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骨瘤方与放射性核素89Sr联合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

王永林;苏旭春;陈智明

关键词:骨肿瘤/继发性, 锶放射性同位素, 骨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性肿瘤患者中约70%可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瘤常引起剧烈疼痛、功能障碍,甚至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中药与放射性核素相结合治疗广泛性骨转移瘤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低蛋白血症与血清磷和镁的关系

    目的和方法采用自动生化检验仪检测132例胃肠、肝胆疾病患者和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血清磷、镁及白蛋白含量,按血清白蛋白含量≥35g/L和<35 g/L分成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磷、镁的水平,分析其与血清白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组的血清磷、镁含量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各组血清磷、镁含量与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低磷、低镁与营养不良有关,营养不良患者血清磷、镁偏低.

    作者:张云生;吴智峰;高毅;李林;杨继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与实体肿瘤

    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在肿瘤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及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李颖嘉;王东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影响老年患者肾移植的因素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护理特点、影响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移植成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老年(60岁以上)尿毒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人/肾1、3年存活率分为93.8%/89.6%、85.7%/82.5%,长存活9年,17例合并并发症.结论并发症是影响老年患者肾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改善移植效果的重要保证.针对老年人特点应加强术前准备及心血管、呼吸系统观察,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基础护理.

    作者:叶桂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3种NOS(诱导型、神经型和内皮型)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原位检测和观察.结果非癌组织诱导型NOS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部分非癌组织中可见诱导型NOS阳性细胞呈点状分布;癌旁组织多呈阳性;癌组织核心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分化中和差的癌组织核心分别有l例NOS呈强阳性;周边癌组织呈局灶阳性,侵入纤维组织中的弥漫癌细胞呈强阳性.VEGF、神经型NOS的分布与诱导型NOS相似.内皮型NOS主要分布在肝癌组织小血管壁内皮及其肌层组织.结论 NOS表达与肝组织癌变及肝癌浸润能力有关,NOS表达增加是肿瘤形成中的关键步骤,与获得血管形成和转移表型有关.

    作者:程天明;袁爱力;李朝龙;潘石蕾;刘晓霞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ML2000型全同步双导联多导心电图分析系统的研制

    介绍了ML2000型全同步双导联多导心电图分析系统的原理、硬件、软件设计等,该系统不仅可分别检测处理常规导联系统12导心电图或头胸导联系统12导心电图,还可同时检测处理上述两种12导心电图,并对两种导联进行对比与分析.

    作者:李本富;周翔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枕部硬膜外静脉窦骑跨血肿手术分析(附21例报告)

    报告21例颅脑外伤致枕部硬膜外静脉窦骑跨血肿病人的手术要点,分析了术中出现的突发变化及处理措施.

    作者:杨礼贤;柯以铨;周永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增殖调控的关系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蛋白表达与增殖调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0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CNA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肿瘤细胞增殖调控的关系.结果PCNA的表达率:Ⅰ~Ⅱ级78.3%,Ⅲ~Ⅳ级94.1%;p53蛋白的表达率:Ⅰ~Ⅱ级43.5%,Ⅲ~Ⅳ级64.7%;PCNA表达强度与p53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PCNA和p53是参与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调控的重要基因,联合检测两者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变化可以判断肿瘤的增殖情况和恶性程度,对指导星形细胞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承勇;漆松涛;石丽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我校军队科技成果奖又获丰收棗获奖总数在两院四校中首次名列第一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蛋白激酶C与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认为蛋白激酶C是多药耐药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就蛋白激酶C的活性、表达和蛋白激酶C亚型的亚细胞分布与多药耐药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孙爱民;李传刚;彭亚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长段神经液氮冷冻防治残端神经瘤的临床体会

    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截肢或截指患者19例,冷冻神经长度20~45 mm,随机选择同期行神经拉长切断的截肢或截指患者20例进行对照.19例冷冻治疗病例中出现偶发性疼痛3例,残端对机械刺激不敏感,不限制肢体的残余功能;而对照组出现经常性疼痛12例,偶发性疼痛4例,对机械刺激敏感11例,对肢体的残余功能影响大.

    作者:杨绍安;肖晓桃;余斌;童斌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湿热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中性粒细胞CD11a、CD11b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湿热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a、CD11b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湿热环境下犬肢体枪伤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a、CD11b的表达情况,并且对创伤区组织进行细菌计数.结果常温常湿组CD11a、CD11b在致伤后即刻以及伤后4h显著增高;与常温常湿组比较,高温高湿组第2峰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但下降时间提前;犬习服后可以降低第2峰的高度,并且延长其平台期.细菌记数与两者表达在时间上有相关性.结论CD11a、CD11b表达水平及其变化能够作为疾病不同进展阶段的标志,两者介导了中性粒细胞对伤道外组织损害的炎症过程.

    作者:周祥吉;裴国献;张旭辉;罗炳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高频透热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报告

    目的比较高频透热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74例原发性肝癌Ⅲ-Ⅳ期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以高频透热联合FAM(5-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方案化疗及单纯FAM方案化疗,比较两组客观疗效及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客观疗效分别为25.58%及6.45%(P<0.05):副反应中肝功下降分别为34.88%、12.90%(P<0.05),发热分别为53.49%、12.90%(P<0.05),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高频透热联合化疗可提高单纯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作者:戴辉;侯友贤;闫业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病毒S区蛋白肝癌细胞株的稳定表达

    构建了乙肝病毒S区不同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LS2、pcLS4,并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转染细胞经新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S区不同蛋白的细胞株.Westemblotting可分别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39 000的大蛋白及24 000的主蛋白在pcLS2、pcLS4稳定转染的细胞中表达.免疫组化实验显示这些蛋白均主要呈细胞质分布.

    作者:刘定燮;戴琳;骆抗先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钛合金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附48例报告)

    采用钛合金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治疗效果满意.作者就钛合金动力髋螺钉的优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要点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进行了讨论.

    作者:伍中庆;苏培基;李兆青;吴俊哲;吴宇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猫低速弹颅脑伤后脑微循环变化及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猫低速弹颅脑伤(LMCW)后脑微循环的改变,探索甘露醇对脑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改良Carey法制作猫LMCW模型,将24只猫分为2组,即单纯创伤组(对照组)、甘露醇治疗组(治疗组).用落射光微循环显微镜活体观察软脑膜微循环,测定软脑膜细动脉(Da)、细静脉(Dv)管径;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微区脑血流,并监测生命体征.采静脉血测算重要血流动力学指标、8 h组织学及微血管改变.结果猫LMCW后Da、Dv收缩持续30 min,至2 h时恢复正常,5~8h微动脉痉挛,静脉扩张、瘀血;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异常,至8 h仍未恢复;伤道对侧皮层可见点状出血、微血栓形成、神经细胞肿胀和坏死.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甘露醇可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特性,减轻颅脑伤引起的脑微循环障碍和病理损害.

    作者:谭林琼;陈长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凋亡抑制剂TPCK对致痫大鼠早期抽搐发作的影响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剂TPCK是否能减少杏仁核内注射海人酸致痫大鼠的抽搐发作次数.方法一次抽搐定义为出现肢体阵挛或全身痉挛.给药组在海人酸注射前l h腹腔注射100mg/kg.b.w.TPCK,而对照组注射溶剂.自海人酸注射后第2周开始,对每只动物每天观察2 h,每周观察5 d,持续6周.以周为单位记录抽搐次数.6周后取海马组织计数CA3区活神经元数.结果在同一观察时段内,给药组和对照组的抽搐发作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1),但给药组海马CA3区存活神经元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凋亡抑制剂TPCK对海马CA3区神经元由海人酸引起的神经毒性有保护作用,但不能减少海人酸致痫大鼠的抽搐次数.

    作者:黄理金;漆松涛;王克万;孔伟东;彭林;黄胜平;张喜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压力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比较不同压强的压力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下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压力增加导致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论颌力过大将造成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牙周组织健康.

    作者:张宇;施生根;张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干骨折

    应用带远端瞄准器的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干骨折及骨不连63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9.5%.

    作者:曾宪明;殷庆强;张小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前臂屈肌群远侧肌腹损伤的修复与重建

    将损伤致远侧失神经支配的肌组织切除,切取髂胫束条桥接远端肌腱和近端肌组织,术后即刻行手指、腕关节被动伸屈功能锻炼,在被动屈指屈腕同时做主动屈腕屈指肌的收缩锻炼。应用该方法对9例前臂屈肌群远侧肌腹损伤患者进行修复与重建,随访6例,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秋生;余斌;杨建成;陈霞;江浩;张雪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致糖尿病2例报告

    干扰素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大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脱发甚至严重的精神抑郁状态等副作用,但诱发糖尿病却极为少见.本文报道2例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致糖尿病病例.

    作者:戴琳;周复元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