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

杨江华

关键词:胎膜早破,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对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62例,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措施和临床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的孕妇经精心观察和护理后,阴道生产42例,剖宫产20例,所有孕妇均住院4~15d后康复出院,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展开全方面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能够减少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体温监测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人保持一定的休温,是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体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酶的参加,而酶却必须在适应的条件下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如体温低于或高于这个适宜温度,都会降低酶的活性.假如人体平均体温低10℃,则它的代谢率就降低2倍以上.温度过高,酶的活性也降低,甚至使机体受到严重损害.因此,保持一定的体温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基层避孕药具的使用发放工作现状及对策

    在基层,人们信息渠道少,这些地方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是否到位,服务是否落实,它直接关系到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减少和避免意外妊娠、保护育龄妇女身体健康和人口计划的完成,本文针对目前避孕药具使用发放现状、影响药具使用率及发放到位率的原因及如何提高避孕药具使用率和发放到位率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一点探索.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患儿59例,随机分成2组: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果糖二磷酸钠(FDP)对照组,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果糖二磷酸钠100 ~ 250mg/(kg·d)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0.5g/次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7% (X2 =3.082,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循环改善、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恢复、心肌酶谱恢复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高晓旭;郝健;李春平;黄淑芹;张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腺性膀胱炎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腺性膀胱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膀胱镜取活检确诊.8例患者行抗炎治疗+膀胱灌注;35例行经尿道电灼术+膀胱灌注.住院时间为4-20d,中位住院时间为9天.31例患者获得2年随访,其中5例复发(16 1%).3例未获得随访者,因症状再次出现回院就诊确诊复发.结论:膀胱镜加病理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金标准.对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定期随访和复查能及时监测病情.

    作者:范学勇;陈雪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癌保乳术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本院近年来收治32例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均行保乳手术(局部完整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行辅助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3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72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患侧乳房外形满意,无放疗后乳房纤维化、挛缩.患侧肢体活动良好,无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结合术后综合治疗近、远期临床疗效均满意,美容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旱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24例乙肝感染者就医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感染者就医依从性及其造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江苏省重大传染病综合示范区泰兴、丹阳和张家港部分社区224例HB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研究.结果:有28.6%的人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对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进行复查;18.3%的人不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到合理饮食;不能根据自己的病情,保证充足休息的人占23 2%;很少和从不进行适当锻炼的人占到46.0%.由于对乙肝健康知识的缺乏和健康意识的不足,导致乙肝感染者的就医依从性不好,与家庭的经济收入没有明显联系.结论:需加强对乙肝感染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心理干预、随访以及很好的社会支持,帮助乙肝感染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丁小磊;朱立国;翟祥军;朱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评价慢性病保健模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对慢性病保健模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8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采取慢性病保健模型进行管理;管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管理前后,观察组在饮食、盐摄入量、舒张压、体质指教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慢性病保健模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及其他健康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指导,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

    作者:周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社区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社区护理.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2例,予以社区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年的期间内有38例患者不需施行输液的治疗、有12例患者发病3-4次/年降低到1-2次/年,且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病情.结论:将社区护理予以老年慢性的支气管炎患者可将护理效果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仇平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患病率高的慢性迁延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治疗和支持.而长期照料精神分裂症患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其亲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作为刺激源导致亲属的心理负担加重[1].从而,患者亲属成为一些精神疾病及心身疾病的高危易患者,需要我们引起关注和重视.为此,我们通过对曲靖市三院近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天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梗死事件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组患者67例,健康对照组30例,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分为无斑块组8例,稳定斑块组16例,不稳定斑块组43例,所有受试者测定RDW值.结果:①脑梗死组R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梗死组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RDW值分别为12.43±0.66、12.49±0.48、13.38±0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RDW值明显增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性有关,可以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庞荣;李东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0例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5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度治疗方法.结果:住院期间,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其余心脏功能明显好转.结论:以早期、联合、适量使用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为治疗的主要措施,辅以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临床症状可明显缓解.

    作者:翁一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做好门诊分诊工作体会

    门诊分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在医院,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门诊分诊护士,他们的言谈举止、人格素质会给患者留下第一印象.这一印象影响患者就诊时的情绪、心态.因此,研讨门诊导诊趋势于人文动态发展思路,有着实际的临床工作意义.

    作者:刘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危孕妇及体弱儿管理模式优化分析

    高危妊娠是导致新生儿死亡以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也是加强孕期管理与保健的重点环节.加强对高危孕妇的产前管理是减低孕产妇死亡以及婴儿死亡的重要措施.高危妊娠孕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不仅会威胁到母亲的生命安全,也会威胁到胎儿的生命健康.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进一步做好高危妊娠和体弱儿管理工作,我院根据本县乡场高危孕产妇及体弱儿情况补充制定如下管理措施: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

    目的:减少纵隔肿瘤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方法:自2002年-2012年在电视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18例,探查和组织活检8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可明显减少开胸手术带来的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汉江;徐宗祥;王东;饶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3年燕山石化区4702例宫颈癌筛查结果报告

    目的:了解燕山石化区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情况.方法:采用三阶梯诊断方法(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4702例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总患病率为0.81%.结论:宫颈病变仍危害本地区妇女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密切关注本地区的宫颈癌防治工作.

    作者:金月英;孟繁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共25个溃疡为传统换药方法,清创消毒后无菌纱布包扎,有炎症者用1%庆大霉素湿纱布填充溃疡后包扎;观察组20例共28个溃疡采用同样的换药方法,加用康复新液湿纱布填充溃疡面后包扎,观察两组患者皮肤创面的愈合时间,溃疡面积.结果: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22.1±5.4天;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2.3±3.7天.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湿敷治疗皮肤溃疡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欧阳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住院药房片剂、胶囊剂剥药方式的改进

    目的:对住院药房片剂以及胶囊剂的剥药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探究.方法:对本院10种不同的片荆和胶囊剂分别采取工作人员传统的手工剥药方式和机械剥药方式进行剥药,对二者的剥药速度和以及相关的剥药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通过对本院10种不同片剂和胶囊剂各进行4000粒的剥药测试,发现机械剥药的方式不仅速度较人工剥药方式快,而且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以及相关剥药费用,同时还减少了手工剥药产生的药品污染现象.结果:对住院药房片剂和胶囊剂采取机械剥药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剥药效率,使得相关剥药费用大为降低,节约了人力资源和运营成本,减少了药品污染的现象.

    作者:范丽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肥胖儿童体重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肥胖儿童体重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在深圳20个调查点中随机抽选20个社区80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家长进行有关儿童肥胖知识、态度、行为(KAP)的调查.结果:影响父母营养知识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对肥胖症危害的认知态度.结论:加强对家长营养教育对改善肥胖儿童的体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赖莉霞;刘西韶;李碧云;刘倩如;王燮衡;曹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有35例患者给予开腹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在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及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而且对身体的损伤较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作者: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结核诊断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初治患者给予2RHZE/HER抗痨治疗,对复治患者给予3DLVE/6DLE抗痨治疗.结果:治疗后,70例呼吸功能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空洞缩小4例,闭合5例,无变化2例;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19例,无变化7例;痰涂片转阴2个月17例,3个月8例.结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时,在抗炎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时,要针对性的给予抗痨治疗.在给药中,要先积极抗感染、平喘、解痉、恢复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功能后,再适当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

    作者:郝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