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例非甲状腺手术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诊治体会

崔天耀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基础脉搏, 阑尾炎并穿孔, 右下腹疼痛, 阑尾切除术, 症状, 药物治疗, 术后, 舌下含服, 控制, 患者, 转移性, 心得安, 弥漫性, 坏疽性, 腹膜炎, 诊断, 体温, 抗炎
摘要:例1,患者,男,4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天,加剧6小时转入我科.入院诊断:弥漫性腹膜炎,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出现高热、脉搏增快,T 38.4℃-39.6℃,P 112~123次/分.追问病史,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经药物治疗症状控制良好,已停止服药2年.患者术前基础脉搏为80次/分.在术后积极抗炎的同时,予以心得安10mg舌下含服,上述症状被很快控制.体温及脉搏恢复正常,病人痊愈出院.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肿腔穿刺加脑室外引流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体会

    目的:探讨血肿腔穿刺加脑室外引流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加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15例病人按ADL(Activity Daily Living)标准:Ⅰ级38例,Ⅱ级32例,Ⅲ级23例,Ⅳ级5例,V级2例,死亡15例,死亡率13%.优于文献报道28%.结论:血肿腔穿刺加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达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先天性乙状结肠狭窄合并结肠溃疡一例

    某患儿,男,6个月,因腹胀5月余就诊.该患儿出生时胎便正常排出,就诊前5个月出现腹胀,呃逆,偶伴有腹泻.无呕吐.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并住院给予灌肠等对症治疗.经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详细诊治,遂于上级医院就医.于门诊行腹部B超检查示:降结肠远段狭窄,其近端结肠扩张,并伴有双肾多发结石.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收入院治疗.

    作者:曹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氧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机制的探讨

    目的:了解高氧对SiHa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SiHa细胞在高氧和常氧条件下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bialdehyde,MDA)含量.结果:(1)MTT法检测SiHa细胞在高氧状态4h后,生长呈明显的抑制趋势.(2)高氧环境下,2h测定的SOD 187.373士2.104 u/ml高于0h(P<0.05).2h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内SOD明显下降,在4h时,SOD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 05).(3)高氧环境下,2h测定SiHa细胞的MDA6.190士0.712nmol/ml,含量明显低于0h(P<0.05).4h时MDA值7.143士0.614nmol/ml与2h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持续高氧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

    作者:朱绍密;黄璐;刘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冲洗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在一次性根管充填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适应症的86例患者共10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根管预备时分别用超声波冲洗和注射器冲洗,观察1周内术后反应.结果:超声试验组术后反应发生率为28%,其中轻度反应14%,中度反应4%,无重度反应4%;对照组术后反应发生率为52%,轻度反应占36%,中度反应12%,重度反应4%.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1日起在本院儿科治疗的14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微生态制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d 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喜炎平5mg/(kd 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退热、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40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2.86%,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喜炎平注射液的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是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精制而成的总内酯结晶.近年来临床应用和报道较多,广泛用于各种系统疾病的治疗.现概述如下.1 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穿心莲总内酯.其主要作用有:①抗病毒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等有灭活作用.②抗细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③提高免疫能力作用:可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增加细胞免疫力.④保肝利胆作用:可使分泌胆汁恢复正常,从而抗胆汁淤积,提高细胞活力.⑤抑制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症渗出物.

    作者:李保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对40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指导、适量运动的指导、血糖及其他各项指标的监测的指导及合理的药物选择5方面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对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并提高糖尿病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雷晓霞;张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手术的肛肠疾病患者102例,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口服镇痛药物进行术后镇痛.对观察组51例患者采用口服镇痛药物的基磁上,采取综合性的镇痛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Ⅰ度疼痛比例为66.7%,Ⅱ度疼痛比例为27.6%,Ⅲ度疼痛比例为5 7%.对照组患者Ⅰ度疼痛比例为58.9%,Ⅱ度疼痛比例为23.5%,Ⅲ度疼痛比例为17.6%.观察组Ⅰ度疼痛和Ⅱ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度疼痛比例低于对对照组.2组患者的疼痛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综合性的镇痛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的管理与母儿结局

    目的:了解糖耐量受损的孕妇孕期体重控制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改善及调整孕妇饮食结构,良好的体重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在产科门诊选择20~24w-28W,50g糖耐量筛查中异常的孕妇跟踪分娩及产后42天的对比,体重增加过快,饮食控制不良的孕妇与体重控制良好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表明:糖耐量受损的孕妇,体重控制不好,超重或肥胖分娩结局,剖宫产率明显增加,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体重控制良好者.

    作者:张燕;费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

    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偏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青少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是严重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经济负担.本研究从中医内科的角度,结合偏头痛的治疗情况,对偏头痛的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为广大医疗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进而研制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减轻偏头痛患者的病症.

    作者:杨漫球;孙桂明;迟晓玲;王维娜;周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透明晶状体置换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2月28例(49眼)高度近视患者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术前好矫正视力,术前好矫正视力≥0.5者21眼(42.6%);术后裸眼视力≥0.5者33眼(67.4%).术后视力较术前好校正视力提高≥两行有30眼,提高一行16眼,等于术前好校正视力3眼.术中3例出现后囊膜破裂,2例人工晶体植于囊袋中,1例人工晶体植于睫状沟,术后观察3-6月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不能耐受准分子激光手术却想摘掉框架眼镜的高度近视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吴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泪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发生在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以溢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微创泪道手术是通过鼻内镜展示鼻腔内径路完成的泪道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临床诊疗方法,在鼻内镜直视下解除泪道阻塞.我科自2011年以来,采用微创泪道术治疗泪道阻塞患者5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采用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150例高血压患者自我报告服药依从性情况,并询问患者长期规律服药的原因.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总结的原因依次为:病人文化程度及相关知识掌握度38.1%.药价贵经济上难以承受23.1%,经常忘记服药19.1%,担心药物不良反应13.3%.家庭社会支持6 4%.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沟通技巧,针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进行相关干预,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王新玲;郭俊青;李娜;陆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体会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硅胶管经皮肤穿刺置留于深静脉内(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保证了长时间、高浓度的药液及营养液输注.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操作简单安全,不限制患者臀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自2008年9月以来,我院对86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常静;姚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环氧合酶-2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S是一种膜结合蛋白,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产生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和血栓素(Thromboxane,TX)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参与多种生理病理途径,如炎症、疼痛、血管生成和血压调节等.其诱导型同工酶COX-2,参与炎症反应整个过程,其诱导表达对脑缺血损伤有着密切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增加PGs等代谢产物,增强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加重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功能有关,其选择性抑制荆对脑损伤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维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对9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时进行,内容包括文化程度、生育史、经济状况、术后疼痛、担心手术及麻醉意外、担心术后容易衰老、配偶支持、担心影响性生活、影响女性第二性征、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等方面.评估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和术后的心理问题.结果:病人对切除子宫认识上的偏差,60%的患者出现恐惧和紧张;90%的患者存在担忧,65%患者存在焦虑;75%患者认为子宫缺如会影响性生活,提前衰老.结论: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病人对切除子宫认识上的偏差,而且能够让子宫切除术后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真正的人生观.

    作者:程新梅;程汝梅;杲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后鼻孔栓塞止血术后出现前鼻孔狭窄1例

    患儿6岁女童,主因双侧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入院.患儿家属诉病史可靠,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完善术前检查后给予入院后第二天行全麻插管下双侧扁桃体摘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吸除术,术中出血约50ml,术中见鼻咽部有活动性出血,给予带气囊导尿管后鼻孔栓塞止血,左侧前鼻孔固定导尿管,血止,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物对症治疗.

    作者:甄志贤;张国锋;贾子欣;王丽芳;孙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2%(45/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36/4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从安全性来看,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相较于单纯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而言有着显著的优势,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及对策分析

    目的: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探讨相关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所发生的5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其中女性人群为38例,男性为18例;儿童人群为19例、老年人群为28例.结论:临床上,在对患者采用中药制剂治疗时,要严格地遵循辨证治疗和严格按照说明书来使用剂量等,进而能够减少和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止使用药物,并进行处理.

    作者:黄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的比较分析

    目的:研究常规心屯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组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分析对比观察组和时照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病例为23例,阴性病例为17例,阳性率为57.5%,观察组的阳性病例为25例,阴性病例为15例,阳性率为62.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连率、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的检查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结果远比常规心电图准确,而且动态心电图的重复性好、效率高,因此值得在冠心病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何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