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须知

杨昌群

关键词:致敏性, 过敏试验, 阳性, 阴性
摘要:青霉素类药物是当今社会首选的广谱抗生素,本类抗生素它不耐酸,他的作用与血液浓度有关,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起抑菌作用.该类药用途广、疗效高,是很多疾病抗菌消炎的首选药.但该类药物具有很强的致敏性,胃肠外用药比口服用药更易过敏,而我们大部分都是选择静脉给药或肌肉注射.为了安全有效的用好该类药品,我们时刻都要牢记好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和护理知识.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千金胶囊对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妇科千金胶囊对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为妇科千金胶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并应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满4个疗程的患者按照治疗前的中医分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进行型间比较.结果:13例患者中途退出,其余487例进入结果分析.所有患者分为4种证型,其中湿热阻滞型173例,湿淤互结型126例,寒湿凝滞型79例,气滞血淤型109例.各型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后其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其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各型症状体征积分降低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湿热阻滞型、湿淤互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淤型,各型之间比较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0.01));治愈率、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阻滞型、湿淤互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淤型,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 2=39.9373,P<0.01).结论:妇科千金胶囊对各种中医证型的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存在疗效差异,其中对湿热阻滞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疗效佳.

    作者:肖尚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胶的现代研究进展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而制成,与人参、鹿茸并称为“滋补三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程.阿胶味甘,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证的治疗.阿胶的现代研究较多,现就其化学成分研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侯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是由免疫介质、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作为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是儿科比较常见的小儿慢性疾病.2004年我国对小儿哮喘的调查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个别地区则高达5%.而且有日益增高的趋势.目前,小儿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作者:舒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电话随访在危重症婴幼儿延伸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危重症婴幼儿延伸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6月共760例患儿在出院后三周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前1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同时认真填写随访登记本,于患者出院后3天内开始第1次电话随访,其后每周1次,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均及时总结反馈.结果:出院患儿3次随访资料分析总结:①赞同随访者693例,占随访患者的91.1%;②出院3周内按时复诊707例,占随访患者的93 0%;③能及时得到伤口护理指导者453例,得到合理饮食指导者381例.④625例对随访质量满意,占82.2%;⑤对自身疾病了解552例,占随访患者的72.6%.结论:在开展电话随访后患者满意率及就医依从率均明显提高,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再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下降从而节约医疗卫生保健费用,同时为医院以及科室争取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葆荣;宋庆欣;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经阴道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体温.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具有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具有微创手术的良好特性,并各有适用指征及特点而不可完全互相替代,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熟练的阴式手术技巧,经阴道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法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法治愈慢性鼻窦炎所致中鼻甲、下鼻甲肥大46例

    慢性鼻窦炎而致的中、下鼻甲肥大引起鼻窦炎而致头痛、鼻塞,嗅觉障碍、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下降、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中下鼻甲肥大堵塞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漏斗筛泡、前组筛房中鼻道半月裂孔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等该部位易受鼻及鼻窦炎性病变的侵犯,而本身的引流和通气障碍又是引起和加重各鼻窦慢性炎症的主要原因,因而解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后引流改善炎症消退.慢性鼻窦炎引起中下鼻甲肥大,进一步加重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二者互为因果.应用30%三氯乙酸溶液棉球涂抹肥大的鼻甲,解除窭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后引流改善炎症消退,不破坏鼻腔结构,手术简单、不引起出血,头痛、以及空鼻症,不影响患者工作,.使鼻腔功能恢复,达到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

    作者:胡宜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治疗及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愈后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药物组、子宫动脉检塞术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观察疗效及随访生活质量.结果:与药物组比较,手术1、2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手术2组优于手术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药物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低于手术1、2组,情感功能得分优于手术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成功率好,米非司酮对患者预后情感功能改善明显,可能与手术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关.

    作者:都海波;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结合平时教学实践,作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等几个方面阐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赵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腓骨下段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分析腓骨下段骨折对踝关节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表现.方法:取30对同龄同种猪后肢建立腓骨下段骨折模型,其中随机抽取10对猪后肢作为一组,分为三组,每组有10例实验例数和10例对照例数,第一组为腓骨下段近端骨折,第二组为腓骨下段中段骨折(外踝韧带以上的位置),第三组为腓骨下段远端骨折即腓骨尖(包含距离踝尖2厘米以内的部分,外踝韧带以下的位置),三个组对稳定性进行组间比较及组内对照.结果:三个组腓骨下段的骨折对踝关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踝关节稳定性影响大的是腓骨尖骨折.

    作者:宋思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对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儿童水痘患儿64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研究组患儿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对照组患儿则采用常规的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谭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诊导医分诊护士在医院及患者中的职业和人文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大潮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日渐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要求.防病、治病、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高水平的健康、渴求好的医疗和护理,已成为人们生活不断中不可缺少的大事.因此,这就要求各级医院的导医分诊服务必须转变思想和服务理念,护士不仅仅要做到热情周到,更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全面的医疗信息[1],为患者提供需要、迫切的专业服务.要想做好这些工作,耐心且准确的为患者咨询答疑,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导医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建立新型的导医分诊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使导医分诊护士做到职业角色化、服务规范化[2].早在十九世纪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就提出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近代多数研究者也认为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对人类的关怀和照顾他人的品质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作者:韦志一;虞灵梅;郝光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光疗对新生儿血清钙的影响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钙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资料,按胎龄分为足月儿及早产儿两组,足月儿60例,早产儿40例,根据两组患儿光疗前后测定的血清钙水平,比较两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足月儿和早产儿经过蓝光治疗后血清总钙和游离钙均下降(P<0 01),早产儿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30 0%,足月儿为1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新生儿接受光疗时易发生低钙血症,其中早产儿比足月儿发生率更高,光疗时应监测血钙浓度,必要时补钙.

    作者:李艳辉;牛春艳;马世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药物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总结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间的相关性.结果:27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有18例患者经过停药及更换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缓解;7例患者不良反应十分严重,经过及时的抢救脱离生命危险;2例不良反应患者年龄较大,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引起了急性心力衰竭.结论: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与其不合理用药有直接关系,其中药物使用剂量、同类药物配伍等不科学会直接引起不良反应;适当加强药品使用管理与用药后不良反应监测,可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

    作者:吴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在子宫内膜异症中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外的部位,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引起不孕、慢性盆腔炎、痛经、甚至急腹症等症状,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生育年龄及生活质量,由于其在生物学上的行为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因此被称为“有恶性行为的良性疾病”.近年发现细胞凋亡的异常在EMT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由多个细胞因子及一些基因产物参与的一种自主的、有序的细胞凋亡形式.通过细胞凋亡,机体可以去除损伤、衰老和突变的细胞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作者:闫清波;金延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肺炎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常规肺炎护理基础上给予评估、饮食、用药及心理的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时给予其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程纪文;刘志梅;薛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护理水平促进肾移植供体术后康复.方法:对移植肾供体精心细致科学的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结果:70例移植肾供体恐惧心理明显减轻,康复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精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使移植肾供体恐惧心理明显减轻,缩短了康复时间.

    作者:李小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种增强粘接效果托槽的设计

    目的:对脱落托槽应用新的处理方法以增强粘结强度.方法:磨除法处理残余粘结剂,并在托槽底板上制备通孔与裂沟.结果:临床重粘托槽27例,目前无脱落者.结论:该处理方法可明显增强自体脱落托槽重粘效果,仍需有待进一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王振林;王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提高手术室安全护理水平探讨

    手术室是医院十分重要的治疗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安全护理水平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手术室安全护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作者:赵向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瘫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与探讨

    近年来,随着脑瘫患儿的逐年增多,综合康复治疗项目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康复,营养脑细胞药物静脉点滴,肌内注射,穴位皮下封闭注射,针灸治疗等己成为必不可少的康复项目.然而,在这大量的针刺操作过程中,由锐器损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实,有些疾病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锐器损伤后血源性感染传染病的危险远大于其他途径,而目前对于锐器损伤引起的这些疾病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一旦感染上疾病就意味着家庭、工作、生活的改变.因此,康复治疗人员应对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高度重视.

    作者:禹德辉;韦东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住院患者麻醉处方为依据,对麻醉药品的用法、用量和用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盐酸哌替啶使用频率为56.99%,吗啡制剂使用频率为40.28%,可待因使用频率为2.73%.结论: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部分品种用药结构不合理.

    作者:尚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