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鉴轶;朱青安;原林;赵卫东;林荔军;张美超;黄文华
目的探讨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化趋势和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对耐药株是否有抑酶增效作用.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与梯度浓度MIC法(Etest法)对分离的60株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试与分析.结果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在55.0%以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对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比不加酶抑制剂的单纯抗生素强(P<0.001);加酶抑制剂舒巴坦的抗生素(2种)对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加克拉维酸(2种)和三唑巴坦(1种)的抗生素,平均秩次分别为7.38、643、5.57、5.47和5.50.舒巴坦与头孢哌酮复合剂的MIC90值降低到头孢哌酮的MIC90值的1/21,MIC50值降低到1/170;舒巴坦使头孢哌酮、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由均为75.0%下降到5.0%和24.0%.结论不动杆菌属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舒巴坦与头孢哌酮的复合剂对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明显增高,可作为不动杆菌属所致院内感染防治的首选药.
作者:王露霞;石凌波;徐德兴;曾丽英;罗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自行研究的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HHK-PLA)骨科内固定棒进行力学强度测试和动物体内降解研究.方法(1)利用MTS-858Mini Bionix型生物力学测试机分别对20根HHK-PLA棒的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进行测试,了解HHK-PLA骨科内固定棒的力学性能.(2)36个HHK-PLA棒试件随机植入18只SD大鼠双侧脊旁皮下组织中,分别于术后1、2、4、8、12、16、20、24、28周取出,测量质量损失,了解HHK-PLA在大鼠体内的降解情况.结果(1)HHK-PLA骨科内固定棒具有良好的初始机械力学强度,其剪切强度为241 MPa,弯曲强度为358MPa,弯曲模量为13GPa.(2)HHK-PLA在大鼠体内可以良好的降解,早期降解较慢,而晚期降解较快.结论HHK-PLA骨科内固定棒具有良好的初始力学强度,且在体内可以良好的降解,有望在将来用于四肢承重骨的内固定.
作者:尹东;原林;赵卫东;余磊;李鉴轶;戴景兴;潘刚明;张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结节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节病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7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例,无症状者2例.X线及胸CT提示双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者13例,12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升高,血沉加快者10例,结核纯蛋白衍化物试验仅1例阳性.结论肺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成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上应综合其临床表现、胸部X片、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作者:黄文杰;李伟峰;徐虹;方怡;李志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SARS冠状病毒广东株多聚酶基因片段的异质性,建立RT-PCR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方法,为SARS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合成针对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基因区段的特异性引物,从广东省SARS病人及疑似病人标本中提取RNA,经反转录和巢氏PCR扩增出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对这些片段克隆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将序列与SARS冠状病毒和其他已知冠状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多例SARS病人痰、咽拭子或血液标本中得到RT-PCR阳性片段,随机选取其中8例经克隆和DNA序列分析证实均为SARS冠状病毒序列(同源性100%),而所有阴性参照标本RT-PCR均为阴性.克隆片段BNI109与已知冠状病毒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进行分析显示,该片段与牛冠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和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rus,MHV)同源性高,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高达75%.结论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基因片段BNI109的保守性极强,适合建立RT-PCR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
作者:杨洁;王战会;陈金军;侯金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们应用新引进的透照法曲张静脉动力创削术(TIPP)治疗了1例双下肢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晓霞;林智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应用间歇二次谐波成像结合声学定量方法与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测量阻力指数方法对移植肾急性排异时血流灌注诊断的价值.方法建立8例犬异体移植肾急性排异模型,进行经静脉声学造影及声学定量和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测定阻力指数,同时进行血清肌酐(Cr)监测.结果声学定量分析所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的灌注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PI)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所得阻力指数(RI)与血清Cr值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72和0.708;PI-Cr、AUC-Cr相关程度较RI-Cr相关程度高.结论间歇二次谐波成像技术是检测异体移植肾血流灌注的有效手段,结合声学定量分析技术所获得的TIC参数较RI与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作者:李卓;龚渭冰;刘红梅;崔忠林;黄红波;孙煦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5种基底料对银汞合金修复后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和变形影响.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基底厚度均为0.5 mm,银汞合金厚2mrn,采用合面中央集中加载,计算窝洞侧壁牙体组织上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结果高应力集中和较大水平变形主要发生在洞底线角局部,低弹性模量基底材料可以加剧这一趋势.普通型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和氢氧化钙组局部的大压应力集中是磷酸锌水门汀组的3.3倍,是玻璃离子和加强型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组的2倍.变形较磷酸锌水门汀组增加了40%,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增加了25%.结论不同弹性模量的基底料对银汞合金充填后牙齿的强度有明显影响,弹性模量越低,局部牙体组织内产生的应力越高,断裂的可能性越大,从力学性能上看,磷酸锌水门汀是目前临床上常用基底料中为理想的.
作者:赵守亮;张少峰;李芸;刘晗;王美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性翼状胬肉、蚕蚀性角膜溃疡、病毒性角膜溃疡、睑球粘连38例(52眼),术后随访3~12月.结果38例术后均未见新鲜羊膜植片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翼状胬肉及角膜溃疡患者在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睑球粘连者恢复了眼球的运动功能.结论新鲜羊膜移植可有效地用于角结膜的重建,充分清除眼表的病变组织和羊膜移植片的缝合固定,对羊膜移植重建眼表功能极其重要.
作者:罗海燕;彭庶民;王永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CDS)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42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Tv-CDS结果,并将肌层浸润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分析子宫内膜癌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声像图特征.结果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95.24%,判断肌层浸润的检出率为9333%,准确判断出80.95%患者的肌层浸润深度.结论TV-CDS能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谭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下咽癌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2与下咽癌组织生物学行为、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2例下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MP-2抗体的表达,按不同的标准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下咽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3.1%;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与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发生转移组与未发生转移组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染色阳性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MMP-2与下咽癌的转移有关,并且可能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琦;李湘平;梁勇;刘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颈椎保留终板与去除终板状态下不同位点生物力学特性的分布规律,评价颈椎终板在前路融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将骨密度无差异的42例人体新鲜颈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终板组24例,去除终板组18例),对每一终板平面上22个特定的测试点进行压缩实验,直径2 mm的半球形压头以0.03 mm/s的速度垂直于终板平面下压2mm,由所得的力-位移曲线计算出大压缩力及刚度,采用t检验、析因分析及SNK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椎上、下终板保留终板组与去除终板组之间的大压缩力及刚度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颈椎后部是保留终板组颈椎上终板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颈椎外侧区是颈椎下终板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去除终板组颈椎后部是上终板平面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颈椎后外侧是下终板平面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结论颈椎终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手术或改进椎间植入物设计时应考虑到此作用.
作者:李鉴轶;朱青安;原林;赵卫东;林荔军;张美超;黄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安全、可定量的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以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HSA-AGE)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NF-κB/P65免疫化学染色后,分析细胞NF-κB/p65核/浆的阳性染色比,以经典的凝胶迁徙率泳动分析法作对照.结果HSA-AGE可激活HUVECNF-κB,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两种方法检测的趋势一致.结论免疫化学染色的图像分析法可用于定量检测NF-κB的活性.
作者:张桂林;刘尚喜;邓燕;申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取卵(OPU)日卵泡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及性激素的含量与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90例COH周期OPU日卵泡液中TGF β1和性激素的含量,卵泡液按相应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受精情况和妊娠结局分组.结果成熟组卵泡液中TGF β1、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水平高于未成熟组[(2 824.4±1 414.4)pg/mlvs(2 015.0±1 191.7)pg/ml,(0.71±0.35)mIU/mlvs(0.54±0.21)mIU/ml,(3 837.1±942.8)ng/mlvs(3 188.1±617.4)ng/ml,均为P<0.05];受精组卵泡液中TGF β1、LH和孕酮浓度均明显高于非受精组;妊娠组卵泡液中TGF β1和LH浓度明显高于非妊娠组[(3 547.4±1 536.3)pg/mlvs(2 169.2±1 180.4)pg/ml,(0.74±0.25)mIU/mlvs(0.52±0.29)mIU/ml,均为P<0.05].雌二醇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COH周期OPU日卵泡液中适量的LH和孕酮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TGF β1和LH浓度与相应卵泡的卵母细胞成熟及其后的受精和妊娠结局有关.
作者:葛明晓;李红;邢福祺;孔令红;陈士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SARS冠状病毒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对临床病例样品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鉴定SARS冠状病毒.提取样品RNA,用巢式PCR外侧下游引物进行反转录,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巢式第一次、第二次PCR.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被检样品扩增出特异片段,经测序验证确实来自SARS相关冠状病毒.Blast比较结果与SARS冠状病毒多伦多株相应片段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结论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验证在非典型肺炎患者标本中存在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序列,证实该法不失为一种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快速、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王艳;马文丽;宋艳斌;肖维威;张宝;黄海;王洪敏;马晓冬;郑文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CT随访观察,探讨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早期肝实质放射性损伤的CT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13~28 d内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量为35~65(49.88±7.23)Gy.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6个月复查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表现,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靶体积、照射野数量、照射剂量及分割剂量的关系.结果31例患者(占59.6%)CT呈现与照射区分布一致的低密度区.照射剂量、分割剂量、照射靶体积对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对放射治疗后早期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发生与否的影响无显著意义.结论治疗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与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有明确相关关系,随着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增加,发生几率增加.
作者:刘英;陈龙华;郑小康;吕国士;巩湘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兔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 min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干预结束后0、3、8 h在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在干预结束后3 h即出现创伤性水肿改变,干预结束后8 h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干预结束后8 h才出现明显的水肿,但水肿呈现进一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性脑水肿高峰的出现,但发生的创伤性脑水肿重于单纯创伤.
作者:杨立斌;余新光;荆俊杰;林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与美洛昔康(MLX)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使用MTX的合理剂量.方法将32例AS患者分成A、B两组,A组14例,B组18例.A组给予MTX(12.3±3.6)mg,口服,次/周,B组给予MTX(21.3±3.2)mg,口服,次/周;两组患者均给予MLX 7.5 mg/d.共治疗3月.结果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A组总有效率为78.6%,B组总有效率为88.9%;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50.0%,B组83.3%,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TX与MLX联合应用治疗AS,疗效良好;其疗效与MTX剂量不存在相关性,但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MTX以小剂量为宜;在短时间(3月)内,MLX不增加MTX的毒性作用.
作者:谢锐龙;李晓昊;康贤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症状性肾囊肿的超声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红霉素加普鲁卡因作硬化剂,B超引导下作肾囊肿穿刺注射治疗.结果操作成功率高,治疗有效率96%,复发率低.结论B超引导下穿刺注射红霉素加普鲁卡因治疗肾囊肿定位准确,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作者:区向新;徐亚文;郑少波;李虎林;张凤林;刘春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制备抗p53蛋白卵黄抗体.方法原核表达p53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产蛋母鸡.结果融合蛋白能有效刺激母鸡产生抗体,末次免疫后其卵黄抗体滴度达到1:106,并且能维持较长时间.结论本文介绍的方法是一种简便、经济、特异、高效、均一、来源充足的抗体产生方法.
作者:吴敏;陈清;王雅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化及正常肝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8例肝癌周围纤维化肝组织和12例正常肝脏组织中AT1RmRNA的表达,同时逆转录AT1R特异性片段和内参片段(GAPDH),以二者的积分吸光度比值作为该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纤维化肝组织AT1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1.27±0.45vs 0.71±0.21,P<0.01).结论AT1R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卫卫;杨希山;吴平生;王捷;张宏斌;李旭;郑文岭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