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ACTEC MGIT 960培养及分子菌种鉴定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周劲松;陈建庭;吴雪琼;金大地

关键词:BACTEC MGIT960系统, 结核病, 脊柱,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分支杆菌
摘要:目的探讨BACTEC MGIT 960系统、分子菌种鉴定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脊柱结核标本分别应用BACTEC MGIT960及罗氏培养基培养,对所得分离株行IS986扩增及16SrRNA PCR-SSCP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与常规方法对照.结果BACTECMGIT960系统、罗氏培养法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87%、61.29%,两者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1.3 d、26.7d;分子菌种鉴定结果与常规方法一致.结论BACTEC MGIT960系统是临床脊柱结核病原菌分离培养的较好方法,快速培养与分子菌种鉴定联合应用可能是目前结核病临床细菌学诊断的较佳策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双子宫与畸形子宫葡萄胎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未婚(性生活1年).因停经83 d,阴道少量流血1月余于2002年3月11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 d,周期30 d.末次月经2001年12月11日,停经后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停经40 d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初诊早孕.

    作者:余庆云;邢福祺;郭遂群;李景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Nd-YAG激光在正畸治疗牙龈修整中的应用

    目的正畸治疗时会发生牙龈肥厚、覆盖牙冠表面,影响正畸计划的完成和疗效.我们为治疗牙龈增生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应用能量设置为140mJ、25Hz的脉冲Nd-YAG激光为18位患者行牙龈修整术,术后即刻进行托槽粘贴.结果18位患者均一次性行牙龈修整及托槽粘贴,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微.结论Nd-YAG激光行牙龈修整,具有许多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雨梅;陈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附126例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总结分析12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例的治疗与效果,对其中的大部分病例采用早期控制性通气、亚低温、钙拮抗剂及神经节苷脂治疗.结果伤后2周,死亡35例(27.78%),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伤后半年,死亡50例(39.68%),植物生存12例(9.52%),重残11例(8.73%),中残17例(13.40%),恢复良好38例(30.16%).结论早期控制性通气、亚低温、钙拮抗剂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死残率.

    作者:程树来;陈永群;任安洲;卢天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株在母婴向的选择性传播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失败的婴儿血清中HBv S基因变异与母亲血清中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应用Roche公司的LightCycler定量分析仪测定95例母亲血清中HiBVDNA含量,应用PCR技术对免疫失败的7例婴儿及其母亲血清进行扩增,扩增后克隆测序.结果95例婴儿中有7例(7.4%)出生后1年内发生HBV感染,其母亲血清中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感染组.对此7对母婴的序列分析,发现1对母婴婴儿的优势株为母亲的弱势株,另有1对发生婴儿131位苏氨酸到丙氨酸变异.结论免疫失败与母亲血清中高病毒血症相关,且母婴间存在选择性传播.

    作者:张瑾;王战会;侯金林;杨虹;程爱林;李秀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部大血管病变的3D DCE-MRA诊断

    目的阐述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c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3D DCE-MRA)的原理及其在腹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32例腹部大血管3D DCE-MRA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团注试验:对比剂通过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内的高峰时间为17~23s;(2)正常表现3例,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3)腹主动脉瘤7例,均显示主动脉受累段不规则增宽及实际的动脉腔;(4)腹主动脉夹层18例,均显示内膜片、真假两腔以及分支动脉起源的位置,显示破口12处、再破口16处;(5)动脉粥样硬化3例,均显示腹主动脉迂曲,管径粗细不均;(6)髂总静脉血栓形成1例,左髂总静脉未显影.结论3DDCE-MRA是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对腹部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卫权;张雪林;赵修义;曾庆乐;林志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多脏器结核1例报告

    结核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但多为并发肺结核,合并其他脏器结核者报道较少.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浸润性肺结核、肝结核、脾结核及心包结核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多饮、多尿、消瘦8年,气促、腹胀2年,发热3月于2001-12-28入院.

    作者:周琳;高方;薛耀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基因芯片检测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的总RNA,纯化为mRNA后再反转录为cDNA.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au3AI切割后,cDNA片段分别用Cy3和Cy5标记,与自制的包含348个基因片段的胎盘库芯片杂交.结果杂交结果经扫描和软件分析,发现了1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有3个基因片段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结论我们构建的胎盘库基因芯片可以成功地用于研究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冯春琼;马文丽;李凌;宋艳斌;石嵘;吴清华;郭秋野;祝骥;郑文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ACE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ACE基因为候选基因,应用PCR方法,检测81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及117例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结果2组研究对象DD、DI、Ⅱ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7.16%vs20.51%、41.98% vs 41.88%、30.86%vs37.61%,D、I等位基因携带率分别为48.15%vs41.45%、51.85%vs58.5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ACE基因DD型及D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发生有相关性.糖尿病患者中ACE基因I/D多态呈DD型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率为Ⅱ型者的1.32倍,且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病程显著延长.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与单纯收缩压(SBP)升高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与单纯舒张压(DBP)升高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之间显著相关.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参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病,D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子,且DBP升高在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琳;薛耀明;罗仁;高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腰椎小关节接触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建立腰椎4~5运动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小关节在不同状态下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获取一新鲜成人尸体腰椎4~5节段的断层CT扫描图像,利用此二维图像建立三维立体有限元模型,小关节部位处理为接触问题.模拟人体的不同承载状态对此模型进行计算处理.结果小关节在不同状态下承担着不同的载荷,特别是在椎体轴向旋转运动状态下抗旋作用更明显.结论小关节部位应该处理为接触问题,这有助于正确了解脊柱运动节段的生物力学特性.

    作者:张美超;肖进;李义凯;钟世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心房异构的病理表现及CT诊断

    目的研究心房异构的病理表现,探讨CT在心房异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左房异构和1例右房异构的患者分别行常规胸部和腹部CT平扫、胸腹部CT直接增强扫描及气管局部薄层扫描,研究、总结其手术所见及CT表现.结果左房异构的主要病理表现有双侧支气管对称(n=1)、左旋心(n=1)、水平肝(n=2)、下腔静脉肝内段缺如并奇静脉扩张(n=1)、短胰腺并双脾(n=1)及腹腔内脏和大血管镜位(n=1)等;右房异构的主要病理表现有双上叶气管性支气管、心脏和腹部器官镜位、短胰腺、下腔静脉在腰椎和腹主动脉之左侧等.结论CT在显示胸腹部脏器和大血管的形态及相互位置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心房异构的影像诊断极具作用.

    作者:罗正益;王霞;李兴耀;欧陕兴;吴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肝癌组织中HCV感染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ICH-1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HCV感染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ICH-1表达的关系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HCV抗原(NS5抗原)、bcl-2、bax及ICH-1的表达.结果40例肝癌组织中NS5抗原阳性11例,阳性率为27.5%,癌旁组织阳性5例,阳性率为12.5%.11例HCV阳性的肝癌组织中bcl-2阳性1例,bax阳性l例,两者之比为l:1;ICH-1L阳性5例,ICH-1S阳性6例,两者之比为1:1.2;29例HCV阴性的肝癌中bcl-2阳性5例,bax阳性7例,两者之比为l:14,ICH-1L阳性10例,ICH-1S阳性15例,两者之比为1:15.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cl-2、bax及ICH-1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肝细胞癌变有关,但HCV可能不是引起bcl-2、bax及ICH-1表达异常的主要原因.

    作者:郭琳琅;郭颖;曹长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三尖杉酯碱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阐明三尖杉酯碱(HT)作用于K562细胞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观察HT对K562细胞株的作用方式,进一步用RT-PCR方法研究bcr/abl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0.0l~l00.00μg/ml浓度HT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bcr/abl基因的转录下调.结论低浓度HT就可通过抑制bcr/abl基因的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

    作者:李荣;刘晓力;杜庆锋;田红;宋兰林;张燕;杨艺;周淑芸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大鼠外用脂质体鬼臼毒素后血液中鬼臼毒素浓度观察

    目的评价大鼠外用脂质体鬼臼毒素混悬液后经时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方法观察组大鼠涂抹脂质体鬼臼毒素混悬液(载药量0.5%),对照组大鼠涂抹0.5%鬼臼毒素酊剂.涂药后l、2、4、6、8、10、12和24 h心脏采血,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血中鬼臼毒素浓度.结果对照组浓度曲线下面积是观察组的2.3倍.观察组用药8 h后鬼臼毒素血药浓度达峰值[(166.395±14.634)ng/ml],而对照组用药后2h即达峰值[(378.603±26.105)ng/ml].观察组鬼臼毒素的峰值浓度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脂质体鬼臼毒素混悬液外用后,全身吸收明显低于外用鬼臼毒素酊剂,表明脂质体鬼臼毒素外用后能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作者:张三泉;曾抗;江彬彬;李建华;颉玉胜;朱晓亮;李国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低热高压法制作PLGA支架的三维结构研究

    目的制作不含有机溶剂、三维结构良好的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支架,使之符合组织工程骨修复的需要,探讨一种新型聚合物支架制作方法.方法将聚合物与氯化钠粉碎后,采用低热高压法制作PLGA泡沫结构支架,经密度法、氯化钠法测定其空隙率、开孔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和内部结构、测定孔径.结果利用此种方法制作的PLGA支架,空隙率达到90.0%和92.5%、孔径在200~250μm之间、开孔率为98.0%以上(P<0.01),平均氯化钠沥净时间为12~13 h.结论使用低热高压法制作的组织工程支架,三维结构稳定,各项参数可控制;根据模具的大小可以制作不同体积的支架;依据盐的颗粒粒度与数量控制支架的孔径和空隙率,在制作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残留可能引起的对细胞的毒性.使用这种方法要对聚合物与氯化钠颗粒进行充分混合.

    作者:高成杰;余斌;全大萍;卢泽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英文医学科技论文写作中词的选择与搭配

    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英文医学科技论文写作中词的选择与搭配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王征爱;宋建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艰难梭茵毒素基因3'末端重复区域基因片段的PCR克隆

    目的探寻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艰难梭菌的方法.方法以艰难梭菌毒素A和毒素B基因3'末端高度保守重复区分别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反应,同时在同一体系相同反应条件下使用相同引物分别以大肠杆菌和乳杆菌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比较二者结果.结果从艰难梭菌成功克隆了毒素A基因3'端重复区域960 bp的基因片段及毒素B基因3'端重复区域1851 bp的基因片段,不同来源的菌株出现了相同的2条电泳带,并通过测序鉴定;而对照的大肠杆菌和乳杆菌株无特异电泳带出现.结论从艰难梭菌毒素A、毒素B基因3'末端重复区域克隆的基因片段具有保守性,可以作为基因探针在临床上进行艰难梭菌检测,该方法简便、灵敏,可直接用粪便标本进行检测.此外,这些基因编码的多肽具有较高的疏水性并存在着膜受体结合区域,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基因工程蛋白质疫苗的研究.

    作者:杨晓强;姜泊;孙勇;王继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及老年前期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附23例报告)

    目的总结胸腺切除术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81年~2001年在我院行胸腺切除治疗的23例老年及老年前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所有重症肌无力患者中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所占比例小,男性为多见;全身型为主,合并胸腺瘤及危象者多;手术总有效率43.5%.结论老年及老年前期重症肌无力的手术疗效较青壮年为差,但仍是可选择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黄志勇;王武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角质层与真皮层对氟尿嘧啶贴剂经皮吸收的影响

    目的比较皮肤角质层和真皮层及促透剂对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制备氟尿嘧啶(5-FU)贴剂为模型药剂,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促透剂,采用Franz扩散池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5-FU和IPM浓度,计算5-FU在各种皮肤状态下的透皮能力(Kp).结果剥离角质层后,5-FU的Kp是经完整皮肤的2.3倍;在IPM作用下5-FU的Kp为原来的1.8倍(经完整皮肤)和2.4倍(经剥离角质层皮肤).结论剥离角质层能增加5-FU的吸收;IPM主要降低角质层对5-FU的屏障作用,在剥离角质层后其对5-FU的吸收也没有增加作用.

    作者:李国锋;陈建海;神山文男;山本昌;陈志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严重胸腹部闭合性联合伤致呼吸心跳停止成功救治1例

    报告1例严重胸腹部闭合性联合伤所致的急性呼吸心跳骤停得到成功救治的病例.闭合性胸腹联合伤后,因病情可能发展,应随时注意复查胸片、血气等;若基层医院条件不够,应及时转往上级医院,以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作者:朱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磁共振对比剂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的一个热点.磁共振对比剂能有效地提高MRI检测微小或隐匿病灶的能力,同时对反映靶器官的组织能力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国内外磁共振对比剂及示踪技术的发展、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做一述评.

    作者:许乙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