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菊芳;余娟;汪中华
新医院财务制度给医院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笔者以新医院财务制度为基础,分析当前医院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徐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3岁,因“反复腰腿疼痛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0d”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性质为间断性钝痛,咳嗽、打喷嚏时可加重,于站立、行走后加重明显,卧床休息可稍缓解,疼痛与天气变化无明显关系,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图1),建议患者先行保守治疗,患者遂就诊于当地私人中医门诊,给予“小针刀+按摩”保守治疗,治疗后患者感效果欠佳,此后患者腰腿疼痛反复发作,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呈持续性钝痛,腰部活动不能.详问病史:患者近期乏力,纳差,盗汗,午后低热,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作者:陆琳松;王浩;孙治国;徐阔;袁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宫外孕的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妇科宫外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宫外孕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文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50岁以上人群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超声表现变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年龄分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3组.结果:颈动脉狭窄543例,占18.1%(单侧253例,双侧290例).颈动脉斑块1933例,单发899例,占55.05%;多发734例,占44.95%.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增高,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超声表现变化可提示提前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筛查颈部动脉超声以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对降低和延缓相关疾病发生意义重大,应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推广.
作者:侯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胃肠道内维生素B12吸收不足所造成的一种以脊髓后索与侧索集周围神经变性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过去,很多病例因症状不典型,且无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致误诊.现将我院2003~2013年收治的14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脑膜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322例患者的医疗记录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确定脑膜炎发生率和侵入机体的细菌.结果:322例手术的总体脑膜炎发生率为1.2%.引起脑膜炎的常见的侵入机体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痤疮丙酸杆菌.结论:我院脑外科手术后脑膜炎的实际发生率低于一般水平.为了降低术后较高的感染风险,我院对术后护理及其重视.
作者:刘启贤;四朗巴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失语患者循证护理康复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康复组的患者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实施系统性的循证护理康复方案,整个治疗期为28天.患者入院及患者治疗结束后,痉挛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日常语言表达评价使用Barthel指数评价.结果:经过28天治疗,康复组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经过治疗和循证护理康复后,在运动功能、日常语言交流、偏瘫肢体痉挛评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康复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功能预后.
作者:朱侠;任晓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3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每日1次,连服3d为1个疗程,用1~2个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d),静脉滴注疗程5 d.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50%,不良反应率为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田迅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明确“界面征”的来源、形成基础及其临床意义,给予“界面征”一个合理的定义.方法:对“界面征”文献资料及人体医学影像学基础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在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器官、结构与疾病的影像表现中,“界面征”具有统一的理性概念与含义.结论:“界面征”来源于超声学“界面”一词的延伸,是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存在的自然属性,是各种影像学的形成基础,是人体各种组织与器官(结构、轮廓、密度与功能等)的固有表现及各种疾病的异常表现;对其进行拓展性研究,对人体组织器官正常与否、急慢性炎症、良恶性肿瘤的影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宝忱;曲桂芝;蒋晶;王艳丽;李祎;毕永民;屈国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微创医学的迅速发展,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己广泛应用,对于身处高新科技密集运用的导管室护士来说工作繁重、急诊患者多、节奏紧张、生活缺乏规律性,易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并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同时还要接触X射线、化学消毒剂、抗肿瘤药物、设备噪音等多种有害因子,导致介入导管室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作者:何水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毒复制并终将病毒从机体清除,阻断慢性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进程和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并减少肝脏相关疾病的死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对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单纯应用a-干扰素治疗和将a-干扰素与巴利韦林联合应用治疗,旨在对比观察两组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术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工作倦怠也称职业倦怠或工作疲溃,是个体的心理体验,是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倾向,成就感低下综合征.工作倦怠会导致护士发生各种身心疾病,护士应对多种应急源,职业的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性,使其在工作中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有研究表明: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不仅是一种职业性的危险,而且对患者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应给于高度重视.[1]
作者:梁锦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癌症患者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对112例癌症患者静脉输液进行舒适护理,同时将心理护理始终贯穿于整个输液的过程中.结果: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获得舒适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大限度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岳雯;马婷;蔺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住院患者麻醉处方为依据,对麻醉药品的用法、用量和用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盐酸哌替啶使用频率为56.99%,吗啡制剂使用频率为40.28%,可待因使用频率为2.73%.结论: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部分品种用药结构不合理.
作者:尚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甩臂法对外周静脉充盈不佳患者静脉穿刺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所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在上臂下垂状态下用力往下甩臂4~7次,在保持下垂状态下扎好止血带后将手臂平放在静脉注射台上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未经甩臂直接将手臂平放在注射台上,扎好止血带后进行静脉穿刺.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P<0.05).结论:对外周静脉充盈不佳患者应用甩臂法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减少所需时间.
作者:岑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发热是肺结核病的本身症状,肺结核病引起的发热的体温和热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主要与肺结恢病的病情和病理形态、以及疾病的发展阶段有关.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一般可只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8.5℃主要在午后、傍晚或劳累后出现.病情重的患者特别是疾病进展期的患者往往表现为中、高度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上有时可40℃以上.但高热表现病人并不多见,我所在2004年1月-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有高热表现的结核病人1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荣天畅;历素萍;于广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卡托普利为第一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卡托普利的疗效肯定,价格便宜,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其不良反应报道较多.笔者对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贝力克孜·麦麦提;买尼沙木·亚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以期减少误差的出现.方法:对误差较大的96例检验结果复检,并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类、统计.结果:复检后临床因素占19.16%,来自尿标送检影响的占5.34%来自尿标存储影响的占1.29%,来自尿验室影响的占63 72%6,来自尿标采集影响的占10.49%.结论:加强分析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是减少误差、增加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方法:把我院10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护理干预,一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期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的疼痛主要集中在1-2级疼痛,而一般护理组主要集中在3-4级,两组疼痛比较显示1级、2级疼痛的比例护理干预组高于一般护理组,3级、4级疼痛比较:一般护理组高于护理干预组,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缓解了患者由于心理紧张等原因所引起的疼痛不适感觉,从而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使手术的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作者:叶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探讨相关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所发生的5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其中女性人群为38例,男性为18例;儿童人群为19例、老年人群为28例.结论:临床上,在对患者采用中药制剂治疗时,要严格地遵循辨证治疗和严格按照说明书来使用剂量等,进而能够减少和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止使用药物,并进行处理.
作者:黄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