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日本血吸虫8k CaBP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与分析

彭鸿娟;陈晓光;周晓红;沈树满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钙结合蛋白, 启动子区, 基因文库, 外显子, 内含子
摘要: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8k CaBP(Sj8CaBP)基因启动子区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并按ClontechUniversal Genome WalkerTM Kit的操作手册说明,建立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文库.根据手册要求及Sj8CaBP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该基因染色体步移的特异性引物与试剂盒提供的端子引物进行巢式PCR.将得到的PCR产物克隆测序,测序结果用启动子区的分析软件及与其cDNA序列比对进行分析.结果得到的Sj8CaBP基因长度为1 079 bp(GenBank登录号AY262018),该基因包含Sj8CaBP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包括1个内含子及2个外显子,在其5'端UTR区具有明显的启动子区,包括TATA盒及CAAT盒,没有发现GC盒及一些血吸虫基因启动子区所常见的AP-1(Active protein 1)结合位点.结论从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一个长1 079bp的Sj8CaBP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262018),经分析证明,该片段包含一个启动子区,具有TATA盒及CAAT盒的结构及1个内含子2个外显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抗小鼠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抗体抑制肉瘤生长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抗小鼠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抗体对小鼠肉瘤S180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对小鼠Toll样受体2(mTLR-2)B细胞优势表位预测的基础上,合成B细胞识别表位20 mer短肽,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所得兔抗m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多克隆抗体TSP-1纯化后,采用Westem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进行初步鉴定.小鼠肉瘤株S180细胞注射小鼠左后肢,其中实验组混合100μg纯化抗体TSP-1,无关免疫球蛋白对照组混合100 μg正常兔IgG,空白对照组仅接种S180.小鼠经麻醉分别于10、14、18 d处死,称量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结果Western blotting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95 000处可见清晰的反应条带;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抗体可与表达天然mTLR-2的J774A.1细胞反应;实验组小鼠肉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瘤质量在10、14、18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抑瘤率分别为77%、51%和53%.结论局部应用抗mTLR-2胞外段B细胞识别表位抗体可抑制小鼠肉瘤S180生长,且表现在肿瘤生长的早期.

    作者:赵文忠;刘艳君;朱平;刘洁;韩强涛;富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超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对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9例青紫的新生儿进行彩超检查,诊断紫绀型先心病25例并分析其疾病类型.结果25例紫绀型先心病中存在大动脉转位、法乐四联症、单心室、永存动脉干等复杂畸形,其中大动脉转位多见,其次为法乐四联症,单心室位居第3.结论彩超可作为青紫新生儿先心病的常规筛查手段.

    作者:李彬;龙振荣;刘卓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肺结核住院病人延误诊断原因458例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病人延误诊断的原因.方法对我所1999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的458例入院前延误诊断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延误诊断的原因为:(1)患者对某些呼吸系统症状未引起重视,延误就诊时间;(2)首诊医师仅依靠胸部X线检查,忽视了痰菌及其它检查;(3)非专科医师对因症就诊患者忽略了结核病的存在.

    作者:董秋兰;李艳明;吴东玲;郭红革;魏长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调查被试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294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在个性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军校医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与个性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结论人格特征表现为较内向、高神经质、高精神质的军校医学生更容易对专业不满意;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的军校医学生则表现出越多相应的心理问题.

    作者:刘欢欢;张小远;肖蓉;冯现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L-精氨酸对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时窦房结功能及房室结传导有效不应期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L-精氨酸(L-Arg)对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IR)窦房结(SAN)传导时间(SACT)和恢复时间(SNRT)及房室结(AVN)传导有效不应期(AVERP)的影响.方法在体成年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4组:正常对照组,IR(缺血90 min,再灌注90 min)+生理盐水组,IR+L-Arg组和IR+左型精氨酸甲酯(L-NAME)组.在不同时相分别测定各组心房快速起搏或程序电刺激后的SACT、SNRT和AVERP.结果IR+L-Arg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早期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再灌注后期升高;IR+L-NAME组结果却基本相反(P<0.01).3组组内比,IR+L-Arg组和L-NAME组于缺血期与再灌早期3项指标均升高;再灌注后期,IR+L-Arg组无治疗意义甚至加重SAN和AVN损伤,而IR+L-NAME组3项指标下降.结论随着缺血时间延长SAN功能损伤加重;早期再灌注损伤敏感;组织内适当补充L-Arg,于缺血期和再灌早期对SAN电生理功能和AVERP恢复是有益的,于再灌注后期可能加重损伤.

    作者:王庆志;戴景兴;韩培立;原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保护作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优良的细胞.方法体外培养MSCs至第5代后,分别用BDNF、β-巯基乙醇(β-ME)诱导MSCs,诱导后的第1、3和6小时计算两组神经元样细胞数,对各时间点两组神经元样细胞阳性率进行了比较;诱导后行神经细胞标记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RT-PCR及蛋白质印迹鉴定.结果两组诱导剂诱导后的细胞均呈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BDNF组诱导分化后细胞的存活时间远较β-ME组长;BDNF组在诱导后6 h近于诱导高峰,而β-ME在诱导2 h即达高峰,但随后神经元样细胞渐死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在两组诱导后细胞的巢蛋白(Nestin)、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 MAP-2)、神经丝蛋白(NF)表达均呈阳性,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呈阴性;RT-PCR显示NSE、NFL,MAP-2的mRNA表达阳性,GFAP有较弱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可见两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均表达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抗体NSE.结论BDNF能单独诱导MSCs分化形成神经元样细胞,而且分化后细胞的存活时间长,有望用于治疗脑缺血、神经变性等疾病.

    作者:黄文;张成;陈松林;张为西;姚晓黎;曾缨;黄慧;冯善伟;柳太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缺血1、4、10h组,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缺血1、4、10h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制成,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后,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侧各脑区内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随时间延长而递增,在大脑皮层纹状区与尾壳核表达增加程度高.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缺血4、10 h组大脑皮层纹状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170.80±21.71、189.20±18.53)比模型组同时段表达(244.60±12.44、363.00±24.82)显著性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缺血1、4、10 h组尾壳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127.33±19.83、215.20±38.80、191.20±22.39)比模型组同时段表达(138.67±13.99、266.40±29.25、373.20±31.55)显著性降低(P<0.05).早期即起效,并随缺血时间延长而递增.结论提示补阳还五汤能抑制缺血后脑组织内早期nNOS活性的升高,对缺血后脑组织具有早期保护作用.

    作者:廖春来;佟丽;陈育尧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止血气雾剂对动脉破裂伤口的止血研究

    目的观测并评价止血气雾剂对肢体动脉破裂伤口的止血效果.方法剪断30头猪的共30条股动脉,按照向伤口喷洒止血气雾剂前是否辅助其他止血方法分为:指压止血+止血气雾剂、止血带止血+止血气雾剂和单纯喷止血气雾剂止血这3种方法制作动脉破裂止血模型,每种模型均制作10个,术后12 h内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止血带组的止血成功率为90%,指压法组的止血成功率30%,单纯喷止血气雾剂的止血成功率为10%.结论对于肢体动脉破裂伤口,采用先扎止血带暂时止血,之后喷洒止血气雾剂,10min后放松止血带的止血方法成功率高,是首选的止血方法.

    作者:孙鸿涛;裴国献;王运斗;张洪涛;张敬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从而进一步探索围绝经期、老年期保健模式和方法,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广东省按地理地貌分为5层,共抽取了5个地级市(代表城市)和4个县级市(代表农村).对40~65岁的4 500个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广东地区妇女自然绝经年龄48.6岁,其中城市48.9岁、农村48.3岁.现患病率39%,其中城市38.5%、农村39.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前6位现患疾病的顺位是骨关节疾病(12.5%)、高血压(9.2%)、子宫肌瘤(6.8%)、胃或十二指肠溃疡(5.2%)、心脏病(2.7%)和糖尿病(2.2%).骨关节疾病中膝关节疾病(34.3%)、腰椎疾病(32.8%)是高发病,骨折患病率2.5%.围绝期综合征的患病率为68.1%,为痛苦的症状是失眠、肌肉骨关节疼痛、烦躁、头晕,以心理症状(86.8%)和躯体症状(86.0%)为主;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未就医者占71.2%,到妇产科就医者仅20.5%,以服用中药为主(53.9%),应用性激素疗法者1.4%(城市1.8%、农村1.0%).无健康体检者37.8%,有过健康体检者62.2%,其中城市80.4%、农村44.4%,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严重地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这一人群的保健、医疗存在广泛需求,应该全方位地进行防治.

    作者:田丰莲;杨冬梓;张小庄;赵庆国;詹新林;李容汉;穆荔;江雪芳;李洁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PcDNA4/His C-MBL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PcDNA4/His C-MBL表达载体,在哺乳细胞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方法应用PCR从含有中国人野生型MBL 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cDNA4/His C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以电穿孔法转染CHO细胞,以RT-PCR分析其mRNA表达,通过Ni-NTA琼脂糖柱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以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以其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取鼠血清进行ELISA检测分析目的蛋白的免疫活性.结果从pGEM-MBL中扩增得到约750 bp的cDNA片段,构建成重组载体经酶切出现约5 100和750 bp片段,测序鉴定与预期的完全一致.RT-PCR证实转染细胞有MBLmRNA表达,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可见约29000、58 000和87 000条带,其中29 000蛋白带可与6-His抗体反应.纯化蛋白免疫小鼠所获抗血清ELISA效价是1:819 200,与天然人MBL和重组MBL三聚体糖识别域反应的ELISA效价均为1:25 600.结论获得了表达中国人MBL的CHO细胞株和重组人MBL,为MBL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作者:白志军;张丽芸;林佐贤;卢晓;陈政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状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探讨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骨转移10例,对其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做CT扫描.结果甲状腺癌具隐匿病史,在骨转移病例,先发现骨转移,后查出原发灶者3例,7例在原发灶或甲状腺结节的基础上出现骨转移.甲状腺癌骨转移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多发于上半身的骨骼,表现为膨胀性囊状破坏区,呈大片状、地图样骨缺损,范围大、广泛为其特点.结论甲状腺癌可发生骨转移,以溶骨型为主,可有成骨性转移.

    作者:刘光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P糖蛋白功能抑制对耐药肿瘤细胞MCF-7/Adr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调控效应.方法以经与未经维拉帕米处理的MCF-7/Adr细胞分别作为抑制和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动态变化.结果抑制组细胞在X射线照射后6、12、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是25.53%±2.85%、30.43%±2.21%、39.03%±2.60%,对照组分别是16.13%±1.16%、21.73%±1.31%、27.53%±2.55%;抑制组在6、12、24 h的△ψm平均荧光强度值分别是75.27±4.90、96.47±5.59、57.77±2.55,对照组分别是54.17±4.05、62.30±5.93、39.53±2.65.各时间点抑制组的细胞凋亡率和△ψm平均荧光强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制组经X射线照射后24 h细胞凋亡率高(F=47.870,P=0.000).照射后12 h平均荧光强度值高(F=74.485,P=0.000).结论抑制MCF-7/Adr细胞的P-gp功能上调了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可能与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有关.

    作者:余志坚;陈俊;袁亚维;肖明星;陈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洛拉曲克对胸苷酸合成酶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动态影响

    目的研究洛拉曲克作用后不同细胞胸苷酸合成酶(TS)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有无差异.方法时间曲线中,LoVo、Lo2细胞分别用浓度为10、75μmo1/L(接近各自的IC90值)的洛拉曲克处理0~60h.剂量曲线中,洛拉曲克作用时间36h,LoVo细胞剂量范围0~40μmol/L.Lo2细胞剂量范围0~125μmol/L.分别以流式细胞术法、Westemblot法检测两种细胞T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种细胞在经过洛拉曲克处理后,TS表达的时间和剂量曲线具有显著不同的动态规律.在时间曲线中,LoVo细胞T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呈持续升高的趋势,Lo2细胞T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先降低,24 h后TS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回升,但至60 h尚未恢复至对照水平.在剂量曲线中,LoVo细胞TS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呈峰形,以IC90值附近为高,Lo2细胞TS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低于IC90值的剂量点TS蛋白水平降低程度相似,高于IC90值的剂量处理后TS水平随剂量的升高而下降.结论洛拉曲克可以产生TS诱导现象,不同细胞在洛拉曲克作用后TS动态表达的差异是细胞耐药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亦蕾;吴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RT-PCR法检测肾癌组织中MN/CAIX基因表达

    目的评价RT-PCR法检测MN/CAⅨ基因在肾癌组织表达的可靠性.方法以5例肾癌和5例正常肾组织为研究对象,提取总RNA,两步法进行RT-PCR反应,用MN/CAⅨ的特异性引物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并测序.结果经过测序证实5例肾癌组织的RT-PCR产物中有4例可见特异的MN/CAⅨ条带,而正常肾组织的RT-PCR产物均无相应的MN/CAⅨ条带.结论RT-PCR法检测MN/CAⅨ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准确、可靠的.

    作者:姜耀东;郑少斌;王战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氧化应激状态的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气腹解除后5 min)及术后24 h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AOA)的水平,并与20例开腹手术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缝合腹壁时)及术后24h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结束时2组血浆MDA水平均增加(腹腔镜组P<0.01,开腹组P=0.19);术后24 h腹腔镜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20),而开腹组与术前比较继续升高(P<0.01).血浆GPx活性及AOA水平在手术结束时两组均降低(腹腔镜组P<0.01、P<0.01;开腹组P=0.23、P=0.43);术后24h与术前比较腹腔镜组GPx活性部分恢复(p=0.11),AOA维持在手术结束时的水平(P<0.01),而开腹组GPx活性和AOA水平继续下降(P<0.01,P<0.01).两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24 h MDA水平低(P<0.01),GPx活性高(P<0.05),AOA水平无差异(P=0.33).结论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有氧化应激现象产生,但术后基本得以恢复,优于开腹组.

    作者:张广亮;刘国炳;黄琦丽;邢福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日本血吸虫8k CaBP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与分析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8k CaBP(Sj8CaBP)基因启动子区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并按ClontechUniversal Genome WalkerTM Kit的操作手册说明,建立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文库.根据手册要求及Sj8CaBP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该基因染色体步移的特异性引物与试剂盒提供的端子引物进行巢式PCR.将得到的PCR产物克隆测序,测序结果用启动子区的分析软件及与其cDNA序列比对进行分析.结果得到的Sj8CaBP基因长度为1 079 bp(GenBank登录号AY262018),该基因包含Sj8CaBP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包括1个内含子及2个外显子,在其5'端UTR区具有明显的启动子区,包括TATA盒及CAAT盒,没有发现GC盒及一些血吸虫基因启动子区所常见的AP-1(Active protein 1)结合位点.结论从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一个长1 079bp的Sj8CaBP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262018),经分析证明,该片段包含一个启动子区,具有TATA盒及CAAT盒的结构及1个内含子2个外显子.

    作者:彭鸿娟;陈晓光;周晓红;沈树满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广东汉族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47例病史7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DN患者77例,糖尿病非肾病(DNN)患者70例]和26名健康人进行了PAI-1基因4G/5G多态性分析.结果DNN组PAI-1基因的4G/4G基因型、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N组(x2=13.008,P<0.01);与5G/5G基因型相比,DNN组PAI-1基因4G/4G型对DN组的比数比为1.447,95%的可信区间:0.533~3.934(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DN与DNN组PAI-1基因4G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x2=1.22,P>0.05);结论PAI-1基因4G/4G基因型与广东汉族人2型DN的发病有关联,4G/4G基因型广东汉族2型糖尿病人易发生DN.

    作者:刘仕群;薛耀明;杨光彩;何飞英;赵小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压交变电磁场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交变电磁场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择脑卒中病人115例,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好转24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酸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升高,Tc/HDL-c、LDL-c/HDL-c比率降低,降低了全血和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增加了(38.4±5.3),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的FI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增加了(34.7±5.3),与对照组比较P<0.0l;治疗组患者一年内脑卒中再发率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高压交变电磁场能改善脂蛋白代谢,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提高脑卒中患者ADL能力及功能独立性,对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作者:邓爱文;袁雪光;魏东;张建宏;冉春风;王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医阴阳数字模型

    目的建立中医阴阳数字模型.方法采用计算机二进制数字语言解构和重建中医阴阳理论.结果建立了中医阴阳二进制数字模型并成功模拟了中医阴阳理论的主要内容.结论可以通过二进制数字语言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实现中医药理论的数字化.

    作者:秦建增;陈宝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指尖离断再植32指报告

    目的介绍指尖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根据指尖的解剖学特点和离断指尖血管的损伤情况,对26例32指灵活采用同时吻合动静脉、仅吻合动脉、静脉动脉化及动静脉转流的方法进行再植,并对再植手指进行一体化功能康复治疗.结果32指共成活29指,成活率为90.06%.经4个月~5年的随访,29指外形与功能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均为优.结论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并进行一体化功能康复治疗,不仅可使指尖再植获得较高的成活率,而且可恢复良好的外形与功能.

    作者:任高宏;裴国献;顾立强;郭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