑脊液漏现象发生,术后听阈与耳蜗结构正常植入患者无明显区别.经过半年以上的言语康复训练,所有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人工耳蜗适用于内耳畸形患者,但对耳蜗未发育或内听道听神经缺失患者除外,术前全面的听力学及影像学评估至关重要.

    作者:万良财;郭梦和;钱宇虹;刘双秀;张宏征;陈帅君;陈浩;龚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siRNA干扰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表达对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靶向胰岛新生相关蛋白(INGAP)基因RNAi对胰岛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siRNA,通过脂质体转入胰岛细胞株INS-1中,研究其对靶基因的抑制效应,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INS-1细胞中INGA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噻唑蓝(MTT)法来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 结果显示siRNA6序列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效应,INGAP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INS-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结论 干扰INGAP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胰岛细胞的增殖,INGAP有可能成为治疗β细胞严重减少或损害的重要新靶点.

    作者:沙建平;薛耀明;陈炫;龙可;梁华晟;桑丹;毛睿睿;林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Caspase-3在缺氧和内毒素致肾小管损伤的肾组织表达

    目的 为了建立缺氧和内毒素致肾小管损伤模型,观察Caspase-3在肾组织的表达,以探讨其肾小管的损伤机制.方法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予麻醉及机械通气,同时予阴茎静脉注射伤寒杆菌脂多糖,吸入氧浓度从21%降至5%的氧,通气至180rain结束.取肾组织作HE染色病理切片检查及用Caspase-3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模型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肾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病理组织学所见:大部分肾小球充血,内皮及系膜细胞轻度肿胀,肾近曲小管上皮明显肿胀,呈浊样改变;大部分远曲小管镜下未见明显改变,部分上皮细胞肿胀,浊样变性在;整个肾间质呈充血现象.无炎性细胞浸润,(2)免疫组化结果:Caspase-3染色位于胞浆,大部分远曲小管上皮呈Caspase-3阳性反应,以外髓远曲小管为明显;近曲小管偶见Caspase-3阳性细胞,肾小球Caspase-3染色阴性.结论 (1)缺氧及内毒素可致肾小管损伤,且以近曲小管为著,远曲小管及内髓部损伤相对较轻,(2)Caspase-3在远曲小管明显表达,提示在缺氧及内毒素致肾小管损伤中,同时存在细胞变性坏死及细胞凋亡,近曲小管以细胞变性坏死为著,而远曲小管细胞凋亡明显.

    作者:杨方;柳国胜;卢晓晔;康举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耐量低减人群饮食营养及运动干预与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对中老年糖耐量低减(IGT)者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46例中老年糖耐量低减(IGT)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饮食干预,并在饮食干预前后测定其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 糖耐量低减(IGT)者丙二醛在干预前后分别为2.17±1.50与0.29±0.33;(P<0.01)差异有显著性;总抗氧化能力在干预前后分别为11.55±1.14与18.41±.83;(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饮食干预能有效降低IGT者丙二醛含量,提高总抗氧化能力.

    作者:黄俭;冯雪莲;吴凤兰;张明珠;黄铭钧;陈小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siRNA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的影响

    目的 观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染针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siRNA后对高糖诱导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细胞分6组培养: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等渗对照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甘露醇3.5 g/L),高糖组(培养基含D-葡萄糖4.5 g/L),高糖+空白对照组(细胞转染空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高糖+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高糖+干扰组(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siRNA表达质粒后培养于高糖培养基中).收集各组培养至24、48、96 h的细胞,以实时PCR检测CTGF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TGF蛋白水平;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考马氏亮蓝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 高糖刺激可上调HK-2细胞的CTGFmRNA及蛋白水平,使停留于G_1期的细胞比例升高,增殖活力受抑制,细胞肥大指标胞内总蛋白含量增加:而通过特异性siRNA抑制CTGF mRNA表达后,细胞的CTGF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进行性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增强,更多的细胞由G_1期进入S期,细胞内总蛋白含量降低.结论 证实了CTGF是高糖诱导HK-2细胞肥大的重要介质.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为进一步寻找DN防治的靶点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章俊;杜庆生;蔡德鸿;曾莉;汤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成都地区汉族人群17个Y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目的 获得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在成都汉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应用AmpFISTR(R)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成都地区111名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用ABl313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DYS456、DYS389 Ⅰ、DYS390、DYS389 Ⅱ、DYS458、DYS19、DYS385a/b、DYS393、DYS391、DYS439、DYS635、DYS392、Y-GATA-H4、DYS437、DYS438、DYS448基因座在成都地区汉族群体分别检出3~8个等位基因,DYS385a/b检出36个等位基因组,各基因座基因多样性低为0.3970(DYS391),高为0.9561(DYS385a/b).检测16例女性血样和7种动物血样,17个Y-STR基因座均无扩增产物.另对20个二代父性家系调查显示同一家系成员17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一致,未观察到基因突变.结论 上述17个Y-STR基因座构成的单倍型在成都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适用于法医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遗传学及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作者:宋兴勃;范红;应斌武;陆小军;王军;叶远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配色颜料-硅橡胶复合体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研究

    目的 研究油画类赝复配色颜料加入MDX4-42lO硅橡胶后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方法 将配色颜料-硅橡胶复合体及对照组材料缝合固定到小鼠双侧颊囊黏膜,对接触部位做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配色颜料.硅橡胶复合体材料对小鼠颊囊黏膜的刺激反应与阴性对照组相同.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和炎细胞浸润.结论 油画类配色颜料加入硅橡胶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短期或长期应用于赝复临床将不会引起口腔黏膜的不良反应.

    作者:游杰;周望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Smad7抑制肝星状细胞胶原蛋白表达

    目的 探讨Smad7对TGF-β1刺激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的I型胶原蛋(Co1l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pTRE-Smad7-M2-flag和pTet-on共转染HSC-T6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标记蛋白(M2-flag)的细胞克隆,确定强力霉素诱导Smad7表达的佳使用剂量.分组比较Smad7对TGF-131刺激的Col I和α-SMA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Smad7对Smad2/3磷酸化的调节作用.结果 强力霉素诱导Smad7表达的佳使用剂量为2 mg/L,强力霉素诱导过表达的Smad7可抑制TGF-β1刺激HSC-T6细胞的Col I和α-SMA蛋白的表达.与单纯使用TGF-β1刺激HSC-T6细胞组比较,Smad7表达可下调HSC-T6细胞的Smad2/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过表达的Smad7可下调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的Smad2/3磷酸化,抑制TGF-β1刺激HSC-T6细胞的Col I和α-SMA蛋白的表达,达到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汤丽霞;杨光;谭家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