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老年人能够有效防治老年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利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三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学临床中,经常需要对血液进行生化检验的标本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多种,直接或间接影响病症的诊断.因此,准确分析血液的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人工皮)在新生儿经鼻高流量氧疗中防止鼻部皮肤损伤的效果,探讨防治鼻部皮肤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需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儿在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时使用水胶体敷料(人工皮)覆盖于鼻部后选择鼻塞固定;对照组患儿只选用合适的鼻塞.结果:观察组31例患儿停氧疗时无一例造成患儿鼻部和面部皮肤的损伤.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其中6例患儿鼻部和面部局部皮肤发红,2例鼻部局部压疮.结论:应用水胶体敷料(人工皮)覆盖鼻部后进行新生儿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有效减少鼻部和面部的皮肤损伤,为防止鼻部和面部皮肤压疮开辟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王玲玲;时富枝;赵磊;卢瑞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与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同时给与个性化的护理配合,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海燕;肖莹莹;邹洁;张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前Sl蛋白(preS1),前s2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HBsAg)三者共同构成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衣壳蛋白,PreS1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在HBV感染肝细胞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因检测以及病理肝活检等方法,联合动态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病毒PreSl在诊断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以及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作者:尹兴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中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掷骰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饮食教育,观测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FPG、2hPPG及HbAlc检测结果、血脂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饮食教育使患者的饮食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在改善控制血糖上效果显著.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采用高压注射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也相应增多,使用的造影剂浓度高,用量大,推注速度快,再加上患者自身的血管条件,容易造成造影剂渗漏到血管外使局部出现肿胀、发热、肿痛等,甚至静脉炎,虽然造影剂的发生率极低,但是除了影响检查质量和导致医患纠纷外,处理不当亦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江杏英;李瑞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合理应用.方法:分析10例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出现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第1、2、3、4、代头孢菌素(正常计量的一半)均可致脑病.尤其第4代更易出现,与其药代动力学存在差异有关.所有患者均停用头孢类抗生素.一例行血液透析,其余9例计连续每天血液透析滤过.均或口服氯硝安定或静推安定.2-5天后患者症状均能缓解,无后遗症.结论:肾衰竭患者使用正常计量的头孢菌素,仍能引起神经毒性.推测与患者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变.药物的清除率及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有关,发生脑病后要及时停药及透析治疗好血液透析滤过.
作者:吴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院前急救就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
作者:刘欣;国书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患者化疗的全过程,可以减轻化疗反应的症状,降低患者不适程度.本文罗列我科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荣;程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一般资料:患者,女,70岁,因“右下肢肿痛1周”来院就诊,患者3周前因子宫内膜癌在某三甲医院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住院治疗2周出院,出院后1天感右小腿肿胀,无疼痛、麻木不适,随后几天右小腿肿胀加重并蔓延至大腿部,感乏力、酸胀不适,早晨减轻,起床活动后加重,家人给予温水泡洗无效.体检:右下肢较对侧肿胀明显,无明显触痛,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腓肠肌实验(-).患者到某三甲医院行右下肢血管B超: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刘士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在可行走无痛分娩中PCEA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采用0 2%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药液PCEA,与正常平产对照组比较.观察产程(T1、T2)、Apgar评分、产妇转剖宫产、满意人数、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能明显缩短产程(T1、T2),满意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pgar评分、产妇转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结论:罗哌卡因一芬太尼合用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母体和新生儿影响小.
作者:李瑞娥;喻新;胡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符合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儿30例,对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儿起病急,多有围产期窒息,剖宫产或者原发病;②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PaO2/FiO2比值<200mmHg;③X线特异,急性期胸部X线显示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或者“白肺”;④该病的治疗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⑤不能用其他系统疾病来解释等.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通过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胸片等可确诊,控制原发病,应用呼吸机可改善预后.
作者:智月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妇科千金胶囊对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为妇科千金胶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并应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满4个疗程的患者按照治疗前的中医分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进行型间比较.结果:13例患者中途退出,其余487例进入结果分析.所有患者分为4种证型,其中湿热阻滞型173例,湿淤互结型126例,寒湿凝滞型79例,气滞血淤型109例.各型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后其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其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各型症状体征积分降低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湿热阻滞型、湿淤互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淤型,各型之间比较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0.01));治愈率、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阻滞型、湿淤互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淤型,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 2=39.9373,P<0.01).结论:妇科千金胶囊对各种中医证型的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存在疗效差异,其中对湿热阻滞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疗效佳.
作者:肖尚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儿6岁女童,主因双侧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入院.患儿家属诉病史可靠,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完善术前检查后给予入院后第二天行全麻插管下双侧扁桃体摘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吸除术,术中出血约50ml,术中见鼻咽部有活动性出血,给予带气囊导尿管后鼻孔栓塞止血,左侧前鼻孔固定导尿管,血止,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物对症治疗.
作者:甄志贤;张国锋;贾子欣;王丽芳;孙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3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每日1次,连服3d为1个疗程,用1~2个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d),静脉滴注疗程5 d.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50%,不良反应率为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田迅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患者引流期间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注意引流液的量、流速、性状,并积极预防感染.结果:41例腰大池穿刺外引流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持续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患者引流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量,严格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及时拔管,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薛红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上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止晕汤加味为主治疗;对照组以盐酸培他定、西比灵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愈显率为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愈显率为56%.结论:止晕汤加味治疗椎动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贤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有目的地给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心理,积极配合大夫进行治疗工作.1.2 临床护理:术前皮肤清洁消毒、备血、禁食水、手腕部佩戴识别带、留置导尿,严格无菌操作.2 术后护理术后观察护理是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要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密切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预见性地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帮助病人在短的时间内康复.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改善或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5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5个月的病历,应用GOS评分指标评判预后标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严格遵守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操作,随访5个月,6例失访,随访的44例中,良好(5分)7例,轻残(4分)19例,重残(3分)9例,植物生存(2分)3例,死亡(1分)6例.结论:准确地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选择手术时机,恰当的选择手术方式,熟练的掌握手术技术,以及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对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杨文正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