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芳
目的:探讨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日常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防范措.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程度.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从而使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胡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药学服务的概念和内容,然后分析了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措施,后提出了加强我国药学服务建设的建议.
作者: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依从性、满意度、住院时间与ADL评分.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知识的掌握率、满意度、依从性与ADL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满意度与ADL评分,有利于患者深入了解疾病知识.
作者:郑立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0例全胃切除患者根据住院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患者为34.29%,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保证肠内营养顺利完成,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满意的有48例,2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护理质量满意的有40例,不满意的有10例,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95.5±3 2)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83.5±2.7)分,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平均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上,效果良好,能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和评分,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人群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数患者并不能真正掌握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胰岛素,使得在胰岛素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些胰岛素治疗的常识.
作者:刘莉;赵锡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严重腹腔感染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患者的成功救治与护理经验.方法: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做好腹腔开放的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由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救治成功.结论:虽然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但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曼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我院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及防范措施进行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手术室护理出现问题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来源,抽取我院2014年1月~2月36例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A、B组.A组按照常规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手术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常见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着重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手术室护理结果中,A组出现常见护理安全问题4例,B组0例.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对于手术常见安全问题进行防范能够极大的减少手术护理安全问题,从而保证手术的质量和进度.
作者:马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工会民主建设就是工会会员通过一定途径参与工会内部事务管理,参与工会重大决策,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制度设计与行为模式.医院民主建设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职工参与医院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随着我院建设发展的速度加快,职工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我院民主建设的发展及维护职工的合法诉求,更加充分地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职工参与医院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工会更好地起到联系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桥梁作用,我院工会创新医院民主建设渠道,充分发挥工会在医院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方意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抢救与治疗方法,为提高孕产妇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羊水栓塞患者均抢救成功,成功率100%,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羊水栓塞患者,应旱发现、早诊断、旱治疗,抢救时应予以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和改善低氧血症、防休克、防DIC及时使用肝素或肝素化血液等措施.
作者:周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我院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耐药情况及ampC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药阴沟肠杆茵30株;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NCCLS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MIC值;PCR扩增检测ampC基因及序列测定.结果:30株茵中16株茵(53 3%)产AmpC酶,6株茵(20.0%)产ESBLs.产AmpC酶的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全敏感外,对其它抗茵药不同程度耐药.10株菌的ampC基因与阴沟肠杆菌ECLC074的ampC基因100%同源,6株茵与之99%同源,4株茵的ArnpC酶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结论: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阴沟肠杆菌ECLC074ampC基因是我院主要的阴沟肠杆菌ampC基因型.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常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此类菌所致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康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与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80例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平分为两组,药物流产后,观察组采用宫血宁胶囊预防出血,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出血.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的术后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结论: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具有消炎、止血作用,从而可以控制和缓减药物流产术后出血,同时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新鲜土豆片进行CT增强和血管造影检查时观察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外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1年5月-2013年10月,在CT增强和血管造影检查中碘对比剂发生外漏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切好的土豆薄片反复覆盖在肿胀的部位,覆盖范围应超出肿胀部位范围1-2cm以上.对照组采用传统50%硫酸镁湿敷,范围超过肿胀部位.结果:采用新鲜土豆薄片贴服在检查中碘对比剂发生外漏肿胀的部位,7小时左右肿胀部位完全消肿,疼痛消失.而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9-11小时后患者肿胀部位才消肿结论:新鲜土豆因含有大量淀粉和维生素B2,具有高渗作用,用于治疗碘对比剂外漏,能够缓解局部肿胀,消炎止痛.疗效优于50%的硫酸镁.
作者:王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孕期营养干预对子代儿童肥胖症发病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夫妻双方或一方有肥胖症的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干预,与未行干预组比较,观察孕期系统、均衡的营养对其子代儿童肥胖症发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儿童0、1、2岁超重、肥胖总发生率分别为6.16%、5.38%、2.31%,较对照组15.38%、14.62%、9.23%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对夫妻一方或双方有肥胖症的孕妇采取孕期营养干预可有效降低儿童0、1、2岁肥胖症的发生.
作者:谢芳;李鸿敏;刘云华;朱翠凤;周立晓;熊桂荣;伍彩文;刘小英;邹超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减少纵隔肿瘤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方法:自2002年-2012年在电视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18例,探查和组织活检8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可明显减少开胸手术带来的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汉江;徐宗祥;王东;饶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理疗、运动疗法及心理、生活指导等.本文通过对3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一年的疗效观察.结论提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治疗很有可能恢复健康,晚期亦能很大程度地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危及孕妇生命,严重影响胎儿生长,甚至导致早产死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发生的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治疗与护理,早诊断,早治疗,提前做好护理预案,并严格实施将孕妇与胎儿的保护性治疗和护理做到好.结果: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3例治愈或好转,1例转院,3名新生儿存活,1例胎儿引产后死亡.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尽早治疗,同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预案及实施,能大程度的保护好孕妇及胎儿.
作者:薛爱丽;包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知识的更新,对于我们提出了更新的医疗标准,剖宫术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一种手术,就妇科剖宫术来说,术后疼痛主要是切口痛,留置导尿刺激痛及腹痛,疼痛不仅使病人感到痛苦,在夜间影响病人的睡眠,使病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对疾病的康复不利,而且还会引起疼痛性休克,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掌握疼痛情况,针对名种疼痛采取有利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以千方面计为病人解除痛苦.
作者:祁林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8月收治的2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西妥昔单抗与奥沙利铂/5-FU/FA化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疗2周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性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西妥昔单抗连续6周用药,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7例,进展(PD)9例,疾病控制率达到5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性反应为3到4度的痤疮样皮疹、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虚弱,2到3度白细胞下降,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可提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切耐受性较好,毒性反应少.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产后出血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产后出血方法处理,观察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有效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靳粉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