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程纪文;刘志梅;薛枫

关键词:护理干预,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胃肠道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肺炎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常规肺炎护理基础上给予评估、饮食、用药及心理的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时给予其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肌无力气管切开的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易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而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引起一组以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称之为中间综合征(IMS),常迅速导致病人周围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及时识别并积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与气管切开是提高抢救率的关键.2008年10月~2012年9月我科抢救8例中间综合征(行气管切开术)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的问题与探讨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手术室管理规范》的颁布,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保养、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我院新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改变了原来的手术室和供应室各自为政的模式,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一体化运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的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梁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脑血管病人跌倒预防的健康教育

    本文通过我科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采取相对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使老年患者跌倒率明显下降.积极从预防诱发因素入手进行健康宣教,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出院指导,重视家庭和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王利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2年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质量,为规范其就医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七辖区28所CHS机构的处方28000份.单处方用药个数平均为1.98个;静脉滴注使用率为30.86%;抗生素使用率为33.50%;激素使用率为2.54%.二联及以上抗生索的使用率为8.0%;费用平均为86.23元.CHS中心单处方的用药个数、激素使用率均高于CHS站,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者静脉滴注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二联及以上抗生素的使用率及处方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总体质量较好,但仍有提高和改进空间.政府应加强监管、教育与培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杨浩峰;时瑛;何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成功采血工作的应用分析

    本文全面的阐述了全面管理对于血站采血的重要性,并根据血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采取全面护理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结合本血站的实际案例,分析对比了全面护理管理对采血工作的影响,后得出血站采取全面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血站采血的废血率,是可以在推广使用的.

    作者:陈素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老年人能够有效防治老年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利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三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29例

    目的:探讨以伤指指背筋膜为蒂、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移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29例手指末节外伤软组织缺损,应用沿手指近、中节背侧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行走方向,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修复缺损.切取皮瓣时蒂部带一矩形皮瓣,以减轻转位后皮瓣蒂部的张力.皮瓣顺行转移时不需缝合神经,逆行转移时与受区神经缝合.皮瓣切取范围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切取面在腱周浅层皮瓣转移轴线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结果:本组29例手指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采用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超;马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和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产儿,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照组的患儿则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防治.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发病率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作用比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强,但是两种药物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杨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联合用药是未来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

    第18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ISH 2008)和第22次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6月14~1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85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中华医学会《中华国际医学论坛》、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日前在北京联合举行2008 ISH中国行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呼吁要重视降压达标,并强调联合用药是未来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

    作者:朱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行急性期全脑血管造影的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未超出患者耐受限度,取得了良好的造影效果,术后1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全脑血管造影惠者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保证穿刺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对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62例,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措施和临床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的孕妇经精心观察和护理后,阴道生产42例,剖宫产20例,所有孕妇均住院4~15d后康复出院,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展开全方面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能够减少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两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5例急腹症患者,按照多中心、平行、随机等方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9%(63/65)明显高于时照组86.7%(52/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蛄论: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范治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对儿童鼾症生长发育的影响(附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鼾症的手术治疗对鼾症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测量50例3~10岁鼾症患儿术前、术后6个月的身高、体重、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胰岛素样因子-1(IGF-1),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并选取与其条件相当且无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同步测量身高、体重、血清GH和IGF-1.结果:鼾症组患儿身高、坐高、血清GH和IGF-1均低于对照组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鼾症组患儿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6个月后,再次测量患儿的身高、体重、血清GH和IGF-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儿童鼾症引起GH和IGF-1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手术治疗对鼾症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萍;宋春霞;王济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

    气管内取异物的手术一般都是急诊手术,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缺氧①,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用一个通气道,病人术中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险性很高,施行这类手术对麻醉的要求相当高.很多医院仍然采取未麻醉状态下,强行按住患儿取异物,但这种方式会给患儿带来更大的伤害:患儿处于强烈应激状态;术中挣扎消耗体能,加重缺氧;加大术者操作难度,延长取出异物时间.因此,妥善的麻醉是保证手术成功,保护患儿生命的关键.下面,以我们医院今年收治的30例气管异物为例,阐述这类手术麻醉的注意点.

    作者:徐尚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老年人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因此给我的医疗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存在很多的不良反应.本文简要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蔡耿;宋强;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住院康复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跌倒是医院常见的机械性损伤原因之一,尤其神经康复科病人为常见.患者在进入康复治疗期间,存在着步态不稳的共性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康复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为39%,明显高于其他科室[1].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伤害,而且影响患者对医疗安全的信任度,引起医疗纠纷.鉴于此笔者对神经康复科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就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

    作者:刘欣;国书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机动工作对护理人员情绪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机动工作对护理人员情绪状态的影响,为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以参与机动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参与机动工作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明显增加.结论:机动工作可能会加重不良情绪,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国萍;王承莲;尹芳;董水霞;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降低大肠癌术后ICU谵妄发生的效果分析

    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大肠癌术后ICU谵妄的影响,为减少大肠癌术后ICU谵妄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20例大肠癌患者分别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ICU谵妄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ICU谵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大肠癌术后ICU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生活质量和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6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5例.两组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干预组在入院即开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评价两组病人在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呼吸困难指数、自理能力(ADL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并比较,并应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价两组病人在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抑郁、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呼吸困难指数、ADL评分、6MW、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的治疗可以发生积极作用,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宋赛丽;颜道金;黄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