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刘振艳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继发脑梗死, 定位体征, 住院病人, 颅脑, 临床资料, 局灶性, 脑血管痉挛, 磁共振成像, 收集, 平均年龄, 有价值, 局限性, 低密度, 发病, 查体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现将我院收集的23例蛛网膜下腔继发脑梗死的临床情况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病人均为我院收集的住院病人,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在29~72岁,平均年龄49.6岁;所有病人均经颅脑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且初次颅脑CT 无明显的梗死灶,查体病人无明显的局灶性定位体征,入院后出现明显的局灶性定位体征和颅脑CT的低密度性改变。磁共振成像在证实发病超过1周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对由脑血管痉挛引致的局限性脑梗死亦有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替唑纳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对头孢替唑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对120例儿童静脉滴注头孢替唑钠引发不良反应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男孩不良反应出现率71.67%高于女孩28.33%。头孢替唑钠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90.83%为皮肤和附件损害,5.83%的呼吸系统损害以及2.5%的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对头孢替唑钠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对现有的皮试方法进行改进,从而降低头孢替唑钠不良反应出现率。

    作者:郝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葛根素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葛根素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00位四肢外伤性肿胀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患者使用250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400mg的葛根素。结果:对照组有效治疗概率为50.00%,观察组有效治疗概率为9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抗凝血效果理想,有助于微循环的改善,加强机体对渗出液的吸收,在四肢外伤性肿胀得到普遍使用。对于四肢外伤性肿胀患者使用葛根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玉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3~2013年柳州市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是否提高了农村住院分娩率和达到了预期目标。方法:结合柳州市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实施,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柳州市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目标实现情况。结果:2003~2013年,全市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有了明显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和儿童死亡率有了显著降低。

    作者:刘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初探高血压治疗进展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险疾病,目前我国是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发病率高的国家,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已经成为我国高度重视的课题,近年来随着临床循证医学的快速推广,高血压的治疗取得了很多新进展。笔者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血压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对高血压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柳根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诊疗原则及注意问题。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产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分娩方式、肌瘤直径、肌瘤分类进行分组,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周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上数据资料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诊疗原则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100例患者中,剖宫产术前确诊67例,诊断率为67%;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周期上与单纯的剖宫产手术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P<0.05);合并子宫肌瘤大于8 c m组与≤2 c m肌瘤组、2~5 c m肌瘤组和5~8 c 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周期均显著长于浆膜下肌瘤组患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尽可能的早诊断,并根据妊娠、肌瘤情况做评估以确定分娩方式及术中处理方式,对于合并>8cm、粘膜下肌瘤患者需特殊对待,以求将各类损害降到低。

    作者:郭巧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读护理重症妊娠中毒症的几点体会

    妊娠中毒症是孕产妇所特有的疾病之一,是一种严重而又长见的并发症,也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产科四大死亡病因之一。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发展,护理上对此疾病预以高度重视,它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和钠离子潴留,全身各血管均受累,心、脑、肝、肾器官功能紊乱,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祁林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试析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选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生化分析仪对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血脂检验,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液中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血液中的HDL-C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血脂中各项生化检查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查,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现状及现代结核病诊断的新特点

    自1882年德国细菌学家郭霍(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TB)以来,为促进结核杆菌生长,缩短培养时间,达到提前分离、鉴定的目的,人们对结核杆菌的营养、生理代谢及人工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使得结核杆菌的检测技术从初的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发展到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及噬菌体裂解技术水平。由于分枝杆菌自身结构及遗传性的原因,决定了其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的特性,致使常规细菌学检查方法存在着灵敏度低、操作复杂,需时间较长和影响因素较多,不易标准化等缺陷,使细菌学诊断发展缓慢,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诊断是应势而需!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使结核病诊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者:胡云玲;敬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治术结合放疗治疗4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根治术结合放疗治疗4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40例接受根治术结合术后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4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均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术后放疗未出现各种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随访后,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未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老年食管癌的患者应该加强术中护理及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及时正确处理患者放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有效地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

    作者:费贤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在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3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自学手册、个别教育、群体教育、心理教育等,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所有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分析比较结果。结果:在接受健康教育前,300例体检者中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分别为15.67%和21%,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分别为89.67%和91.67%,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体检者的自我保健和疾病防治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作者:周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两种不同时段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情况。方法:2007年2月~2008年9月人工流产术后要求上节育环的妇女450例,其中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IUD223例作为观察组,227例于经间期放置吉妮IUD作为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结果: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吉妮IUD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术后一年内避孕效果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月对照组的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术后3月、6月副反应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安全性高、避孕效果可靠、脱落率低、副反应少等,故吉妮宫内节育器适合于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

    作者:朱雪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素质

    门诊是医院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前线,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门诊量突破58万人次,日门诊量约3000人,为了更好服务于病人,满足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的需要,给我们门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护理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我在门诊部工作近8年,如果要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素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马玉英;董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子痫的急救与护理

    子痫是产科常见的急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及早抢救治疗及护理得当则可降低母婴死亡率。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年收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布坚乃提·阿吾提;帕提古丽·帕孜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异烟肼致癫痫样发作1例分析

    通过对异烟肼所致癫痫样发作1例分析如下。病历男,24岁,学生,因“咳嗽、咳痰1月余,加重伴发热1周”之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自按“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消炎药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1周前咳嗽较前明显加重,并出现发热,测体温38.0℃,午后明显。,双肺可见大量斑片状、片絮状阴影,其内可见多发空洞。血常规提示:WBC 6.7×109/L,N 0.84,Hb 115 g/L。既往体健,其同宿舍同学患“肺结核”。

    作者:王启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残冠致舌癌一例

    口腔癌是一种常见的黏膜上皮性肿瘤,而舌癌是常见的口腔癌,其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浸润性强。现报告因残冠致舌缘溃疡而进展成为舌癌一例,并对其防治进行讨论,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减少癌变的发生。

    作者:王湧;邹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外科重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结胸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经验。为提高胸外科重症监护的观察护理水平;方法:观察86例胸外科重症护理患者体征、意识、瞳孔与胸部术后的变化及预后并发症;给予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专科护理,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总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能力,提高重病病人的治愈率,改善病人的预后,意在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的安全性。

    作者:韩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8例伤寒患者外周血中检出Downey细胞12例分析

    史纳地处青海省民和县东部工矿区,是湟水河与大通河交汇处,由于附近无优质地下水源,故生活用水系简易处理的大通河水,伤寒病散发较多,较其他地区发病率偏高[1]。2008年生活用水经改造为30公里外的西沟峡水源后,近5年没有新发伤寒病例。因此,我们对1995年2月至2008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伤寒患者,在不同发病病程(发病周数)中检测外周血中存在的Downey细胞(即异型淋巴细胞),并对其分析发现:Downey细胞多出现在病程的第3、4周,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多在4.0-7.5×109/L,中性粒细胞均<50%,淋巴细胞(包括 Downey 细胞)均>40%,嗜酸粒细胞均<0.02×109/L,病程至第五周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逐渐下降,低于4.0×109/L, Downey细胞逐渐消失后白细胞总数又恢复正常。Downey细胞呈一过性出现[2]。

    作者:桑生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误诊观察与分析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选取30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患者且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疾病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与数据统计,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伴随恶心、呕吐占30%,头晕眼花占23.3%,咽痛、咽炎占7.7%,咳嗽、咳痰伴随气促占10%,头痛占10.0%,收缩压低于80mmHg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及反应迟钝占3.2%,左侧肩部疼痛占3.5%;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0例、神经系统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咽炎3例、循环系统疾病3例、肩周炎1例;心电图确诊为Q波性心肌梗死占70%、非Q波性心肌梗死占3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学进行综合性判断且做好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对降低误诊率至关重要。

    作者:马向军;吴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阴道异常出血患者的宫腔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阴道流血中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1例阴道异常出血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67.8%(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宫腔宫颈粘连、子宫粘膜下肌瘤及正常子宫),子宫恶性肿瘤5.7%,宫内节育环异位1.4%,宫内妊娠物残留12.8%,子宫内膜炎10.9%,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6%。结论:宫腔镜检查对明确异常阴道出血的宫内病变诊断准确有效简便,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可进行相应的治疗。

    作者:谢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阐述妇产科术后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满足妇产科产妇的心理需要,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玉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