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lu-PCR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bcr基因相关YAC克隆

刘晓力;郑维扬;刘孟珉;宋兰林;杜庆锋;周淑芸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原位杂交, 酵母人工染色体, bcr基因,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摘要:目的制备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bcr基因重排的DNA探针。方法应用Alu-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3个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候选克隆进行鉴定,制备DNA探针,并经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筛选。结果确定了YAC 765E3为非嵌合体,定位于染色体22q11 bcr基因区域,而且可在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中易位至9q34。探针特异性杂交效率达95%。结论 FISH技术是染色体、染色体畸变鉴定和染色体上特殊序列定位的重要检测方法。联合应用Alu-PCR技术特异性扩增载体YAC中人类基因组来源的DNA制备探针,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监测微小残留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猫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目的建立猫胰岛细胞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在自制玻棒持续振荡下常规分离胰岛细胞,进行单层细胞培养和组织块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碘乙酸法、消化时间差法去除培养中的成纤维细胞。动态收集单层细胞培养液,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检测胰岛素和淀粉酶含量。光镜下观察5~30d细胞生长情况。分别对培养第5、15、21天的细胞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组织块培养的细胞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猫胰岛细胞在体外培养可保持良好的生物学活性3周或3周以上(组织培养)。结论在国内首次建立的猫体外胰岛细胞培养方法可行可靠,体外培养第7~25 d的细胞形态和功能良好,是进行实验研究的极好材料。

    作者:沈洁;薛耀明;金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结膜入路上睑去脂术

    目的减轻上睑臃肿而不遗留皮肤刀痕。方法采用结膜入路去除部分眶隔脂肪。结果该组病例共13例均成功去除部分眶隔脂肪,效果较满意,除2例出现结膜下淤血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皮肤不遗留刀痕,不改变原有重睑的外形,能满足一部分患者的需要。

    作者:陈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静脉血管畸形的4例报告

    脑静脉血管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 CVM),又称脑静脉发育异常,临床上较少见,国内仅有少数病例报告。我院自1990年以来,明确诊断CVM4例,现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加以讨论。

    作者:秦峰;李铁林;汪求精;段传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特异性靶向嵌合疫苗研究进展

    特异性靶向嵌合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原多肽或蛋白质分子与一些结合APC表面受体的分子融合,通过APC表面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使抗原特异性靶向APC,提高APC对有效剂量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从而增强免疫应答反应。

    作者:车小燕;黄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情况分析

    现将我院近2年212例糖尿病(DM)中合并高血压(HBP)的临床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DM患者212例,其中男性121例,女性91例。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DM的诊断按1999年WHO制定的DM诊断标准。HBP的诊断按1999年2月WHO/ISAHBP治疗指南制定的标准。

    作者:高方;陈国威;周琳;薛耀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K562细胞7种珠蛋白基因 mRNA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K562细胞α、β、Gγ、Aγ、ζ、ε、δ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方法采用RT-PCR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扩增成功7种珠蛋白mRNA,比较K562细胞内各珠蛋白mRNA水平。结果α基因簇中α-mRNA水平明显高于ζ-mRNA,B基因簇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Gγ、Aγ、ε、δ,K562细胞不表达B-珠蛋白mRNA。结论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可能在k562细胞α基因簇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B基因簇各珠蛋白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基本相符。

    作者:刘志杰;钱新华;李西平;姚英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热化疗联合5-Fu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和bcl-2表达

    目的研究热化疗诱导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其与bcl-2基因表达的关系,探讨热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机制。方法应用热疗联合5-氟尿嘧啶(5-Fu)在不同药物浓度、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诱导LoVo细胞株凋亡,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及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在相同时间和浓度条件下,热疗联合5-Fu的凋亡率与单纯化疗组、单纯热疗组相当;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bcl-2的表达下调;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但热化疗使bcl-2表达下调的程度与单纯热疗及单纯化疗相当;高温也可以使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热化疗、单纯化疗及单纯热疗均能诱导LoVo细胞凋亡且可使bcl-2基因表达下调;热疗联合5-Fu在诱导凋亡及下调bcl-2基因表达方面无协同作用。

    作者:侯宝华;卿三华;张成德;董凤英;黄祥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

    简要介绍驻香港部队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规划及布局。

    作者:王永龙;周泽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2 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12 mRNA的表达水平,了解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宿主作用的影响。方法临床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采用RT-PCR法扩增IL-12mRNA,以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作为内参照,比较IL-1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活动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1.7,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肝组织病理的炎症程度有关,中、重度炎症者IL-12 P40表达高于轻度炎症者。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发展过程中诱导了一个病毒特异性的TH细胞活动,而IL-12是建立宿主免疫反应、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因子。

    作者:张明霞;章廉;文维群;胡章勇;骆抗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误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我科1995年3月~2000年6月收治,经病检确诊的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 PENL)患者13例,加经病理证实的文献病例286例,其中男221例,女78例,中数年龄46.7岁(3~80岁)。Ⅰ期72例(24%),Ⅱ期126例(42.1%),Ⅲ期73例(24.4%),Ⅳ期28例(9.4%)[1、2]。

    作者:陈琪;平宝红;周淑芸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血中一氧化氮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骨肉瘤手术前后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研究NO与肿瘤手术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分光光度比色法(Griess法)分别检测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血中NO含量,正常对照组选用普通献血者的血液,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血中NO含量(23.4±14.6)μmol/L与术后(34.1±16.3)μmol/L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49.5±8.8)μmol/L相比差异非常明显(P<0.01),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肉瘤患者术后血中NO含量较术前明显提高,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对判断肿瘤的预后和进一步选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张新宇;靳安民;史占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复方降酶合剂对大鼠肝脏细胞因子调节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降酶合剂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动物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内毒素(LPS)刺激后肝枯否细胞(KC)分泌IL-6、IL-8和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复制大鼠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制备SD大鼠降酶合剂和联苯双酯的含药血清,以LPS和含药血清刺激SD大鼠体外培养KC,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 D-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模型转氨酶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明显增高,中药降酶合剂可以降低转氨酶和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培养细胞在加入LPS刺激后,上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加入降酶合剂后,上清中的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降酶合剂降低ALT的作用可能与其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降低IL-6、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刘立;麦合昌;徐国良;杨运高;程镇西;陈先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运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9例患者共24个全膝置换关节随机分成两组。CPM治疗组14个膝关节于术后第3天开始治疗。非CPM治疗组1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结果两周后CPM治疗组膝关节主动屈曲度平均达到94.62度,比对照组大23.37度。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CPM治疗,可使膝关节屈伸功能明显提高。

    作者:徐波;史占军;金大地;景宗森;陈祥匀;冯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非放射性杂交标记系统

    非放射性杂交标记分子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杂交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整个分子生物学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非放标记系统种类(半抗原类、荧光色素类及酶类)各自的原理及优缺点,并比较对其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作者:吴锦雅;周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参考Nystrom方法建立的大鼠脊髓压迫伤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未见iNOS mRNA表达,脊髓压迫伤后iNOS mRNA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伤后24 h达到高峰。结论 iNOS未参与脊髓组织正常生理调节,脊髓损伤后iNOS mRNA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提示iNOS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

    作者:刘成龙;靳安民;周初松;闵少雄;姚伟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眩晕患者的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目的了解眩晕患者的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方法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所有就诊的眩晕患者进行EEG及BAEP对照检查。结果 EEG异常率较低,仅5.5%,而BAEP异常率达79%年龄小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I波延长,可能系前庭神经局部供血不足所致。而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主要异常表现为Ⅲ~Ⅴ/Ⅰ~Ⅲ>1,可能系颈椎病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结论眩晕是神经科一种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EEG检测的异常率较低。而BAEP反映第八脑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活动,凡是累及听觉通路的任一病变或损伤都可出现异常。

    作者:林丽珍;黄涛;侯先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阿霉素肾病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肾脏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目的为弄清大鼠肾小球肾炎时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肾脏受体的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病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GR及肾脏GR的变化。结果外周血白细胞GR显著降低,而肾胞浆GR无明显变化,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乐颖影;李晓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实验性大鼠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的建立

    目的利用利血平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实验性大鼠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利血平0.5 mg·kg-1·d-1,连续14d,观察大鼠的食量、体质量、粪便变化情况。结果利血平腹腔注射后的大鼠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便溏或便秘,食量及体质量进行性下降,胃肠组织肉眼及光镜观察未见明显异常,透射电镜虽观察到胃肠粘膜有糜烂破溃状态,但无器质性病变。血浆、肠液、下丘脑及空肠组织标本中胃动素含量均显著下降。结论连续利血平腹腔注射的方法可以制备大鼠实验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模型。

    作者:姚永莉;宋于刚;张万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成形术后心脏及瓣膜功能随访

    目的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成形术(MVP)后心脏及瓣膜功能,总结风湿性MVP的经验。方法 1995年9月至1997年12月,我院施行风湿性MVP 30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术后3~6月、术后9~12月的Doppler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及心功能情况。结果随访一年无死亡。术后3~6月、术后9~12月心功能Ⅰ~Ⅱ级比率分别为87%、94%。术后3~6月、术后9~12月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二尖瓣口面积、二尖瓣返流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明显改善。再次手术2例,分别为术后残留重度关闭不全,重度狭窄病人。残留中度返流4例。结论风湿性MVP后1年内心功能及瓣膜功能有明显改善,但仍有少数患者疗效差。二尖瓣前瓣病变严重者,术后残留瓣膜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风湿活动明显者,术后瓣膜风湿病变仍可进行性发展,再手术率高,施行成形术应慎重。

    作者:钱希明;闫玉生;童健;朱平;冯树生;蒙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艾滋病合并组织胞浆菌等感染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因间歇发热、干咳伴消瘦4个月余。于1999年9月25日转入我院。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kg。患者否认吸毒、输血、性乱史和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8.5℃消瘦,左侧锁骨上窝可触及3个0.4 cm×0.6 cm大小、无压痛可活动之淋巴结。

    作者:周最明;刘瑾;董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