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萍;陈振辉;黄艳梅;赖金甜;吴丽娜;李剑
目的 探讨骨代谢转换生化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变化规律,为建立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参考范围和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对276例各年龄段非骨质疏松症人员,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放射免疫法以及动态速率法分别测定血清中Ⅰ型胶原C-末端肽(β-Crosslaps)、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 碱性磷酸酶在男、女性中没有显示规律性变化.β-Crosslaps在男、女血清中的含量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与低值年龄组比较,均只是到了50~59年龄组才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自此增幅明显,在组间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男性在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骨钙素在50岁前,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至50~59岁突然明显升高,与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后各组缓慢升高,组间不再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骨钙素在30~39组别高,以后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降低幅度也较平缓稳定,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β-Crosslaps/骨钙素比值在男女两组均有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β-Crosslaps与骨钙素,尤其是二者的比值在男、女性别及各年龄组中有较好的变化趋势,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董晖;陈达强;王嬿;李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碳包铁纳米晶(CCIN)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经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CCIN粒子,观察小鼠14 d内的急性毒性反应;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入高、中、低剂量CCIN粒子及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后第1、3、7、14天检测大鼠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 小鼠静脉注射CCIN粒子的LD50=203.8mg/kg;当大鼠静脉注入CCIN 80mg/kg以内时,无动物死亡,肝肾功能、血液系统可能会有一过性轻微损害,但2周内一般可自行恢复.结论 CCIN粒子毒性较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影响不大.
作者:劳向明;张海燕;李锦清;陈易明;陈敏山;元云飞;张亚奇;郑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相关基因LIV-1 mRNA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49例宫颈癌、11例正常宫颈组织、24例子宫内膜癌和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LIV-1基因的mRNA水平,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LIV-1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0±0.16、0.31±0.13和0.40±0.1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P=0.000);但LIV-1 mRNA水平在不同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显著变化(P均>0.05).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LIV-1 mRN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62±0.22和0.65±0.18,P>0.05).结论 LIV-1基因的表达上调具有组织特异性,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而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无关.
作者:赵乐;陈葳;李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霉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疑霉菌性上颌窦炎病人进行鼻窦CT检查及鼻窦内冲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并对20例确诊病人采取上颌窦穿刺冲洗、手术清理窦腔病变、足疗程药物治疗及术后窦腔冲洗等综合治疗.结果 和结论鼻窦CT及致病菌培养对霉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应及早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
作者:陈赛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链霉菌胞外多糖、灵芝多糖和米糠多糖体外抑制HIV gp41六股螺旋束核心结构的形成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作用于HIV gp41的HIV融合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夹心ELISA法)检测3种多糖对HIV gp41六股螺旋束核心结构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和结论链霉菌胞外能有效抑制HIV胞膜糖蛋白gp41六股α-螺旋束核心结构的形成,其半效抑制浓度(IC50)为(145.48±7.25)mg/L-1,而灵芝多糖和米糠多糖不具有这种抑制活性.
作者:文晓芸;吴少瑜;徐伟;吕琳;刘叔文;饶进军;张嘉杰;王广发;万山河;吴曙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学指标、生化学指标与胸膜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胸水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检测.结果 胸水ADA均值为(25.62±14.32)U/L,血清LDH均值(186.03±67.05)U/L与胸水LDH均值(320.50+153.23)U/L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胸水中的LDH及胸水中ADA含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菌素试验、胸水ADA含量及血清、胸水LDH的比值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诊断意义,其中,胸水ADA含量对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作者:张常然;关开泮;黄建强;林建聪;周华;李鸣;崔卫玲;牛嫒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口服吗啡对癌痛的缓解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2006年该中心所有126例住院病例.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参数、临床诊断、疼痛状况、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1例(32.53%)小剂量组,58例(46.03%)中剂量组,27例(21.43%)大剂量组在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研究未发现明显的剂量限制性毒副反应,表明大剂量吗啡的临床安全性高.不同的患者需要的吗啡剂量相差很大,充分剂量滴定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对于吗啡不会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而使不良反应增加.
作者:邓燕明;陈丽富;林奔;张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线索细胞常规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棉拭子收集病人阴道分泌物,分别用传统Amsel法及线索细胞常规检查法进行分析.结果 线索细胞常规检查法与Amsel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灵敏性(96.9%)、特异性(97.5%)、正确诊断指数(97.5%)均较高.结论 线索细胞常规检查方法简单、经济、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梅志雄;滕奔琦;李小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输卵管绒毛膜癌非常少见,因为绒癌通常发生在子宫体.本例因医务方员认识不足等原因使诊断延迟数月,作者治疗同时获得了宝贵的肿瘤标本图片,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桂栋;宋天蓉;余艳红;郭遂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哮喘发病过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通过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来加重哮喘症状的具体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构建RSV病毒F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转染体外培养的人气管上皮细胞株CRL-9483,同时转染Smad7表达载体pcDNA3/Smad7或者添加p38、ERK1/2、JNK、JAK/STAT通路选择性阻断剂,24 h后利用RT-PCR观察各组细胞中TSLP mRNA量的改变情况,观察哪些抑制剂可以下调TSLP mRNA水平.对TSLP显著下调的实验组扩大细胞培养规模,提取细胞浆蛋白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在TSLP蛋白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体外培养的CRL-9483细胞在转染空载体pcDNA3情况下基本不表达TSLP蛋白(TSLP/GAPDH PCR产物相对灰度0.10±0.03),F蛋白的转染可以明显促进其mRNA水平的增高(0.42±0.20,P=0.024),这种增高可以部分被p38抑制剂(0.14±0.04)和JNK抑制剂(0.23±0.07)所阻断,与F蛋白转染组相比P值分别为0.036和0.048,而Smad7阻断剂(0.60±0.25)、ERK1/2抑制剂(0.45±0.23)以及JAK/STAT1阻断剂(0.44±0.25)无此阻断作用,与单纯F蛋白转染组相比P>0.05.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与单独RSV病毒F蛋白表达组(TSLP/GAPDH蛋白条带相对灰度8.13±2.20)相比,p38抑制剂(3.67±1.18)和JNK抑制剂(1.48±0.77)也可以导致TSLP蛋白水平的下降.结论 RSV感染可以通过其F蛋白来刺激气道上皮细胞表达TSLP,p38和JNK信号通路参与到该过程中,这可能是RSV感染诱导或加重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涂海燕;陈新;李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内生场热疗联用FOLFOX方案治疗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47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FOLFOX方案(L-OHP 85 mg/m2,静脉滴注3 h,CF 200 mg/m2,静脉滴注2 h,5-FU400mg/m2,静脉推注,5-FU 3000 mg/m2,48h静脉恒速灌注)化疗.研究组68例第1及第3天各接受上腹部内生场热疗1 h.对照组79例仅接受化疗.每14 d重复,完成8周期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36.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67.6%和30.9%,对照组为81.0%、47.6%和15.4%.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异(P>0.05).结论 配合深部热疗可以提高FOLFOX方案对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而不增加毒副作用.
作者:林显敢;黄开红;谢德荣;刘天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erb B-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7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石蜡包埋标本的C-erb 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应用因子相关抗原(F8)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F8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C-erb B-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36%(28/7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48%(25/7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也越高,C-erb B-2表达阳性者微血管密度值也高(P=0.648>0.05).结论 C-erb B-2可能在鼻咽癌血管生成中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刘宜敏;杨光伟;白守民;李海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使用EGF-TCS重组蛋白对裸鼠的肿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其抗肿瘤效果.方法 分别给裸鼠右腋皮下接种人肝癌BEL-7402细胞,接种后第6天,尾静脉注射100、50和25 μg/kg EGF-TCS进行治疗,设空白对照组,停药后第2天处死小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从而研究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结果 高、中和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71.3%、60.87%和45.22%,对治疗结束后各组平均瘤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F=8.712,P=0.00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TCS可以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高剂量组肿瘤组织未有可见血管,中低剂量组肿瘤组织血管明显少于模型组,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结论 EGF-TCS可以有效地抑制荷瘤小鼠实体瘤的生长,预示了该免疫毒素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杨海文;李咏梅;罗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两种不同造影剂Gd-DTPA和HAS-Gd-DTPA在MRI淋巴造影中的价值进行对比性研究.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12只,完全随机法分成Gd-DTPA组(A组)和HAS-Gd-DTPA组(B组).仰卧位固定兔子,轴位和矢状位扫描双侧腘窝淋巴结.平扫序列包括T1WI(TR/TE=539/14 ms),脂肪抑制T1WI(T1WI FS,TR/TE=539/14 ms),T2WI(TR/TE=2234/85 ms).增强扫描:平扫后双侧后肢趾蹼间隙各注射0.2 ml 0.5 mmol Gd·L-1 Gd-DTPA和HAS-Gd-DTPA,A组于给药后第10 min、30 min和60 min行T1WI和T1WIFS扫描,B组于给药后第30 min、1 h、3 h行T1WI和T1WI FS扫描.相关参数与平扫时相同.测量增强前后两组淋巴结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其强化率(E).结果 (1)经趾蹼间隙给药后,Gd-DTPA很快吸收入血循环,胫前静脉显影,尿液明显强化,淋巴结不均匀强化,而HAS-Gd-DTPA不进入血循环,淋巴管和淋巴结明显、均匀的强化.(2)A组淋巴结的强化率低于B组的强化率,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B组的E值逐渐增大.结论 相比Gd-DTPA,大分子量造影剂HAS-Gd-DTPA更适合于间隙给药法MRI淋巴造影的研究.
作者:吴元魁;方挺松;陈大朝;刘国清;许乙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验证术前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利多卡因是否会减少术后气道并发症(咽喉痛、咳嗽和多痰)的发生率,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80例术前无任何呼吸道症状、无抽烟嗜好、ASA分级Ⅰ~Ⅱ级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腹部外科、泌尿外科或妇产科择期手术并预计于术后可以迅速拔除气管导管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L1组)和Ⅱ组(L2组)各20例,Ⅲ组(S组)40例,分别于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1.5 mg/kg或生理盐水5 ml.采用双盲方法,评估患者术后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L2组和S组之间咽喉痛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L1组和S组之间咳嗽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各组之间多痰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L组和L2组咽喉痛的严重程度与S组相比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S组咳嗽患者严重程度明显较L组和L1组重(P<0.01).3组之间多痰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率.
作者:刘丽萍;黄安宁;陈娜;米卫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外源性hCG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hCG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hCG对裸鼠进行皮下注射,计算成瘤率,称量瘤体质量;并对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肿瘤瘤组织形态及测量坏死面积;Masson染色观察瘤组织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瘤组织Ki-67表达.结果 两组裸鼠成瘤率均为100%(10/10);与对照组相比,hCG处理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有增高趋势;HE染色可见hCG处理组子宫内膜癌细胞呈腺腔样排列,瘤组织内坏死面积较少而范围较小;Masson染色见hCG处理组胶原纤维粗大而致密,而NS组胶原纤维较纤细而稀疏;Ki-67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外源性hCG在裸鼠体内实验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分化.
作者:郑军生;黄敏;林琛莅;谢有科;王明华;钟雪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体外研究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大鼠间充质于细胞(MSCs)的方法.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并进行鉴定,重组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Ad-GFP转染,荧光显微镜检测其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Ad-GFP对大鼠MSCs的感染率高达90.0%,感染1月后仍有稳定表达;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未转染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Ad-GFP可高效感染MSCs,基因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受影响,可作为一种高效的大鼠MSCs的标记方法.
作者:付霞霏;何援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是当前标记免疫分析研究应用领域的热点之一,具有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用于生物分子的超微量检测.本研究者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Eu-DTTA{N1-(P-异硫氰基苄基)-二乙三胺四乙酸铕钠}为示踪物,建立了用TRF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方法.结果 所建立的标准曲线分析范围分别为0.2~300 ng/ml,分析灵敏度为0.05 ng/ml,检测参考标准品的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免疫放射测定同时定量检测多份血清样本,相关系数高达95%.结论 TRFIA分析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具有优越的定量检测能力,价格适中,十分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德球;沈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survivin、Smac/DIABLO表达的影响,探讨survivin、Smac/DIABLO在ASODN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survivin ASODN转染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细胞周期分布及survivin、Smac蛋白表达改变,逆转录酶链反应检测survivin、Smac/DIABLO基因表达改变.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SODN作用后细胞生长明显减慢,转染后48 h IC50在600 nmol/1左右.用600 nmol/LASODN转染48h后,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增加,(t=6.3671,P<0.05);更多的细胞停留在G0/G1期(t=10.3832,P<0.01).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3.5031,P<0.05,t=7.8146,P<0.01),Smac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t=2.8011,P<0.05,t=11.3917,P<0.01).结论 ASODN诱导细胞凋亡,使更多的细胞停留在G0/G1期,减少进入有丝分裂细胞数的作用,是通过下调survivin基因,上调Smac基因表达来共同完成的,survivin、Smac/DIABLO基因在调节SKOV3细胞周期、凋亡的功能上密切相关,二者的相互作用是卵巢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孙艳;李勇;范立侨;吴小华;程建新;赵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对晚期艾滋病进行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初步体会.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晚期艾滋病(AIDS)患者6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均少于1000/mm3,CD4+T淋巴细胞少于50/mm3,其中5例患者还检测了血浆HIV RNA,均超过104拷贝/ml.在综合治疗并发症的同时接受HAART,双汰芝(每片含齐多夫定300 mg+拉米夫定150 mg)1片每日2次,施多宁(依菲韦林)600 mg,每日1次,疗程至少2年以上,治疗期间至少每3个月随访1次,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6例患者,2例于治疗6周内死于严重机会性感染,4例治疗至今,疗程已超过2年以上,均取得显著疗效,达到并发症消失,外周血淋巴细胞恢复正常,CD4+T淋巴细胞均升至150/mm3以上,血浆HIV RNA在检测线以下,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常见,有4例出现,另有贫血2例、睡眠障碍2列、一过性ALT增高1例、一过性低黄疸1例,除1例贫血较严重者被迫更改治疗方案,其他均可耐受.结论 晚期AIDS患者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可以耐受HAART,并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定立;冯筱榕;侯金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