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质量调查

杨浩峰;时瑛;何华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处方, 质量,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质量,为规范其就医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七辖区28所CHS机构的处方28000份.单处方用药个数平均为1.98个;静脉滴注使用率为30.86%;抗生素使用率为33.50%;激素使用率为2.54%.二联及以上抗生索的使用率为8.0%;费用平均为86.23元.CHS中心单处方的用药个数、激素使用率均高于CHS站,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者静脉滴注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二联及以上抗生素的使用率及处方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总体质量较好,但仍有提高和改进空间.政府应加强监管、教育与培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共25个溃疡为传统换药方法,清创消毒后无菌纱布包扎,有炎症者用1%庆大霉素湿纱布填充溃疡后包扎;观察组20例共28个溃疡采用同样的换药方法,加用康复新液湿纱布填充溃疡面后包扎,观察两组患者皮肤创面的愈合时间,溃疡面积.结果: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22.1±5.4天;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2.3±3.7天.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湿敷治疗皮肤溃疡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欧阳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1例临床疗效观察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少见的严重类型,多因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使用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而药物减量或停药方法不当所致[1];红皮病型银屑病往往病情严重,临床治疗十分棘手[2].近年来我科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1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罗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个体诊所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卫生监督对策

    随着《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逐步实施,医疗废物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又称医疗垃圾,含有大量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导致人群传染病的流行.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对于疾病预防和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志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初产妇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及护理

    目的:了解我院母乳喂养的状况,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我院200名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并对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率与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文化、家庭收入有关,年龄越大母乳喂养率越高,文化程度越低母乳喂养率越高,家庭收入越高,母乳喂养率越低,自然分娩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剖宫产产妇.自觉乳汁不足是导致非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结论:多种因素影响母乳喂养率,因此,要加强产妇在院期间的初的护理,宣传及指导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蒋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0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患儿162例,在抗病毒、降颅压、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A组:大剂量冲击组: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d,连用3天,依病情变化逐渐减量;B组:小剂量组:甲基强的松龙2 mg/kg.d,连用3天,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合并细菌感染例数,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儿住院天数、合并细菌感染例数高于B组(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比较未见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可能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率、延长住院天数.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加强结核内科医生的诊断技能

    现代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如何加强诊断技能成为了当代医生的主要问题.肺结核的治疗有100余年的历史,在结核病多发的年代我们更要做好结核病的内科治疗工作.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相关问题探讨(附97例报告)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康复治疗97例髋部骨折病人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经骨科手术治疗后康复,恢复良好,未发生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

    作者:阿孜古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总结与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30例感染控制,加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和有效的护理患者充分药物止血的方法.结果:30病人住院时间是15~28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7天,治愈率100%.结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改善生活质量的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商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妇产前焦虑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产妇产前焦虑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出现产前焦虑的产妇51例,采用问卷调查、SAS、SDS等评分标准了解患者焦虑程度,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对性的给予临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结果:产妇产前焦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无生育、是否出现剖宫产指征、是否存在并发症.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分析引起产妇产前焦虑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有利于母婴双方身心健康,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蒋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使用月骨摘除肌腱团填塞术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月骨摘除肌腱团填塞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进行对照研究,为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提供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对20例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其中10例采用月骨摘除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为Ⅰ组,10例采用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术为Ⅱ组,比较手术操作难度,术后临床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结论:肌腱团填塞术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术后对腕部功能、临床症状改善均有一定效果,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月骨摘除肌腱团填塞手术简单易于操作,术后患腕症状与功能改善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法仍需多方面研究证实其是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勇;梁炳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精神病人实施健康宣教的探讨

    探讨对老年精神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邵焕庆;陈胜如;曲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变腰椎结核一例报告

    1病历摘要女性患者,53岁,因“反复腰腿疼痛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0d”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性质为间断性钝痛,咳嗽、打喷嚏时可加重,于站立、行走后加重明显,卧床休息可稍缓解,疼痛与天气变化无明显关系,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图1),建议患者先行保守治疗,患者遂就诊于当地私人中医门诊,给予“小针刀+按摩”保守治疗,治疗后患者感效果欠佳,此后患者腰腿疼痛反复发作,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腰部疼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呈持续性钝痛,腰部活动不能.详问病史:患者近期乏力,纳差,盗汗,午后低热,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作者:陆琳松;王浩;孙治国;徐阔;袁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本组110例患者经石膏固定40例,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3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进行正位、侧位及踝穴位的X线片检查对确定治疗方法、评价患者预后具有肯定价值,给予石膏固定、切开复位等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端愈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肖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从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血糖升高等组分定义了代谢综合征,并以中心型肥胖作为先决条件.探讨健康教育在代谢综合征防治中的作用,本文从生活方式的调整及实施健康教育,对代谢综合征实施早期防治,以减少慢病的发生,达到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降低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提高人群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林凝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病人安全与护理措施

    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护理责任的重要部分,随着各种医疗法规的健全,对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及其职责的约束更加严格,护士对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的警惕,神经外科由于患者疾病特点,在住院期间存在些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护士应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本人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作者:赵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NT-proBNP在老年AECOPD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现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特别是急性加重期(AECOPD),是主要致死原因[1].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COPE患者以老年人居多,AECOPD患者的住院死亡率近10%,1年内的死亡率达40%,而在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1年内的死亡率则高达59%[2]. AECOPD患者中有21% ~30%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而心源性死亡仍然是我国老年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3].因此,对于AECOPD合并CHF的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仍至关重要.NT-proBNP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就NT-proBNP与老年AECOPD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以提高对其认识,并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思路.

    作者:任亮;杨发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下肢多发骨折合并会阴部毁损伤患者早期预见性护理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合并会阴部毁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下肢多发骨折合并会阴部毁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采用早期预见性护理.结果:实验组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多发骨折合并会阴部毁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霞;杨芬;张丰;陈王丽;余琴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眼科常见护理差错原因及防范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差错时有发生,不仅造成病人的身心痛苦,而且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因此,如何避免和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是我们临床护理人员应予高度重视的问题.现讨论如下:1 常见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1.1 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常见的是临床护士在用药期间,未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而造成差错的发生.如在为病人发口服药时,未核查病人的腕带与床头卡、服药卡是否相符,只叫床号,不叫姓名,就把药发给了病人,结果造成病人吃错药的现象,这种现象较为常见;也有个别护士在为病人输液时,既不喊床号,亦不叫姓名,凭着自己的感觉就给病人输液,造成相邻病床之间交叉输错液体现象;还有在为病人点眼药水时,不仔细核查左右眼,导致点错眼的现象.这些差错的发生都是由于护士在进行治疗中违背了操作规程,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所造成的.

    作者:李全妹;邵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护理管理

    21世纪的护理管理已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向现在的精细化管理,这对护理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医院实行竞聘上岗,许多年轻人通过层层选拔,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而角色与职能的转变同样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护理管理者不断地边工作、边学习、边探索,以适应新岗位工作.护理管理是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目标的过程.

    作者:周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空肠—肝门吻合术治疗肝总管误断一例体会

    本文通过对一例肝总管误断患者,行空肠-肝门吻合术,解决了因肝总管过细而不能直接吻合的难题.术后观察其疗效显示:患者术后体温正常,无腹痛,饮食正常,大便呈黄色,行B超检查提示肝内胆管无扩张.结论,空肠-肝门吻合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肝总管误断的难题.

    作者:但红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