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并与自然分娩进行优势比较.方法:将258例产妇随机分为无痛组与自娩组各129例,自娩组产妇均接受常规的自然分娩处理,无痛组给予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下的无痛分娩处理.结果:自娩组分娩过程均伴有强烈腰腹疼痛,无痛组依据镇痛效果评价标准结果显示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组间比较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无痛组除产后出血发生率外,总产程用时、中转剖宫产比率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自娩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下的无痛分娩效果肯定,建议在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党红梅;冶省娟;孟巧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超声药物透入靶向性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骨外科2012年9月~ 2013年11月共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行超声药物透入靶向性治疗的观察组与行中医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靶向性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常引起腰椎不稳,椎间隙高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从而继发神经根管狭窄.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单侧钉棒固定加单枚Cage融合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采用单侧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间Cage(椎间融合器)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泽元;杨永林;黄祖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卫生队是传染病工作的基层单位,承担着传染病病例报告、统计等工作,在疫情突发情况下,及时报告疫情是防止疫情扩散,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沿任务,同时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个案病例调查、重点传染病检测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1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把传染病防治摆到重要位置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将传染病防治工作列为日常重点工作之一,从思想上把传染病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从领导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作者:刘广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的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68例作为参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参照组给予单纯的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姜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患者侧下肢屈曲度进行简单定位,探讨简单定位下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简便操作和实用价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侧卧位.健侧下肢在下自然伸直;患侧下肢在上,屈髋屈膝,患侧下肢屈曲程度和角度以及放于健侧肢体的具体部位,根据实际椎间盘突出部位(经CT确诊部位)做简单定位,再以一肘抵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抵于臀部.两肘或两手协调施力,同时推压肩向后,压髂部向前,将腰被动旋转至大限度后,两肘同时做一个突然的相反方向快速扳动,常可听到腰部“喀喀”弹响声.本法可定位整复腰椎,用于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结论:通过简单定位操作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临床治愈32例,显效26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其定位简单,效果明显.适合基层医院及初级临床医生操作应用.
作者:肖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06例,分为疏血通组及对照组.疏血通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支2ml,含水蛭、地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100)6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疗程21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支2ml,含丹参、降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937)16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疗程21d.治疗期间不用钙离子拮抗剂及其他脑血管扩张剂.治疗前、治疗后2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78%: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 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中对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观察2013年1月~2013年6月186例磁共振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3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总有效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5.3%(41/93),41例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并取得了良好的图像效果,2例严重恐惧而放弃磁共振检查.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27.9%(12/43),明显低于观察组(P<0 05).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娟;薛能;李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抗生素是微生物学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关于抗生素的早期历史,可追溯至古代的传说或记载.从我国的古籍里面,可以找到很多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物治疗疾病的记载.例如《本草拾遗》所说蠕下虫尘土和胡燕案土能治疗疮痈等恶疾,很可能就是利用尘土中微生物所产生的抗生物质的作用.更明确的记载是关于“曲”的应用.早在(左传)中(公元前597年)记载说:“叔展曰:有麦曲乎?日:无.……河豚腹疾奈何?”给人的印象是用麦曲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关于“曲”在医疗的应用,历代记载甚多.根据近年的研究证明“曲”可能就是繁殖在酸败的麦上的高温菌“红米霉”[1].欧洲、南美等地在数世纪前也曾应用发霉的面包、旧鞋、玉蜀黍等来治疗溃疡、肠道感染、化脓疮伤等疾病[2].所以用细菌的产物治疗疾病很早就有,只是那时不知有所谓细菌和抗生物质而已.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真正揭开了抗生素的发展序幕.
作者:王燕;樊辉;李杰;宋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可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中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强口腔和饮食的优质护理.观察研究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加强患者的口腔和饮食质量可以帮助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关继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保存现状.方法:选取门诊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150例,应用自行设计胰岛素认知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胰岛素保存知识较缺乏、保存行为不理想.结论:应当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保存知识的健康宣教,以规范其胰岛素保存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子对接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其中一种方法.分子对接技术解决了传统中药研究无法明确有效分子靶点的难题.本文回顾了分子对接技术的特点,还有中药成分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分子对接的简要过程,结合实际列举了目前分子对接技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后,对分子对接技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林捷欣;扬帆;王淑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尤其以下肢静脉多见,是外科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初期症状轻微,临床上常易被忽视、漏诊或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作者: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栓(PVT)形成对肝硬化病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至2010年肝硬化伴PVT形成的患者资料.18例肝硬化伴PVT形成患者入选血栓组;随机选择同阶段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无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及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等情况.结果:血栓组的门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食管胃底重度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和大量腹水比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肿大和门静脉增宽是P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PVT形成加重门静脉高压的程度,从而增加上消化道出血几率,使腹水难以消退,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使相关症状加重,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延缓肝硬化病情发展.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62例,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措施和临床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的孕妇经精心观察和护理后,阴道生产42例,剖宫产20例,所有孕妇均住院4~15d后康复出院,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展开全方面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能够减少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大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方法: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结果:有助于大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结论: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迫在眉睫.
作者:尹春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早期体温正常或稍高,炎症加重可出现口渴、出汗、脉搏加快、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急性阑尾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阑尾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司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风险及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对其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采用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妇产科护理风险主要因素有医患沟通不通、文书记录不规范、患者依从性差、对预后期望值过高(30.40%、25.6%、20.8%、15.20%);实施风险管理后实施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理论知识(99.07±6.17、97 77±8.85、98.76±7 09、100 00±0.00、99.18±3 86、95 45±5.57)、患者满意度(92%)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妇产科存在诸多医疗风险,且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均显著提高.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正在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近几年来,患者或其家属冲击、打砸医院,殴打及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有些地方的少数医患矛盾急剧升级,有向暴力事件演变的趋势.近一月就连续发生了两起轰动社会的殴打医务人员的事件,此起彼伏的伤医、伤护事件不停吃的冲击着人们的视野.重构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市场,维护医患利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为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法.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作者:卜文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