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铁骊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多见于30岁以下妇女,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独立罕见的卵巢间质发生的良性肿瘤.其特征为间质内区域性进行性硬化性胶原变性,1973年由Chalvardjian及Scully首次报道,国内文献报道甚少,且易与卵巢其他间质肿瘤混淆.按Chalvardjian诊断标准兹将我院妇科手术切除及外院送检的卵巢肿物中8例硬化性间质瘤,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发病年龄分别为23、26、28、28、32、34、30、29岁,30岁以下占62.5%.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不规则、经期延长、两例有闭经史,四例有下腹部肿块及腹痛.B超检查:附件肿物.实验室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县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本县育龄人群优生优育提供遗传咨询.方法:采用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293例筛查阳性标本.结果:293例中143例基因诊断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98例(其中HbH病4例),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37例,α-地贫复合β-地贫携带者8例.结论:广泛宣传地贫知识、扩大筛查范围、加强基因诊断是地贫高发区提高人口质量、阻断重型(包括中间型)地贫患儿出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文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级2个涉外护理大专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考核成绩和CCTS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引入到护理礼仪的教学中,不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护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马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对社区卫生工作进行调整.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00名60岁及以上的本地户口老年人或居住达到一年的外地户口老年人进行调查,统计其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为61%,对总体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医生技能、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服务项目、就诊尊重、医疗设备、候诊时间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为本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卫生服务.
作者:陈菊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3.5个月药师的药学指导,而后结束治疗,后对两组的用药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之后,实验组患者用药的依从率为87%,对照组患者用药的依从率为39%.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一定的药学指导措施指导糖尿病患者用药,其对用药的依从性以及表现出来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梁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与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8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预防;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与预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6.15%;治疗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5.38%,两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讨论: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一定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预防对预防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给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接诊的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持续静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7%与对照组95.3%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愈率72.1%显著优于对照组53.5%;在症状消失时间方面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者6例(14.0%),对照组15例(34.9%),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给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荣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我院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临床应加强推广.
作者:孙元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目前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指导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2012-12保健管理的32792例2岁以下儿童,统计出佝偻病的患病例数、百分率,并根据居住地分为城区和农村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婴幼儿佝偻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区与农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率仍然较高,与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宣传、健康指导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制度落实密切相关.
作者:陈忠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Hypo-MDS患者和65例AA患者,均对血象、骨髓象、骨髓病理以及细胞遗传学特点进行判断,随访并进行比较.结果:Hypo-MDS患者的PLT、MCV、Ret%、骨髓涂片细胞数、骨髓病理造血细细胞数、三系造血病态造血频率、异常核型检查率均高于AA患者(P<0.05).结论:鉴别Hypo-MDS和AA的主要方法可以通过细胞形态学、免疫化学及细胞遗传学的联合检测实现.
作者:商玉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起源部位的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上的差异.方法:151例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患者,男性80例,女性71例,年龄10-81岁(44.2±14.9)岁.结果:RVOT起源于游离壁的38例、间隔86例,LVOT27例.RVOT起源于前部50例、中部47例、后部27例.游离壁较间隔有更多肢导的切迹,间隔较游离壁、前部较下部Ⅰ导联主波向下的比例更高.间隔中、后部起源的RVOT心电图形态接近LVOT.结论:本研究观察了RVOT不同起源部位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可为RFCA手术定位消融提供帮助.
作者:陈亚东;庞京;罗军;单兆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四妙丸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有效.
作者:曾叶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牙体严重缺损,仅剩很少的牙冠结构,桩核可给修复体提供垂直和水平的支持和固位.桩核套上全冠修复体,使患牙具有更大的防裂能力,同时增加冠外抗力,咬合力的保护,同时可防止根面龋.在桩核上,可根据患者的条件和需要,制作不同的全冠修复体.当全冠需要重新制作,只要将核心上的全冠拆下即可,避免了桩冠拆冠的困难.置桩核的牙做固定桥基牙,在桩核上制备固位牙的牙形,比桩核更容易取的共同的就位道.保留了以往需要拔的残根残冠,有利于保护牙弓形态,有利于恢复咬合关系,咀嚼功能.
作者:王亚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具有温经散寒,挟瘀养血,滋阴补肾等功效.主治冲任虚寒,寒凝瘀阻,虚中挟实之侯以温养气血,调补冲任.而宫寒不孕是妇科的多发病,正是由于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而至寒凝瘀阻胞宫而至不孕.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温经汤加味,辩证治疗宫寒不孕89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89例,年龄大的42岁,小的22岁.病程1-2年的40例;病程3-5年的46例;5年以上的3例.原发性不孕的27例,继发不孕的62例.
作者:邢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几年许多社区服务中心在进行统计工作时,都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亟需相关部门作出反应,尽快找到解决方案,从而促进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统计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邹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于2011-2013年收治我院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人98例,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并发症及体温降至正常、肛门排气等临床指标作出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人的治疗,因及时诊断,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效果更好.
作者:魏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输注速度输入20%甘露醇,患者头痛程度及颅内压的变化.方法:将100例使用20%甘露醇进行治疗的脑部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15ml/min),实验组采用先慢后快方法(先按10 ml/min的速度输注5-10分钟,再按15 ml/min)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患者主诉头痛症状.判断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快速输注时患者有头痛加重,颅内压一过性升高的变化;而先慢后快输注时无此变化.结论:快速输注甘露醇时有一过性升高颅内压现象,可引起患者头痛加重,先慢后快输注可避免其一过性升颅压作用,因此甘露醇输注速度不能常规快速输注.
作者:吉穆斯高娃;孙国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防护措施在成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将160例成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防护组和对照组,防护组患者给予低体温防护的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防护措施.对获得的相关指标运用对比实验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趋势、拆线时间、寒战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成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保温防护,能有效防止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61岁,患者因间断胸闷、胸痛7年余,加重4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高达260/160mmHg,该患者于7年前开始,每快步行走或劳累时即可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疼痛位于心前区,呈闷痛样,后背部有放射痛,持续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持续超过30分钟.轻微活动及休息中仍反复发作胸痛.查体:血压136/76mmHg.
作者:祝贺;全松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率很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为临床难治之症.因此治疗RA目的在于减轻疼痛,防止关节变残,维持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法疗程长、副作用大、治愈率低.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醪液治疗(RA) 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均为门诊治疗病例.全部符合美国风湿学会(ARA) 1987年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1~69岁;病程3个月~27 a.临床分期:早期13例,中期35例,晚期2例;均有病变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血沉(ESR)升高42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49例.全部病例治疗前均经各种抗风湿治疗8~26年,病情控制不理想者.
作者:王淑慧;严长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