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合成抑制剂促进TNFa 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

梁卫江;黄卓垣;丁彦青;张万岱

关键词:细胞凋亡, 大肠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放线菌酮
摘要:目的 探索放线菌酮和TNFα协同诱导人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发生规律.方法 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以放线菌酮和TNFα均小剂量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经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光镜观察形态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断裂情况.结果 单用TNFα5 万U/L或放线菌酮4 mg/L,均未引起LoVo细胞凋亡效应.而两者协同,作用12 h至48 h,LoVo细胞逐渐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和DNA断裂.结论 小剂量的放线菌酮和TNFα协同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效应.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人眼袋修复术的体会

    以往行眼袋修复术多为中老年人,手术目的包括治疗和美容两个方面.如今青年人行眼袋修复术日益增多.我科从 1993年至今成功地为 180名青年人施行了眼袋修复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在24~35岁之间.其中单纯下睑眶膈内脂肪膨出型102例,皮肤松驰伴眶膈内脂肪膨出型 78例.术后随访,无睑外翻、眶缘凹陷、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效果满意.

    作者:王雪红;丁伟;罗锦辉;张立宪;杨东元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局部进展期鼻咽癌同时放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提高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材料与方法 86例局部进展期鼻咽癌,前瞻性随机分为同时放化治疗组(R+C组)和单纯放疗组(R组),进行疗效对比.两组病例放疗方法相同,放化疗组于放疗同时给5-氟脲嘧啶(5-Fu)和平阳霉素(BLM-A5).结果 放化疗组较单放组肿瘤退缩速度明显加快(P<0.0.5),两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下降(P<0.01),远处转移率两组无差异(P>0.05).放化纯组较单纯放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P<0.05),但经对症治疗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后遗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放疗同时并用5-Fu和BLM-A5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

    作者:石玉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细胞的建立

    目的 建立HBcAg特异性CTL作用的靶细胞系统,为进一步研究HBV 基因变异对CTL细胞毒效应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两种质粒pXT1和EBO-plpp构建HBV C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转染永生化B细胞,DNA分析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BV C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表达. 结果 在转染重组质粒pXT1-HBVc 和EBO-plpp-HBVc的B细胞中,均能检测到目的基因;分别有89.81%和88.51%的宿主细胞能检测到HBcAg;连续培养3周后,分别有88.30%和72.19%的宿主细胞表达HBcAg.结论 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XT1-HBVc和EB病毒表达载体EBO-plpp-HBVc转染的永生化人外周血B细胞能有效地表达靶抗原(HBcAg),可作为较为理想的HBV特异性CTL作用的靶细胞.

    作者:隋礼丽;周福元;骆抗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肾癌 c-myc癌基因产物p62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采用ABC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例正常肾组织,46例肾癌石蜡包埋标本中p62的表达,并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得每例肾癌标本p62的表达强度.结果发现正常肾组织标本中p62染色阴性,46例肾癌标本中29例p62染色阳性,p62的表达位于细胞核内.P62的表达强度与肾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付绍杰;徐开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缺血预适应对未成熟鼠心冠脉循环的保护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我们采用改良Langendorff–Neely离体鼠心工作模型,研究了缺血预适应[1](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未成熟鼠心内皮功能及冠脉循环的作用,旨在寻求更加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提高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冀亚琦;李中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麝香酮的人工合成进展与展望

    对1990年以来有关麝香酮的合成进展和今后的展望作一概述.

    作者:陈望忠;焦克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戊二醛作牙根管内消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完善的根管治疗包括3个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根管预备后,完全固定根管内的残余物是理想的根管处理方法.戊二醛能和有机物形成快速而不可逆的结合.本文作者用2%戊二醛作根管内消毒来治疗急、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满意且副作用甚微.

    作者:申晓青;毕绍臣;卫延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Opal瓷粉在烤瓷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应用Opal瓷粉为36例患者制作上前牙烤瓷桥及前、后牙单冠烤瓷修复,共制作各类修复体69件,取得满意修复效果.Opal瓷粉有着和天然牙相近似的釉质色泽及天然牙特有的宝石效应,具有构型美观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袁林;毕绍臣;陈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应用亲和层析分离纯化人小脑乙酰胆碱酯酶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分离纯化人小脑乙酰胆碱酯酶 (AChE).材料和方法 采用ConA和B10亲和层析法纯化人小脑AChE.以纯化的人小脑AChE为免疫原,免疫6只BALB/c小鼠制备小鼠抗人小脑AChE抗血清,并检测其与电鳐AChE和人红细胞膜AChE的交叉免疫反应性.结果 SDS-PAGE还原状态下呈一条主带,相对分子质量为67 000,比活性为373 U/mg.结论 免疫亲和层析法操作简单,可快速纯化人小脑AChE.

    作者:张兴梅;石玉生;张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烧伤早期休克与应激反应、脂质过氧化损害三者相互关系的实验观察

    休克、应激反应及机体脂质过氧化是烧伤早期主要的损害形式,在此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尚无太多探讨.本实验采用大鼠30%体表Ⅲ°烫伤模型,通过对伤后3 d 内动物尿量、血清皮质醇以及血浆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借以观察伤后早期休克、应激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害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荣新洲;吴永恒;周一平;陈惠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

    本文介绍了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现状,其中主要涉及治疗药物监测、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信息服务等方面.

    作者:杨凌;刘世霆;侯连兵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抗CD3/CD45双特异抗体激活的效应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

    目的 探讨双特异性抗体用于白血病自体干细胞移植体外净化的可能性.方法 以抗CD3/CD45双特异性抗体激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HL60为靶,用LDH方法测定杀伤效应.结果 靶效比例不同时,抗CD3/CD45激活的效应细胞对HL60细胞都表现出杀伤效应.结论 抗CD3/CD45可能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体外净化.

    作者:吴秉毅;郭坤元;陈一方;严定安;王小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应激与免疫:烧伤早期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变化的关系

    目的 研究烧伤早期犬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间的关系,探讨强烈应激状态下的免疫改变.方法 抽取烧伤前1 d,伤后2、6、12、24、48及72 h血液为测定样本.用试剂盒测定血浆中皮质醇浓度,[3H]-TdR 掺入法测定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细胞转化率,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果 烧伤后2、6、12 h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与血浆皮质醇浓度呈反向变化,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呈正相关.结论 烧伤早期的强烈应激反应是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烧伤早期全身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永恒;周一平;方之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定向分化

    骨组织工程中成骨细胞有四种来源:骨、骨外膜、骨髓和骨外组织,其中以骨髓为优.因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因此有必要选择佳的培养条件来促进其增殖并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可通过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来达到此目的,其中以BMP、b-FGF和TGF-β的作用为显著和直接.也可将各种生长因子的基因转入骨髓基质细胞,使其稳定有效地表达,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作者:胡罢生;魏宽海;裴国献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臧坤堂治疗肝硬化经验

    肝硬化是难治性痼疾,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多根据其病情及发展过程,按胁痛、黄疸、积证、臌胀等辨证施治,但往往因其病情复杂而收效甚微,臧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对此病独特的辨治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洪;吴绪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生物素-亲合素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4型抗原

    目的 建立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血请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方法 一株DV4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点加于硝酸纤维膜上,以捕获血清中的DV4抗原.借助黄病毒组反应性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羊抗鼠IgG抗体、金标SPA和金标亲合素,建立用DIGFA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抗原的方法.结果 常规DIGFA 检测的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 而生物素-亲合素 DIGFA(BA-DIGFA)的敏感性又高于常规的DIGFA.常规DIGFA可检测到 5. 0 TCID50的病毒抗原,BA-DIGFA可检测到4.3 TCID50的病毒抗原.结论 作者建立的BA-DIGFA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快速诊断登革病毒4型感染.

    作者:姚海军;曹虹;刘久来;段馥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显微注射法建成HLA-B27转基因大鼠

    目的 构建带HLA-B27基因的转基因大鼠,进一步研究HLA-B27 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发病原因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转基因技术,把已克隆的人类AS基因HLA-B27基因组DNA导入Wistar大鼠受精卵中,并移植到假孕母鼠输卵管内,21 d后,出生27只原代大鼠.结果 经过PCR检测阳性后,再继续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确认3只大鼠为带HLA-B27基因转基因大鼠,整合率为11.11 %,其中1只转基因大鼠出现外周关节炎及脊柱强直表现.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表明HLA-B27 与AS的强相关性,为研究AS病因病理及治疗打下了基础.

    作者:杨少锋;周秩林;张玉勋;乔贵林;吴启富;刘毅;殷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食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通过对20例食管穿孔的分析,探讨其病因、诊断和治疗的规律.方法 20例中行保守治疗5例,行食管修补7例,行引流术7例,行结肠代食管术1例.结果 16例痊愈,4例死亡,治愈率80%.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准确的处理是治疗食管穿孔的关键,应根据发病时间、病情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

    作者:蔡开灿;杨锡耀;王武军;王文林;蔡瑞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HBV前C/C基因EB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HBV 前C/C区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构建HBV前C/C区基因EB病毒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到HepG2细胞,并表达HBeAg.结果 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均阳性,转染的细胞目的DNA和表达蛋白检测均阳性.结论 采用EB病毒载体构建HBV前C/C基因的表达载体,能在HepG2细胞中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由于EB病毒载体以附着体的形式复制,不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基因中,拷贝数稳定,适合于体外研究HBV C/C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周福元;隋礼丽;骆抗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切开重睑术的改进

    作者在切开重睑术的操作中发现眶隔在睑板前反折形成一纤维条索(李东[1]称之为筋膜融合层,由眶隔筋膜与上睑提肌腱膜相互融合而成) ,此条索与睑板相连,与内外眦均结合紧密,位置固定,以外眦部为明显.将皮肤缝于此条索上可形成较自然的重睑,且不需过多地去除睑板前组织,术后水肿轻,恢复快.自1993年至1997年10月用此方法共行重睑术6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兵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