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异性靶向嵌合疫苗研究进展

车小燕;黄颉

关键词:疫苗, 抗原提呈细胞
摘要:特异性靶向嵌合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原多肽或蛋白质分子与一些结合APC表面受体的分子融合,通过APC表面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使抗原特异性靶向APC,提高APC对有效剂量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从而增强免疫应答反应。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电喷雾质谱确定多肽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用电喷雾质谱测定多肽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作者:马安德;沈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特异性靶向嵌合疫苗研究进展

    特异性靶向嵌合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原多肽或蛋白质分子与一些结合APC表面受体的分子融合,通过APC表面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使抗原特异性靶向APC,提高APC对有效剂量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从而增强免疫应答反应。

    作者:车小燕;黄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K562细胞7种珠蛋白基因 mRNA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K562细胞α、β、Gγ、Aγ、ζ、ε、δ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方法采用RT-PCR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扩增成功7种珠蛋白mRNA,比较K562细胞内各珠蛋白mRNA水平。结果α基因簇中α-mRNA水平明显高于ζ-mRNA,B基因簇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Gγ、Aγ、ε、δ,K562细胞不表达B-珠蛋白mRNA。结论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可能在k562细胞α基因簇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B基因簇各珠蛋白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基本相符。

    作者:刘志杰;钱新华;李西平;姚英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猫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目的建立猫胰岛细胞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在自制玻棒持续振荡下常规分离胰岛细胞,进行单层细胞培养和组织块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碘乙酸法、消化时间差法去除培养中的成纤维细胞。动态收集单层细胞培养液,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检测胰岛素和淀粉酶含量。光镜下观察5~30d细胞生长情况。分别对培养第5、15、21天的细胞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组织块培养的细胞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猫胰岛细胞在体外培养可保持良好的生物学活性3周或3周以上(组织培养)。结论在国内首次建立的猫体外胰岛细胞培养方法可行可靠,体外培养第7~25 d的细胞形态和功能良好,是进行实验研究的极好材料。

    作者:沈洁;薛耀明;金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国产左心声学造影剂与Albunex的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左心声学造影剂5%声振白蛋白溶液在声学造影效果及安全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Albunex有无不同。方法两种造影剂均设置为高、低剂量组(0.08ml/kg、0.22ml/kg),经小猎犬外周静脉注射,注射顺序以随机方法分配。共观察6条犬在造影剂注射前后左室声学显影效果及造影剂对犬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结果两种造影剂在低剂量时左室显影率均为83.3%,高剂量时均为100%。左室内膜节段增强效果、左室显影持续时间均随造影剂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但两种造影剂同剂量之间比较无差别(P>0.05)。造影剂的肺转运时间与造影剂剂量高低无关。两种造影剂对实验犬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均无影响。结论国产左心声学造影剂5%声振自蛋白溶液的超声造影效果及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与国外同类产品Albunex相似。

    作者:查道刚;刘伊丽;郑燕列;谢志泉;陈树元;金伟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正电子显像剂18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正电子断层显像剂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18F-FDG。对制备的18F-FDG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放射化学产率约为54%,用TLC法和HPLC法测定化学纯度均大于99%,放化纯度均大于95%,18F-FDG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制备的18F-FDG适用于临床PET。

    作者:高晓;唐刚华;王明芳;吴湖炳;李志;黄祖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测定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的含量。方法应用交联剂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含量。结果该法得到乳白色半透明、光滑、具有弹性的凝胶膜状物,检测线性范围为4.1~14.2 mg/L,r=0.9999,磺胺嘧啶银方法回收率为(100.30±0.01)%、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方法回收率为(100.44±0.09)%;日内RSD为(1.13±0.63)%、日间RSD为(1.63±0.33)%。结论用交联剂法制备胶原蛋白膜具有简便,便于铸型,成膜性好等优点,可用于SD-Ag胶原蛋白烧伤膜的质量控制。

    作者:腊蕾;蒋雪涛;霍启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单精子注入卵胞浆过程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过程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53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育症周期为对象,将同一周期的同胞卵子分为两组,分别进行ICSI和常规体外受精(IVF),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ICSI组受精率78%,显著高于常规IVF组67%的受精率,但卵子的溶散率亦高(8%vs3.4%);ICSI组的优良胚胎数与IVF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碎片率大于50%的胚胎数前者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移植后ICSI组可供冻融的胚胎数较常规IVF组少。结论ICSI操作对卵子及其后的胚胎发育潜能有影响。

    作者:黄敏珍;陈士岭;邢福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外周血T淋巴细胞激活与哮喘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激活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30例哮喘患者及20名健康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IL)-4、IL-5、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sIL-2R、IL-4、IL-5及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sIL-2R、IL-4、IL-5和TNF-α浓度显著下降。结论 T淋巴细胞激活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抗气道炎症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因子释放来实现的。

    作者:邓火金;陈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2 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12 mRNA的表达水平,了解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宿主作用的影响。方法临床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采用RT-PCR法扩增IL-12mRNA,以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作为内参照,比较IL-1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活动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1.7,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肝组织病理的炎症程度有关,中、重度炎症者IL-12 P40表达高于轻度炎症者。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发展过程中诱导了一个病毒特异性的TH细胞活动,而IL-12是建立宿主免疫反应、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因子。

    作者:张明霞;章廉;文维群;胡章勇;骆抗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应及对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对3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培哚普利治疗,剂量为2~6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主要大中型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血压从治疗前24.2/14.3 kPa降至18.5/10.5 kpA(P<0.05),各脑动脉的PI和RI治疗后均叫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v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5)。结论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平稳有效,并对脑血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曦;彭健;卢武生;孟素荣;张云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房间隔缺损并副乳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23岁,发现心脏杂音后7年于2001年1月1日入院,平素无活动后心慌气短,月经未见异常,经期无乳腺和其它部位的不适。入院查体:无口唇紫绀,胸廓无畸形,未触及细震颤,心浊音界不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P2音亢进并分裂。无枪击音,无水冲脉,无毛细血管搏动征。双侧乳腺未见异常。上腹部两侧可见两副乳,直径约3cm大小,有乳晕和乳头,无压痛。心脏超声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作者:王文林;曾伟生;蒋仁超;曹振飞;刘岩;张卓华;王克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血中一氧化氮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骨肉瘤手术前后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研究NO与肿瘤手术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分光光度比色法(Griess法)分别检测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血中NO含量,正常对照组选用普通献血者的血液,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血中NO含量(23.4±14.6)μmol/L与术后(34.1±16.3)μmol/L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49.5±8.8)μmol/L相比差异非常明显(P<0.01),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肉瘤患者术后血中NO含量较术前明显提高,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对判断肿瘤的预后和进一步选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张新宇;靳安民;史占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结膜入路上睑去脂术

    目的减轻上睑臃肿而不遗留皮肤刀痕。方法采用结膜入路去除部分眶隔脂肪。结果该组病例共13例均成功去除部分眶隔脂肪,效果较满意,除2例出现结膜下淤血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皮肤不遗留刀痕,不改变原有重睑的外形,能满足一部分患者的需要。

    作者:陈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情况分析

    现将我院近2年212例糖尿病(DM)中合并高血压(HBP)的临床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DM患者212例,其中男性121例,女性91例。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DM的诊断按1999年WHO制定的DM诊断标准。HBP的诊断按1999年2月WHO/ISAHBP治疗指南制定的标准。

    作者:高方;陈国威;周琳;薛耀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Internet上的消化医学资源

    目的精选Internet上可资利用的消化医学资源,指导消化医学工作者及患者利用。方法从多种途径搜集Internet上消化医学及相关站点的网址,按一定标准对所有站点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搜集到1000多个网址,经筛选后收录了68个实用的站点或网页,按不同标准归类后列出。结论Internet上存在着极其丰富的消化医学资源,但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开发利用,尚需医学情报工作者和Internet用户共同努力。

    作者:杨金星;王征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性脑病呼吸道感染的诊治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严重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性呼吸道感染常常是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主要诱因。所以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在预防和抢救肺性脑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爱华;罗雅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运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9例患者共24个全膝置换关节随机分成两组。CPM治疗组14个膝关节于术后第3天开始治疗。非CPM治疗组1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结果两周后CPM治疗组膝关节主动屈曲度平均达到94.62度,比对照组大23.37度。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CPM治疗,可使膝关节屈伸功能明显提高。

    作者:徐波;史占军;金大地;景宗森;陈祥匀;冯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42例中老年人全口牙列缺失牙科种植体修复治疗

    回顾了1993年3月至1999年5月进行的中老年种植义齿修复治疗42例,探讨了中老年的口腔特点,全口种植牙的手术方案设计,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

    作者:张丽萍;王鸿;孙小平;李新华;才晓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某些抗生素药物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临床联合用药与配伍中的几个问题

    列举了大环内酯和喹诺酮类药物与茶碱联合用药的毒性反应病例,分析其药理作用机制,提醒联合用药时剂量控制与茶碱血药浓度的严密监控,另外对红霉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正确方法及使用剂量与滴注速度提出建议。

    作者:陈建海;李华康;陈志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