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导管固定方法研究进展

朱美玲

关键词:PICC
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末端,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1].90年代后期,美国BD公司将此技术引入中国,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等方面[2].Picc极大地减少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Picc能否长期保留,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取决于号管的有效固定[3].因导管固定不当可导致:导管异位、脱出、导管压疮、导管破损、感染.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和精神负担,且易被医护人员忽视.很多护理同仁对导管固定做了大量研究,现将有效固定方法综述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效果良好,15例产妇均痊愈出院,存活率为100%.结论:对妊娠晚期产妇应细心观察,及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术后严密观察出血和病情变化,积极地实施支持治疗,做好感染的预防,同时加强急性脂肪肝的处理和并发症预防,保证患者渡过危险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王衍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120例临床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体会.方法:对120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120例患者中选择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的52例,麻醉效果满意,大多数生命体征平稳,频发室性早搏2例.椎管内麻醉68例,65例效果满意,2例效果较差,静脉给予辅助用药后完成手术,1例改为全身麻醉.结论:充分做好术前评估与准备,积极治疗并发疾病,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围手术期密切监测与处理,积极预防麻醉并发症,合理用药,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者:陈东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气扶阳法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扶阳法对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后分别应用益气扶阳中药和清热解毒中药口服,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情况.结果:服药后第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肛门坠胀无明显差异,服药后第3、7、14天治疗组治疗组肛门坠胀明显减轻(P<0.01).两组均未见全身不适及局部反应.结论:益气扶阳法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痛苦,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阮成伟;王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为肿瘤登记报告及防治工作提供基线信息.方法:对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信息收集、整理,根据ICD-10进行编码分类、利用SPSS、Excel软件,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及标化率.结果: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73.4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10.73/10万,世标发病率为129.83/10万,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依次是肺癌、白血病、乳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食管癌,占全部肿瘤发病的66.00%;死亡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卵巢癌、结缔组织、皮下组织和其他软组织,占全部肿瘤死亡的69.86%.结论: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形势同全国一样严峻,但由于地理位置及居民生活习惯差别,应该以肺癌、肝癌、乳腺癌、儿童白血病、结缔组织等恶性肿瘤为防治重点.

    作者:夏学经;俞俊亚;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干休所预防老干部呼吸系统感染的做法和体会

    本所离休干部平均年龄95岁,大100岁,小85岁,“两高期”特征非常明显.由于高龄老人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出现明显退行性变化,每当春秋季节变化或冬季寒冷时,易诱发呼吸道感染.2009-2013年,卫生所采取多种防病措施,减少了离休干部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率,同时减少了住院率.现就其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徐仕波;赵逊;贾秀敏;张芳;李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通因通用法治疗血瘀崩漏

    1 崩漏是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不下,淋滴不断者称为崩漏,亦称崩中漏下.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或淋滴不尽者为漏,是妇科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崩与漏的症状表现不同,但发病机理是相同的,在疾病演变过程中,两者常相互转化.崩可治漏,漏可变为崩,故统称崩漏.但崩漏每多挟瘀,尤其崩漏日久而不愈者,多为瘀血侵居血室而致不归经.旧血不去,新血不归,经血妄行,溢而不止,故治疗时“塞流”强堵,实非善治.虽然止血,是治崩的首要大法.若见血止血,图功一时,必留后患.笔者在临床运用中采用的“通因通用”法来治疗血瘀崩漏常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邢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镜检在干化学法尿液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尿检呈阴性的200份标本,均进行镜检(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尿液分析仪检验显示200份标本均为阴性,镜检结果显示200份标本中,有异常30份,漏诊率为15.0%(30/200).在30份异常尿液样本中,WBC阳性16份,RBC阳性7份,霉菌阳性2份,滴虫阳性5份.结论:临床上所采用的干化学法尿液分析无法完全替代镜检,在做干化学法尿液分析时,有必要辅助应用镜检,以提高检验准确性.

    作者:汪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通群众对普通感冒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普通群众对普通感冒的认知程度及感冒用药习惯,为今后开展公众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感冒调查表,就被调查者一般情况,感冒患病的调查表487份.53.18%(259/487)的普通群众不能正确认识感冒病因,13.35%(65/487)普通群众不清楚感冒的危害,35.73%(174/487)的普通群众不能正确区分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31.42%(153/487)的普通群众认为感冒必须经过治疗才能痊愈,68.99%(336/487)普通群众不能正确认识流感疫苗的作用,62.01%(302/487)的普通群众感冒后经常口服药物甚至输液治疗,59.96%(292/487)的普通群众并非经由医生处方药物治疗,而是去药店自选购买感冒药物,少数去医院点名购买感冒药物,21.56%(105/487)的普通群众不清楚感冒药物的副作用,23.61%(115/487)的普通群众不清楚感冒药物的有效成分.感冒认知正确度在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者间存在明显差异,年龄大,受教育程度高者感冒认知的正确程度高.结论:普通群众对感冒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认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的普通群众存在较大差异.关于感冒的健康教育还有待加强.

    作者:刘丹;刘淑珍;易晓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60例脑外伤癫痫患者的资料,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配合药物治疗,保证急救的有效性.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及病情观察,60例患者癫痫发作均得到很好的控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加强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是预防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外伤后癫痫发作.

    作者:肖莹莹;孙海燕;张晓芹;邹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病致交叉配血结果异常的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病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对血液病房输血的患者做ABO及Rh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对交叉配血不合者,进行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结果:近2年共检查出31例交叉配血不合的血液病病例,其中多发性骨髓瘤9例、急性白血病20例、恶性淋巴瘤2例.结论:血液病患者因其体内血液成分的变化使ABO及RhD同型输血也会出现交叉配血不合,需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以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王文科;杜文竹;肖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56例高危孕妇管理及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是社区56例高危孕妇管理以及结局.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中心接受孕产妇管理的妊娠高危孕妇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孕妇诊断手册和社区管理患者记录手册.结果:高危孕妇中存在胎位不正的例数为25例,产前流血例数14例,缺铁贫血17例.结论:由于人们日常饮食不规则、缺乏营养、锻炼较少,从而引发在妊娠过程中孕妇羊水增多、早产、巨大儿等病症出现,因此要重视高危孕妇管理分析.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DCA循环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 CA循环管理方法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针对影响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管理的因素进行调查,找出主要原因,采取措施并实施,及时检查评价效果.结果:统计2013年5月~10月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返工率,由5月份26.40%降至10月份11.17%.结论:通过运用PDCA循环对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可降低腹腔镜器械清洗返工率,提高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作者:马磊;徐嬉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比较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8例,其中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20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28例,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30例,对三组患者进行疗临床效观察,随访肩关节JOA评分及肩锁关节疼痛VAS评分,并通过做统计学分析,对三种方法的疗效作出分析评价.结果: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组明显好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这两组结果好于钢丝张力带组,末次随访喙锁韧带重建组肩关节功能JOA评分及肩锁关节疼VAS评分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是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相对较少,并且早期可功能锻炼,远期疗效满意,疗效确切可靠,是三型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良栋;张翼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01月至2012年12月完成胸腰椎骨折手术151例患者麻醉处理的资料,以及手术麻醉时间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151例患者无1例术中死亡.手术时间120~380min,平均245min,麻醉时间150 ~ 390min,所有病人通气良好,术中BP、SPO2等无明显变化,无气管导管脱出,麻醉过程中无并发症.结论: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要注意麻醉方式的选择,术中做好呼吸道及循环管理,可防止麻醉意外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黄富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48例临床分析

    2001年4月-2011年11月我科共诊治小儿房室传导阻滞(AVB) 48例,现对其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中Ⅰ度AVB 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4岁.原发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7例,急性感染12例,(肺炎5例、肠炎4例、菌痢3例),肾病宗合征1例,风湿热2例.7例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钾症(血钾2.10-3.4mmoL/L).Ⅱ度AVB 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11岁,其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低血钾(血钾1.76mmoL/L)1例,听诊均有心音低钝,EKG表现为Ⅱ度Ⅰ型AVB 3例,Ⅰ度AVB 2例,低血钾者均有相应心电图.Ⅲ度AVB 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12岁,其中先心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中毒性心肌炎2例,临床表现为眩晕、乏力、气短,均曾发生阿一斯综合征,听诊表现为心率慢、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作者:韩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心病患者的家庭氧疗指导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氧疗宜长不宜短,这是因为控制呼吸道感染需7-10天,营养改善和体力恢复约需2-3周,所以,当肺心病发作期得到控制后,仍处于低血氧(Pa02<8kpa)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则可转为家庭长期间歇氧疗.故此,护士必须做好认真细致的家庭氧疗指导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与氧疗的作用有所了解,并掌握家庭氧疗的有关的技术方法及要求,以便安全妥善实施,达到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之目的.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认为应重点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作者: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腹泻40例治疗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腹泻40例病患者,用腹部微波、穴位治疗、灌肠和止泻合剂等方法进行治疗.所有的病患儿都采用液体治疗和合理饮食,给予纠正酸中毒和降温止泻等进行对症治疗,对呕吐严重和严重脱水的患儿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更正水电解质的紊乱现象,通过患儿的腹泻类型采用穴位治疗、止泻剂结合灌肠进行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状况.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40例患儿有24例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总的有效率是97.5%(39/40),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综合的治疗法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疗效相对理想,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对中枢性镇吐药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手术100例按盐酸格拉斯琼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盐酸格拉斯琼+生理盐水(A组),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生理盐水(B组),分析手术结束后48小时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反应程度.结果:B组PONV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反应的严重程度达Ⅲ级者明显少于A组.结论:麻醉前10分钟静注盐酸格拉斯琼+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组较静注盐酸格拉斯琼+生理盐水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张新红;王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种增强粘接效果托槽的设计

    目的:对脱落托槽应用新的处理方法以增强粘结强度.方法:磨除法处理残余粘结剂,并在托槽底板上制备通孔与裂沟.结果:临床重粘托槽27例,目前无脱落者.结论:该处理方法可明显增强自体脱落托槽重粘效果,仍需有待进一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王振林;王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单纯囊外摘除术治疗,实验组使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也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把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的有效恢复,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