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超滤膜对体外循环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吴华;张国华;王武军;侯凡凡;邹小明;刘亚湘;毛向辉

关键词:膜, 超滤, 呼吸功能, 体外循环
摘要: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术中使用两种不同的膜材料进行超滤对术后呼吸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吸附组和对照组,吸附组使用AN69膜,对照组使用PS膜进行术中超滤.各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5、60、120、180、240 min,测定气道平台压(PPlatemu)、气道峰压(PPeak)、静态胸肺顺应性(Cst)、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和呼吸指数(RI)的变化.结果在体外循环结束后5~240 min期间,吸附组PPlatemu、PPeak和RI升高、Cst和Cdyn降低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无血红蛋白尿.结论AN69膜较PS膜超滤可更明显地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肺损伤,改善呼吸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房角后退性青光眼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左眼被拳击伤后视物不清并眼痛入院.入院检查:全身无其他处损伤,视力右1.0、左0.1,左眼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清,色素性KP(+),前房积血2 mm,虹膜纹理尚清,瞳孔固定,直径5mm.入院后按前房积血治疗,2d后积血吸收,视力1.0,眼压21.40mmHg(1 mmHg=0.133 kPa).出院.1月后因左眼痛伴同侧头痛再次入院,检查:视力右1.0、左0.08,左眼睫状充血,前房深,房水闪光(+),瞳孔直径5 mm,眼压50.62mmHg,给予甘露醇、醋氮酰胺、地塞米松等治疗,2 d后眼压34.52mmHg.房角检查:全周房角均为宽角,虹膜根部后陷,睫状体带增宽,色素沉积于小梁网,诊断为房角后退性青光眼.使用减少房水生成的药物降低眼压,入院后第8天眼压26.56mmHg,双眼视力均为1.0,行左眼小梁切除术,第12天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眼压保持稳定,无复发.

    作者:张庆华;黄发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对大鼠任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对体内转染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pcDNA3-VEGF165组、pcDNA3组(两组均为术前48 h、术中两次转染)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后7d计算各组大鼠皮瓣的成活面积.对皮肤标本行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大鼠术后皮瓣平均成活率分别为48.46±3.35%、30.20±2.16%、31.35±1.99%,pcDNA3-VEGF165组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pcDNA3-VEGF165组染色深度亦显著深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转染pcDNA3-VEGF165能够改善任意皮瓣的成活率,并显著表达VEGF165.

    作者:熊兵;易传勋;陈华德;过健俐;张一鸣;冯晓玲;周文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三剂赛尼哌在肝移植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三剂赛尼哌在预防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的作用,以及联合他克莫斯(FK506)、霉酚酸酯(MMF)、皮质类固醇的效果、安全性.方法原位肝移植患者13例,手术前后应用三剂赛尼哌并联合三联免疫治疗,观察术后30d内AR的发生次数及反应程度,移植肝功能的恢复时间,FK506用量及血药浓度变化,感染性疾病及不良反应.将上述结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病人共发生AR1例,发生时间分别为术后17d,应用甲基强地松龙(MP)冲击治疗好转;死亡3例,分别于术后14、19、23 d死于肺部真菌感染、移植肝动脉狭窄所致肝衰竭、多器官衰竭;移植肝功能的恢复时间在16.56±10.40d;共10例病人发生各种类型的感染;FK506谷值血药浓度维持在(10.25±1.99)×10-3mg/L(W/V)未发生AR,未发现过敏反应及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三剂赛尼哌结合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或预防AR安全有效且无并发症.联合应用FK506时其谷值血药浓度维持在(10.25±1.99)×10-3mg/L,用药量为5±2mg/d.

    作者:何刚;于立新;邓文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灵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灵敏C反应蛋白(bs-CRP)水平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高灵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水平,同时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泌率和血脂,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和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IS)以分别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P<0.01),HOMA-IR指数和HOM-IS指数均低于正常对照(P<0.01).进一步将患者按HbA1c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n=42)和血糖控制欠佳组(n=23)后发现,控制欠佳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控制良好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与HbA1c、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舒张压和HOMA-IS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而且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晨钟;薛耀明;高方;汪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脑功能成像时磁共振仪器稳定性的一种简单评价方法

    目的发展一种评价脑功能成像时磁共振机器稳定性的简单方法.方法用与脑功能成像相同的快速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和参数对均匀水模作一次扫描,由一个时间序列上的图像表现来评价仪器的稳定性.结果得到了128张水模的EPI图像以及水模的均匀部分在每张图相同部位感兴趣区(ROI)处的信号水平的均值、标准差、极差的质量控制图.结论ROI的质量控制图能用于磁共振机器稳定性的评价.

    作者:冯锡钢;温志波;黄凡衡;林意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2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早期确诊率和救治成功率.方法总结分析24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与救治经验.结果5年共救治闭合性腹部损伤246例,其中剖腹探查221例、保守治疗25例.治愈235例(95.53%)、死亡11例(4.47%).结论全面查体和迅速确诊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早期抗休克和及时手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剖腹探查的原则和顺序应得到严格遵循.

    作者:王汉良;桑显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重建下颌骨

    目的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重建下颌骨三维结构,探索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多次、分区域地扫描人体下颌骨标本并形成下颌骨表面轮廓点云文件,然后对扫描点云文件进行拼接,重建下颌骨表面轮廓.结果建立了一个人体下颌骨骨性表面的三维模型.此模型造型逼真,并可以适当的文件格式应用于有限元结构力学仿真分析.结论在生物力学仿真实验中,激光三维扫描系统可以用于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可解决常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方法难以建立非规则人体结构模型这一难题.

    作者:张美超;廖进民;李敏;赵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前体脂质体的研制及特性观察

    目的研制鬼臼毒素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PPT-DPPC)前体脂质体,提高PPT-DPPC脂质体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选择海藻糖做冻干剂制备PPT-DPPC前体脂质体,并考察PPT-DPPC前体脂质体水合后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和稳定性.结果PPT-DPPC前体脂质体经水合后在电镜下呈多层多室脂质体,脂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45±0.38)μm,药物包封率为72.3%.分别在4℃、20℃、40℃贮存1、3、6个月,脂质体形态、粒径及包封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冷冻干燥法制备PPT-DPPC前体脂质体,方法简便易行,制剂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高、有良好稳定性.

    作者:林中方;曾抗;周再高;李国锋;谢方明;朱晓亮;张三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抗凝组分Acoagulatin的纯化鉴定及其抗凝特性

    目的从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组分acoagulatin并进行鉴定,观察其抗凝作用.方法经DEAE-Sepharose FastFlow和CM-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从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acoagulatin,分别采用Biosep-sec-s 2000型HPLC分子筛柱层析、还原性SDS-PAGE(5%浓缩胶,12%分离胶)电泳进行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将不同浓度acoagulatin与抗凝兔血混合,测定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Acoagulati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400,由两个亚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4 400和17000,能显著地延长PT和APTT,对TT没有影响.结论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CM-sepharose Fast Flow两种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蛇毒,能分离出纯度高的组分acoagulatin,该组分具有抗凝活性.

    作者:李婷;朱正光;余传林;吴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活血化瘀经典方剂对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端粒酶及p53、c-erbB-2、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药对恶性肿瘤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脾移植肝转移模型并应用活血化瘀代表方抵当汤、桂枝茯苓丸和丹参饮,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肝癌端粒酶、P53、C-erbB-2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动物接种瘤细胞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肿瘤转移情况.抵当汤、桂枝茯苓丸组与对病理对照组端粒酶、P53、C-erbB-2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丹参饮与病理对照组端粒酶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但癌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抵当汤和桂枝茯苓丸对大肠癌肝转移模型端粒酶和癌基因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丹参饮可抑制端粒酶的表达,对癌基因的表达没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方剂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且活血化瘀的力度可能与抑制肿瘤转移的效果有关.

    作者:王程;杨运高;王学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两者的平扫MRI表现类似,即疾病变节段脊髓增粗,T1WI呈低信号,边界欠清,T2WI呈高信号.16例患者肿瘤头尾侧可见囊变.6例室管膜瘤行增强T1WI,肿瘤实体部分都均匀强化.4例星形细胞瘤行增强T1WI,1例肿瘤实体部分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MRI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作者:林日增;张雪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第一极体不能精确定位人卵母细胞纺锤体

    目的观测人卵母细胞纺锤体的确切位置,从而指导今后的生殖医学临床工作.方法应用纺锤体成像系统观测体外成熟及体内成熟组人卵母细胞纺锤体,测量卵子中心、纺锤体与第一极体之间形成的角度.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体外成熟组纺锤体与第一极体形成角度和体内成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6).结论人卵母细胞的位置并不能准确定位卵母细胞纺锤体的位置.体外成熟组纺锤体与第一极体形成的角度要明显小于体内成熟组.应用纺锤体成像系统可以安全、有效地观察人卵母细胞纺锤体.

    作者:朱亮;孔令红;李红;陈士岭;邢福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膀胱原发性粘液腺癌1例报告

    原发于膀胱的粘液腺癌在临床十分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鹏;郑少斌;刘成山;张辉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骨显像联合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目的探讨骨型碱性磷酸酶(B-AKP)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进行骨显像并测定B-AKP水平.对患者和正常对照、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显像不同级别者的B-AKP水平进行比较,并对B- AKP值与骨病灶数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106例患者中,骨转移者68例、无骨转移者38例,转移率64.2%;(2)骨转移组B-AKP水平(28.4±14.8μg/l)与无骨转移组(12.8±7.6μg/l)差异显著(t=6.056,P<0.001).骨显像0~3级各组B-AKP分别为13.9±6.8、17.2±9.4、23.8±10.4和49.5±17.6μg/L,除0级与1级组、1级组与2级组之间B-AKP值无差异外(P>0.05),其它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3)6例单发热区患者B-AKP值(19.6±4.2μg/l)与4例单发冷区患者(13.1±3.4μg/l)差异显著(P<0.05);(4)B-AKP值与骨转移病灶数目之间相关系数r=0.751,P<0.01.结论B-AKP与骨显像有很好的一致性.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应首选骨显像.对于单发热区病灶,应结合B-AKP检测以防漏诊;对于疑似假阳性病灶,结合B-AKP值作出相应诊断,以免误诊.

    作者:范义湘;罗荣城;李贵平;黄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温高湿环境下猫颅脑火器伤的病理学改变

    目的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猫颅脑火器伤后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将杂种猫16只随机分为常温组、常温枪伤组、高温高湿组和高温高湿枪伤组,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常温枪伤组早期表现为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管痉挛及扩张并存;高温高湿组血管痉挛减少,出血性表现增多;高温高湿枪伤组脑组织切片及超薄切片观察发现神经细胞存活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器水肿变性,毛细血管紧密连接增宽,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髓鞘变性松解等病理变化,较常温颅脑火器伤中明显加重.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对颅脑火器伤时的病理变化影响显著.

    作者:朱红胜;郭燕舞;徐如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胶原支架材料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组织培养性能观察

    目的制备纯胶原膜、胶原/HA膜、胶原/甲壳糖膜和胶原/透明质酸/甲壳糖膜(简称胶原复合膜),并研究其组织培养性能.方法分别测定其体外降解时间和细胞增殖数.结果(1)降解时间为:纯胶原膜1380min、胶原/HA膜1376min、胶原复合膜1560min.(2)在胶原/HA膜、胶原复合膜上,增殖细胞的数目一直是大的.结论(1)加入甲壳糖有利于降低胶原膜体外降解速度,而透明质酸没有.(2)加入透明质酸有利于细胞在胶原膜上的吸附、生长、增殖,而甲壳糖没有.

    作者:黄汉萍;牟善松;马安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不同超滤膜对体外循环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术中使用两种不同的膜材料进行超滤对术后呼吸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吸附组和对照组,吸附组使用AN69膜,对照组使用PS膜进行术中超滤.各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5、60、120、180、240 min,测定气道平台压(PPlatemu)、气道峰压(PPeak)、静态胸肺顺应性(Cst)、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和呼吸指数(RI)的变化.结果在体外循环结束后5~240 min期间,吸附组PPlatemu、PPeak和RI升高、Cst和Cdyn降低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无血红蛋白尿.结论AN69膜较PS膜超滤可更明显地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肺损伤,改善呼吸功能.

    作者:吴华;张国华;王武军;侯凡凡;邹小明;刘亚湘;毛向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药益智胶囊对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益智胶囊对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及学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四血管闭塞(4-VO)法制成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计数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1、2、4、8及40d后,大鼠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数目;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40 d时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从缺血再灌注后第2天起,益智胶囊(100mg/kg·b.w.)组大鼠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数量显著高多于缺血对照组大鼠(P<0.01).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40d时,益智胶囊(100mg/kg·b.w.)组大鼠记忆功能明显好于缺血对照组大鼠(P<0.01).结论益智胶囊对全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可改善大鼠的记忆功能障碍.

    作者:巴恩平;欧阳石;李琳;徐江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新生儿惊厥115例病因分析

    我科自1999年至2003年共收治新生儿1 206例,其中出现惊厥115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喜红;王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蜕膜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卵巢癌细胞株COC1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蜕膜细胞条件培养液(DCM)对卵巢癌相关侵袭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早孕蜕膜细胞及晚孕蜕膜细胞并提取DCM,用DCM处理卵巢癌细胞株COC1,利用RT-PCR法对卵巢癌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细胞株COC1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及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而不表达MMP-9、TIMP-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早孕及晚孕DCM能显著下调卵巢癌细胞株COC1 MMP-2的表达(P<0.01);早孕及晚孕DCM处理的卵巢癌细胞株COC1也表达TIMP-2、PAI-1 mRNA,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DCM可以通过改变卵巢癌细胞株COC1侵袭基因MMP-2/TIMP-2以及u-PA/PAI-1之间的平衡,从而降低卵巢癌细胞株COC1的侵袭能力.

    作者:朱金虎;庞战军;陈士岭;邢福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