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术后护理体会

黄玉贤

关键词:钬激光, 碎石,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泌尿科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采用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88例手术顺利,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术前术后经过精心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是由免疫介质、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作为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是儿科比较常见的小儿慢性疾病.2004年我国对小儿哮喘的调查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个别地区则高达5%.而且有日益增高的趋势.目前,小儿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作者:舒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应重视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诊断

    经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易被忽视.观察红细胞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应重视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文流勇;朱文元;杨洪芬;赵果园;丁秋英;陈娅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对策

    随着微创医学的迅速发展,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己广泛应用,对于身处高新科技密集运用的导管室护士来说工作繁重、急诊患者多、节奏紧张、生活缺乏规律性,易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并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同时还要接触X射线、化学消毒剂、抗肿瘤药物、设备噪音等多种有害因子,导致介入导管室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作者:何水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0%);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86.67%(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溃疡愈合时间较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华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人流与传统人工流产的调查比较

    目的:在患者遗忘,意识消失,无痛的状态下,终止10周以内的宫内妊娠,比传统操作更具舒适性.方法:无痛组在全身麻醉下,通过人工吸宫术,终止妊娠传统组一般不用麻醉或局部麻醉下终止妊娠.结果:无痛人流80列术中躁动3列术后微感腹痛10列余列镇痛效果满意.传统组30列 术中感腹痛能忍受20列剧痛难忍2列不能耐受手术8列.结论:无痛组安全有效镇痛效果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心理损害比传统人工操作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黄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应变延迟指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延迟指数(SD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PCI前及术后1月和32例对照者分别接受二维超声心脏检查,用应变软件分析心尖两腔观、心尖长轴观和四腔观以及左室短轴观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测量18个心肌节段纵向、径向及环向应变峰值与收缩末应变的差值之和作为纵向、径向及环向应变延迟指数(LSDI、RSDI及CSD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PCI前应变延迟指数数值较对照组增加(P<0.001或P <0.05);术后1月应变延迟指数较术前减小(P<0.05); LSDI、RSDI及CSD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线性相关(r=0.775、0.466、0.480,P<0.001).结论:应变延迟指数可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且与左室收缩功能线性相关.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2009年儿月~2012年5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平均年龄72岁.结果:随访23例,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2.6%.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微创而又符合生物力学,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靳存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0-2013年西昌市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1],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人体缺碘会导致碘缺乏病发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引起残疾[2].我国是世界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食用合格碘盐,预防、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是目前简便高效的措施[3].碘盐监测是保证碘盐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为制定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4].据多年监测结果显示,西昌市外环境缺碘客观存在,属碘缺乏病中、重度流行区,自1979年采取全面供应碘盐预防碘缺乏病措施取得明显成效,1986年达国家地甲病基本控制区标准.2009年达消除碘缺乏病(IDD)标准.为巩固防治成效,进一步做好碘盐监测,提高检测质量与水平,让居民吃上合格碘盐,西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的对本市农村和城镇居民户的食用盐进行碘酸钾含量监测,现将2010-2013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驰;黄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血涂片检查的现代临床应用价值

    高精密度、强大分析功能的血液分析仪不断进人医学临床检验进行常规全血细胞计数,正在不断满足临床医学对临床检验提出的“准确、快速”的要求.在血细胞的临床诊断中需重视血涂片的检查,同时制定有效可行的应对方案,以避免及减少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出现,减少病患的就诊时间与费用支出,从而为病患的及时诊断与治疗争取佳时机.

    作者:雷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灵芝孢子提取物对慢性肾脏病Ⅲ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胶囊对慢性肾脏病(CKD)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CKD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子ACEI、ARB、开同联合灵芝孢子胶囊治疗.对照组予ACEI、ARB和开同治疗,疗程12周.观察GFR、Scr、BUN、CysC、β2-MG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Scr、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GFR、CysC、β2-MG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灵芝孢子胶囊对CKDⅢ期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肾功能,延缓CKD的发展.

    作者:李锐;李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对中枢性镇吐药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手术100例按盐酸格拉斯琼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盐酸格拉斯琼+生理盐水(A组),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生理盐水(B组),分析手术结束后48小时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反应程度.结果:B组PONV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反应的严重程度达Ⅲ级者明显少于A组.结论:麻醉前10分钟静注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组较静注盐酸格拉斯琼+生理盐水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张新红;王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炎的研究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有关的护理对策,并观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性肺炎患者59例,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论:通过针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预防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晓波;杨蓉;李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丹参对胰腺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建立同种系大鼠胰腺缺血模型,探讨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减轻胰腺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同种系大鼠胰腺缺血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只行开腹手术;对照组只做大鼠胰腺缺血10分钟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给受体大鼠静脉注射丹参2.5ml/kg,其余同对照组.各组不同时段采血,检测血淀粉酶、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的水平.结果:术后2h对照组血淀粉酶、TXB2、6-K均升高,4h TXB2/6-K比值上调.实验组血淀粉酶、TXB2较对照组降低(P<0.05),TXB2/6-K比值趋于正常.结论:丹参对大鼠胰腺组织缺血后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TXB2生成、缓解TXB2/6-K比值失调、改善微循环,缓解胰腺缺血损伤有关.

    作者:李杰清;赵庆波;牛桂芬;孙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在肺癌患者护理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影响肺癌患者的主要因素及肺癌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与不进行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进行心理护理换治疗明显好于未进性心理护理中.结论;心理护理能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作者:王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中西结合在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妇产科术后低热症临床治疗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单纯中医治疗)、西医组(西医治疗)与中西结合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蛄果:中西结合组治疗总显效率为96.7%,明显高于中医组的73.3%和西医组的6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治疗综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左秀荣;刘太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闭合复位伽马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治疗体会

    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占髋骨骨折的10% ~30%.由于易发生髋内翻及长期卧床的并发症较多,现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法: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闭合复引位伽马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结果:优39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95.44%.取得理想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宋长军;程巨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肥胖儿潜在危害及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儿童肥胖给身体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效应及潜在危害,通过人为的护理干预给其带来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6例2-14岁肥胖儿童,进行护理行为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身高、体重、肥胖度及肺活量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干预前由于身体肥胖造成其运动量减少,且个别儿童肺活量降低;通过护理干预使其体重减轻明显,且肺活量有很大提高,且身心健康.结论:有效、持续的护理干预对减轻肥胖儿的潜在危害效果显著.

    作者:邢韦韦;张学花;袁久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药物致老年女性精神异常一例

    病例:患者,女性,66岁,主因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7天于2013年11月12日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精神疾病史及脑血管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7.8℃,P78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神情,精神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存在,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尿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常规示:白细胞10.1*109/L,中性粒细胞88.5%.考虑为尿路感染,入院后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Q12h静点,症状明显好转,于2013年11月14日夜间患者出现精神亢进、胡言乱语,并出现幻视、幻觉,行头颅CT提示未见异常.

    作者:赵淑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临床上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式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的分成传统组和全面组,每组有患者50例,其中传统组患者接受一般的日常护理措施,而全面组患者在一般日常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面的综合优质护理措施,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全面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和传统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另外,全面组经过治疗基本治愈28例,好转21例,死亡1例,传统组基本治愈19例,好转38例,死亡3例.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综合护理配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的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史青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相关资料,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以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的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1966例,献血反应者15例,美国科安比司特公司提供的Trima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一次性管路耗材采集者1802人,献血反应者11例;3003名男性献血者献血反应者21人,765名女性献血者反应者5人;首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者579人,献血发应者9人,多次捐献者3189人,献血反应者17人.结果:MCS+血细胞分离机和Trima血细胞分离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男女献血者机采献血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初次献血者和多次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率有显著性差异,初次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率高于多次献血者.结论:根据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时提出对策,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纪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