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玲;晁志;田中宏幸;正山征洋
目的 探讨大剂量5-FU致肠黏膜严重损伤时肠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成年C57BL/6J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n=32).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PBS,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大剂量5-FU(150 mg/kg.d,连续五d),分别于处理后第1、3、5天,剖杀小鼠取小肠,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大剂量5-FU后,小鼠肠黏膜遭受严重破坏,黏膜萎缩,绒毛、隐窝结构消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NA表达增加,PCNA指数显著增高(P<0.01).结论 腹腔注射大剂量5-FU后,肠黏膜细胞中表达PCNA的肠上皮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肠黏膜损伤后修复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罗育其;吴承堂;闻英;廖康雄;张军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大鼠血清中人参皂甙Rb1(G-Rb1)的免疫检识方法.方法 利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G-Rb1单克隆抗体(mAb).含G-Rb1的大鼠血清用甲醇沉淀蛋白,制备供试样品,点样于聚醚砜膜上,以乙腈∶水∶冰醋酸按25∶75∶1的比例展开;NaIO4处理,与BSA结合,使G-Rb1固定于膜上.将PES膜上的G-Rb1与抗G-Rb1 mAb反应后,加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小鼠IgG,用含0.03%H2O2的1 mg/ml 4-氯-1-萘酚磷酸缓冲液显色.结果 在聚醚砜膜上,在标准品和供试样品的相同位置可清晰地观察到一个青蓝色G-Rb1斑点,该方法检测限为0.25μg.结论 这种G-Rb1的免疫检识方法较薄层层析具有更好的专一性和可靠性,灵敏度接近高效液相色谱,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便于操作.
作者:马丽玲;晁志;田中宏幸;正山征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使用Photoshop和Matlab软件,基于标记点自动配准中国数字人连续断层图像.中国数字人标本在包埋时加入了4根定位杆,在整个冰冻标本内呈直线状态,且均与标本垂直轴平行.4个定位杆在每一断层切面上的相对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照相机与断层切面相对位置的改变,导致图像产生射影失真,从而使得在每一断层图像上4个定位杆的相对空间位置发生改变.首先在Photoshop中处理原始断层图像,获取每一层的4个定位杆图像,在Matlab中计算4个定位杆图像的质心坐标值作为定位杆坐标值,取所有断层图像定位杆坐标值的平均值为基准坐标.其次依据每一层定位杆的坐标值确定二维射影变换参数,对断层图像进行射影变换,消除其射影失真.纠正失真后的断层图像再在Photoshop中处理,获取其4个定位杆中第一个定位杆图像,同样在Matlab中计算其坐标值,基于定位杆坐标值将断层图像裁剪成大小一致的断层图像.使用Photoshop和Matlab进行连续断层图像配准,具有配准精度高、运算量小、易于编程实现等优点.
作者:苏秀云;裴国献;余斌;扈延龄;李谨;黄谦;李旭;张元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钙结合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51例导管腺癌,3例胰岛细胞癌,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3例正常胰腺组织的63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该芯片中钙结合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51例胰腺癌患者中,Calcyclin阳性表达率为76.5%(39/51),与正常组比较Calcyclin表达与胰腺癌显著相关(χ2=9.714,P=0.007),而慢性胰腺炎时Calcyclin亦有表达,但慢性胰腺炎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相关性,同时胰腺癌组及慢性胰腺炎组间亦无明显相关性,Calcyclin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alcyclin与胰腺癌相关,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文彬;王永恒;蔡峰;曹罡;秦兆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一期置入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注水充分扩张后,二期合理设计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方法,治疗大面积头皮缺损23例,其中伴有颅骨缺损5例.各种原因引起头皮缺损范围8 cm×6 cm~20 cm×18 cm,颅骨缺损范围4 cm×5 cm~11 cm×9 cm.根据头皮缺损位置、形状置入1~3个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注射壶内置,注水扩张时间5~12周,扩张皮瓣的范围8 cm×8cm~23 cm×20 cm.5例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术时清除失活或浮动的骨碎片3例,咬除颅骨缺损周边患颅骨骨髓炎病骨2例,3~6月后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23例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均完全修复.5例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后期行颅骨修补术成功,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本组出现并发症4例:皮瓣远段表皮坏死2例,经换药治疗后延期愈合;扩张器外露1例,取出扩张器,另一头皮切口再置入,头皮扩张成功;切口裂开1例,抽出扩张器已注入的水,分层严密缝合头皮后消失.术后随访6月~1年头发生长良好,疤痕隐蔽,外观满意.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一种修复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满意.对伴有颅骨缺损病例在头皮软组织缺损修复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成功率高.
作者:刘胜初;张毅;黄建斌;张剑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诊断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术后2周~8年58例共140条桥血管(动脉桥43条,静脉桥97条)进行64层C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评价显著狭窄(管径狭窄>50%)的桥血管及>1.5 mm管径的所有自体冠状动脉节段.结果 140条桥血管中,38条闭塞,102条开通,CT全部诊断正确.102条开通的桥血管中,18条存在显著性狭窄,CT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95.2%.CT图像能够满足诊断的自体冠状动脉节段占90%.在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以节段为单位诊断自体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84%(87/103)、特异性74%(384/518).临床正确诊断率为91%(53/58).结论 64层螺旋CT可准确诊断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的显著狭窄,是评价桥血管移植术后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黄美萍;余丹青;梁长虹;刘辉;郑君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以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无水乙醇⑸湎?譚OCE+PEI)疗法为对照组,通过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激光消融(TOCE+ILT)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TOCE+ILT和TOCE+PEI治疗,两组疗法均可重复操作,直至CT显示肿瘤消融完全为止,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和随访.结果 120例患者中完成2年随访者105例,其中研究组54例,对照组51例,研究组完全坏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8%vs 73.9%,χ2=4.405,P=0.036);研究组AF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8%vs 56.1%,x2=4.592,P=0.032);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2.6%和88.2%,无统计学差异,2年生存率分别为79.6%和60.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77,P=0.034).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后1周研究组谷丙转氨酶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95.90±56.06U/Lvs 116.31±45.27U/L,t=2.04,P=0.043).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的栓塞后综合征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OCE+ILT疗法治疗肝癌疗效好,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模式.
作者:周泽健;许荣德;李伟科;庄文行;陆骊工;邵培坚;陈晓明;罗鹏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脂与炎性因子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实验包括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高脂血症组(高脂喂养)和高脂血症非诺贝特治疗组(高脂喂养),其中非诺贝特治疗组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非诺贝特40mg·(kg-1·d-1)而高脂血症组不予药物治疗,20周后检测3组的血脂、NO浓度及观察血管内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和细胞粘附密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血管内皮上白细胞粘附增多、VCAM-1表达强度较强及范围较广.非诺贝特治疗组与高脂血症组比较,血NO水平提高、血管内皮VCAM-1表达水平和细胞粘附数目均较低(少).结论 NO减少及炎症因素的介入参与了血管损害机制,非诺贝特能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该作用与NO水平提高、VCAM-1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吴峻;孙明;林锦潮;何兆初;区碧如;郭海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严重度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休克早期、有发展为MODS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EGDT组(给予EGDT)和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入ICU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乳酸浓度、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第2、4天血乳酸浓度,住院期间高SOFA评分,同时计算SOFA评分差值,器官衰竭数目,并统计ICU死亡率.结果 EGDT组MOD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EGDT组MODS患者的第2、4天血乳酸浓度、住院期间高SOFA评分,SOFA评分差值、器官衰竭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5,0.016,0.009,0.010,0.002).EGDT组MODS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7).EGDT组中严重感染与非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7,0.044).结论 EGDT可以减少MODS发病率,减轻MODS严重度,以及不仅可以降低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同时也可以降低非严重感染伴发MODS患者死亡率.
作者:陈仲清;金英慧;陈辉;付卫军;杨翃;王瑞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构建SAOS-2细胞cDNA文库,寻找与BMP-2相关作用蛋白.方法 从骨肉瘤细胞系SAOS-2中提取总RNA,进而分离poly(A)+RNA,用poly(A)+RNA进行反转录并以SMARTⅢTM和CDSⅢoligo(dT)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两端具有同源臂的PCR片段,以此同源臂为基础在酵母中实现同源重组.通过文库片段,线形化的pGADT7-Rec和诱饵质粒pGBKT7/HA-BMP-2共转化酵母AH109菌株在文库构建的同时进行与BMP-2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或先将文库片段,线形化的pGADT7-Rec转化AH109,再利用AH109和Y187两种酵母菌株的接合生殖进行筛选.后用Far-Western blotting法进一步从体外论证BMP-2相互作用蛋白.结果 构建了具有基因多样性和库容量足够大的骨肉瘤cDNA文库,双链cDNA片段的长度大小范围为250~5000 bp.共转化的效率为4.3×105,重组效率为1.9×106,筛选的克隆数为4.3×105.接合法筛选时的接合效率为32%,筛选的克隆数为1.0×106.筛选到四个与BMP-2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结论 此文库的多样性和库容量均符合筛选需求.可用于骨肉瘤相关基因的进一步筛选.
作者:邓少林;权毅;潘显明;屈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非分型流感嗜血杆菌Haps蛋白质片段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盐析、透析脱盐、超滤浓缩、弱阳离子交换柱Hitrap CM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纯化Haps蛋白,优化Haps蛋白质片段的洗脱条件,包括pH值和离子强度,测定各洗脱液样品在280 nm波长处的光吸收值(D280),用折线图显示,SDS-PAGE电泳检测分布图中处于峰值的样品,观察目的 蛋白条带的出现.结果 弱阳离子交换柱Hitrap CM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纯化HapS蛋白,缓冲液1洗脱液的D280分布为基线,缓冲液2洗脱液的D280分布折线图中有峰值出现,但峰有拖尾,SDS-PAGE电泳检测该洗脱峰主要为低分子量的蛋白条带;五种不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3洗脱液在100mmol/LNaCl离子强度时,D280的分布折线图显示有较高洗脱峰出现,SDS-PAGE电泳检测该洗脱峰有较明显的110 000 D的目的 条带,其余离子强度下均未见明显洗脱峰出现.结论 Sepharose CM FF层析柱分离纯化Haps蛋白质片段时,不同pH值的缓冲液对目的 蛋白的洗脱没有明显影响,而主要影响杂蛋白的洗脱;100 mmol/L NaCl离子强度的缓冲液3洗脱液获得较好的洗脱效果.
作者:李婉宜;邝玉;李明远;杨远;蒋中华;姚锋;陈长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5 mg/kg),低剂量氯胺酮治疗组(5 mg/kg),高剂量氯胺酮治疗组(10 mg/kg),每组12只.建立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于注射LPS后4 h处死大鼠,测肺湿/干重比,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蛋白浓度,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NO水平,RT-PCR测肺组织中iNOS mRNA表达,Western-blot测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 LPS组大鼠肺湿/干重比、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蛋白浓度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中TNF-α、IL-8、NO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同时肺组织中iNOS mRNA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均增加.而氯胺酮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LPS组减轻,大剂量组作用更明显.结论 氯胺酮通过抑制NF-κB表达,减少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王旭东;卢雅立;赖仁纯;李艳萍;黄婉;徐湄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血管紧张素(ANG)Ⅱ在妊高征(PIH)及正常孕妇母血、脐带血以及胎盘母面和子面的水平,探讨PIH发病因素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PIH和正常孕妇各30例,以ELISA法检测母血、脐带血、胎盘母面及子面组织中ANGⅡ的含量,对两样本进行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妊高征和正常孕母外周血ANGⅡ含量分别为(46.44±8.48)pg/ml、(32.43±5.87)pg/ml,两者差异显著(P<0.001);妊高征和正常孕母脐带血ANGⅡ含量分别为(68.83±8.68)pg/ml、(72.47±8.51)pg/ml,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高征和正常孕母胎盘母面ANGⅡ含量分别为(8.51±4.01)pg/ml、(7.76±3.47)pg/ml,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高征和正常胎盘子面ANGⅡ含量分别为(11.82±3.92)pg/ml、(9.64±2.63)pg/ml,两者差别显著(P<0.05);妊高征脐带血ANGⅡ水平与母亲外周血ANGⅡ水平相关系数为0.7379,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外周血及胎盘子面ANGⅡ水平升高,其脐带血中的ANGⅡ水平与母血的ANGⅡ水平正相关.
作者:陶少华;封志纯;杜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氧预适应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中学习记忆能力及HSP-70、存活素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6个亚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低氧预适应组(HP+I/R),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存活素和应激蛋白HSP-70的表达情况;并通过Y-电迷宫测试缺血再灌注24 h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高倍视野下存活素和HSP-70蛋白阳性细胞数比较,HP+I/R组与I/R组及假手术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3 h再灌注24 h后,Y-电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P+I/R组优于I/R组(P<0.05).结论 低氧预适应可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提高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和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上调神经细胞中存活素、HSP-70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卢娜;李晓娟;李成长;李东亮;崔鹏飞;侯宇宁;王寅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结合MED专用高速电动磨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3月间应用MED+MED专用高速电动磨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患者28例,术前均行X线腰椎照片,腰椎管造影及CTM检查.结果 和结论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5个月.根据Nakai分级,优2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6.4%,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李俊;孟志斌;付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男方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男方HBsAg阳性而女方HBsAg阴性的不孕症夫妻102对为研究组;双方均HBsAg阴性的不孕症夫妻204对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累积胚胎评分(CES)、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分娩率和新生儿畸形率.结果 102例男方HBsAg阳性组与204例男方HBsAg阴性组的累积胚胎评分(52.8±18.7对55.4±16.9)、受精率(66.9%对66.1%)、卵裂率(97.6%对97.2%)、优质胚胎率(34.0%对37.1%)、种植率(40.9%对34.6%)、临床妊娠率(56.9%对50%)、早期流产率(6.9%对5.9%)、晚期流产率(8.6%对4.9%)、分娩率(40.2%对43.6%)、新生儿畸形率(0对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男方慢性HBV感染不影响IVF-ET治疗的结局.
作者:赵二勇;陈士岭;孙玲;尹敏娜;熊夏思;宋娟;宋亚男;周元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临床上持续静脉滴注法心肌声学造影(MCE)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 对19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行持续静脉滴注法MCE,设置不同触发间隔,采集图像后脱机分析及彩色编码.MCE检查后两天内完成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计算灌注正常区域和灌注缺损区域的A·β值,根据A·β值确定心肌存活与否,将判定结果PET进行对照.结果 16例病人(84%)获得满意图像,灌注正常区和灌注缺损区的A·β值分别为62.41±12.97、3.61±1.69,灌注缺损区标化后的A·β值都小于0.23,与动物试验所得结果相似,PET判定坏死的心肌节段,MCE示相应区域的A·β值显著减少,彩色编码示同一区域灌注缺损.结论 MCE能用于临床上从血流定量水平判断存活心肌.
作者:张稳柱;宋明才;麦子杰;余梦菊;查道刚;刘伊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胰腺、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血清淀粉酶及胰腺、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MG-132治疗组与胰腺炎组及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胰腺及肺组织MPO活性下降(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 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射10mg/kg的MG-132可以明显减轻5%牛磺胆酸钠诱导的大鼠的肺损伤严重程度,并可减轻胰腺炎所致的肺损伤.
作者:李顺乐;陈熹;吴涛;刘继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中药复智散提取物HPLC-UV/ELSD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PLC-UV/ELSD串联检测技术,应用AlltechC18(5 μm,4.6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线性梯度时间洗脱程序(A)为:0,12%;25,20%;30,20%;75,30%;105,40%;120,80%;130,12%;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5 nm;飘移管温度80℃;氮气压力25 psi.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2批复智散提取物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 建立中药复智散提取物指纹图谱并鉴定其5种主要成分;对UV与ELSD图谱互补性进行分析;12批复智散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结论 该指纹图谱能同时反映复智散复方中主要化学组分特征,一次进样,可全面、稳定、有效地进行复方中药复智散的质量监督与评价.
作者:赵敬堃;王德生;段淑荣;王建秀;白晶;李文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53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40岁年龄组(A组,28例)和40~45岁年龄组(B组,25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57.1%(16/28)的患者合并不孕未产,78.5%(22/28)的患者合并月经不调;B组28.0%(7/25)的患者合并不孕未产,48%(12/25)的患者合并肥胖,56%(14/25)的患者合并异常阴道出血,32%(8/25)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A组合并不孕未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的孕次和产次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情况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5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B组1例复发.结论 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不育,40岁以上患者多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其主要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月经紊乱;45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在病理分化、病理分期、病理类型上等方面无显著差异.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作者:黄志宏;左约维;闻安民;罗怀钦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