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

宋宏月

关键词:口腔正畸, 埋伏牙,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口腔正畸科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36例,将全部36例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18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A组采用助萌法,B组采用闭合式开窗导萌法。结果:应用A、B两组埋伏阻生牙均牵引成功,埋伏牙排齐后牙髓活力测试均正常,牙周组织附着良好。结论:应用助萌法和闭合式开窗导萌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效果均满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麻醉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到我院骨科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92例患者,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区别,以观察组和对照组区分。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给予手术,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给予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给予手术,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药物用量低等优势,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玉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8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佳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胃溃疡穿孔2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3例,所有患者均行修补术。56例痊愈,占96.55%;2例死亡(1例应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占3.45%。术后并发症16例(27.58%)。结论: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并发症,从而减少术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癌合并冷凝集综合症院外家庭护理体会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好发年龄在50岁之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作者:娄纯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膜早破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胎膜早破患者的救治及护理,概括地介绍了这种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指出在护理过程中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强调加强护理是确保产妇母子平安的关键之一。

    作者:荆艳荣;李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影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的因素分析和相关对策的实施,使学生在儿科临床实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更好地促进临床教学。方法:成立带教管理小组,改进带教方法,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大纲要求的实习任务。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实习大纲的要求。结论:有效的临床带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冲突,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责任感、综合素质高的卫生实用型人才。

    作者:相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子宫肌瘤术后护理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多数发生在30-50岁妇女之间,肌瘤周围有纤维组成的假包膜。其与肌瘤间有疏松结缔组织,肌瘤质地较子宫硬切面为灰白色编织状。肌瘤恶变率较低,称为肉瘤变。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盆腔包块(与膀胱充盈时较明显,下腹部疼痛,不孕和流产。)子宫肌瘤的处理应根据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以及患者年龄、对生育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若子宫肌瘤较大且无生育要求者或虽肌瘤无显著增大但合并贫血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手术切除子宫,下面主要介绍行子宫切除术的护理体会:1病人回病房后,仔细听取麻醉师或手术医师交待的术中特殊情况。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整理好输液、排尿、引流等各种管道的通路,注意为病人保暖。一般术中对为硬脊膜外麻醉应去枕平卧6小时。

    作者:麦肯·依达亚提;刁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药物在包皮环切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外科药物在包皮环切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对12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每组60例,共2组,两组才用不同麻醉方法,并观察结果;结果:麻醉中两组VAS疼痛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中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用麻醉药物和消炎镇痛药为外科常用药物,取材方便,无需注射,安全有效,城乡医院均可应用,而且患者痛苦小,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可作为特定条件下包皮环切手术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李东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脑白质变性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变性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无脑白质变性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5例老年患者,完善头颅MRI检查证实脑白质变性89例,无脑白质变性116例。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结果:脑白质变性患者合并高血病、既往卒中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较无脑白质变性患者高。结论:脑白质变性与高血压病、既往卒中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

    作者:陆明佳;包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对患者安全的关注成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卫生管理者、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1]。医院检验科是重要的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密切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物质,存在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2]。为加强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防范与杜绝对患者的医源性感染,确保人类生存环境的生物安全,我对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1.1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现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比较重视,医院不断加强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和管理,医院也成立了感染科,但往往侧重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防护,对检验科等医技科室的重视程度不够,监控力度不强;检验科内预防感染的措施及制度不健全,对突发事故如血液或体液的飞溅污染,穿刺时利器的损伤,细菌分离鉴定时的污染等没有应急方案,缺乏感染后检测制度,有制度也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作者:曹巧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经络理论治疗湿疹验案2例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特点[1]。湿邪为患多缠绵难愈,有的患者病程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笔者运用经络理论治疗湿疹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屠远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通过探讨护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如何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方法和建议,认为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过硬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表达方式等,才能有效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理工作有效顺利的展开,已成为解决医患关系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人的沟通,展现了护理工作的又一功能。把患者当朋友、当亲人,并与之真诚的沟通,真正让服务对象满意,是狐狸工作的宗旨,也是护理工作的中心任务。

    作者:卢汝虹;张静岫;范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是指妊娠二十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征侯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1]。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分度中较为严重的一类,血压≥160/110mm hg ;尿蛋白≥2.0g/24h;血肌酐≥106μmol/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此阶段的护理可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于2013年12月对一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全麻下剖宫产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腹胀症状,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孔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女病“两癌”筛查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所瞎红旗农场两癌筛查情况,掌握两癌发病情况,进一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选取35~60岁妇女为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与的原则,乳腺癌筛查做常规视诊、触诊和彩超检查,宫颈癌筛查以妇科分泌物常规检查及宫颈涂片进行巴氏涂片。结果:乳腺癌筛查1198例,未检出乳腺癌,发病率为0,其他乳腺疾病207例,发病率为17.27%;宫颈癌筛查1198例,检出子宫肌瘤150例,发病率为12.52%,良性子宫疾病308例,发病率为25.70%,各种阴道炎225例.发病率18.78%,CIN Ⅰ(宫颈上皮内瘤变轻度)361例,发病率为38.40%,CIN Ⅱ(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24例,发病率为25.53%,CIN Ⅲ(宫颈上皮内瘤变重度)2例,发病率为0.212%,宫颈癌1例,发病率为0.106%。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以便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保障了妇女生命健康,提高基层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王国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血清CEA、Hcy、IL-8和SIl-2R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EA、Hcy、Il-8和SIl-2R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放法和化学法对42例肺癌患者进行了CEA、Hcy、IL-8和SIl-2R水平检测,并与30例良性肺病组和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Hcy、Il-8和SIl-2R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四项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57.5%、55.0%、62.5%、52.5%。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Hcy、Il-8和SIl-2R的水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雅娜;吴爱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68例脑出血急诊临床分析

    脑出血(CH)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常见病因。其他原因包括动静脉畸形、抗凝剂或溶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和血液病。常为突然发病,以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和局限性神经症状(昏迷、偏瘫、失语、抽搐、大小便失禁)为主要表现,是急诊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类病例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来势凶猛,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该类患者及时正确的急诊救治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罗向东;王兴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髌骨骨折的治疗体会

    髌骨是全身大的籽骨,它是膝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置浅表易受伤,直接或间接暴力均易导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需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本文就髌骨骨折的手术方式作一论述,以其为合理治疗髌骨骨折提供帮助。

    作者:席国文;赵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云港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调查

    微量营养素不足,包括碘缺乏,严重地损伤人类,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1992年的《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会议、罗马)指南:有20亿以上的人口(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患有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我国是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不足十分普遍的国家(1)。为了解连云港地区现状,我们对本地区婴幼儿(6月龄~6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或超标)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6年1月~2008年12月2年期间在市区各定点幼托机构及市(区)妇幼保健医院(所)门诊进行健康检查儿童。按年龄分组为:婴儿组(6月龄~)、幼儿组(1岁~)、学龄组(3岁~6岁)。

    作者:左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近年来,我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全国已占据第四位。金葡肠毒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因子,它是一类结构相关、毒力相似、抗原性不同的胞外蛋白质,共有肠毒素A-E、G-R共17个血清型。据报道,摄入1ug/kg的金葡肠毒素即能引起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有生命危险[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和处理原则(WS/T 80-1996)》中规定“从中毒食品、患者吐泻物中经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经肠毒素检测证实在不同样品中检出同一型别肠毒素。”才能判断是由此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因此,准确、快速的检测金葡肠毒素能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提供重要依据。现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肘关节疲劳损伤的MR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肘关节疲劳损伤的MR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肘关节疲劳损伤患者102例,均进行了MR多序列的影像诊断。结果:副韧带损伤和髁炎患者都表现为低信号的韧带增粗、变形,骨性关节炎及滑膜炎等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信号不连续、毛糙。结论:MR影像能清楚地显示肘关节的相应病变,是肘关节疲劳损伤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吐尔逊别克·哈斯木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