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梅鲜艳
目的:通过对社区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目的是加强社区的卫生保健系统,拓展护理工作的只能和服务的对象方法:选取某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工作的具体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结果:通过对此社区的研究,我们发现社区的护理工作的确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也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结论:社区护理工作不同于医院内的护理,它存在的问题包括设施不全面、护理人员缺乏并且专业知识不够深等等方面,主要的解决措施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
作者:邱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脊柱结核并寒性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116例。对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诊治及引流物细菌培养证实的脊椎结核及椎旁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椎结核116例,结合病理合并椎旁脓肿81例。临床结果表明超声显示椎旁脓肿外形不一,可呈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边界常显示不清,脓腔壁厚,早期可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病程较长者,内部渐呈液性暗区,其间散在细小光点或强光斑及索条状强回声,回声杂乱。诊断准确率达96.30%(78/81),误诊3例。结论:超声可显示病灶的大小和形态,并能准确地提示病灶的部位,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走行及与邻近腹部器官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断和选择手术切口、穿刺引流切口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杰;钟志华;鲁雅颂;胡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清脂胶囊结合阿托伐他丁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68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本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应用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实验组和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龙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三大急症之一,是以声门上区为主的急性炎症,故又称为急性声门上喉炎,主要表现为会厌及杓会厌襞的急性水肿伴有蜂窝织炎性变,可形成会厌脓肿。因会厌根部静脉回流受阻,会厌将迅速发生剧烈水肿且不易消退,病情发展极快,短时间内引起呼吸道梗阻而窒息,死亡率甚高,但正确的治疗及恰当的护理,此病一般均可治愈,因此,精心的护理指导对治疗急性会厌炎相当重要,可提高治愈率及缩短住院时间,现将近3年我科收住院的63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住院急性会厌炎患者63例,男50例女13例,临床表现为咽痛52例,呼吸困难45例,吞咽困难36例,张口流涎25例,发热41例,吸气性喘鸣7例,发病年龄小为6岁,大为81岁,平均为43岁,住院时间为2d~8d,平均为5.6d。
作者:陈千红;许玉;黄阿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本科外国留学生见习带教中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在我科见习的36名三年级外国留学本科见习生随机平分为2组,实验组18名学生采用Seminar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照组2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3周临床见习结束后进行考试及带教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eminar 教学法可以提高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的外国留学本科生理论考试成绩,提高见习带教效果。
作者:童步升;高潮兵;余崇仙;方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是否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是否易于诊断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不良。方法:采用MNA-SF对87例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和传统营养指标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分别为24.1%,39.1%,营养正常占36.8%。MNA-SF评估结果与体质指数( body massindex , BMI )、上臂肌围(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小腿围( canna circumference , CC )、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 )、总淋巴细胞( totalymphacel ,TLC )白蛋白( albumin,ALB )、前白蛋白( prealbumin ,PA )之间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4、0.57、0.55、0.47、0.38、0.49、0.42, P均<0.05.结论: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 MNA-SF 是一种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评估方法。
作者:黄虹;李舒敏;吕以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潍坊市近10年的艾滋病发病现状及未来的趋势、方法:对我市近10年全市各类群体的HIV血清进行检查和监测,并对于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以用于预测病情未来的发展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对近10年来共监测的582394例患者中,发现389例艾滋病感染者,其中已经死亡42例,所有患者的感染病毒类型均为 HIV-1型。结论:潍坊市虽然是艾滋病发病率较低的地区,但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仍然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抑制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影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的因素分析和相关对策的实施,使学生在儿科临床实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更好地促进临床教学。方法:成立带教管理小组,改进带教方法,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大纲要求的实习任务。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实习大纲的要求。结论:有效的临床带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责任感、综合素质高的卫生实用型人才。
作者:相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参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治疗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平均观察1个月。结论:参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彩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不典型心肌梗塞易被误诊误治。本文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对急性心肌梗塞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作了概括阐述,并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有重要价值的心肌标志物检测作了提示性分析,以期达到提高不典型心肌梗塞及正确认识和判断,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及早救治的目的。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8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两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只用甲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能对患者的阴道PH值和阴道的清洁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CR技术联合常规方法在肺外结核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材料和方法:所有标本均采集于在临床上疑似肺外结核的病例。我们利用齐尼氏痰涂片检查(ZNS),改良罗氏培养法(LJM)和PCR技术对匀浆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总共有182例疑似为肺外结核的标本节接受了上述三种方法的检查。其中22例经至少一种方法检测证实为阳性。PCR 技术检测出肺外结核病例多,其次是细菌培养。结论:联合使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可以提高实验室对存在于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而PCR技术必须包含在肺外结核的诊断程序之中。
作者:丁实;周健;毕红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痰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为观察组,50例痰培养阴性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用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对照组新生儿肺炎发病日龄多为晚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轻,以鼻阻及呼吸频率增快为主,症状持续5~7天;98%的患儿双肺呼吸音增粗,2%的患儿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2)观察组新生儿肺炎发病多为早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重,常见阵发性咳嗽,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道症状持续5~10天;84.8%的患儿肺部闻及细湿罗音、34.3%的患儿出现颜面青紫、6%的患儿出现呼吸困难、2.9%的患儿心力衰竭、0.9%的患儿有抽搐;(3)大肠埃希菌药敏实验结果:83%的大肠埃希菌为 ESBLs 阳性菌株,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耐药,其敏感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25);美洛培南(23);头孢哌酮/舒巴坦(21);(4)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观察组患儿静脉用美平注射液,15mg/Kg/次,q8h,10~14天,复查痰培养无细菌生长,呼吸道症状消失,98例临床治愈出院,治愈率93.3%;7例患儿家长在患儿病情好转后签字出院;对照组新生儿经静脉用青霉素或氯唑西林7~10天,呼吸道症状消失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多见于早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较重,常伴呼吸困难;大肠埃希菌83%为ESBLs阳性菌株;美平治疗有效。
作者:李杨方;吴玉芹;陶娜;张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05例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0~80分钟,腹腔出血量为100~800毫升,肛门排气时间为4~14小时,常规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为5小时,平均住院天数为3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操作便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5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PKRP治疗。结果:手术平均时间5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0g,继发尿道狭窄2例,轻度排尿困难3例。结论:PKRP是一种较为安全而又理想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尤其适合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作者:马国庆;刘贤平;徐卫东;兰厚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中药益气化瘀组方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院中风量表(NIHSS)的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3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所有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中药益气化瘀组方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血脂指标、TNF-α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化瘀组方治疗脑梗塞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控制血TNF-α和IL-6水平,改善NIHSS评分,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
作者:袁志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口腔正畸科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36例,将全部36例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18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A组采用助萌法,B组采用闭合式开窗导萌法。结果:应用A、B两组埋伏阻生牙均牵引成功,埋伏牙排齐后牙髓活力测试均正常,牙周组织附着良好。结论:应用助萌法和闭合式开窗导萌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效果均满意。
作者:宋宏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清胃和络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进修医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胃和络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显效39例,占总数的78.0%,有效9例,占总数的18.0%,无效2例,占总数的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显效33例,占总数的66.0%,有效10例,占总数的20.0%,无效7例,占总数的14.0%,总有效率为8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清胃和络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热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朱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胃结石常发生于秋季,是因空腹进食富含靴质、树胶、果胶等成分的物质后,在胃内形成的不溶性的石性团块状物。胃石形状多为圆形、椭圆形或茎块状,可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小的如蛋黄样,大的几乎占据整个胃腔,一般分为植物性、毛发性、混合性三种。国外文献相关报道中以毛发性结石多见,国内则以植物性结石多见。[1]临床上常见的容易形成胃石的食物有柿子、山碴、蜜枣、地瓜等,其中以胃柿石多见。进食此类食物后,其中所含的靴酸、胶质、胶酚等物质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靴酸蛋白沉积于胃内,进而与不易消化的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形成胃结石。[2]由于胃石对局部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损伤,常并发胃溃疡、胃粘膜糜烂、幽门梗阻、肠梗阻,偶有穿孔及腹膜炎。以往治疗胃石,大多采用中药溶石或手术取石治疗。中药治疗需较长时间,手术取石病人痛苦较大,且有并发症可能。随着纤维内窥镜治疗学的发展,目前已开展了对胃柿石激光爆破碎石,但是相对治疗费用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一种操作简便、迅速、安全、疗效好,患者痛苦小,治疗费用低,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开展使用的胃石切割碎石器,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纪莉莎;管泱;杨金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县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运行状况。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住院分娩新生儿听力进行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1月或者42天用同样技术进行复查,对复查未通过者,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诊断,未通过者及时转诊,并跟踪随访。结果:本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15‰,初筛假阳性率为8.53%,两步复筛查后的假阳性率0.23%。结论:新生儿听力损伤通过筛查可及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婴幼儿的语言发育。
作者:高芬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