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自噬基因APG5及一个新亚型APG5β的克隆

陈英;彭心昭;朴英杰

关键词:自噬基因, 凋亡, 可变性剪切,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克隆APG5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从分子水平研究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胚脑cDNA文库和B细胞cDNA文库中钓取APG5基因,连接到pEGFP-C1载体,测序确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脂质体1ipofectin将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转入人肝细胞株和Hela细胞株.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地钓取APG5及一个新亚型APG5β基因片段,两者连入pEGFP-C1载体并在Hela细胞株中获得表达.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者在凋亡细胞中表达.在凋亡诱导刺激下,随着凋亡的提前出现,融合蛋白表达的时间也提前.结论成功克隆APG5/APG5β基因,首次证实并报道一个新亚型APG5β,并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登录(AF293841).对两者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和可变性剪切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蛋白激酶C与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认为蛋白激酶C是多药耐药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就蛋白激酶C的活性、表达和蛋白激酶C亚型的亚细胞分布与多药耐药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孙爱民;李传刚;彭亚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凋亡抑制剂TPCK对致痫大鼠早期抽搐发作的影响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剂TPCK是否能减少杏仁核内注射海人酸致痫大鼠的抽搐发作次数.方法一次抽搐定义为出现肢体阵挛或全身痉挛.给药组在海人酸注射前l h腹腔注射100mg/kg.b.w.TPCK,而对照组注射溶剂.自海人酸注射后第2周开始,对每只动物每天观察2 h,每周观察5 d,持续6周.以周为单位记录抽搐次数.6周后取海马组织计数CA3区活神经元数.结果在同一观察时段内,给药组和对照组的抽搐发作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1),但给药组海马CA3区存活神经元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凋亡抑制剂TPCK对海马CA3区神经元由海人酸引起的神经毒性有保护作用,但不能减少海人酸致痫大鼠的抽搐次数.

    作者:黄理金;漆松涛;王克万;孔伟东;彭林;黄胜平;张喜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我校军队科技成果奖又获丰收棗获奖总数在两院四校中首次名列第一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冰水试验在持续植物状态尿失禁者膀胱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冰水试验在持续植物状态(PVS)尿失禁者膀胱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以便及时掌握膀胱功能的恢复程度.方法采用冰水试验对33例PVS尿失禁康复期患者在入院时和经过训练后不同时期的膀胱功能进行评估.将冰水试验(+)者设置为达标组、(-)者为未达标组,对未达标者进行针对性的膀胱训练.结果达标组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未达标组(P<0.01);在排尿方式(自行排尿、诱导排尿、留置尿管)方面达标组优于未达标组(P<0.01).结论冰水试验(+)者,可100%自行排尿,残余尿量<100ml,无需留置尿管.

    作者:蔡文智;蔡保塔;赵莉;洪军;李亚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益气通络丹抗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含益气通络丹的大鼠血清对缺氧24h再给氧4h后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一氧化氮(NO)生成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的影响.方法采用Annexin V-PI双标记方法以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DH释放水平,采用改良Yu方法测定NO浓度,用Ohkawa法测定TBARS含量.结果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后NO、TBARS水平升高,LDH释放增加.含益气通络丹的血清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LDH释放,降低培养细胞上清液中NO和TBARS水平,其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益气通络丹具有抗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和NO特性有关.

    作者:沈剑刚;佟丽;邱幸生;曲宏达;陈育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心脏周围组织等效问题的研究

    目的和方法将39只离体豚鼠心脏完全浸入模拟心脏周围组织的3种电导率各不相同的液态媒质中,采集离体心脏左右室壁外侧不同距离测试点的心电图,比较不同液态媒质中相同测试点的R(r)波振幅,以查明心电在模拟心脏周围组织的液态媒质中传播时的衰减与媒质电导率的关系.结果在电导率高的生理盐水中,心电电势的衰减比在电导率低的5%葡萄糖和蒸馏水中的衰减显著(P<0.01).结论心电电势的衰减与媒质的电导率相关,电导率高的生理盐水对心电电势的衰减幅度大.把心脏周围组织等效为电导率与生理盐水相仿的稀盐溶液,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作者:周翔;尹炳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性乱人群中单纯疱疹2型病毒感染情况及丽珠威的疗效观察

    应用PCR技术对广州120例性乱者进行单纯疱疹2型(HSV2-DNA)检测,阳性者用丽珠威治疗.38例(31.6%)检出HSV2-DNA,治疗后34例HSV2-DNA转阴.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曾抗;贺凤姣;江丽芬;黄良;王宗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影响老年患者肾移植的因素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护理特点、影响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移植成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老年(60岁以上)尿毒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人/肾1、3年存活率分为93.8%/89.6%、85.7%/82.5%,长存活9年,17例合并并发症.结论并发症是影响老年患者肾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改善移植效果的重要保证.针对老年人特点应加强术前准备及心血管、呼吸系统观察,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基础护理.

    作者:叶桂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3种NOS(诱导型、神经型和内皮型)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原位检测和观察.结果非癌组织诱导型NOS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部分非癌组织中可见诱导型NOS阳性细胞呈点状分布;癌旁组织多呈阳性;癌组织核心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分化中和差的癌组织核心分别有l例NOS呈强阳性;周边癌组织呈局灶阳性,侵入纤维组织中的弥漫癌细胞呈强阳性.VEGF、神经型NOS的分布与诱导型NOS相似.内皮型NOS主要分布在肝癌组织小血管壁内皮及其肌层组织.结论 NOS表达与肝组织癌变及肝癌浸润能力有关,NOS表达增加是肿瘤形成中的关键步骤,与获得血管形成和转移表型有关.

    作者:程天明;袁爱力;李朝龙;潘石蕾;刘晓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压力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比较不同压强的压力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下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压力增加导致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论颌力过大将造成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牙周组织健康.

    作者:张宇;施生根;张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低蛋白血症与血清磷和镁的关系

    目的和方法采用自动生化检验仪检测132例胃肠、肝胆疾病患者和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血清磷、镁及白蛋白含量,按血清白蛋白含量≥35g/L和<35 g/L分成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磷、镁的水平,分析其与血清白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组的血清磷、镁含量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各组血清磷、镁含量与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低磷、低镁与营养不良有关,营养不良患者血清磷、镁偏低.

    作者:张云生;吴智峰;高毅;李林;杨继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第一军医大学发展基金介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生化方法测定25例妊高征患者和27例正常孕晚期妇女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以及膜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结果妊高征患者产前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甘油三脂的含量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妊高征患者产前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与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妊高征患者ATP酶活性降低是其依赖的脂质微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

    作者:张凌云;何援利;张为远;陈炜;杨芳;杨建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基于PC机的频谱心电图分析方法

    介绍了频谱心电图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PC机的频谱心电图分析的实现方法,详细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实例分析.

    作者:庄琳;江利旗;詹宜巨;胥布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全脑缺血后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及其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时纹状体边缘区内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及其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再灌流后不同时间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纹状体边缘区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用Y迷宫观察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后第5天,观察到纹状体边缘区内的神经元明显缺失,c-fos蛋白一过性表达增高,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结论全脑缺血后导致海马以及边缘区等脑区神经元损伤,可能是造成全脑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原因,进一步证明纹状体边缘区的功能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作者:包新民;舒斯云;曾建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干骨折

    应用带远端瞄准器的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干骨折及骨不连63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9.5%.

    作者:曾宪明;殷庆强;张小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药骨瘤方与放射性核素89Sr联合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

    性肿瘤患者中约70%可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瘤常引起剧烈疼痛、功能障碍,甚至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中药与放射性核素相结合治疗广泛性骨转移瘤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林;苏旭春;陈智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人自噬基因APG5及一个新亚型APG5β的克隆

    目的克隆APG5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从分子水平研究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胚脑cDNA文库和B细胞cDNA文库中钓取APG5基因,连接到pEGFP-C1载体,测序确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脂质体1ipofectin将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转入人肝细胞株和Hela细胞株.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地钓取APG5及一个新亚型APG5β基因片段,两者连入pEGFP-C1载体并在Hela细胞株中获得表达.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者在凋亡细胞中表达.在凋亡诱导刺激下,随着凋亡的提前出现,融合蛋白表达的时间也提前.结论成功克隆APG5/APG5β基因,首次证实并报道一个新亚型APG5β,并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登录(AF293841).对两者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和可变性剪切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作者:陈英;彭心昭;朴英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枕部硬膜外静脉窦骑跨血肿手术分析(附21例报告)

    报告21例颅脑外伤致枕部硬膜外静脉窦骑跨血肿病人的手术要点,分析了术中出现的突发变化及处理措施.

    作者:杨礼贤;柯以铨;周永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机制和危险因素

    慢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多种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终导致移植肾血管腔变窄、血管堵塞、移植肾纤维化.多种免疫学因素和非免疫学因素,如组织相容性、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移植肾功延迟恢复、高血压、高血脂等均可诱发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

    作者:贾英斌;张勇;于立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