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胡桃夹综合症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朱夏莲;胡威

关键词:胡桃夹综合症, 手术, 护理
摘要:探讨胡桃夹综合症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本院对20例胡桃夹综合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观察方法.患者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并予相应的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与生命体征的监测,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加以预防,能显著提高胡桃夹综合症患者的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013年如皋市餐饮业食品安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如皋市餐饮业食品安全现状,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3年如皋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随机抽样178份食品样品和250份餐具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食品样品总合格率74.16%;高风险食品合格率为65.63%,合格率由低到高分别为:鲜榨果蔬汁、凉拌菜、熟肉制品、盒饭、非发酵豆制品.以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超标为主.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为76%.结论:高风险食品样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加大制裁力度,提高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吃上卫生合格的安全食品.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的管理与母儿结局

    目的:了解糖耐量受损的孕妇孕期体重控制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改善及调整孕妇饮食结构,良好的体重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在产科门诊选择20~24w-28W,50g糖耐量筛查中异常的孕妇跟踪分娩及产后42天的对比,体重增加过快,饮食控制不良的孕妇与体重控制良好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表明:糖耐量受损的孕妇,体重控制不好,超重或肥胖分娩结局,剖宫产率明显增加,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体重控制良好者.

    作者:张燕;费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分析肺部感染病人痰培养的病原菌群分布,观察抗生素的敏感性.517例阳性标本中检出革兰阳性菌117株,革兰阴性菌369株,真菌31株.肠杆菌科细菌322株,非发酵菌47株.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多,为151株,其次为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及腐生葡萄球菌.

    作者:王富伟;魏爱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9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9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46例则给予单纯氨茶碱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73.91%,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呼气流速增加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提高总有效率,增加呼气流速,效果显著.

    作者:张至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与心理的关系

    围绝经期(更年期)是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渡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妇女在40岁以后从生育期到非生育期之间的过度时期,称为更年期或围绝经期.围绝经期(更年期)的早变化是卵巢功能的衰退,然后才表现为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退化.此时期卵巢渐趋停止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而促性腺激素增多,FSH/LH仍小于1.绝经后,卵巢几乎已不能分泌雌激素,但仍分泌雄激素;促性腺激素水平逐渐升高,由于FSH升高较LH显著,故FSH/LH>1.至老年期,雌激素稳定于低水平,促性腺激素也略下降.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3例,分为两组.24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29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妊娠率为70.83%,复发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妊娠率为55.17%,复发率为17.24%.观察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董笑娟;昊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通过对多重耐药菌(MDRO)的监测,了解感染现状,探讨预防和控制MDRO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建立监测系统,进行MDRO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例,研究护理对策,实施过程干预.结果: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临床科室送检标本1200人次,1906例次,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报告阳性菌株173例,多重耐药菌63株,63株耐药菌标本源自10个科室29例患者.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掌握科学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防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关键.

    作者:郭秀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观察组给予医学营养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以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在保障母耍安全,降低妊娠期母耍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患者语言暴力对护理新职工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俱增,患者的法律意识的提高与医疗服务不足,舆论的错误导向,导致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矛盾紧张,甚至发生暴力事件,其中语言暴力更是频频发生.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医疗机构中语言暴力事件以护理新职工发生的概率高.语言暴力给护理新职工造成精神伤害乃至更严重的后果.

    作者:陆建芳;骆燕芳;叶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1岁组比较,其余各组阳性率均高于该组,其中1~3组儿童阳性率高(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通过测定支原体IgM进行病原学诊断,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用于产后尿失禁护理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产后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接受治疗的208例产后尿失禁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情况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104例,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尿失禁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产后尿失禁中能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作者:徐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研究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全身反复发作的鳞屑性红斑、瘙痒为主要表现[1],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2012年1-12月笔者在皮肤科银屑病住院患者中采取加强心理护理,研究心理护理对治疗银屑病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银屑病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男79例,女41例;年龄19~72岁,平均37岁,病程3个月~40年.寻常型109例,占90.8%;脓疱型4例,占3.3%;关节型5例,占4.2%;红皮病型2例,占1.7%.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分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陈玉杰;曾铁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指末端位于大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的导管,适用于大量快速补液、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液净化治疗、化疗药物输注和静脉高营养疗法等.在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能保证快速有效的输液途经,保护外周血管,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因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王斐;杨华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误诊脑瘫1例

    目的:总结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因误诊为脑性瘫痪而进行康复训练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例因步态异常4个月被误诊为脑性瘫痪.康复训练3个月,因疾病进展与脑瘫特点不符而再次引起注意,服用左旋多巴制剂诊断性治疗后确诊.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临床上少见,大多于儿童期发病,常以步态异常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脑性瘫痪,康复科医生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浪费有限的康复资源,延误该病的治疗.

    作者:钟晨;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实质性肿块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二维彩超难以定性的69例肝实质性肿块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对69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对肝实质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终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为65例,肝血管瘤2例,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而多普勒超声检测出原发性肝癌49例,肝血管瘤,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均为明确诊断;超声造影检测出原发性肝癌63例,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节增生均明确诊断,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未明确诊断但诊断偏向良性病变.多普勒超声与病理相符合例数为49例,准确率49/69(71.01%),超声造影与病理相符合的例数为63例,准确率为63/69 (91.30%),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 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肝内实质性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故可作为鉴别诊断肝内实质性肿块良恶性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九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单侧钉棒固定加单枚Cage融合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常引起腰椎不稳,椎间隙高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从而继发神经根管狭窄.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单侧钉棒固定加单枚Cage融合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采用单侧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间Cage(椎间融合器)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泽元;杨永林;黄祖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功能性食品中八种功效成分的HPCE测定

    目的:功能性食品通过前处理后进行毛细管电泳上机测定,八种功效成分的线性范围为10-1000ug/mL,检出限为0.105-1.123ug/mL,回收率为47.4%-104.6%.本法简便快捷,一次性分离检测八种功效成分

    作者:王忠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观察要点,提出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7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对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龚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在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癌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癌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3.8%,不良情绪反应率为33.3%,药物依赖率为31.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0.9%,不良情绪反应率为13.6%,药物依赖率为6.8%.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不良情绪反应率、药物依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入人文关怀可以很好地帮助患者环节疼痛,提高生活信心.

    作者:马祥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放弃围手术期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做好充分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术后心理护理等.结果:23例患者中3例因为再出血抢救无效死亡,2例呈植物状态,剩下1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并不同程度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同时在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邹洁;张晓芹;肖莹莹;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