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民;李传刚;彭亚维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右中上腹疼痛18 d、加重1 d入院。腹痛无明显诱因,开始程度较轻,发作性隐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1 d凌晨右上腹疼痛突然加剧,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大汗、畏寒、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与胆汁混合物,约250ml。既往无其他病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4 ℃,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1/13 kPa。
作者:何国荣;欧阳伟;刘金华;黄玉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干扰素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大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脱发甚至严重的精神抑郁状态等副作用,但诱发糖尿病却极为少见.本文报道2例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致糖尿病病例.
作者:戴琳;周复元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在肿瘤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及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李颖嘉;王东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剂TPCK是否能减少杏仁核内注射海人酸致痫大鼠的抽搐发作次数.方法一次抽搐定义为出现肢体阵挛或全身痉挛.给药组在海人酸注射前l h腹腔注射100mg/kg.b.w.TPCK,而对照组注射溶剂.自海人酸注射后第2周开始,对每只动物每天观察2 h,每周观察5 d,持续6周.以周为单位记录抽搐次数.6周后取海马组织计数CA3区活神经元数.结果在同一观察时段内,给药组和对照组的抽搐发作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1),但给药组海马CA3区存活神经元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凋亡抑制剂TPCK对海马CA3区神经元由海人酸引起的神经毒性有保护作用,但不能减少海人酸致痫大鼠的抽搐次数.
作者:黄理金;漆松涛;王克万;孔伟东;彭林;黄胜平;张喜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性肿瘤患者中约70%可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瘤常引起剧烈疼痛、功能障碍,甚至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中药与放射性核素相结合治疗广泛性骨转移瘤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林;苏旭春;陈智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994年7月~2000年1月间,我院收治无房间隔缺损的三房心5例,因其在临床特征及诊治上与常见的三房心有不同之处,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群清;陈燕春;童健;张福伟;蒙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截肢或截指患者19例,冷冻神经长度20~45 mm,随机选择同期行神经拉长切断的截肢或截指患者20例进行对照.19例冷冻治疗病例中出现偶发性疼痛3例,残端对机械刺激不敏感,不限制肢体的残余功能;而对照组出现经常性疼痛12例,偶发性疼痛4例,对机械刺激敏感11例,对肢体的残余功能影响大.
作者:杨绍安;肖晓桃;余斌;童斌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介绍了ML2000型全同步双导联多导心电图分析系统的原理、硬件、软件设计等,该系统不仅可分别检测处理常规导联系统12导心电图或头胸导联系统12导心电图,还可同时检测处理上述两种12导心电图,并对两种导联进行对比与分析.
作者:李本富;周翔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应用带远端瞄准器的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干骨折及骨不连63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9.5%.
作者:曾宪明;殷庆强;张小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克隆APG5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从分子水平研究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胚脑cDNA文库和B细胞cDNA文库中钓取APG5基因,连接到pEGFP-C1载体,测序确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脂质体1ipofectin将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转入人肝细胞株和Hela细胞株.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地钓取APG5及一个新亚型APG5β基因片段,两者连入pEGFP-C1载体并在Hela细胞株中获得表达.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者在凋亡细胞中表达.在凋亡诱导刺激下,随着凋亡的提前出现,融合蛋白表达的时间也提前.结论成功克隆APG5/APG5β基因,首次证实并报道一个新亚型APG5β,并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登录(AF293841).对两者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和可变性剪切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作者:陈英;彭心昭;朴英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应用PCR技术对广州120例性乱者进行单纯疱疹2型(HSV2-DNA)检测,阳性者用丽珠威治疗.38例(31.6%)检出HSV2-DNA,治疗后34例HSV2-DNA转阴.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曾抗;贺凤姣;江丽芬;黄良;王宗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环境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比较不同压强的压力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下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压力增加导致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论颌力过大将造成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可能影响牙周组织健康.
作者:张宇;施生根;张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成形术中应用ChoICE PT导入钢丝的效果.方法应用ChoICE PT导入钢丝为25例阻塞时间为(17±13)(2~84)个月、病变长度为(14±6)(5~25)mm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人行血管成形术.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2%(23/25).无1例发生冠状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的植入获得了良好的即刻血管造影结果.结论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成形术中应用ChoICEPT导入钢丝可获得较好的安全性,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欧阳平;何世华;陈伟康;胡嘉儿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阐明人发角蛋白(HHK)人工腱植入体内后的降解过程.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术后第1、3、6、9、12周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行跟腱切除后植入HHK人工腱,按期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泛肽组化及酸性磷酸酶(AcP)酶细胞化学观察.结果光镜形态学观察显示,人工腱植入后第l周出现人发毛小皮脱落、消失,人发呈均质状,表面附着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到第3~6周可见降解成颗粒的人工腱被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吞噬.泛肽酶组化显示第l~3周,人发周围的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成腱细胞内反应呈强阳性,周围组织呈中等阳性,到第9周,大部分人发被降解,泛肽酶反应在基质呈弱阳性,在腱细胞中呈中等阳性.电镜形态学观察显示毛发之间出现成腱细胞,并开始分泌蛋白多糖和前胶原蛋白,第9~12周,人工腱基本被降解,同时完成了新生自体腱的形成.酶细胞化学观察显示被吞噬的颗粒呈AcP酶反应阳性.结论在HHK人工腱的降解过程中,泛肽系统首先在细胞外将大体积的人发降解,降解后期细胞内泛肽系统通路和溶酶体通路分别对吞入的人工腱颗粒进行降解,且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朴英杰;董为人;胡庆柳;蒋东萍;傅文玉;娄丽;乔东访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报道7例单侧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应用雅培镇痛泵(镇痛药液为0.25%布比卡因)自控经胸椎旁间隙阻滞镇痛,镇痛效果好,无并发症.
作者:宋吉贵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慢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多种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终导致移植肾血管腔变窄、血管堵塞、移植肾纤维化.多种免疫学因素和非免疫学因素,如组织相容性、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移植肾功延迟恢复、高血压、高血脂等均可诱发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
作者:贾英斌;张勇;于立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比较高频透热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74例原发性肝癌Ⅲ-Ⅳ期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以高频透热联合FAM(5-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方案化疗及单纯FAM方案化疗,比较两组客观疗效及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客观疗效分别为25.58%及6.45%(P<0.05):副反应中肝功下降分别为34.88%、12.90%(P<0.05),发热分别为53.49%、12.90%(P<0.05),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高频透热联合化疗可提高单纯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作者:戴辉;侯友贤;闫业勇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