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王前;裘宇蓉;李珉珉
目的分析、查找留置导尿中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3月~2002年2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留置导尿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152例患者中有57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37.5%,低于我科既往的发生率46.6%P<0.05).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适应症,严格无菌操作,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预防留置导尿感染是可能的.
作者:周宏珍;尹凤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改进AdEasy系统,使之更简便、高效、快捷.方法pAdtrack经酶切线性化后,转化经氯化钙处理的感受态AdEasier-1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后将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荧光显微镜下细胞中重组腺病毒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应用氯化钙法由pAdtrack转化AdEasier-1细菌,可获得极高比例的(20/20)阳性重组腺病毒克隆.结论应用改进后的AdEasy系统构建腺病毒相比于传统AdEasy系统,方法更简便、成功率更高、实验周期更短、对实验室的条件要求低.
作者:汤福祥;郑权;黄宗海;张庆国;车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蚕蚀性角膜溃疡、病毒性角膜溃疡、睑球粘连38例(52眼),术后随访3~12月.结果38例术后均未见新鲜羊膜植片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翼状胬肉及角膜溃疡患者在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睑球粘连者恢复了眼球的运动功能.结论新鲜羊膜移植可有效地用于角结膜的重建,充分清除眼表的病变组织和羊膜移植片的缝合固定,对羊膜移植重建眼表功能极其重要.
作者:罗海燕;彭庶民;王永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低热高压法制作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支架在体外降解后生物力学和固有粘滞系数等的变化.方法将空隙率为90.0%和92.5%的PLGA在37℃生理盐水中降解观察8周,每周进行体积、质量丢失、粘滞系数衰减和抗压强度测试,同时观察降解液酸度变化.结果两组支架的质量丢失差异显著,各组粘滞系数在第1周后逐渐衰减,至第6周时衰减一半.支架抗压强度自第4周起减至原来的1/2,外形在4~8周观察期间发生显著坍塌.降解液中的pH值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在6.0~6.5之间,在前4周90.0%组比92.5%组pH值低,其后没有差别.结论低热高压法制作的PLGA支架生物力学性能是稳定的,半衰期为6周,适于在组织工程实验中应用.
作者:余斌;高成杰;全大萍;卢泽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化趋势和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对耐药株是否有抑酶增效作用.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与梯度浓度MIC法(Etest法)对分离的60株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试与分析.结果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在55.0%以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对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比不加酶抑制剂的单纯抗生素强(P<0.001);加酶抑制剂舒巴坦的抗生素(2种)对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加克拉维酸(2种)和三唑巴坦(1种)的抗生素,平均秩次分别为7.38、643、5.57、5.47和5.50.舒巴坦与头孢哌酮复合剂的MIC90值降低到头孢哌酮的MIC90值的1/21,MIC50值降低到1/170;舒巴坦使头孢哌酮、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由均为75.0%下降到5.0%和24.0%.结论不动杆菌属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舒巴坦与头孢哌酮的复合剂对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明显增高,可作为不动杆菌属所致院内感染防治的首选药.
作者:王露霞;石凌波;徐德兴;曾丽英;罗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与美洛昔康(MLX)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使用MTX的合理剂量.方法将32例AS患者分成A、B两组,A组14例,B组18例.A组给予MTX(12.3±3.6)mg,口服,次/周,B组给予MTX(21.3±3.2)mg,口服,次/周;两组患者均给予MLX 7.5 mg/d.共治疗3月.结果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A组总有效率为78.6%,B组总有效率为88.9%;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50.0%,B组83.3%,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TX与MLX联合应用治疗AS,疗效良好;其疗效与MTX剂量不存在相关性,但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MTX以小剂量为宜;在短时间(3月)内,MLX不增加MTX的毒性作用.
作者:谢锐龙;李晓昊;康贤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煎剂改成片剂后治疗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9例门诊内痔出血患者口服痔然消片治疗6 d,并以痔宁片作为对照,计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出血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计分均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痔然消剂改成片剂后对内痔出血仍有显著疗效.
作者:钱忠秀;李胜龙;尹廷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年间甲状腺手术并发急性呼吸道梗阻10例的发生原因,诊断要点,防治措施及其经验教训.结果11年间共施行甲状腺手术3 186例,发生呼吸道梗阻10例,发生率0.31%,其中气管软化2例、血肿压迫5例、气管痉挛2例、痰液阻塞1例;行气管切开或插管6例、清除血肿4例;成功9例,死亡1例.结论血肿压迫、气管软化等是甲状腺手术并发急性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必须及时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作者:陈卫军;邓燕;梁兆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颈椎保留终板与去除终板状态下不同位点生物力学特性的分布规律,评价颈椎终板在前路融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将骨密度无差异的42例人体新鲜颈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终板组24例,去除终板组18例),对每一终板平面上22个特定的测试点进行压缩实验,直径2 mm的半球形压头以0.03 mm/s的速度垂直于终板平面下压2mm,由所得的力-位移曲线计算出大压缩力及刚度,采用t检验、析因分析及SNK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椎上、下终板保留终板组与去除终板组之间的大压缩力及刚度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颈椎后部是保留终板组颈椎上终板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颈椎外侧区是颈椎下终板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去除终板组颈椎后部是上终板平面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颈椎后外侧是下终板平面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结论颈椎终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手术或改进椎间植入物设计时应考虑到此作用.
作者:李鉴轶;朱青安;原林;赵卫东;林荔军;张美超;黄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CT随访观察,探讨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早期肝实质放射性损伤的CT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13~28 d内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量为35~65(49.88±7.23)Gy.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6个月复查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表现,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靶体积、照射野数量、照射剂量及分割剂量的关系.结果31例患者(占59.6%)CT呈现与照射区分布一致的低密度区.照射剂量、分割剂量、照射靶体积对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对放射治疗后早期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发生与否的影响无显著意义.结论治疗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与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有明确相关关系,随着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增加,发生几率增加.
作者:刘英;陈龙华;郑小康;吕国士;巩湘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取卵(OPU)日卵泡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及性激素的含量与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90例COH周期OPU日卵泡液中TGF β1和性激素的含量,卵泡液按相应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受精情况和妊娠结局分组.结果成熟组卵泡液中TGF β1、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水平高于未成熟组[(2 824.4±1 414.4)pg/mlvs(2 015.0±1 191.7)pg/ml,(0.71±0.35)mIU/mlvs(0.54±0.21)mIU/ml,(3 837.1±942.8)ng/mlvs(3 188.1±617.4)ng/ml,均为P<0.05];受精组卵泡液中TGF β1、LH和孕酮浓度均明显高于非受精组;妊娠组卵泡液中TGF β1和LH浓度明显高于非妊娠组[(3 547.4±1 536.3)pg/mlvs(2 169.2±1 180.4)pg/ml,(0.74±0.25)mIU/mlvs(0.52±0.29)mIU/ml,均为P<0.05].雌二醇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COH周期OPU日卵泡液中适量的LH和孕酮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TGF β1和LH浓度与相应卵泡的卵母细胞成熟及其后的受精和妊娠结局有关.
作者:葛明晓;李红;邢福祺;孔令红;陈士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首先对近20年来我国在经络本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与评价.指出若长期在宏观(组织解剖学)层面上难以找到经络的物质存在,应努力在多层面、多学科交叉领域系统开展研究;特别是在微观层面,只有充分借助细胞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成果,构筑研究平台,方能有所创新和突破.作者强调经络本质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对调控人体经络生理网络的信息载体上,并且根椐细胞信号转导的理论和相关实验数据指出,当针刺穴位时,细胞所产生的Ca2+振荡(在胞内)和Ca2+波(在胞间)的幅频信号中可能蕴含有经络通路和生理功能调节信息;Ca2+通过与其结合的蛋白(如钙调素CaM等)参与了人体从生殖、代谢、肌缩运动,直至认知、记忆的几乎所有生命过程.因此,作者认为Ca2+以及配合针刺实现在细胞间Ca2+波接力传递的三磷酸肌醇(IP3),可能就是人们长期探寻的调控人体经络网络的信息载体,它们联同在经线上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构成了经络的物质基础.作者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途径和实验方法.
作者:邓亲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口服5-氨基水杨酸(5-ASA)壳聚糖胶囊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与在结肠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在轻度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给大鼠口服5-ASA壳聚糖胶囊3粒(1.6mg/粒),对照组口服5-ASA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1 ml(4.8mg).于给定的时间间隔从大鼠心脏取血,并取出结肠组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液及结肠中药物的浓度.结果壳聚糖胶囊组血清中的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12)是对照组AUC0~12的0.62倍;而结肠组织中壳聚糖胶囊组AUC~12是对照组AUC0~12的3.62倍.结论5-ASA壳聚糖胶囊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靶向释药特性.
作者:李国锋;陈建海;刘立捷;郭丹;晏媛;许重远;陈志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结节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节病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7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例,无症状者2例.X线及胸CT提示双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者13例,12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升高,血沉加快者10例,结核纯蛋白衍化物试验仅1例阳性.结论肺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成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上应综合其临床表现、胸部X片、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作者:黄文杰;李伟峰;徐虹;方怡;李志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软脂酸诱导体外原代培养胰岛细胞的凋亡,初步探讨软脂酸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机制.方法应用分离的体外单层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与不同浓度软脂酸(分别为0、0.125、0.250、0.500mmol/L)共同孵育48h,用放免法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PI/Hoechst33342双染法荧光显微镜观察胰岛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结果0.250、0.5mmol/L软脂酸可抑制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细胞的凋亡.结论软脂酸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凋亡程度与游离软脂酸浓度有关.
作者:姜一真;薛耀明;邓燕;朱姿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LC)失代偿期伴腹水患者,以及患者经治疗腹水消退后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了解NPY与肝功能及腹水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法检测LC失代偿期伴腹水患者20例的血浆NPY水平,以及腹水消退后血浆NPY水平.结果LC腹水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腹水消退后血浆NPY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1),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LC患者血浆NPY水平的下降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有关,血中NPY的减少可能参与了LC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腹水的形成.
作者:李根武;伍灵达;朱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症状性肾囊肿的超声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红霉素加普鲁卡因作硬化剂,B超引导下作肾囊肿穿刺注射治疗.结果操作成功率高,治疗有效率96%,复发率低.结论B超引导下穿刺注射红霉素加普鲁卡因治疗肾囊肿定位准确,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作者:区向新;徐亚文;郑少波;李虎林;张凤林;刘春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对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1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在移植第-7天至第+30天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前列素E1脂微球,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1例病人中只有2例在第+18、+21天发生肝静脉闭塞病.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对预防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宋朝阳;李玉华;郭坤元;吴秉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基因遗传缺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对76例经腹腔镜或手术证实为内异症的患者(内异症组)和80例非内异症的妇科手术患者(对照组)的GSTM1基因型进行检测.两组均为广东籍汉族妇女.结果GSTM1空白基因型频率在内异症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65.8%和46.3%,差异具有显著性(x2=6.03,P=0.014).GSTM1空白基因型的个体患内异症的风险是GSTM1非空白基因型个体的2.24倍(OR=2.24,95%CI=1.17~4.27).结论GSTM1基因缺失可能是广东汉族妇女内异症发病的危险性因素之一.
作者:彭冬先;何援利;丘立文;杨芳;林敬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下咽癌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2与下咽癌组织生物学行为、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2例下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MP-2抗体的表达,按不同的标准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下咽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3.1%;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与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发生转移组与未发生转移组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染色阳性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MMP-2与下咽癌的转移有关,并且可能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琦;李湘平;梁勇;刘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