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应及对脑血流的影响

李曦;彭健;卢武生;孟素荣;张云昆

关键词:培哚普利, 高血压, 脑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对3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培哚普利治疗,剂量为2~6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主要大中型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血压从治疗前24.2/14.3 kPa降至18.5/10.5 kpA(P<0.05),各脑动脉的PI和RI治疗后均叫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v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5)。结论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平稳有效,并对脑血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运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9例患者共24个全膝置换关节随机分成两组。CPM治疗组14个膝关节于术后第3天开始治疗。非CPM治疗组1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结果两周后CPM治疗组膝关节主动屈曲度平均达到94.62度,比对照组大23.37度。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CPM治疗,可使膝关节屈伸功能明显提高。

    作者:徐波;史占军;金大地;景宗森;陈祥匀;冯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42例中老年人全口牙列缺失牙科种植体修复治疗

    回顾了1993年3月至1999年5月进行的中老年种植义齿修复治疗42例,探讨了中老年的口腔特点,全口种植牙的手术方案设计,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

    作者:张丽萍;王鸿;孙小平;李新华;才晓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喷雾质谱确定多肽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用电喷雾质谱测定多肽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作者:马安德;沈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静脉血管畸形的4例报告

    脑静脉血管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 CVM),又称脑静脉发育异常,临床上较少见,国内仅有少数病例报告。我院自1990年以来,明确诊断CVM4例,现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加以讨论。

    作者:秦峰;李铁林;汪求精;段传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艾滋病合并组织胞浆菌等感染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1岁。因间歇发热、干咳伴消瘦4个月余。于1999年9月25日转入我院。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kg。患者否认吸毒、输血、性乱史和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8.5℃消瘦,左侧锁骨上窝可触及3个0.4 cm×0.6 cm大小、无压痛可活动之淋巴结。

    作者:周最明;刘瑾;董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阿霉素肾病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肾脏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目的为弄清大鼠肾小球肾炎时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肾脏受体的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病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GR及肾脏GR的变化。结果外周血白细胞GR显著降低,而肾胞浆GR无明显变化,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乐颖影;李晓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Alu-PCR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bcr基因相关YAC克隆

    目的制备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bcr基因重排的DNA探针。方法应用Alu-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3个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候选克隆进行鉴定,制备DNA探针,并经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筛选。结果确定了YAC 765E3为非嵌合体,定位于染色体22q11 bcr基因区域,而且可在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中易位至9q34。探针特异性杂交效率达95%。结论 FISH技术是染色体、染色体畸变鉴定和染色体上特殊序列定位的重要检测方法。联合应用Alu-PCR技术特异性扩增载体YAC中人类基因组来源的DNA制备探针,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监测微小残留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作者:刘晓力;郑维扬;刘孟珉;宋兰林;杜庆锋;周淑芸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纯化及鉴定

    目的对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or, rhHGF)进行初步纯化及鉴定。方法培养上清液经过离心、超滤,在FPLC系统上经肝素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用ELISA法检测、收集rhHGF。SDS-PAGE电泳鉴定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大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法检测rhHGF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rhHGF主要在0.9~1.3 mol/L NaCl范围内被洗脱,由约62 000和34000两个亚基组成,明显促进大鼠肝细胞DNA合成。结论经肝素亲和层析分离,从表达rhHGF的CHO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纯化出有活性的rhHGF。

    作者:丘玉昌;朱正光;徐继红;徐伟;吴曙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单精子注入卵胞浆过程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操作过程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53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育症周期为对象,将同一周期的同胞卵子分为两组,分别进行ICSI和常规体外受精(IVF),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ICSI组受精率78%,显著高于常规IVF组67%的受精率,但卵子的溶散率亦高(8%vs3.4%);ICSI组的优良胚胎数与IVF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碎片率大于50%的胚胎数前者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移植后ICSI组可供冻融的胚胎数较常规IVF组少。结论ICSI操作对卵子及其后的胚胎发育潜能有影响。

    作者:黄敏珍;陈士岭;邢福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性脑病呼吸道感染的诊治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严重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性呼吸道感染常常是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的主要诱因。所以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在预防和抢救肺性脑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爱华;罗雅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5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肺再次转流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外科术前诊断、手术技能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技术的不断完善,因心内畸形矫正不彻底,心肌收缩功能恢复不全等原因导致的心肺再次转流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因术中操作不当所致的再次转流却仍有发生,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1]。作者就5例术中意外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朱平;冯树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全麻诱导期间以不同速度输注异丙酚动静脉血药浓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患者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血药浓度与给药速度的关系。方法ASAI~Ⅱ级无心、脑、肝、肾功能异常的择期手术患者21例,随机分为A、B、C组,静脉注射异丙酚,速度分别为6、9、12mg·kg1·h-1,持续30~35 min。给药后于不同时点同步采取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球部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异丙酚的血药浓度。结果A、B、C组患者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1.15、1.10和1.20mg/kg·b.w.,无统计学差异,而平均诱导时间分别为697、441和313 s,差异显著(P<0.05)。意识消失时平均动脉血药浓度(Ca)分别为1.64、2.24和2.78mg/L,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平均颈内静脉球部血药浓度(Cijbv)分别为1.18、1.40和1.69mg/L,仅A、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开始输注到意识消失时A、B、C组的动静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a-v)分别为4.56、4.64和4.23 mg·L-1·min-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意识消失时的动脉和静脉血药浓度与给药速度有关;非稳态条件下异丙酚的靶血浆浓度并不能预测患者意识消失。

    作者:盖成林;古妙宁;林春水;欧阳铭文;王玉珍;周俊岭;安胜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情况分析

    现将我院近2年212例糖尿病(DM)中合并高血压(HBP)的临床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DM患者212例,其中男性121例,女性91例。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DM的诊断按1999年WHO制定的DM诊断标准。HBP的诊断按1999年2月WHO/ISAHBP治疗指南制定的标准。

    作者:高方;陈国威;周琳;薛耀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12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IL-12的水平,探讨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PBMC,予脂多糖(LPS)刺激后用夹心ELISA法检测其上清中的IL-12水平,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估计SLE的病情活动性。结果 SLE患者PBMC分泌IL-12水平[(645.05±13.85)pg/ml]较正常对照[(657.96±6.91)pg/ml]低(t=3.695,P=0.01),且与SLEDAI呈负相关(r=-0.873,tr=8.205,P<0.01)。结论 SLE患者存在IL-12水平的异常,且IL-12水平可作为评价SLE患者病情活动性大小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张红娟;王宗发;彭学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2 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12 mRNA的表达水平,了解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宿主作用的影响。方法临床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采用RT-PCR法扩增IL-12mRNA,以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作为内参照,比较IL-1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活动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1.7,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肝组织病理的炎症程度有关,中、重度炎症者IL-12 P40表达高于轻度炎症者。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发展过程中诱导了一个病毒特异性的TH细胞活动,而IL-12是建立宿主免疫反应、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因子。

    作者:张明霞;章廉;文维群;胡章勇;骆抗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应及对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对3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培哚普利治疗,剂量为2~6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主要大中型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血压从治疗前24.2/14.3 kPa降至18.5/10.5 kpA(P<0.05),各脑动脉的PI和RI治疗后均叫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v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5)。结论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平稳有效,并对脑血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曦;彭健;卢武生;孟素荣;张云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人工泪液改善干眼症状的临床观察

    Sjogren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患者可因泪腺病变导致泪液分泌障碍而出现眼部干燥症状。有效的人工泪液治疗鲜有报道。本中心护理组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1],观察中药人工泪液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王筠;吴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成形术后心脏及瓣膜功能随访

    目的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成形术(MVP)后心脏及瓣膜功能,总结风湿性MVP的经验。方法 1995年9月至1997年12月,我院施行风湿性MVP 30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术后3~6月、术后9~12月的Doppler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及心功能情况。结果随访一年无死亡。术后3~6月、术后9~12月心功能Ⅰ~Ⅱ级比率分别为87%、94%。术后3~6月、术后9~12月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二尖瓣口面积、二尖瓣返流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明显改善。再次手术2例,分别为术后残留重度关闭不全,重度狭窄病人。残留中度返流4例。结论风湿性MVP后1年内心功能及瓣膜功能有明显改善,但仍有少数患者疗效差。二尖瓣前瓣病变严重者,术后残留瓣膜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风湿活动明显者,术后瓣膜风湿病变仍可进行性发展,再手术率高,施行成形术应慎重。

    作者:钱希明;闫玉生;童健;朱平;冯树生;蒙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K562细胞7种珠蛋白基因 mRNA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K562细胞α、β、Gγ、Aγ、ζ、ε、δ珠蛋白基因mRNA水平。方法采用RT-PCR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扩增成功7种珠蛋白mRNA,比较K562细胞内各珠蛋白mRNA水平。结果α基因簇中α-mRNA水平明显高于ζ-mRNA,B基因簇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Gγ、Aγ、ε、δ,K562细胞不表达B-珠蛋白mRNA。结论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可能在k562细胞α基因簇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B基因簇各珠蛋白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基本相符。

    作者:刘志杰;钱新华;李西平;姚英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参考Nystrom方法建立的大鼠脊髓压迫伤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未见iNOS mRNA表达,脊髓压迫伤后iNOS mRNA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伤后24 h达到高峰。结论 iNOS未参与脊髓组织正常生理调节,脊髓损伤后iNOS mRNA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提示iNOS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

    作者:刘成龙;靳安民;周初松;闵少雄;姚伟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