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辩证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研究

周利;曾润清

关键词:中医辩证, 抗病毒, 慢性乙肝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一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高于对照组(65%),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BV-DNA的转阴率比较,治疗组HBV-DNA的转阴率大干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 05).结论:中医辩证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临床证据及评价

    检索近5年来国内被引频次较高的五本护理核心期刊中关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总结我国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研究现状,并评价证据强度及存在问题.为护理工作者有效处理化疗性静脉炎提供借鉴.

    作者:严群;刘谆谆;张兰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癌相关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解决癌症患者外科手术后的腹泻问题.方法:对2011年7月~ 2013年7月71例癌相关腹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评估、分析原因,制定护理计划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与2009年6月~2011年6月45例癌相关腹泻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使患者腹泻治愈率达到74.74%,缓解率为25.26%.对照组治愈率为55.56%,缓解率为44.44%.通过X2检验,P>0.05,两组间存在差异.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癌相关腹泻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建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0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18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心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主动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84例,其中显效16例(19 05%),好转40例(47.62%),无效28例(33.33%),有效率66.67%;心理组104例,其中显效36例(34.64%),好转56例(53.85%),无效12例(11.54%),有效率88.46%;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病人加强健康心理教育和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有效.

    作者:曾琼华;刘宏;严克艳;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中青年患者早期术后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调查术后早期患者记忆功能障碍①的发生情况,为手术患者实施早期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12年1月-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普通外科择期手术50例,观察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中青年患者早期术后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麻醉时间越长,术中出血量越多对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就越大;术中出血量越少、手术时间越短、术后恢复时间越长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就越小.结论:本次的研究对于临床麻醉中起指导意义,为手术患者实施早期的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尿NAG和尿mALB检测在单侧输尿管结石致肾损害及梗阻解除后同侧肾功恢复程度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微量蛋白(mALB)含量的变化在单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并肾积水对同侧肾功能影响程度及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恢复程度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梗阻并肾积水病人分为两组,第1组发病在4-7天,第2组发病1-3天;在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术前1天、术中、术后3天等不同时间段采集到的尿液中尿酶NAG及尿微量蛋白mALB含量分别以“两点法”及“胶体金法”检测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数据统计分析.结果:①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第1组3个不同时间段尿NAG含量平均值高于正常值且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不同时间段尿微量蛋白mALB含量高于正常值且术前与术中、术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微量蛋白mALB含量术中、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2组中尿酶NAG及尿微量蛋白mALB含量术前与术中、术后检测的结果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检测的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同时间段比较:第2组与第1组术前尿NA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1组术中尿NA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1组术后尿NA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1组术前尿微量蛋白mALB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1组术中尿微量蛋白mALB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第2组与第1组术后尿微量蛋白mALB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段的尿酶NAG及尿微量蛋白mALB检测可动态反映单侧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的肾功能损害情况,对早期梗阻侧肾功能损害、是否影响健侧肾的功能厦手术后肾功能恢复状况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卫星;梁结玲;杨守东;陆居文;陈建发;郑富强;张焕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究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发病原理及治疗方法

    目的:对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发病原理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所收集的59例急性重症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治疗方法,使用普通的药物治疗,进行常规化验检验,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催醒、营养神经和防止并发症等药物,同时使用心电监测、颅内压监测或者是头颅CT等化验检查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发现,在观察组的29例患者当中,有20例是治疗结果良好的,中残的有4例,重残有3例,死亡2例,恢复良好率达到82.8%,死亡率为6.9%.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当中,良好的有15例,中残5例,重残4例,死亡6例,恢复良好率为66.7%,死亡率为20%.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发现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对急性重症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该做好急诊处理,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环节;其次,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要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阿力木江艾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丸对高血压患者肾脏保护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EH早期仅表现为头晕、头痛,然而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产生严重的、致残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在美国由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已占全美国末期肾病的26%,我国由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兰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RI功能成像在癫痫中的应用现状

    癫痫(epilepsy EP)是一种常见、危害严重且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研究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发生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就癫痫的病理生理特征及目前无创磁共振新技术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探索癫痫疾病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

    作者:龙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胸片的血液动力学鉴别诊断分析

    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是肺动脉段突出中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虽然多普勒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突显其重要作用,但若能准确认识异常影像,运用血液动力学推理分析,X线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来源于某院一例拟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的病例,进行血液动力学-影像鉴别诊断推理分析如下,以资借鉴.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药物性肝损害9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7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时间在服药后的1-9个月,临床症状以乏力、纳差为主,临床类型以急性肝炎多见,经停药或减量,并给予保肝治疗后,肝损害大多可恢复.结论:临床许多药物可致肝损害.在临床用药中要熟知药物的毒副作用,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以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杨爱香;于小五;李保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足口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柯萨奇病毒,另一类就是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EV71型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发病前的症状与感昌相似,容易被忽视,其潜伏期一般为3-5天,常伴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躯症状,患几因哭闹、拒食、低热等症状而来医院就诊,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手足口病从每年的四五月份开始,七八月份高发.

    作者:谈开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方法:对96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方法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加强造瘘术前、后、透析间期的使用及护理,使患者内瘘得以保持充足的血流量,有效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透析的正常进行.针对我院的98例建立了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内瘘的合理使用及精心保养与护理,使内瘘的平均使用寿命为3年以上,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 ~ 26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

    作者:苗相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评估+心理护理+手法按摩+中药外敷+健康指导”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艳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根据2010-2012年口服降糖药购入数量与金额记录,统计用药额度(DDDs)、购药数量、购药金额、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的比值.结果:2010-2012年3年间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普遍以二甲双胍及磺酰脲类的格列本脲及格列吡嗪、格列齐特作为一线药物,辅以阿卡波糖、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瑞格列奈等,用药结构比较合理.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王立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职护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评估高职护生的满意度,为改进护理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352名高职护生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满意度总分为(132.16±18.06)分,总体评价比较满意.结论:在高职护生护理教学中发挥教师知识丰富、师生关系良好、教学制度完善等优势,克服不利因素,才能营造护理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护生满意度.

    作者:魏文君;谢和秀;滕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以利于早期预防及治疗.方法:将维持性血透患者56例随机分为透析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情况.结果:透析低血压组与非低血压组相比,非低血压组患者年龄、超滤量、透析前血肌酐、血NT-proBNP、血β 2MG水平和C反应蛋白比低血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组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非低血压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血尿素氮差异不显著(P>0.05).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与超滤量、血肌酐及C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患者的年龄、超滤量、透析前血肌酐、血红蛋白、血NT-proBNP、血浆白蛋白以及血β 2-MG与低血压发生关系密切,临床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唐毓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社区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社区护理.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2例,予以社区护理,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年的期间内有38例患者不需施行输液的治疗、有12例患者发病3-4次/年降低到1-2次/年,且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病情.结论:将社区护理予以老年慢性的支气管炎患者可将护理效果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仇平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药学礼仪及其价值

    药学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药学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是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本文综述了药学礼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其价值.

    作者:李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一芬太尼PCEA在可行走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在可行走无痛分娩中PCEA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采用0 2%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药液PCEA,与正常平产对照组比较.观察产程(T1、T2)、Apgar评分、产妇转剖宫产、满意人数、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能明显缩短产程(T1、T2),满意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pgar评分、产妇转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结论:罗哌卡因一芬太尼合用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母体和新生儿影响小.

    作者:李瑞娥;喻新;胡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个体化治疗对结直肠癌病理诊断和分期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化疗设备和方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治疗理念在不断完善的同时,结直肠癌郑的治疗策略有了很大变化.个体治疗作为当前常见的结直肠癌诊断技术,它在诊断与治疗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从结直肠癌的病例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个体治疗技术对结直肠癌病理诊断和分期的新要求,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代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