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而制成,与人参、鹿茸并称为“滋补三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程.阿胶味甘,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证的治疗.阿胶的现代研究较多,现就其化学成分研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侯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阿替卡因用于口腔科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口腔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阿替卡因进行口腔局部麻醉,对照组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口腔局部麻醉.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仅为80%,而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高达100%,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麻醉生效的时间大约是3分钟,对照组的麻醉生效时间大约是5分钟,观察组的麻醉生效时间比对照组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远远少于对照组.结论:阿替卡因有利于提高口腔局部麻醉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朋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 2014年02月于我院就诊的13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早期多元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等明显较对照组好(P>0 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多元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康复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减少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王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由于其自身特点,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易出现误诊,对于急性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病人的预后生活质量都带来相当不良的后果.本文对自2010-5月-2013-5月年在本院托老、养老和住院的AMI病人60例,其中28例被误诊其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阿依夏木·牙森;阿斯亚木·阿布拉;穆合塔尔·麦麦提热伊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80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之间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格列喹酮治疗,实验组接受格列美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格列美脲治疗,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控制,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促使病人增进和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的相关健康知识.方法:对15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效果.结果:病人对健康知识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自我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确实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优化护士的整体形象.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将96例初诊T2DM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实证(36例)、虚证(30例)与虚实夹杂证(30例)三组.所有患者均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let)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虚证患者的FCP、HOMA-islet、HOMA-IR均明显低于实证患者(均P<0.05).虚实夹杂证患者亦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虚证的初诊T2DM患者,其B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比较明显,而实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为突出,虚实夹杂证患者介于两者之间.
作者:陆小强;周夫;梁敏青;吴日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病死率高的特点;其主要治疗措施是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心力衰竭等[1].近年来,我院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心痛定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就酚妥拉明与多巴胺在慢性肺心病心衰治疗中的药学作用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对于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的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共30例.30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通过对手术前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大尿流量的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被治愈,且患者无TURP综合征、大出血、膀胱穿孔以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复查患者的尿路平片以及B超发现均无残留的结石,清石率打到百分之百.且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大尿流量与其自身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联合治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具有恢复速度快、创伤小、并发症少、高效安全等优点,由此证明这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较为理想的办法.
作者:徐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近两年来辽宁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结构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共403例.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2.39:1.中年组(541%)多,其次为老年组(35 73%)、青年组(1017%),中老年组明显多于青年组.老年组(13.89%)消化道肿瘤比率明显高于青年组(0%)和中年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53 66%)消化性溃疡比率明显高于中年组(33 02%)和老年组(2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老年组死亡率高(4.17%),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率高(5%).结论:辽宁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例增加且为凶险,对于原因不明或内科治疗无效的上消化道出血,及时的急诊内镜检查尤为重要.
作者:关琳;苗鹏;孙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说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治疗13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其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并重视的的膀胱注射液和综合护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果:13例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处理光滑,无严重不良反应,护理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本组患者的护理,所以我们对此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尿潴留后,可以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普外使用的引流管较多,由于引流部位、引流性质及引流管留置的时间长短不同,做好各类引流管的观察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漏气,堵塞,折叠和断裂,防止引流管脱落时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引流管一旦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及时正确护理,是防止医疗事故和差错的重要环节,因此外科护士应重视和熟悉各种管道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且做好各种管道的临床护理,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作如下总结.
作者:陈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如让患者多饮水、通风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比如给患者进行合理给氧和雾化吸入等.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胸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对小儿的生命健康和成长起到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对36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进行回顾分析,结合文献报道探讨DCIS行乳腺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
作者:于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40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指导、适量运动的指导、血糖及其他各项指标的监测的指导及合理的药物选择5方面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糖的自我监测,对控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并提高糖尿病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雷晓霞;张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通过夫妻关系,配偶被传染慢性乙肝病的比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3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配偶进行HBeAb、HBsAb、HBeAg、HBsAg、HBeAb检查,对有慢性乙肝患者的家属需要及行肝胆B超检查.结果:检查后确定慢性乙肝患者家属人数为9,感染率为(9/103) 8.7%.结论:夫妻接触感染慢性乙肝病的比率与其他社会人群慢性乙肝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一般将体温在34℃-36℃称为低体温.由于术前禁食、灌肠等肠道准备,术中麻醉药的作用,再加上体腔暴露、静脉快速输血输液、膀胱和腹腔灌洗等原因,约5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邵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探讨了缩宫素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分别从缩宫素的药理作用、缩宫素在催产中的应用、缩宫素在引产中的应用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谈维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全科医疗干预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医疗干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在服药、健康生活方式、按时就诊以及心理平衡等依从性指标上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在治疗效果比较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也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66%,P<0.05.结论:全科医疗服务干预的模式在高血压治疗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改变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巩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患者25岁,孕1产0,妊娠20周,于2008年12月29日在我院行利凡诺引产术,12月31日9:30顺利分娩一死婴,胎盘自然娩出,产程经过顺利,出血不多,于09年1月1日复查B超未见异常后出院.于09年1月3日出现下腹痛,于1月5日加剧,急诊返院.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查体:T:38℃,P:77次/分,R:16次/分,BP:110/70 m Hg,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下腹部正中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内有血性恶露少许,宫颈光滑,宫体稍大,宫底压痛(+),左附件区压痛(+),触诊不满意,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6.2x109/L,Hb:120g/L,彩超检查提示:宫体大小约6.9×6.1×6.0cm,宫腔内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肌层回声均匀,在宫底后方可见混合性包块大小为6.9×4.0 cm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未见血流信号,双附件未见明显包块,盆腔内见游离液性暗区深1.6cm,初步诊断:盆腔包块,腹痛待查.
作者:蔡兴宜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