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实性结节中的甲功检查

娜斯甫汗·巴德尔;古丽尼扎·哈力阿克帕尔

关键词:甲状腺实性结节,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中促甲状腺素的检测含义。方法:2011年8月到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78例(良性患者54例,恶性患者24例),都进行甲状腺相关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恶性组患者的血清TSH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实性结节中的甲功检查有利于进行良恶性的鉴别,其中TSH可能成为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心得与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的方法,得出对心血管疾病的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1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于在院期间积极的护理进行跟踪性观察并将其选为护理组,随即抽取同期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总结患者护理的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对在院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出院后进行随访,对比观察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及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护理组90例患者中,显效8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88.89%,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90例患者显效62例,有效8例,无效20例,显效率为68.89%,总有效率为77.78%。护理组90例患者中,对护理措施非常满意的有86例,满意的患者4例,没有不满意的患者,总满意率达到100%;对照组90例患者中,对护理措施非常满意的有36例,满意的患者46例,不满意的患者8例,总满意率达到91.11%。护理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合理的护理方法,不仅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韩宏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药物健康教育护理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药物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实施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饮食和药物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患者则为8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饮食和药物健康教育护理,能够对患者的血压实施有效降低,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群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后第5~7天进行化疗。对照组在化疗期间采取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完全依性率(65.33%)、依从率(97.33%)、随访1年LSI-B评分(29.52±2.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志兰;王祯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例,其中19例行非手术治疗,22例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损害分级、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治疗后ASIA损害分级、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手术组治疗后3月及12月时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0±21)%和(59±30)%,非手术组同期神经改善率为(26±13)%和(42±27)%,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与非手术均能较好的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但手术治疗效果更为确切。

    作者:沈迎春;邹德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注射黄体酮期间的心理护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俗称试管婴儿[1],是从卵巢内取出几个卵子,在实验室里让它们与男方的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然后转移胚胎到子宫内,使之在妈妈的子宫内着床,妊娠。就胚胎移植而言,分为新鲜周期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前者是在取卵、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后,将胚胎直接移植到子宫腔内,后者则在胚胎培养后,使用胚胎冷冻技术,将胚胎冷冻保存。在取卵周期后的某个月经周期内的特定时间点,将胚胎解冻复苏,然后移植入子宫腔的过程。实施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需要在移植后注射14天的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

    作者:霍亚芬;周明洁;王丽梅;刘延囡;杨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康复应用CPM康复效果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术后应用下肢持续被动活动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3年间行关节镜治疗7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术后康复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35例,早期应用CPM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B组36例,应用传统的主动加手法被动的康复方法。通过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9个月)。术后7天、14天、1个月A组患者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术后6个月、12个月A组患者关节活动度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而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治疗膝关节OA后早期应用CPM进行功能锻炼患者依从性好,康复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膝关节伸屈功能。

    作者:谷雪峰;王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

    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控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和增殖,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化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是化疗药物同时也有一定的毒性反应或产生不良后果。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我院在2013年10月份发生1例因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因及时处理未出现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广泛性促进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从而提高了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让人们逐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行为习惯,以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促进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鹏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降低和避免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首先要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护理规范;其次要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安全培训;后要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结果:降低了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结论:使病人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避免产生医患矛盾,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阿尔达克·澳巴克;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在予以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液的基础上予以自拟中药房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果:30例患者共治愈21例(70%),有效6例(20%),有效3例(10%),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中药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杨国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误诊原因浅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误诊因由,探讨其鉴别诊断与治疗,减少临床误诊率,提高医疗水平。方法:收集整理医院2007年3月-2011年11月间消化科71例误诊患者,其中急性阑尾炎误诊为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的患者30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患者41例,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探讨误诊原因,并对其作出正确的治疗指导。结果:因病史相似误诊13例(18.3%)、因体征混淆误诊12例(16.9%)、因全身情况酷似误诊14例(19.7%)、因就诊时机误诊29例(40.8%),其他3例(4.2%);误诊原因总结为以上四大类居多,其中又以就诊时机误诊占比例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各疾病的鉴别诊断,避免临床误诊耽误患者治疗的事故发生。

    作者:吴华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婴幼儿腹泻护理要点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婴幼儿腹泻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住院治疗的165例婴幼儿腹泻所采用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5例腹泻患儿经有效治疗和专业护理,均痊愈出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在对腹泻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的护理指导,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患儿痊愈出院。

    作者:石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近年宫颈癌发病趋于年轻化,患者对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是近年来宫颈癌保守性手术领域中令人振奋的新进展,在宫颈癌治疗历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其大的优势是既治疗宫颈癌又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和女性特征。文章就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肿瘤结局和生育结局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薛宏(综述);张轶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基层医院抢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抢救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间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22例急诊患者,采取快速、全面、有效的诊疗措施予以抢救治疗。结果:20例转为窦性心律,2例心率减慢,在130-150次/分后,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基层医院临床急救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一定要仔细甄别心电图,并快速静脉应用有效药物,降低心室率,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基层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郭前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68例脑出血急诊临床分析

    脑出血(CH)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常见病因。其他原因包括动静脉畸形、抗凝剂或溶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和血液病。常为突然发病,以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和局限性神经症状(昏迷、偏瘫、失语、抽搐、大小便失禁)为主要表现,是急诊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类病例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来势凶猛,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该类患者及时正确的急诊救治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罗向东;王兴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胆漏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30例,总结治疗方法与结局。结果:保守治疗20例,T管脱落者4例,瘘口重置T管,T管引流不畅者12例,反复冲洗,积存胆汁过多者,B超声介导下腹部穿刺引流,治愈率达到100.00%;手术治疗10例,6例保守治疗引流不畅转手术,4例症状较重,行急诊手术,住院期间治愈率达到100.00%;2例患者出院后胆漏复发,再次冲洗后恢复正常。结论:对症治疗、冲管、瘘口置管、手术是治疗胆漏的主要方法,医院应据患者病情酌情施用。

    作者:李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人脑白质变性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白质变性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无脑白质变性患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5例老年患者,完善头颅MRI检查证实脑白质变性89例,无脑白质变性116例。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结果:脑白质变性患者合并高血病、既往卒中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较无脑白质变性患者高。结论:脑白质变性与高血压病、既往卒中史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

    作者:陆明佳;包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现代康复疗法为主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病史后患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现代康复疗法加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显效率72%;对照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武文渊;李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手术前后麻醉师应注意的问题

    麻醉师是医院内部跟外科、内科同级的临床学科,麻醉医师也是临床医生,同样纳入层层医生职称的考核体系当中,而且他们必须同时具有医生资格和麻醉医师上岗证,绝非人们通常理解中的“技术工人”。麻醉科的各种规章轨制,操作常规,是一定要当真遵照的。这些可以了解为都是先辈们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一个好的麻醉医生应当是一个心理学家、药理教家、生知病生,剖解,表里妇儿的相关常识。1手术前麻醉师的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的现实情况及手术方法,筹办好麻醉所必需的或可能需要的非凡东西和耗材等,如动脉穿刺针、动脉传感器、中间静脉穿刺包或自体血收受接管机械等。病情危重者,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和心脏起搏器。把工作做在前面,抽药及给药时要做到三查三对,出格是对于表面类似的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阿托品和天塞米松均为1ml),要分隔摆放和经管。

    作者:马鹏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确诊的40例脑卒中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FMA评定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志刚;安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