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CT和MRI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64例临床诊为出血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总结HI的发病几率,发病机制和病理,探讨HI的MRI诊断和CT诊断的检查结果.结果:CT表现为扇行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灶,边缘清晰;MRI检测大片脑梗塞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常可见小片状高信号灶,边缘模糊不清.结论:CT和MRI检查能够比较及时发现HI,并能够明确出血的部位和范围,给临床提供早期诊断.CT扫描所见的出血病灶在MRI上均可显示,且MRI可明确显示亚急性期因CT值减低出现的出血灶,说明MRI诊断出血性脑梗塞疾病比CT更敏感、更为优越.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高血压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探讨其好发因素及干预方法,对预防和减少鼻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54例高血压鼻出血病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引起高血压鼻出血发病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结果:高血压鼻出血发病相关因素包括是否严格遵从医嘱、是否伴有原发基础疾病、是否有焦虑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以及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结论:积极控制原发疾病,早期局部止血的同时,针对病因综合治疗,适当的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均可预防和减少高血压鼻出血的发生.
作者:毕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夜间急诊危重患者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分析我院医学影像科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478例夜间急诊危重患者行CT增强扫描的特点、护理经验与体会.结果:多数患者情绪不稳,常有焦虑和恐惧心理.要求CT室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备熟练的抢救知识及心肺复苏经验,能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掌握相关的心理护理知识.结论:对夜间急诊危重患者CT检查时精湛的技术和心理护理相当重要.
作者:金娟;姜玲;张学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生育要求CINⅢ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无生育要求CINⅢ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疾病合理治疗方法.结果:58例无生育要求CINⅢ经诊断性锥切术后,5例行CKC治疗,13例行LEEP治疗,40例行子宫全切术,经严密随访3-18个月,18例锥切术后6月治愈率94.4%%(17 /18),残留率5 6%(1/18),1年复发率5 6%(1/18).结论:无生育要求CINⅢ行较大范围宫颈锥切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结合临床情况决定是否需行子宫全切术治疗.
作者:孙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3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85例,术中胎头娩出时将米索前列醇200μg嚼碎后舌下含服,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80例,术中胎头娩出时将米索前列醇200μg嚼碎后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IU,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催产素组8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谈维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病因错综复杂,迁延难愈.我论治眩晕,主张先分清内外病因,如外感六淫侵袭,侵犯头窍,致使头脑失其清灵,其势较急,并兼有怕风、恶寒、恶心流涕等表征.内伤眩晕皆由于湿化痰浊,肝郁火盛,扰动肝风,或是阴虚阳亢,水不涵木,阳虚气弱,水饮内聚所致辞虚风内起,上扰清空,头窍失灵而发病.眩晕一症,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患者头昏眼花,甚则天旋地转,如坐船车,都显示一个“风动”故有“无风不作眩”之说.我治眩晕,立方用药,力求精专、全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用药经验,创造了治疗眩晕的一系列方剂,临床应用自如,得心应手,现介绍如下.
作者:万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子对接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其中一种方法.分子对接技术解决了传统中药研究无法明确有效分子靶点的难题.本文回顾了分子对接技术的特点,还有中药成分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分子对接的简要过程,结合实际列举了目前分子对接技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后,对分子对接技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林捷欣;扬帆;王淑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和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探讨不同类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50~70岁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8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2眼,开角型青光眼34眼,对照组为同年龄段的正常人228眼,采用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SP11000型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单位面积细胞密度(CD),平均细胞面积(AVG),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数据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年龄段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面积较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0~ 70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同年龄段的正常人下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正常人无明显变化,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史的患者,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正常人,且细胞面积明显增大.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性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别.
作者:张曙光;项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在肿瘤科癌痛患者健康教育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科收住院的确诊癌痛患者132例,采取医护合作模式的健康教育指导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癌痛患者实施医护合作模式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癌痛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晓丽;陈鹏;邓立华;时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生活质量和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6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5例.两组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干预组在入院即开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评价两组病人在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呼吸困难指数、自理能力(ADL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并比较,并应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价两组病人在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抑郁、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呼吸困难指数、ADL评分、6MW、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的治疗可以发生积极作用,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宋赛丽;颜道金;黄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运用遗传学的方法对hGITRL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阐释其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为临床用药和药物开发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牧治的1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其进行SNP分析,通过A、B、C三纽与健康组的对比,应用统计学方法观察其相关性的有无.结果:hGITRL基因上的位点比较:在AA/AG的比较中,A、B、C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对照组在GG/AA的比较中有明显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GITRL基因上rs2236876位点的多态性与食道癌、胃癌、结肠癌都有相关性.
作者:杨文杰;韩丽红;庞海;闫斌;于跃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67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随机血清进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醇同工酶(CKMB)、谷草转氢酶(AST)的检测.结果:67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CK、CKMB、AST生化指标的平均数分别为471.37u/L、43.40u/L、82.16u/L,且均高于正常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指标的变化,可作为诊断手足口病患儿是否合并心肌损伤以及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对诊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潇榕;于式德;赵金亮;张红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60例老年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内科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给予滋阴润肠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配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老年性便秘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幸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确治为100例围术期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麻醉,对照组50例给予硬膜外麻醉.结果:治疗组呼之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离开后麻醉恢复室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选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患者后期的身心健康恢复.
作者:甘亚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在患者遗忘,意识消失,无痛的状态下,终止10周以内的宫内妊娠,比传统操作更具舒适性.方法:无痛组在全身麻醉下,通过人工吸宫术,终止妊娠传统组一般不用麻醉或局部麻醉下终止妊娠.结果:无痛人流80列术中躁动3列术后微感腹痛10列余列镇痛效果满意.传统组30列 术中感腹痛能忍受20列剧痛难忍2列不能耐受手术8列.结论:无痛组安全有效镇痛效果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心理损害比传统人工操作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黄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作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等几个方面阐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赵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平片与CT影像表现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四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DR.与CT表现.结果:四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单骨、多骨发病,四肢骨以股骨胫骨多发,其X线表现可分为五型:囊状膨胀型;磨玻璃型;丝瓜络型;虫噬型;硬化型.CT主要表现为囊状膨胀型、硬化型;磨玻璃型.结论:X线平片和CT检查各有优缺点,可互为补充.X线平片是四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对于结构复杂部位的检查CT有优势.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作者:薛昊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化止血饮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负压吸宫组、单纯药物流产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得到的新鲜蜕膜组织后,通过免疫组化对各组蜕膜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进行比较,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面积.结果:生化止血饮组能显著降低PR的阳性表达,与单纯药流组、负压吸宫组及益母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生化止血饮组的细胞凋亡面积显著增加,与单纯药流纽和单纯药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止血饮能增加蜕膜细胞凋亡面积,促进药物流产蜕膜细胞凋亡,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
作者:郝松莉;马红丽;于燕;王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发热是肺结核病的本身症状,肺结核病引起的发热的体温和热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主要与肺结恢病的病情和病理形态、以及疾病的发展阶段有关.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一般可只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8.5℃主要在午后、傍晚或劳累后出现.病情重的患者特别是疾病进展期的患者往往表现为中、高度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上有时可40℃以上.但高热表现病人并不多见,我所在2004年1月-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有高热表现的结核病人1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荣天畅;历素萍;于广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膝骨关节炎是我国四大老年病之一,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群的患病率为8.3%,占我国65岁以上人群所有慢性病的50%,国内一项调查显示,35至64岁人群膝痛和KOA的患病率分别为13.6%和10.9%[1]且以原发性多见[2].
作者:庞秀;孙娜;孔祥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