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英
目的:探索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38例褥疮病人全部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创面情况分别采用湿性暴露方法和湿性包扎方法.结果:本组38例,痊愈26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达100%.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方法简单,经济、方便、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增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已经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因此,发展和探讨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科学护理,对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12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口服四物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9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莘尚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龙城区手足口病患病资料进行分析,对典型病例现场采集便标本,查找病源体.结果:龙城区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全部病例共5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 10万,农村高于城市,病例以1-4岁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的82.3%,病例集中在4-7月份,占报告病例的86.5%,男女发病之比为1.3:1,男性高于女性,便标本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EV71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以4周岁以下儿童为主,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应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加强疫情预警工作,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典型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作者:修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女,38岁.体重52kg,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入院.3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脐周疼痛,腹痛呈持续性胀痛,不伴背部放射痛,无恶心及呕吐,无腹胀腹泻,无胸闷及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疼痛持续加重,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门诊查血常规提示血白细胞分类升高,收入住院.大小便正常,曾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查体:T36℃,P 78次/min,R 20次/min,BP118/80mmHg,体形适中,腹稍显丰满,脐部、右上腹见陈旧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疤痕,全腹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作者:胡小东;刘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急诊科的救护能力反映了整个医院的质量管理及医疗水平.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护理工作的前线.急诊科急、危、重患者多,工作节奏快、事发突然、患者及家属情绪急躁,极易引发护理纠纷.加强对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避免差错事故、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作者:谭梦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直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已400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1].这组数据是相当惊人的.
作者:刘艳芹;孙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基层,人们信息渠道少,这些地方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是否到位,服务是否落实,它直接关系到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减少和避免意外妊娠、保护育龄妇女身体健康和人口计划的完成,本文针对目前避孕药具使用发放现状、影响药具使用率及发放到位率的原因及如何提高避孕药具使用率和发放到位率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一点探索.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药学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药学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是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本文综述了药学礼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其价值.
作者:李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儿童肥胖给身体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效应及潜在危害,通过人为的护理干预给其带来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6例2-14岁肥胖儿童,进行护理行为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身高、体重、肥胖度及肺活量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干预前由于身体肥胖造成其运动量减少,且个别儿童肺活量降低;通过护理干预使其体重减轻明显,且肺活量有很大提高,且身心健康.结论:有效、持续的护理干预对减轻肥胖儿的潜在危害效果显著.
作者:邢韦韦;张学花;袁久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1年多来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均病情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但实施综合护理的干预组病人明显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干预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以及PEFR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综合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及呼吸训练等,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汇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院微生物室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是防治感染性疾病和监测耐药菌株、防范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临床工作应该具有准确指导作用.然而,其实存在的问题较多,根据我们科多年的调研和体会,与此相关的若干不良现状却导致了药敏试验结果难以准确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的局面.现个人分析如下:
作者:曹文霞;郭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吸入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40例,哮喘急性发作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法加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对照组40例静滴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喘乐宁,其它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改善情况经配对T检验,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雾化吸入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满意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高文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方法:14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全部选择椎管内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3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腰麻血压下降大于30%者9例,腰硬联合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2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8例.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皮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青霉素类药物是当今社会首选的广谱抗生素,本类抗生素它不耐酸,他的作用与血液浓度有关,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起抑菌作用.该类药用途广、疗效高,是很多疾病抗菌消炎的首选药.但该类药物具有很强的致敏性,胃肠外用药比口服用药更易过敏,而我们大部分都是选择静脉给药或肌肉注射.为了安全有效的用好该类药品,我们时刻都要牢记好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和护理知识.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老年性阴道炎见于自然绝经及卵巢去势后妇女,也可见于产后闭经或药物假绝经治疗的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增高,常接近中性,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农村旧思想羞于启齿致病情反复迁延发作,给中老年妇女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痛苦.常见的复发原因是由于不正规治疗以及用药不规范,治疗不彻底所致.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需要一定疗程,而瘙痒等症状改善后,一些患者就不再坚持用药.
作者:李红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微生物检验新型技术发展也很快,细菌检验过程历时较长,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放要经历几天时间,常不能及时满足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需要,如果能将细菌培养情况及时分级的报告给临床,使临床医生及时掌握培养动态,这将对病人的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既不会产生无感染的过度治疗,更会大大降低因为感染时间过长治疗不及时死亡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持续改进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文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2008-2010年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病措施.方法:收集2008-2010学年监测点的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资料,分别对学生的视力、沙眼、龋齿、贫血、超重、肥胖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县中小学生近视率、沙眼率分别在54.57%和0.12%左右;龋齿率、贫血率分别从2008学年的21.29%、8.70%下降到2010学年的19 9%、7 25%;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从2008学年的2.56%、1.17%上升到2010学年的2.97%、1.21%.结论:大化县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上升,学生常见病的防治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覃春娟;谭翠云;唐运年;韦宝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对我院2010~2013年住院的Ⅱ型糖尿病(NIDDM)首发高血压(HP)患者50 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24小时的血压变化及昼夜节律并探讨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NIDDM伴首发HP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0~74岁,平均58.7±8.1岁,糖尿病史2~10年,平均4.7±1.9年.1.2 诊断依据
作者:苗磊;刘培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危重症婴幼儿延伸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6月共760例患儿在出院后三周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前1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同时认真填写随访登记本,于患者出院后3天内开始第1次电话随访,其后每周1次,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均及时总结反馈.结果:出院患儿3次随访资料分析总结:①赞同随访者693例,占随访患者的91.1%;②出院3周内按时复诊707例,占随访患者的93 0%;③能及时得到伤口护理指导者453例,得到合理饮食指导者381例.④625例对随访质量满意,占82.2%;⑤对自身疾病了解552例,占随访患者的72.6%.结论:在开展电话随访后患者满意率及就医依从率均明显提高,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再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下降从而节约医疗卫生保健费用,同时为医院以及科室争取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葆荣;宋庆欣;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