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护理管理

周晓燕

关键词:护理管理, 特征, 五常法
摘要:21世纪的护理管理已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向现在的精细化管理,这对护理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医院实行竞聘上岗,许多年轻人通过层层选拔,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而角色与职能的转变同样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护理管理者不断地边工作、边学习、边探索,以适应新岗位工作.护理管理是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目标的过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心疾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480例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 AST)对诊治的作用.方法:分肝硬化、急性肝炎、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4组,各选取120例,测定AST和m-AST值与正常组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各观察组的AST和m-AST的测定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有助于对肝细胞和心肌细胞破坏的评估,又可作为肝脏、心脏等器官疾病预后计价的重要指标.

    作者: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时间护理模式,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吴新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

    目的:对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对治疗组组患者进行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痊愈,6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7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8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双倍剂量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欣;郑爽;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颈动脉灌注榄香烯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颈动脉灌注榄香烯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9年11月在我院接受脑胶质瘤患者78例,经手术之后使用颈动脉灌注榄香烯进行治疗,疗程为一个月.然后对患者毒副反应、有效率、半年近期疗效、远期生活质量评估以及生存期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后,78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有效,且其一年、三年以及五年的生存期明显提高,远期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所有的患者并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在临床治疗脑胶质瘤的过程中,行完手术之后使用颈动脉灌注榄香烯进行治疗可以产生比较确切的疗效,有利于对手术治疗疗效进行巩固,使得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立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充气压力泵治疗脑梗死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行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充气压力泵治疗,观察疗效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DVT 1例(发生率0.67%),对照组发生DVT 3例(发生率2 00%).结论:在常规预防DVT的基础上采取间歇泵气压治疗,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

    作者:彭伟;杨志强;周永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腺性膀胱炎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腺性膀胱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膀胱镜取活检确诊.8例患者行抗炎治疗+膀胱灌注;35例行经尿道电灼术+膀胱灌注.住院时间为4-20d,中位住院时间为9天.31例患者获得2年随访,其中5例复发(16 1%).3例未获得随访者,因症状再次出现回院就诊确诊复发.结论:膀胱镜加病理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金标准.对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定期随访和复查能及时监测病情.

    作者:范学勇;陈雪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锥形束CT体部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锥形束CT体部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基于锥形束CT图像引导放疗,选取我院体部肿瘤患者8例,进行扫描和数据整理.每个患者均将首次摆位的扫描结果与计划CT左右(x)、头脚(y)、垂直(z)相比较,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8例患者共行了371次锥体束CT扫描,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16±3.71、1 73±3 89、-2.41±2.03mm,纠正误差后,再次扫描,摆位误差明显缩小(P<0 05).治疗后摆位误差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像引导下的锥形束CT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肿瘤患者放疗摆位误差,纠正摆位误差可显著提高放疗精度.减小PTV外放边界.

    作者:袁亚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生素的发展

    抗生素是微生物学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关于抗生素的早期历史,可追溯至古代的传说或记载.从我国的古籍里面,可以找到很多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物治疗疾病的记载.例如《本草拾遗》所说蠕下虫尘土和胡燕案土能治疗疮痈等恶疾,很可能就是利用尘土中微生物所产生的抗生物质的作用.更明确的记载是关于“曲”的应用.早在(左传)中(公元前597年)记载说:“叔展曰:有麦曲乎?日:无.……河豚腹疾奈何?”给人的印象是用麦曲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关于“曲”在医疗的应用,历代记载甚多.根据近年的研究证明“曲”可能就是繁殖在酸败的麦上的高温菌“红米霉”[1].欧洲、南美等地在数世纪前也曾应用发霉的面包、旧鞋、玉蜀黍等来治疗溃疡、肠道感染、化脓疮伤等疾病[2].所以用细菌的产物治疗疾病很早就有,只是那时不知有所谓细菌和抗生物质而已.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真正揭开了抗生素的发展序幕.

    作者:王燕;樊辉;李杰;宋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直肠癌早期诊断初探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癌的12%,在大肠癌中直肠癌的发病率在50%-70%.且青壮年发病率高,对人的生命威胁较大.近十年来,我院收治直肠癌的患者中有110例均为再诊后确诊,其中男性91例,女性19例.年龄小29岁,大73岁.本组以50岁至68岁为多.其中A期:11例;B期:19例;C期:54例;D期:29例.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及脓血便症状均在两月以上,长者达一年以上.首诊多误诊为痔疮、肛裂、痢疾、肛乳头炎等.误诊原因多为责任性的.即不做专科检查,问问病史即草草下结论,敷衍了事.因技术原因不认识直肠癌的常见症状亦占一定的比例.本组患者首诊于乡镇及厂矿医院是延误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综上所述,要提高直肠癌的手术切除率与术后五年生存率,就必须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据110例临床表现特征与目前对直肠癌诊断的方法,提出以下几点早期诊断步骤.

    作者:白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病人的降温护理

    目的:对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病人的降温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降温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20例患者行冰帽降温,对25例观察组患者行冰帽联合控温毯降温,对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体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后1、3、5、7天体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行冰帽联合控温毯降温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降温效果,使患者预后获得有效改善.

    作者:贾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尤其以下肢静脉多见,是外科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初期症状轻微,临床上常易被忽视、漏诊或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作者: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阴道炎的护理体会

    阴道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多种阴道粘膜炎性疾病的总称,是育龄妇女常见阴道感染疾病,多发病之一.在正常生理状态,阴道的组织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足以防御外界微生物的侵袭.如果遭到破坏,则病原菌即可趁机而入,借种种因素,导致阴道炎症.现将其发生原因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元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析脑动脉硬化疾病的病理机制

    随着国家经济的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变得愈发的忙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都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中脑动脉硬化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本篇文章就脑动脉硬化疾病的病情表现、发病原因、疾病治疗等做出了探讨.

    作者:张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6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77.42%,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临床观察

    本组病例以20~40岁的青壮年多,占47例:病程一年以上35例.1湿热下注型21例:病程较短.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溲时不畅,或有余沥未尽之感,终末尿混浊,或大便努挣后尿道有乳白色分泌物流出,或为脓性分泌物,或血尿,会阴部酸胀,掣痛,或有烧灼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药用:黄柏、败酱草各15克,苍术、滑石、泽泻、萆薢各10克,菖蒲、公英30克,牛膝20克.若湿热较重者合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加减.

    作者:田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7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14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支持及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给予补液支持,口服蒙脱石散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症状改善,病程变化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症状改善及病程缩短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拟腺样体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自拟腺样体方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脾气虚证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腺样体中药方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128例患儿进行为期1个月的自身对照疗效观察.结果:128例患儿中,显效86例,有效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自拟腺样体方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脾气虚证腺样体肥大安全无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深入推广与研究.

    作者: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导乐分娩对于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作用

    目的:针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产生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导乐护理分娩对于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10月285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导乐护理分娩组(92例)和常规护理分娩组(193例),导乐护理分娩组为初产妇安排固定助产士在产前、产中与产后护理各阶段提供一对一服务.采用产妇围产期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产后抑郁量表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筛查,探讨产后抑郁的产生因素.结果:常规护理分娩组初产妇产后有20.73%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无职业、新生儿为女、文化程度低、合并妊娠疾病等为产后抑郁的发生因素.导乐护理分娩组初产妇产后有13.98%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产后抑郁发生因素与常规护理分娩组相近.结论:采用导乐护理分娩能够使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降低,尤其对于文化程度低与计划外妊娠的初产妇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白海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对48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的方式.结果:本组48例患者麻醉平稳,完成预期目标返回病房,术后回访:3例因其它原因死亡,有效率93.75%,死亡率6.25%.结论:采用适当麻醉方法和管理是颅脑外伤手术的关键之一,采用快速插管,选用合理药物维持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早期肛裂7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早期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 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早期肛裂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硝酸甘油片碾碎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混合外敷治疗,研究组中药熏洗联合硝酸甘油片碾碎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混合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一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39例患者均有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33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肛裂的治疗,临床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硝酸甘油片碾碎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混合外敷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