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萍;陈永鹏;丁红兵;吴爱华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高纯度大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并研究纯化后的胰岛细胞在体内外环境中的基本生物学功能状况.方法采用Hanks液经胰管内注射法机械性扩张破坏大鼠胰腺的腺泡组织,然后将其剪碎置于含1 g/L胶原酶的Hanks液中,于37℃中静止消化25~30min后移入含10%胎牛血清的RMPI-1640完全培养液中,24℃短期培养,Ficoll-400非连续密度梯度液离心纯化胰岛,纯化后的胰岛进行异种移植.结果经Ficoll-400纯化后,平均每只成年Wistar大鼠胰腺能获得920~1 230个胰岛,纯度可达98%以上;在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释放量约为基础分泌水平的2.2倍(P<0.001)纯化后的胰岛异种移植可逆转实验性糖尿病BALB/C小鼠的高血糖平均达(8.7±1.6)d.结论胰腺清化物经短期培养后再透行胰岛纯化的方法具有耗酶量少、技术难度小、胰岛纯度和产率及活率高的特点,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高效分离纯化方法.
作者:张桦;蔡德鸿;徐春生;陈宏;刘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因头痛、呕吐2月,声嘶、吞咽困难十余天于1998年11月25日入院.查体:左周围性面瘫,左耳传音性耳聋,左角膜反射迟钝,左半面部感觉减退,左软腭抬举无力,舌前2/3味觉减退,伸舌左偏,口角右歪.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左颈静脉孔区占位病灶,大小4.4cm×2.9cm×4.1cm,明显强化,边界尚清,伴骨质破坏.入院后在神经安定麻醉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丰富,呈团块状,由左枕动脉、左咽升动脉及左椎动脉肌支参与供血,左乙状窦、颈静脉完全闭塞.采用300μmPVA经导管分别超选于左枕动脉、左咽升动脉分支实施栓塞,瘤染色基本消失.栓塞后3d,在全麻下取左乳突后切口行肿瘤切除术,见肿瘤侵犯乳突内岩锥中外1/3、颈静脉孔周围颅骨,累及硬脑膜及整个乙状窦,并突入硬膜内,瘤组织呈鱼肉状,出血不多,仔细分离并保留后组颅神经,将肿瘤组织及受累颅骨次全切除.病理报告:骨巨细胞瘤Ⅰ-Ⅱ级.术后一目,病人突发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后症状缓解.两周后复查头颅CT,示肿瘤少许残留,行X-刀治疗.经抗炎、对症处理,病人精神、饮食好转,发声、吞咽恢复正常,左软腭抬举有力,面瘫、左耳听力障碍等症状未加重.
作者:汪求精;柯以铨;李铁林;徐如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建立有创H反射动物实验模型,为术中行选择性神经切断治疗脑瘫下肢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神经肌电图仪检测5只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240~260g)腓肠肌内、外侧头的细一支神经终支,诱发肌电H反射.结果 H波形态大部分为双峰波,潜伏期2.2~3.5ms,时限0.1~0.2ms.腓肠肌外侧头神经终支结果与内侧头相同.结论该模型获取数据稳定,结果精确,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和临床手术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武钢;徐达传;桑显富;鲍光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电在液态媒质中传播时的衰减与媒质电导率的关系.方法在电导率不同的3种液态媒质中采集39只豚鼠离体心脏左右室壁外侧不同距离测试点的心电图,比较不同液态媒质中相同测试点的R(r)波振幅.结果在电导率高的生理盐水中心电电势明显减小,与在电导率低的5%葡萄糖和蒸馏水中时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电电势的衰减与媒质的电导率正相关,即电导率越高,衰减越显著,心电可能主要不是以心电流,而主要是以极化波的形式传播.
作者:周翔;农德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Ⅰ期和分期手术对多发性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脑膜瘤16例,手术均按Simpson分级行Ⅰ、Ⅱ级全切除,其中Ⅰ期手术切除13例,分期手术3例.结果 16例随访1~7年,复发3例,其中2例为分期手术病例.结论手术治疗仍是多发性脑膜瘤佳治疗方法,无论是双发还是多发病例,好行Ⅰ期手术全切除,防止新病灶产生和肿瘤复发.
作者:欧阳辉;邱炳辉;漆松涛;黄胜平;方陆雄;张嘉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炎症及其它胆胰管病变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胆胰管结石的MRCP表现为胆胰管高信号胆汁、胰液内大小、形态不同的低信号改变,肝内胆管结石可见结石局部胆管撑大表现,胆总管结石可见倒量杯口状低信号改变;胆管癌阻塞端可显示为截断状或鼠尾状改变;胰头癌可见胆总管下段突然变窄或移位;胆管炎除见肝外胆管轻度扩张表现外,胆总管下端形态基本正常;胰腺炎可显示为串珠状胰管扩张、假性囊肿.本组MRCP定性诊断率为88.1%.结论 MRCP在胆胰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全显跃;梁文;虞春堂;曾盛;贾洪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利用腹腔镜为5例肝脓肿患者切开置管引流,其护理要注意术前的心理护理,皮肤、肠道的准备,床上排尿训练和屯病情观察;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引流和冲洗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掌握拔管时机,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术后并发症.
作者:黄平;张思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是端粒酶成分中的限速亚单位,是端粒酶活性调节的主要部分.细胞通过调节c-Myc、SP1、Mad、锌指蛋白2(MZF-2)、甲基化等调节hTERT的转录水平,或通过hTERT mRNA的不同剪切方式、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磷酸化和脱磷酸化等转录后途径调节hTERT.
作者:庞建新;吴曙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儿童手受伤机会较成人少,加之血管纤细、菲薄、吻合难度大,因此有关儿童断指再植的文献报道很少[1~7],幼儿多指离断再植更为罕见.我科收治了1例3指离断的1.5岁幼儿,行断指再植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立军;相大勇;裴国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因分型结合克隆后测序方法在动态监测HBV基因变异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重型肝炎患者发病后血清,用PCR扩增血清中HBVpreS/S基因片段并克隆,2份标本各随机挑取3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同时用RFLP方法分析2份血清中HBV毒株的基因型.结果 RFLP分析2份血清为B基因型为主的B/C基因型混合毒株感染;6个克隆中仅1株为C基因型.比较2份血清HBV preS/S克隆核酸序列,有170个点位的差异,剔除C基因型株后,仅54个位点差异.结论克隆后测序结合RFLP对HBV基因型测定有助于更准确地对HBV基因变异进行动态分析.
作者:丁红兵;郭亚兵;戴琳;阎丽;彭吉力;周福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红细胞内外的Ca2+、Mg2+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变化、相互关系及与妊高征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化方法测定25例妊高征患者和27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红细胞内外Ca2+、Mg2+含量;采用竞争性蛋白质结合分析方法测定血浆cAMP、放射免疫方法测定cGMP.结果妊高征组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01),而Mg2+-ATP酶活性未见改变.红细胞内Ca2+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Mg2+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浆Ca2+、Mg2+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cAMP和cGMP的浓度显著增高(P<0.05).妊高征组的平均动脉压(MAP)与红细胞膜的Ca2+、Na+-、K+-ATPase的活性呈负相关,与Ca2+、cAMP和cGMP呈正相关.Ca2+ATP酶与Ca2+呈负相关;Ca2+与cAMP和cGMP呈正相关.结论在妊高征的发生机制中缺镁比缺钙更有意义.细胞Ca2+转运障碍和cAMP、cGMP的代谢异常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有关,它们在妊高征的发展和转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凌云;张为远;杨建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左额部胶质瘤术后3个月复发二次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无发热、咳嗽、盗汗,颈无抵抗,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化验均正常,胸片未见异常,头部CT示左额叶混杂密度不均匀强化,左例脑室前角受压明显、肿瘤复发.行二次开颅,切除肿瘤,病理报告星形细胞瘤Ⅱ-Ⅲ级,术中静点噻吗灵3.0g,预防感染,术后青霉素960万U、磺胺嘧啶纳4.0 g联合应用.第2天开始发热、盗汗、头痛、项抵抗,体温持续38.5℃,高为39.5℃.腰穿,测脑压380.0mmH2O,脑脊液常规:浑浊,细胞总数3.85×109/L、白细胞2.95×109/L,多核90%,单核10%;生化:血糖3.51mmol/L,蛋白质1.16g/L,Cl112.0mmol/L,细菌培养阴性,考虑为颅内感染,改用噻吗灵6.0g分两次静滴.后体温降至37℃,头痛减轻,颈仍有抵抗.2d后腰穿复查脑压210.0mmH2O,脑脊液常规:微浊,细胞总数9.50×108/L,白细胞1.30×108/L,多核40%,单核60%;生化:糖3.27mmol/L,,蛋白质1.09g/L,Cl118.0mmol/L.3 d体温又升至38.6℃,并盗汗.结核菌素试验(++++),血液、CSF结明试验阳性,结核杆菌PCR阳性、血沉40.0 mm/h.血常规:白细胞8.5×108/L,多核35%,单核65%,CSF培养阴性,考虑为结核性颅内感染.异烟肼0.8静脉滴注,1次/d;链霉素25mg肌肉注射,1次/d;利福平0.6mg口服,1次/晚;吡嗪酰胺0.5mg口服,3次/d.1周后体温正常,无头痛,颈无抵抗,复查腰穿:脑压190.0mmH2O,脑脊液常规:微浊,细胞总数2.0×107/L,白细胞1.0×107/L,生化:糖2.85mmol/L,蛋白质0.48 g/L,Cl 128.0mmol/L,血沉12.0mm/h.病人10d后出院,继续口服抗结核药物半年,随访2年,无脑肿瘤复发及结核性脑膜炎复发.
作者:周青;周敬安;王利清;刘策;王君;解放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确诊为ICM心力衰竭患者44例,按有无行介入冠脉再通治疗(PTCA)分为内科药物治疗组(简称常规组)和PTCA、支架治疗组(简称介入组).常规组20例行内科综合治疗,介入组24例均行PTCA,必要时放置支架.结果经28.1±20.9(1~102)月随访,两组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介入组心功能改善和左室、左房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介入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常规组则无明显变化.随访期内常规组再住院次数明显高于介入组,分别为4.8±1.2次和2.1±0.8次,且常规组总住院费用高于介入治疗组,并有6例死亡(33.3%),死因多为顽固性心力衰竭;而介入组仅有2例死亡(14.3%),且均非心力衰竭所致.结论 ICM心力衰竭为一进展性疾病,预后差,常规治疗效果一般,病死率较高;PTCA、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对于EF<40%的患者成功率较高,也较安全.
作者:李公信;傅向阳;刘映峰;钱学贤;赵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部队腹泻病原的分布特点.方法采集某外出训练部队腹泻病人、正常人粪便标本和外环境标本检测常见致泻病原体.结果检出致泻病原体11种,腹泻病人的病原阳性率为69.83%,病原体顺位依次为A组轮状病毒、克雷伯菌属和弧菌属,以前较少报道的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菲登斯菌属和构橼酸菌属均有一定的检出率.正常人的病原阳性率为63.45%,检出的病原体种类较病人少,主要为克雷伯氏菌属、大肠杆菌属和轮状病毒;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携带现象较多见.克雷伯菌属在该监测人群中有较高检出率,弧菌在外环境和腹泻病人标本中有较高的检出率.结论 A组轮状病毒、弧菌是引起南方战区部队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条件致病菌是部队外出训练时重要的腹泻病原菌;病人与正常人病原检出率接近.
作者:吴敏;陈清;徐鹏辉;俞守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93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良好32例(34.4%),中残12例(12.9%),重残11例(11.8%),植物生存5例(5.4%),死亡33例(35.5%).结论老年人颅脑损伤中重型伤、并发症多(54.8%),死亡率高(35.5%),及时诊断并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可改善预后.
作者:刘杰明;徐如祥;张世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p55,TNFR-P55)表达的数目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分期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91例大肠癌组织、81例癌旁组织及13例正常肠粘膜标本中TNFR-p55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TNFR-p55表达比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显著增高,癌旁组织TNFR-p55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在大肠癌组织中,TNFR-p55表达与浆膜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呈负相关,即肿瘤侵及浆膜或有淋巴结转移时TNFR-p55表达低.同时,Dukes A期和B期患者TNFR-p55表达显著高于Dukes C期.结论检测TNFR-p55的表达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预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趋势及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蕾;白岚;南清振;杨希山;尹瑞雪;刘晓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肠扭转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乙状结肠扭转为乙状结肠臃长所致,15例小肠扭转多因小肠肿物、肠粘连所致.根据典型临床特征结合腹部X线检查多可确诊,部分小肠扭转术中确诊.治疗采用急诊手术行扭转肠管复位或病变肠管切除吻合.结论肠扭转多见于小肠,肿物、肠粘连所致多见,确诊后应尽快急诊手术.
作者:吴爱国;黄宗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分子化合物不锈钢丝网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不锈钢丝网对53例外伤性颅骨缺损者行颅骨成形术.结果高分子不锈钢丝网可随意调整形状,可免除常规材料所致的术后积液,且网孔可为肉芽组织长入而达永久固定的目的.结论观察高分子化合物不锈钢丝网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黄志雄;徐如祥;关国梁;周昭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 2例4和4.5岁男性患儿,经地贫基因检查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分别移植其胞兄的骨髓850和475ml.两例HLA-DR位点均有一个不合,血型均相同;用白消安、环磷酰胺、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预处理,例2未用ATG;环孢A和粒系集落刺激因子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2例白细胞数大于1.0×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14天和第17天,红细胞数大于4.5×109/L的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18天和第27天,例1因更昔洛韦影响白细胞曾一度下降,3个月后恢复正常;2例血小板和Hb术后均恢复正常,后一次输血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103天和第18天.移植后例1出现Ⅱ度急性GVHD和巨细胞病毒性间质性肺炎,获治愈.两例移植后至今均无需输血,Hb持续100g/L以上,地贫基因均已转为供者型.结论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根治重型β地中海贫血.更昔洛韦治疗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间质性肺炎用量要准确,疗程要足够.
作者:朱为国;杨明;李夏新;潘惠明;黄良;官贵先;程少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Ⅳ-C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作者:黄莉萍;陈永鹏;丁红兵;吴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