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评价

邵成梅;范后宝

关键词:护理干预, 原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治疗仪, 骨密度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使用 XT-2000B 骨质疏松治疗仪,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用药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对患者骨密度T值、疼痛VAS评分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活动等进行评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均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干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治疗能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值,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6例,平均随访25个月。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发生,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功能优17例,良1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1%.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良好,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徐伟钦;王世俊;于洪光;宋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采用随机的分配原则,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显效有36例,护理有效有22例,护理无效有2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显校有23例,护理有效有25例,护理无效有12例,两组护理效果差异过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忠美;徐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分析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并对所有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7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中,有22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有效率为77.0%;有11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5%;有9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为66.7%;有5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0.0%;有18例早期妊娠女性采用米非司酮进行终止,治疗有效率为88.9%;有10例妊娠中期女性采用米非司酮引产,引产有效率为70%。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能有效治疗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紧急避孕、早期妊娠终止及妊娠中期引产等,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临床特点[1]。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结肠脾曲综合征误诊为肠梗阻的原因分析

    结肠脾曲综合征是先天性结肠脾曲固定点过高、横结肠冗长、横结肠脾曲夹角狭窄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疾病,多误诊为肠梗阻。我院2205年1月至2014年3月共诊治此类患者21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例,女17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3岁。≥50岁16例,病程6个月~数年。1.2临床表现以便秘伴发作性腹痛为主要特征;多合并便秘、腹胀、上腹隐痛、消瘦并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以便秘伴头晕、头痛、失眠、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者2例;便秘伴突然急性腹痛表现者4例;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者7例。11例同时存在慢性胆囊炎、脾功能亢进。

    作者:张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013年护理专业护生的临床实习情况,结果:反映出临床实习过程中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医院和护生。结论:护理专业是较强的实践专业,临床护生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必须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积极进行改进,才能保证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成为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韩秀丽;赵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3年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38例护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心理评估,健康教育及抗抑郁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重症肌无力抑郁患者病情缓解。

    作者:何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误区探讨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措施。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某些错误观念的误导,往往陷入误区,结果非但没能使病情得到改善,而且给生活质量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作者:何品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调查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自2011年3月--2012年2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根据入院时留录的联系人电话号码,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入组追踪随访。经过一年的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采用自编调查表,分别在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内对两组患者在坚持服药和复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坚持服药、复诊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康复指导的较好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其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乔玲娟;孙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切断感染链,完善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操作相关措施;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发挥作用及对医院污染物的合理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通过落实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感染原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将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管美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减少静脉输液操作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输液时护士手部细菌污染的方法,提高护士手消毒的效果。方法:让30名护士依次在三种不同的管理监督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研究者对护士的手部进行现场采样,并将采样进行细菌菌落数培养。结果:三种工作条件各进行30次采样,采样检测结果条件一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为3.97±2.91cfu/cm2,条件二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为23.87±16.68cfu/cm2,条件三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为5.13±3.76cfu/cm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采样的检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条件下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不同,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采取多种管理方法减少护士手部细菌菌落数,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杜粉静;郑鸽之;高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州县龙水镇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全州县龙水镇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对全州县龙水镇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全州县龙水镇共发生手足口病677例,死亡0例,其中病例大年龄22岁,小年龄30天,农村地区共发病659例,占总病例数的97.34%;全年以3-7月份为高发期,占全年发病率的56.28%;发病年龄方面,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较高。结论:分析全州县龙水镇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可知,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卫生健康教育,对3岁以下散居儿童的看护人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通过综合干预提高手足口病的防控效果。

    作者:唐凤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及高分辨率MRI诊断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采用高分辨率MRI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统计的其他类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血糖、血脂、A/G值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进行高分辨率MRI诊断、DSA诊断,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血压、血糖、A/G比值因素、血脂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诊断方法检查中,高分辨率MRI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DSA诊断结果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知,血压、血糖、血脂以及A/G值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有一定的影响,是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高分辨率MRI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度,可以将其作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检查手段。

    作者:田文静;孔庆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膜早破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胎膜早破患者的救治及护理,概括地介绍了这种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指出在护理过程中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强调加强护理是确保产妇母子平安的关键之一。

    作者:荆艳荣;李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如何保证院内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

    目的:对院内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探讨保证质量的方法,为细菌检验的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院内微生物学检测标准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各科室接受治疗的病患进行标本采集,共采集样本数12527例,使用统计学方法回顾分析这些样本。结果:在12527例采集样本中,质量合格的样本共有12186例,占总数的97.23%,其中合格率较高的标本有脓肿标本与创伤组织,合格率分别为96.58%、97.99%;合格率较高的标本还包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粪便标本、生殖器分泌物标本,合格率低的为痰液标本,仅有82.8%,明显比其他标本质量检验合格率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导致细菌检验标本合格率较低的原因包括:检验器皿、运送、采集、取样部位、标本处理等。结论:在采集检验标本时,应按照要求在送检与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还应注意承载标本器皿的使用、标本采集量以及选取部位的正确性等,这样才能使标本质量提高。

    作者:王能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制简易接尿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自制接尿器对预防男性尿失禁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男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自制接尿器组)和对照组(保留导尿、男用尿壶、纸尿裤),对比分析两组尿液外溢、泌尿系感染、外阴皮肤有无皮肤改变(包括皮肤有无潮湿发红、皮疹及压疮发生)及日均费用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液外溢、泌尿系感染、外阴皮肤有无皮肤改变(包括皮肤有无潮湿发红、皮疹及压疮发生)及日均费用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自制接尿器能够保持患者会阴部皮肤干燥完整、保持床单元清洁,有救降低尿路感染几率,减轻护理工作量,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冯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及硬膜外麻醉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剖宫产、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产妇的泌乳状况及血清泌乳素(PRL)变化。方法:足月产妇240例均分为四组:Ⅰ组术毕行硬膜外吗啡镇痛;Ⅱ组术毕行硬膜外吗啡镇痛,24h后追加一次;Ⅲ组未行术后镇痛;阴道自然分娩60例为Ⅳ组。240例产妇产前、产后均进行护理干预、科学宣传,实行母婴同室和纯母乳喂养。结果:产后5min、24h及48h内开始泌乳及72h泌乳分泌不足发生率与剖宫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由于护理干预,剖宫产及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不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温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胸手术后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胸手术后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间来我院行心胸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157例,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置管,其中有104例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有53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所有患者在心胸手术后行静脉置管期间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157例患者心胸手术后中心静脉置管率为100%,保留时间为3-28天,平均保留时间为8天。2例患者出现局部红肿,发生率为1.27%,3例患者出现不慎脱落,发生率为1.91%。结论:给予心胸手术后中心静脉置管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对于治疗的恐惧感,同时能够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绝经期女性对补充雌激素的认识

    我国妇女平均寿命75.25岁,绝经平均年令49.5岁,也就是说绝经后的生存期占一生的1/3时间甚至更多。绝经后由于卵巢衰退,雌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不适症状需要雌激素的补充得以缓解。通过我校100例绝经期女性对补充雌激素的认识,旨在引起医生对这方面工作的加强以及更年期女性能自觉地对自身健康状况有一个较正确的评估,促使其通过正确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杨安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顺铂时辰化疗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顺铂时辰化疗治疗肺癌的毒副反应。方法:将2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时辰化疗A组(13例)给予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化疗,顺铂的用药高峰选在16:00;传统化疗B组(15例)给予同样方案化疗,顺铂的用药时间选在9:00-13:00。两组病例均同样采用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止吐,同样水化、利尿处理。结果:两组(A∶B)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急性呕吐15.38%∶60.00%,P〈0.05;迟发呕吐30.70%∶60.00%,P〈0.05;恶心23.07%∶66.66%,P〈0.05。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和肝肾毒性两组无差异。结论:DDP的时辰化疗与传统化疗相比,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毒副反应,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荣;宋爱英;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误诊原因浅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误诊因由,探讨其鉴别诊断与治疗,减少临床误诊率,提高医疗水平。方法:收集整理医院2007年3月-2011年11月间消化科71例误诊患者,其中急性阑尾炎误诊为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的患者30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患者41例,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探讨误诊原因,并对其作出正确的治疗指导。结果:因病史相似误诊13例(18.3%)、因体征混淆误诊12例(16.9%)、因全身情况酷似误诊14例(19.7%)、因就诊时机误诊29例(40.8%),其他3例(4.2%);误诊原因总结为以上四大类居多,其中又以就诊时机误诊占比例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各疾病的鉴别诊断,避免临床误诊耽误患者治疗的事故发生。

    作者:吴华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