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哉;郭国庆;余菁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电针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浮针(n=30)、电针组(n=30)和浮针结合电针(n=40)的综合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1)3组均获较好疗效.(2)浮针结合电针组的治愈率优于浮针组和电针组.结论浮针结合电针可提高单纯浮针或单纯电针对网球肘的治愈率.
作者:夏东斌;黄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病人外周血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以及手术对该表达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和46例食管鳞癌病人术前、术后8d、术后30d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液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NF-γ)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6、10(IL-4、IL-6、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病人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IL-2、INF-γ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2类细胞因子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达趋势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手术后上述表达情况逆转.结论食管鳞癌病人外周血Th2细胞功能增强,Th1细胞功能减弱;手术可逆转食管鳞癌病人Th1、Th2状态;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动态检测可能为反映食管癌预后和转移或复发的指标.
作者:魏煜程;胡风标;沈毅;徐林浩;林乐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术中血栓脱落导致冠脉栓塞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问题之一,近我们在PCI治疗AMI过程中,应用Guidewire Plus冠脉远端保护器将冠脉血栓取出,有效的预防冠脉内栓塞,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玉清;郭志刚;马立勤;翁昌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去细胞真皮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临床应用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8例患者共15个创面采用一步法用同种异体无细胞真皮与自体大张皮片进行复合移植.结果13个创面的复合移植完全成活,皮片外观、质地和弹性均令人满意,无明显疤痕形成;结论一步法复合移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对创面基底要求很高.
作者:石胜军;肖能坎;刘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益母草中水苏碱、益母草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生药经乙酸乙酯脱色后,用乙醇超声提取,得样品.采用YMC-ParkCN柱(250.0mm×4.6mm);水苏碱测定用流动相为0.00125mol/LSDS(含0.05%高氯酸):乙腈(90:10),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01.7nm;益母草碱测定用流动相为0.00125mol/LSDS(含0.05%高氯酸):甲醇(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2nm;灵敏度0.1AUFs,柱温20℃.外标法定量.结果以进样量(m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水苏碱回归方程为Y=1187.5423X-168.9822;益母草碱回归方程为Y=5202.654X-221.141(r=0.9998),线性范围2.5~12.5mg,小检出限0.15mg,加样回收率为(99.030±2.744)%.18个不同地区样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药材中两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异甚大,水苏碱约在0.1%~0.2%,益母草碱在生药中含量很低,约在0.01%~0.05%之间.总体而言,产于北方者生物碱含量较高,而产于南方者普遍较低.益母草及其变种白花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在0.3%左右,高于其他品种.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母草中生物碱含量,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优于以前的方法.
作者:晁志;马丽玲;周秀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含碘食物对Graves病患者摄取99mTc与131I的影响.方法选择曾食含碘食物的Graves病患者20例,在禁食含碘食物前后分两次进行摄131I试验与甲状腺99mTc显像,前者测定3、24h摄131I率,后者计算摄锝指数(TI)及估算甲状腺质量(TW).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患者禁止含碘食物前后的摄131I率显著不同,所有患者禁食含碘食物后3和24h摄131I率均显著增高.TI2例未变、2例增高、16例降低;TM18例减小、2例增大.较未禁食含碘食物的首次检测,两者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含碘食物对甲状腺摄取Na99mTcO4的影响与Na131I显著不同,含碘食物100%减低甲状腺131I的摄取而90%锝摄取增高.
作者:何国荣;欧阳伟;刘金华;刘伟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环孢霉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NIT-1胰岛β细胞增殖和poα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sA(0.05~10μmol/L)作用48和72h后NIT-1胰岛β细胞增殖的情况.利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10μmol/LCsA处理NIT-1胰岛β细胞48h后polα1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CsA可抑制NIT-1胰岛β细胞的增殖,且与时间、剂量正相关.另外,CsA还下调了polα1mRNA的表达.结论CsA可抑制NIT-1胰岛β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olα1mRNA表达有关.
作者:余乐;雷林生;吴曙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内支架对兔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影响及随时间的变化.方法将4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留置输尿管内支架0、1、2、3、4、7、12周组,共8组,每组5只.对照组不留置内支架,其余各组经膀胱留置右侧输尿管内支架.0周组留置内支架后即进行实验,余下的各组依次在留管1、2、3、4、7、12周后进行实验,观察输尿管蠕动和肾盂压的变化.结果留置内支架后肾盂压先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留置内支架期间未发现输尿管蠕动.结论对正常的上尿路,内支架是一个梗阻因素.
作者:戚德峰;吴开俊;李逊;单帜昌;夏民义;郭彬;陈文忠;曾国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PCR-SSP法与血清学比较,血清学检出错误或漏检率分别为HLA-A位点23.5%,B位点26.5%.血清学发生错误或易混淆的抗原有:A2和A68、A32和A33,B5、B60和61.结论PCR-SSP法进行HLA-A、B抗原等位基因分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实验过程简捷快速、分型结果较血清学更加准确可靠的优点.
作者:武大林;凌汉新;唐浩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肿瘤特异性启动子进行识别、预测.方法通过收集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序列、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序列、非肿瘤启动子序列3种数据集合,利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不同序列集合中的密度求出各位点的对应密度比,确定识别特征,进行肿瘤特异性启动子的识别.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保证对训练集合90%以上的识别率的情况下,对测试集合的识别率达到80%以上.
作者:王琦;李伟鹏;黄仲曦;杨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后的心肌酶和心电图(ECG)的改变.方法对56例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患者行心肌酶及ECG检测,同时检测34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病例组在发病2d内有36例(64.29%)心肌酶活性增高;在发病l~4d内,有33例(58.93%)ECG异常,较对照组的肌酸磷酸激酶(CPK)、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对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患者常规行心肌酶及ECG检查,有助于了解早期心肌酶及ECG改变的情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孙中波;张琴;杨霞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杏仁中央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取SHR和WKY大鼠各30只,分别于90、180和360d测血压并处死,ABC法显示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WKY大鼠各时期血压无明显差异;SHR血压逐渐升高,而且均高于WKY大鼠(P<0.05),维持在(20.8±1.1~26.3±1.0)kPa(P<0.05).杏仁中央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中等大小,呈梭形或三角形,突起较多且长,阳性神经纤维交错呈网状.定量结果显示,90、180和360d时,WKY杏仁中央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无显著变化,而SHR大鼠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随着高血压的不断发展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虽然90和180d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360d减少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大鼠杏仁中央核nNOS阳性神经元减少可能通过其对心血管和感觉传递的调节功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沈伟哉;郭国庆;余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快速简便的大腿吸脂减肥方法.方法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抽脂范围、操作方法,对32例大腿肥胖、局部畸形者行外超声辅助吸脂减肥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减肥、大腿塑形效果,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外超声辅助吸脂减肥术应用在大腿安全有效.
作者:张新合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63例NSCLC患者,观察疗效、患者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4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79.1%,1、3、5年生存率分别是65.2%、23.2%、10.4%,3~4级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5%、4.8%.结论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局部复发仍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蒋华勇;吴德华;陈龙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6例胰腺癌组织中的MIF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胰腺癌组织中的MIF表达率为69.4%(25/36),高于正常胰腺组织表达率0(0/10).统计学分析显示,MIF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病理分级呈显著相关(P<0.01),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间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MIF蛋白表达有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金志清;智发朝;陈学清;王亚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家猪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家猪与HFRS发病的关系.方法以HFRS病毒(HFRSv)抗原和抗体为指标,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血凝抑制法(RPHI),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HPR-SP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PCR反应对山东部分地区家猪自然感染HFRSV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家猪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及血、尿、粪和猪圈内污物检出HFRSv抗原与抗体,脏器抗原阳性率为3.33%~5.00%.而血、尿、粪和圈内的污染物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67%、7.04%、2.51%和5.56%,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96%,并从HFRSV抗原阳性的多种标本分离出病毒.人工感染后病毒可随血液波及多个脏器,二次感染乳鼠脑可检出HFRSV抗原.二次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肺、肝、肾等脏器有一过性病理改变;HFRSv可在猪体内增殖,并经多途经排出体外.结论家猪可能是HFRSV的扩散宿主动物.
作者:杨占清;俞守义;聂军;陈清;李志峰;刘运喜;张景兰;徐建江;于晓敏;步秀萍;苏静静;张云;陶开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制备蛋白质芯片的条件.方法蛋白质用含40%甘油的PBS稀释后点加在醛基化玻片上,室温干燥1h,4℃冰箱保存,经封闭剂封闭,PBS漂洗后,依次加入抗体,反应结果用扫描仪进行扫读.结果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时预点10~15个点后点样均一性较好;点样后4℃冰箱保存24~48h再进行漂洗和封闭处理,所得结果的荧光测量值较高;3%BSA为封闭剂时所得图像的荧光背景值低;点样量影响荧光信号的强度.结论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制备蛋白质芯片时要预点15~20个点后再正式点样,点样后应4℃保存24~48h再进行漂洗和3%BSA封闭处理.
作者:江凌晓;郭兆彪;陈泽良;王津;王红霞;俞守义;杨瑞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适合研究膜质分离后海马组织不同分区亚蛋白质组的实验方法.方法显微切割获得成年大鼠海马不同解剖分区,然后按溶解性不同使用顺序抽提法细胞质和细胞膜蛋白,双向电泳进行分离蛋白后,采用与质谱兼容的高敏感银染显示蛋白斑点,经专业图像软件分析处理评价电泳效果.结果海马各个分区组织中膜蛋白得到有效富集,其中海马齿状回富集效率达8倍,图谱中可以显现的总蛋白斑点数目比传统方法增多30%.结论建立了理想的海马组织分区亚蛋白质组图谱,对膜蛋白实现了有效的富集,可以用于研究不同解剖分区在蛋白水平上的差异,为学习记忆、中枢神经缺血缺氧性损伤等多种后继研究提供了平台.
作者:陈亮;杨建明;李晓明;李晓文;高天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和评价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白蛋白和IgG的去除方法.方法应用MicroBio-Spincolumn过滤纯化血清蛋白,去除白蛋白和IgG,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析评价血清蛋白过滤效果.结果建立了血清白蛋白和IgG去除方法;过滤后大部分血清白蛋白和IgG能够去除,2-DE图谱中低丰度蛋白质分辨率增加.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清蛋白质纯化技术,可有效应用于疾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李雪华;李欣;徐守军;丁彦青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分为Ⅰ、Ⅱ型,Ⅰ型多见,多为良性病变.本院收治1例典型的Ⅰ型NF患者,病理提示为良性,但具有明显恶性浸润性生长的特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宝石;邹小明;张振;王武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