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靖寰;罗家旭;张艳;刘英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①以1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为观察组、60例健康来孕女性为对照组,检测其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妊娠晚期孕妇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②根据妊娠结局将观察组分为正常妊娠结局组和异常妊娠结局组,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时城分析指标,分析其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心率变异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异常妊娠结局组心率变异性减低的幅度明显大于正常妊娠结局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率变异性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低,提示均发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而心率变异性重度减低者则提示其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严重紊乱,且与异常妊娠结局相关.
作者:赵敏;谢珍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符合入选条件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饮食控制、运动依从性、药物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增强保健意识,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齐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消毒管理中易忽视的问题,旨在为手术患者提供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科室自查与院感办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查出2013年1月-2014年1月洁净手术室消毒隔离的不足,寻找原因.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制定了洁净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的防范对策.使洁净手术室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我院洁净手术室5间,全年完成手术1500多例,无患者发生感染.结论:只有加强时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抓好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
作者:张正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效果.方法:通过采取加大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涵等方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服务质量和医患满意度.
作者:叶丰力;罗梅梅;方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大黄对胰岛素抵抗性脂肪肝患者的调脂护肝效果.方法:将此次收治的128例胰岛素抵抗性脂肪肝患者按照其血糖水平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脂、降糖、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在空腹下血糖以及血清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P<0.05);且前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恢复正常且明显提高SOD活性以及降低MDA的含量和血脂水平,HDL-C水平升高;此外,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TGF-B1水平出现明显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大黄治疗胰岛素抵抗合并脂肪肝患者,其能够有效地调节其血脂,同时具有保肝效果.
作者:才仲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输注速度输入20%甘露醇,患者头痛程度及颅内压的变化.方法:将100例使用20%甘露醇进行治疗的脑部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15ml/min),实验组采用先慢后快方法(先按10 ml/min的速度输注5-10分钟,再按15 ml/min)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患者主诉头痛症状.判断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快速输注时患者有头痛加重,颅内压一过性升高的变化;而先慢后快输注时无此变化.结论:快速输注甘露醇时有一过性升高颅内压现象,可引起患者头痛加重,先慢后快输注可避免其一过性升颅压作用,因此甘露醇输注速度不能常规快速输注.
作者:吉穆斯高娃;孙国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4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行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达75.7%,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51.4%,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平均产程为(6.5±1.6)h,未发生新生儿窒息,对照组产程为(8.4±2.0)h,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3%,研究组产妇生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产妇行孕期健康教育可以切实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扩大产妇的知识面,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杨学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SF-12生活质量量表第二版和SAS、SDS量表对住院恶性淋巴瘤患儿父母进行量表测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儿父母SF-12中的GH、RF、BP、VT、SF、RE、MH、PCS、MC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SAS和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恶性淋巴瘤患儿父母存在较低的生活质量和较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吴艳云;李慧;刘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临床动脉采血方法的佳途径,保障操作安全,避免针刺伤,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168例患者均使用一次性安全型动脉采血器经肱动脉采集血气分析.结果:肱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95.8%.结论:使用一次性安全型动脉采血器经肱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法易定位,穿刺成功率高,既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不适,又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针刺伤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丽;王慧;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组竞赛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护理实践技能课的学习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护理实践技能课实施分组竞赛教学法,课后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并向2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教学评价调查问卷.结果:将2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与教学评价得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分组竞赛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实践技能课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增强学习效果.
作者:周秀华;纪凤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缺陷形成的各种因素,探讨防范护理缺陷的管理对策.方法:针对手术室的护理缺陷的形成因素,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学习,严格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减少手术室的护理缺陷.结果:实施应对护理缺陷的管理对策后,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出现.结论:应对护理缺陷的管理对策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李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计划生育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也是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顺应我国新形势的人口变化发展,需要进行计划生育护理服务和技术工作的改进.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计划生育护理工作展开如下论述,旨在响应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郭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预后影响.方法:8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病例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干预的预后影响.结果:40例患者肺部感染总治愈率为92.50% (37例),其中在1周内痊愈者33例(72.50%),3例(7.50呦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结论:脑出血后并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预防,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同时还能预防其他并发症,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终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春梅;吴荣玲;丁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学模式的改变,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组织学习,转变观念;加强护理管理;开展专科特色的优质服务项目结果: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能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提高病人、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杜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控制方法,本文旨在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对检验过程中的标本采集、试剂选择、仪器设备、人员操作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检验标本采集、试剂选择、仪器设备、人员操作等方面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因素的影响.结论: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贯穿于检验的全部过程,应当加强各个环节不良因素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检验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徐芙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强力霉素、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更为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霍晓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积极地治疗,仅2例治疗无效死亡(占4.7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进展快,明确诊断后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采用统计学检验比较同期老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的术后并发症率高于青年组.主要表现为皮瓣坏死和上肢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控制合并症、保持皮肤合适的张力及加强有序的自我功能锻炼能减少老年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海峰;田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临床对照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AMI)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笔者研究主要针对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住院AMI患者,临床研究中分别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治疗后对照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30d临床治疗之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联合组与单一组患者中显效率分别为43.59%,30.77%,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79.49%,组间临床疗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方案在AMI临床治疗中疗效佳,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参考与借鉴.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1:1对照研究方法,共入选82例患者,试验组为尤瑞克林与巴曲醇联合治疗,对照组为抗血NI板等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4天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为4.64±2.28及8.27±3 32(P<0.01).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5%VS61.0%,P<0.05).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面色潮红伴腹泻症状,减慢输液速度、对症后好转.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比常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洪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